《嫡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裔-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太太道:“明儿你亲自捧着帖子去王府见王妃,就说我这些时候身子不好,不能去给太妃贺寿,两个夫人要在跟前伺候也不能去了。”

蓝琴吃惊地道:“这……毕竟是王妃的娘家,一个都不去会不会太过失礼了?”

老太太叹口气:“若是去了才叫王妃难做呢。你去库房里把

老太爷留下的那架珍宝血珊瑚取出来,让人端了送去王府,权当是给太妃的寿礼。”蓝琴有几分犹豫不忍,终究还是低声应了。老太太却是轻轻摸着手上那串已经十分光滑平整的佛珠,闭目不语。

翠羽青梅这一拨丫头都要放出府去配人,故而都不能再在跟前伺候,为了不让府里短了人伺候,若华让邓牙婆把已经训好的丫头们送了进来。

“王妃,人已经带到淇园外候着了,要不要叫了进来?”锦画进来回话道。

若华合上开销簿子,问道:“邓牙婆来了没?”

锦画道:“她也在门外候着了。”

“叫她随我一同走,把人都带到和韵斋去。”若华吩咐道。

到了和韵斋,若华向太妃呈了情,说是寻了牙婆领了丫头们进来,请太妃先挑了再送到各院子去,又让邓牙婆给太妃磕头请了安,太妃见这邓牙婆说话举止得体,又是王府一直用着的,自然是不疑。

待到太妃挑完了,若华才领了人回了淇园,又让人请了秦夫人和岑夫人来,让她二人来挑人。

秦夫人听说是送到跟前伺候的,不敢大意,亲自带了丫头过来挑了,倒是岑夫人推说身子重了,让画眉跟着秦夫人一道过来挑人。

看着站作一排穿着打扮俱是一般模样的小丫头,秦夫人细细打量又盘问了好一会,才挑了两个不怎么起眼的,她不是不想挑伶俐的,只是怕那几个被若华做了手脚,却不曾想到这所有送进来的丫头,连牙婆都是若华的人。画眉也跟着挑了两个资质一般的丫头,这才纷纷向若华谢了恩告退了。

若华见她们自以为得计地走了,却是不禁失笑,挑了两个伶俐得体的留在淇园书房伺候,剩下的让邓牙婆带了回去。

邓牙婆告退时,若华忍不住问道:“这剩下的人送回牙行可有去处?”

邓牙婆笑着回道:“王妃宽心,早就有好几户大府的管事婆子来我这问,说是有了人马上送了去,她们多少都要。”

若华微微颔首,叮嘱道:“不着急送了去,一定要都教好了才能送去。”她让牙行请了先生来教这些丫头们识字读书,又让请了宫里放出来的姑姑教她们规矩和礼仪,还请了通医理的医女教她们基础的医术和识别药材,最最重要的是让牙行好生照顾她们的家人,但凡有难处的尽量帮着,如此这些小丫头都对牙行十分感激。

留在淇园的两个丫头叫金雀和腊梅,二人恭恭敬敬给若华请了安,若华问了她们几句,见谈吐果然稳妥谨慎,这才满意地让她们退下。

瑛儿捧了个布包儿上来福身道:“王妃,下房的翠羽说是过几日要出府了,想来给王妃磕个头,这几日还给王妃做了双绣鞋全当一点子心意。”

若华看了眼那绢布包儿,却问瑛儿道:“你与翠羽有情分?”

瑛儿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平日翠羽姐姐对奴婢颇为照应,所以……”

一旁瑾梅瞪了眼瑛儿,道:“她再怎么照应你,你也不该私下应了她,替她送了东西又传了话过来。”

瑛儿一时脸红耳赤,低着头滚下泪来,跪下道:“王妃,奴婢知错了,下回再也不敢了。”

若华素来怜惜她年纪小,平日也很是贴心,便淡淡笑道:“罢了,你既然知道错了,下回不可再犯。你把这东西放下吧,去告诉她不必前来磕头了,安生等着放出去就是了。”瑛儿忙抹了泪,把布包儿交给瑾梅,告退出去了。

若华让瑾梅打开布包儿来瞧时,那里面是一双大红底湖水绿百枝莲纹样的绣鞋,那莲花旁还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蜻蜓儿,线脚平整细致,可见手工是极好的。

瑾梅量了量那鞋底子,道:“果然是王妃平日穿的尺寸,她倒是细心留意了。”

若华看着那双绣鞋,想着翠羽虽然当日不肯被放出去配人,但是这段时日倒还老实待在下房,不曾闹出什么乱子,如今也只是送上一双绣鞋,并无别的意思,却还是不愿意多看那双绣鞋,索性道:“收起来吧,一时也用不上。”瑾梅依言把绣鞋收了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五十八章老太太的决心

第一百五十八章老太太的决心*

☆、第一百五十九章 寿宴之上风波起

第一百五十九章寿宴之上风波起

十一月十四,太妃寿辰正日,荣亲王府早早开了四门,大红寿字灯笼高挂,大门外两位管事的领着十数位小厮垂手恭立迎着各处来的宾客,内院门前也是两位得脸的婆子领着丫头们迎候着各府的夫人家眷。除了先前请了到府里来的昆曲名班水月班,还请了擅长杂耍的庆元社和拿手京腔的德福班,在王府东西两面街上搭了台子唱着。

若华惦记着寿宴,不到卯时便起身了,因了要宴客,宫中怕也有恩旨赏赐,少不得要正装品服,一品红蹙金绣云霞翟纹霞帔,朱红盘金蟒裙,赤金翟纹蔽膝,就连腰带都是金线攒珠翟纹,待到瑾梅捧了那金丝点翠珠翟冠来,若华连连摇头:“不过是接个赏赐,不必这般隆重,还是簪了凤钗便可,这发冠太重,要是顶着一日怕不是要把脖子折了去。”

一屋子的丫头都不禁偷偷捂着嘴笑了,瑾梅笑着道:“那就再加个抹额吧,好歹瞧着不那么素净。”

梳洗完毕,若华用了一小碗粥,便带着丫头们匆匆赶到和韵斋伺候太妃用饭。

“太妃娘娘,昨儿杜府老太太打发人送来一台珍宝血珊瑚,说是给太妃娘娘的寿礼。还特地让我向太妃娘娘告个罪,说她身子不大好,府里两个夫人都在身边伺候着,今日怕是不能来给您贺寿了。”若华一边给太妃布菜一边轻声道。

太妃有几分惊讶地抬头看着她:“怎么,你祖母身子还不见好?”

若华轻轻应着:“老人家年岁大了,难免要养上一段时日才能大好了,还请太妃娘娘恕罪。”太妃也便不再说什么,只是吩咐若华时时回去瞧瞧。

来贺寿的命妇夫人们陆陆续续到了内府,丫头们引着她们到蓼香坞坐了,这一处是内园大花厅,正是宴客所在。一时间花厅里坐了不少夫人小姐,也都互相攀谈着。

若华本就是主母,自然得在花厅迎着这些女眷,好在东阳郡主也随她一道,一时间不断有人上前来向她们问安说话,二人也一一应着,说上几句再让丫头们引了到位上坐好。

好容易趁着暂时无人时,若华向一旁的东阳郡主挤挤眉道:“好些时日不见你出门,莫不是躲在房里绣嫁妆?”月前,定安侯夫人求了太后恩旨,把东阳许给了定安侯世子了,总算二人婚事尘埃落定。

东阳郡主俏脸绯红,低低啐道:“你才嫁到王府多久,就跟那些长舌婆子们学的没脸没皮了,看我一会不告诉王爷去。”

若华笑了起来:“好郡主,快别告状了,我已经问过太妃了,你的婚期还有个小半年呢,绣什么都够了。”东阳郡主更是不饶她,要跟她分说分说。

二人正说笑着,丫头快步进来报:“肃王妃与王府杜夫人来了。”

若华愣了愣,这肃郡王素来与萧琰不合,往日有什么宴请肃王府都是推了不来的,这回怎么这般殷勤,还把若瑶带了来。

她少不得看了眼东阳,二人迎了出去,刚到门前,就见肃王妃一身品服,快步上前来福身笑道:“九婶安好。”身后跟着的若瑶也拜倒在地:“给荣亲王妃,东阳郡主请安。”

若华笑着扶了肃王妃起来:“都是自家亲眷,还这般拘礼,快起来。”又向若瑶道:“三妹妹不必多礼了,起来吧。”

东阳郡主也是笑盈盈上前拜了拜:“二嫂嫂安好。”

肃王府一把拉住她,笑道:“郡主好些时候不往我那府里去了,前些时候我进宫很向太后娘娘说呢,郡主如今定了亲事,怕是更难去看看我这个嫂子了。”

东阳郡主笑着挽着她的手,道:“嫂嫂说哪里话,我早就想去瞧瞧你和二哥哥,只是二哥哥朝中事多,你又是管着王府,哪里有空陪我玩,所以也就不敢去扰了。”她引着肃王府一边走,一边回头向若华使了个眼色,若华心知肚明,也不跟着一道进去,只让东阳引着她们进去坐了。

“晋元公主,隆和公主,昭平公主来了。”丫头禀道。

若华脸色一正,忙带着人迎了出去。虽说晋元公主是若华大婚的保人,却并未见过,那两位公主也是素未谋面,只好微微欠身道:“三位公主。”

当先的那位中年贵妇一把扶住若华,笑道:“九弟妹不必多礼,快些请起。”又向回身道:“昭平,还不给你九婶婶见礼。”

她身后两位凤纹宫装女子中年岁较小的那个,笑着上前来福身道:“九婶婶好,您不曾见过我,我是昭平。”

若华看着她笑颜如花娇俏可爱的样子,情不自禁就喜欢上了,拉她起来笑道:“怪不得东阳日日惦记着,竟然这般讨人喜欢。”隆和公主倒是不大多话的人,只是向着若华笑了笑,很和气的样子。

待送了三位公主进去,晋元长公主笑着向若华道:“东阳与昭平素来亲厚,又是好一阵子不见了,怕是有不少女儿家的小话儿要说,不如我陪你去迎那些亲眷们,让她们说会子话吧。”

若华自然不会拒绝,笑着道:“有劳公主了。”晋元公主果然十分热心,陪着她在门前迎着。

“这是齐王妃,你该叫二嫂嫂。”晋元公主笑着上前一把扶住年岁已长的齐王妃道。

若华上前扶了齐王妃另一边,一边笑道:“二嫂嫂快请里边坐了。”

齐王是先皇第二位皇子,比今上还长十余岁,齐王妃也早已是五十岁开外,她一边笑着向若华点头,一边颤巍巍走着道:“真是个好孩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