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秀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闺秀路-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卷 京城篇 第二百零三章 又道双殊

“岭南。。。”太子边听得二丫回答边落座。至于皇后自然不知她的儿子为何会突然而至,而且一来便问这顾洪之女,如此一看,莫不是对她有意吧?

想到这,皇后又打量了二丫几分,只后者垂头安分的样子,倒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此次遴选说到底也是太子妃的主意,而皇后的私心当然也不是全然为了帮阮氏,只因她想着,如今太子子息不多,所以便有了那选两位新人进宫,也好让她们多为太子开枝散叶。

所以竟然太子如此喜爱江南女子,皇后便饶有故意而道,“本宫记得太常寺少卿朱辅之女祖籍就是江南。。。”

“母后,儿臣也只是随意问问,并无特别用意。”太子本是出宫没错,但那随侍却多嘴的说道那睡着的女子乃刚调入京城的顾洪之女,且是从江南而来。

太子听罢后,起先注意的乃是顾洪。他如今笼络文官,而武官中因太子妃的缘故,自然深得阮氏旧部的支持。但顾洪并不是根深蒂固的京官,所以他不识,也自认为这寻常小官并不需他多在意。可是偏偏他所喜爱的王良娣就是出自江南,而且如若此次她真生得男丁,那以后他若有心思培养此子,那自然同是江南的顾洪对他就是个助力。

所以太子的心思只被皇后猜中一半。至于这二丫是否得他青眼?从刚太子的表现已知,其实他应是为着王瑜着想,想着能在紧张之时还可睡着之人,性情应该颇为宽厚才是。而他的太子府邸,如若无关风月,这女人多一人少一人又如何,而且他看二丫还是挺有趣的,也就饶有兴致的问多了几句。

见得太子有些失望,太子妃早于心中冷眼。她本知阮笙定然入选也就没把其余人放在心上,但这顾洪之女,却似勾起了太子的兴趣,而且这更为可笑的是,这勾起他兴趣的原由,还是因为此女子很可能是从江南而来。

定又是因为那王瑜吧?太子妃当然是面上不显的,而她得皇后的眼色,也就使宫女把两只猫儿抱了出去。而此时大殿上原以皇后为首的众贵人,此时都不再窃窃私语,因为毕竟太子来了,也就恢复那端坐之态。

但作为二丫来说,她只是想早点出宫回府而已。可是呢,因为这太子来了,就好似刚那对猫儿的故事就是个小插曲,也就是说皇后问的话不算,而她本想着出宫的时间又要延后?

“顾小姐?你虽不是出生自江南,但毕竟幼时在江南,那么,你可听说过‘江南双殊’?”

“回太子殿下,臣女听过。而臣女也知道。。。额,不知太子殿下可允臣女说说?”这毕竟是在说太子良娣王瑜,所以二丫自是要询问太子是否可说。

“但说无妨。”太子也不顾此时场合乃是在遴选之中,也就允二丫继续说。

“据臣女所知,这‘江南双殊’有两名闺秀小姐,一名是王氏阿瑜,也就是王良娣,另一名则是世家辛氏九娘,辛芷兰。”

ps:

好困,睡觉了。

☆、第一卷 京城篇 第二百零四章 入宫已定

二丫不知太子如何会问,但太子却是知道这名号的。而这名号也因为口口相传,所以才至他的耳旁,也才让他因慕名而识得‘双殊’之一的王瑜。

“如此,你应是见过阿瑜吧?”太子以为二丫幼时居于江南,那么也自会有机会碰到王瑜。

可事实是,王瑜的名声在江南虽是让二丫如雷灌耳,可真让她得以见到本人却是到了京城之后。所以她遂道,“回太子殿下,臣女初进京之时,有幸见过良娣。”

“恩,虽说你不是江南人士,但毕竟客居江南多时。而且听你之言,这江南之事你应是甚懂,所以如此一来,你们两人应可相谈甚欢才是,只不知顾小姐你愿意进宫否?”太子此言是在主动相邀,可进宫二字却不那么简单,也就引得殿上的贵人们开始纷纷猜测着。

因为如是单纯的进宫,那也就如太子所言,二丫是以江南故人身份进宫,而目的只是为了陪王瑜说说话而已。但如若是以太子之妃的身份进宫的话,那就恐怕不是太子一句相问愿意与否便可决定的。况且这明知两位闺秀小姐已定,却还要有此一问,这岂不是让人浮想联翩。

所以贵人们都紧盯着二丫接下来要如何回答。但对二丫来说,这答案几乎就是呼之欲出的……这当然是不进宫!可现在的情况是,面对的贵人又不是寻常嫔妃,如这皇后势力可能只限于后宫,但太子如无意外的话,那便是未来的一国之君,所以二丫不敢直说,只也不知该怎么开口才能在不让太子不悦的情况下,委婉地道出她不想进宫的意思。

“回太子殿下,按理说臣女能再见良娣那真该是件高兴的事,只是听闻良娣临盆在际。。。而臣女又不太会说话,只怕是。。。”二丫想着以王瑜即将生子不可动得胎气为由,想着太子为着她的安危着想,也应不会让她进宫才是吧。

可太子却道,“这岂不正好?阿瑜为人喜静,你如此性格,倒是很合她的意。”

二丫有些哑言。她不知太子如何想,而就她认为,这相对无言的两人,还会有什么话可说的?还是说她只负责陪着她坐坐就好?“这。。。那臣女就谨遵太子殿下之命吧。”

太子本可不问,而就算二丫拒绝也自是无用,但她应了,也就让太子满意了。可皇后却更关心这身份之事,“那太子的意思是要让这顾小姐以何种身份进宫?”

“母后,儿臣只是让顾小姐进宫陪陪阿瑜,而后过几日便会派人送她出宫。”太子知道许多人紧盯着这侧妃之位,所以他当然知道只需自己的一个举动,便会让包括他母后在内的后宫众人草木皆兵。他本不欲解释,但内定人选他知定然有阮家女子,加之此时他还需那阮氏支持,也就要说多几句以安太子妃之心。

所以太子话一出,这众人脸色均有所变化。

皇后只觉无妨,反正只要是太子有意,那便就赐个身份就是了。但于太子妃来说,如果二丫真以太子之妃的身份进宫的话,那便就会再次打乱她的如意算盘。因为她本想着借此机会招来新人分得王瑜的宠,但如果进宫的人又是为太子所喜,那么她此时的处境,便真乃是赶不着狼还招来狐了,所以这对于她来说,自然是得不偿失之举。

不过既然太子这么说了,那阮氏也可稍微松口气了,也就附和着太子的话道,“臣媳也觉得殿下想得周到,毕竟瑜妹妹此时身子要紧,而如若有人相陪,定是可心情开怀许多。”

“那便让顾小姐进宫吧,太子妃可要安排妥当才是。”皇后又道。

“臣媳知晓。”

二丫见三人如此你来我往的便就把她给留在了宫里,所以此时她还真有种她为鱼肉,而皇宫就为刀俎之感。

可即使这样,她还得谢恩。“起来吧。。。”皇后让二丫起身。

☆、第一卷 京城篇 第二百零五章 错认良媛

二丫没想到她入宫遴选之日,便是她留于皇宫之始。

可其实太子成年后,便会在皇宫之外建府,但因当今圣上圣体欠安,遂太子以表孝心,也就暂留在了宫中的府邸。所以,自然太子妃阮氏及良娣王瑜也随之暂居宫内。

二丫与阮笙一起进的太子府,而另一名被封为良媛的闺秀小姐,则因位份低于阮笙这太子侧妃的缘故,而需迟一天进府,而这也是以显尊卑之分。

而太子府里,知道要来两位新人,一众佳人们便都纷纷出来相迎。但又因不识这两名佳人的模样,也就一时以为二丫乃是这新人之一。

所以被误认的结果是,这些互相表面亲热,实际内心里已斗得不可开交的佳人们,在得知二丫只是被封为良媛而已,便还有些冷嘲热讽。

不过于这方面缺根弦的二丫,自然是有些不以为然,她其实想解释自己不是那新封的良媛,但一看这些自称是姐姐妹妹们都拉着她边说话边赠礼什么的,她还真是一时没有那机会插上嘴。

至于阮笙,所谓的有树遮荫好乘凉,便是说的她吧,所以她冷傲一贯,虽对旁人不理不睬,可这些个太子府里的姐妹们均还都不敢多有怨言。

这区别还真大呢,二丫心道,还好她只是来陪人的,不然真如果留在这里一辈子,那她肯定会受不了吧。

不过这认错人的情况,并未持续多久,因为太子妃回府了。所以作为这太子府的后院之首,她一来,大家便都很及时的闭上了嘴巴。

整个太子府似乎在一瞬间安静了许多,而二丫也正等着太子妃为她解开误会。但她一落座后,先扫了周遭一眼,她寻不得王瑜的身影后,便道。“去请王良娣过来,今日阮侧妃入府,她如何能不出来相迎?”

二丫也瞄了眼周围,这确实没有王瑜的身影,但她有了身孕。而且即将临盆。那不方便出来相迎也自是可理解,但是作为太子妃而言,又似乎是在为阮笙立威。毕竟太子侧妃比之良娣的封位更高,所以出来相迎也是规矩所定。

而只得须臾后,一位嬷嬷便带着已然是行路也艰难的王瑜进了殿中。

“见过太子妃。”王瑜因大腹便便,遂只缓慢地行了半礼。

太子妃一双凤眼一昵,也不让王瑜落座,只道,“今日阮侧妃入府,你去向她见礼吧。”

“是。”王瑜只得点头。

太子侧妃有专门的宫装,所以王瑜见阮笙与二丫的着装后。便知阮笙就是新封的太子侧妃,“王瑜见过阮侧妃,姐姐安好。”王瑜道。

阮笙进宫前,便被阮家人提醒过,入太子府就是为了帮其堂姐太子妃阮氏的,更何况她本就不喜王瑜。也就在此时没什么好脸色,“良娣妹妹无需多礼,我今日也是初次进府,遂也不知妹妹喜欢什么,但是呢。我自家中带了针线颇好的丫头进宫,这眼看妹妹就要临盆了,不如就为妹妹缝制些小公主的衣物吧,你看可好?”

小公主?明明太医院御医都说王瑜这胎可是要生的皇子,不过此时阮笙这么一说,太子妃倒是顿觉解气许多。可周遭人却不这么想,而且还纷纷于心中有疑,这阮笙是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