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上第一暴君-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看看那些百姓油光满面笑哈哈的模样,估计就算有人扯旗也不会有太多的响应之人,所以真正对大汉有威胁的,就剩下了那些虎视中原的诸多异族。

鲜卑、匈奴、高句丽、乌桓、羌、氐这些环绕在大汉西边和北部的诸多民族始终对于中原的富饶有着极为强烈的欲望,几乎有一丁点的机会他们就会兴兵南下,然后大肆劫掠。

当年董卓作乱的时候,匈奴就借机南下过,如果不是有刘轩横空出世,改变了不少事情的话,也许这些异族带来的灾祸会蔓延到整个司隶地区。

而东北地区的战争中,乌桓的身影始终没有消失过,再加上西北的羌民作乱——实际上西北的情况更加复杂,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也仅仅只是一部分罢了,根本无法体现出西面的混乱局面。

除了这些,西南方面还有南蛮,这些人一直想要进入蜀地,然后将这个富饶的地区彻底占据。

更不要提东南方向一直困扰历任扬州牧的老大难:山越!

严格来说,山越不算是一个民族,因为他们的成分很复杂,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汉民,只是因为避居深山、结寨而居所以统称山越或者山民。

这些人,一向视朝廷法度为无物,想怎样就怎样,甚至有过兴兵攻打郡县的事情,使得当地主官非常头疼——管,管不了;打,打不着。

山越人仗着躲在难行的深山当中,肆意妄为,不过在刘轩这里就行不通了,江东一平定,刘轩直接把乐进、曹洪等人调了过去,并且让许褚领了一部虎卫军协助,在南方的高山当中来回的穿行,并且大肆杀戮!

但凡不遵朝廷法度者,尽皆屠戮!

这一举动震慑住了相当部分的山越人,毕竟这些人中也并非所有的都是亡命之徒,所以哪怕刘轩没有下诏安抚,也开始有一部分山越人离开大山主动的尝试着融入普通汉民的生活当中。

对于这些人,刘轩没有做任何指示:这个意思就是让当地的太守、县令们自行抉择,总不能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刘轩做主吧?借着这个接回也能试试这些人的水平。

结果当最早一批人被当地官吏当做普通百姓进行安置之后,更多的人离开了山寨而转向大汉设置的郡县乡村中居住——最早大多都是逃进山里的汉民,慢慢的也带出了一部分少数民族的山越人,等到最后,除了少数几个顽固分子之外,大多山越人都开始过起了普通的百姓生活。

起码他们没有发现自己受到什么歧视,而且如今大汉统治下的百姓也过地越来越好,不但吃穿不愁,隔三岔五还有富余的闲钱买点酒肉改善改善伙食——加上山越人常住山中,不少人都是好猎手,他们除了种地之外还可以去做猎户赚些闲钱。

生活比过去过得还好,也没有遭到什么压迫,傻子才愿意回去呢,这就使得山越问题开始慢慢的解决,只要如此下去要不了十年,东南估计再无山越这一称呼了。

当然,看不清楚形势的人总会有,对于这些人乐进、曹洪等人也没有必要客气,直接杀光了事,倒是因此立下了不少功勋。

更重要的是,因为两人带着这一支军马长年在山区作战,生生帮朝廷练出了一支精善山地战的精锐步兵出来,这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了。

回到朝廷以后,剿灭山越中出了大力的乐进也因此得到提拔升任裨将军,完成了从校尉成将领的转变,至于曹洪和许褚,因为表现四平八稳,所以没得到提拔。

而山越的问题还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龙气变得越发强盛,这就使得刘轩这几年来一直不停的修炼,努力的淬炼以及消化着这旺盛的龙气,一连几年下来,他的修为始终稳步增长着——哪怕速度越来越慢,但只要一直都在提升这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汉历十年了啊!”

一晃眼,此时已经是汉历十年,也就是公元二一零年。

岁月几乎没有在刘轩的身上留下任何的痕迹,除了看起来更成熟以外,他的模样没什么变化,就连胡须也没长出半根来。

不仅仅刘轩,就连曹操、刘备、荀彧这些亲信文武,模样的变化也不大,只是曹操如今身形已经稳定在了一米八左右,加上那张国字脸以及多年征战培养出来的强悍气质,一般人只需要看上一眼就知道此人定然身居高位、颇有权势。

而相比起这些人,朝堂上的另外一批人在这几年中变化就比较明显了,尤其是伏完这些老臣,他们的容貌变得更加苍老——倒不是说他们劳累过度衰老的更快,而是因为周围的人没变化就他们在衰老,所以这种变化就越发的显眼了。

经过了这么多年,这批老臣也明白自己与荀彧那些人之间的区别了,他们也认清了现实,知道自己怕是没希望能够获得那样的好处,但是刘轩也不是真的就断绝了他们的盼头——若真那样,恐怕这些人也就没有继续为刘轩服务的劲头了。

那就是,纵使你们这一生努力下来没法得到皇帝的认可,但是你们的功绩都会被记载下来,就算你不能长生不老,但是你的子子孙孙不见得同样不会。

说白了,就是利用了一些老人看重后代的思想,让他们意识到就算自己得不到好处,但是你的家族还是有可能得到这个好处的,所以……继续努力吧!

不说旁的,起码伏完的女儿伏寿此时就得到了好处,让这位老臣无比庆幸当初将女儿嫁给了陈留王刘协的这个决定,虽然女儿不能当做家族传承,但只要有女儿护持着,伏家就有希望,而且不至于急速衰败下去。

就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加上伏完这个明显的例子,所以朝堂上的老臣们并没有失去奋斗的动力,他们依旧努力的帮刘轩治理着这个天下。

也因为这些人的努力,朝堂上的官职变化倒是不大,大多新归顺的有能力的人都是充任议郎、侍中之类的职务,其中费诗、邓芝则是担任了新的黄门侍郎。

至于原本的黄门侍郎钟繇,则是去了吏部担任左侍郎,算是给荀彧派了个帮手。

陆逊则是被刘轩安排进了兵部,官职不高,只是一个员外郎,不过陆逊还年轻,加上名声不显,所以他本人对此没有丝毫异议。

糜竺则是进了户部担任主事,除此之外徐庶的好友石韬则是担任了襄阳太守。

仔细数来,如今朝廷可真是兵强马壮,这几年训练下来,原本的那些荆州、益州将领也融入进了朝廷的军队体系中,包括文聘、魏延、张任等现在都在禁军中任职。

让刘轩意外的是张允——本来他还纳闷这人怎么没在荆州,后来才知道,张允原来是张温之子,张温一直在朝堂当中,张允其实一直就在刘轩眼皮子底下,若不是有次闲聊的时候曹操说了句:“前司空张温之子张允颇有才华,若在军中历练几年也可为将。”他都不知道原来张允早在自己帐下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灯下黑吗?

无语的嘟囔了一声,没有让任何人听到,刘轩觉得很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还有多少人才躲在角落中等着自己去发掘。

结果这一瞧,还真找到不少。

比如公孙瓒平定辽东的时候,在幽州征辟了不少当地人,其中有一人名为田豫,少时就有才名,公孙瓒早知其名,只可惜当时与袁绍火并后来战败就没有机会征辟其为帐下部将,此时回到幽州,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年轻人,直接征辟从军讨伐辽东。

可以说,公孙瓒出兵辽东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征辟田豫随军,以田豫为行军参谋,结果公孙瓒凭借本就超强的军队实力以及田豫的几次计谋,轻而易举的就打败了公孙度收复辽东,甚至还将趁机想来占便宜的乌桓以及鲜卑等异族给击退。

后来公孙瓒班师回朝的时候将田豫的功劳与一众将士的功劳都写在表上,只是那时候刘轩忙着淬炼龙气,就把这人给忽略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田豫在三国演义里面出场不多,让他几乎忽略了,后来静下心才想起这位曹魏北疆第一大将的名字来。

除了田豫,还有陈到,不过陈到此时在程昱那里做牙将,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勤勤恳恳、四平八稳,而且为人极为稳重,程昱对其也颇多赞誉,刘轩也就趁着程昱入朝的机会将陈到征辟入禁军。

只是随便一找就找到了这么两个,没找到活着说刘轩一时想不起来的还不知道有谁,不过他也不在乎,反正如今这个情势,有能耐的早晚自己就会冒头,没必要上赶着去提拔——那庞统不也在石韬那里做一小吏呢嘛!

脑袋里乱转着琐碎事情,刘轩几步踏入了天机阁中。

这阁楼中他不用担心被人打扰,就算有急事也是曹苞用通讯器来询问他,而不是直接闯进来禀报——随着通讯器的大量制造以及完善,现在这个东西已经不稀奇了。

不但朝廷中几乎人手一个简易版的,就算是一些富商也会买一个民用版的。一是新奇好用,另外也是显示自家身份。

而刘轩手上的这个,是特制版,而用来通讯的对象除了自己的诸多手下,还包括两个卧底:于吉以及徐庶。

徐庶陪着张鲁在西域苦逼的往欧洲前进先不谈,于吉已经不止一次的表示过自己已经完成了承诺,不准备继续待在孙权那里,而是要回返中原了。

在去年的时候,刘轩也点头同意了于吉的要求,并且让他回来后直接来雒阳的陈留王府上寻史道人,史道人自会将他应得的好处交给他。

至于得到好处后他是想要自由自在还是说归顺朝廷为刘轩效力,那都由他自行选择。

估摸着,于吉应该差不多要回到大汉的领土上了,这些年刘轩并没有对外进行扩张,仅仅是将大汉原本就拥有的领地好好地进行巩固,尤其是东南方以及南方交州等偏远之地,原本大汉对这些地方几乎没有什么统治力可言,刘轩可不希望自己统治下还出现这种情况。

反正如今随着悬浮车以及通讯器的普及,无论是交通还是通讯都方便了许多,统治起来也比当年简单了不少,起码出什么事情,朝廷第一时间就可以得知,并且在最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