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王观是用别的东西来换,半山和尚肯定不用多想,直接回绝了。然而,这尊佛像偏偏却是他心血结晶,更是他学艺以来的巅峰杰作,所以让他为难了,举棋不定。

旁边,王观神态自若,也没有催促的意思。完全把选择权交给半山和尚,觉得同意了当然最好,不同意就算了。一时之间,王观颇有几分淡泊之色。

察觉王观的心态,半山和尚反而下定了决心。

“阿弥陀佛,王施主请随贫僧来吧。”半山和尚站了起来,微微伸手示意。

“烦劳大师了。”王观展颜笑道,没有掩饰自己高兴的心情。

“是王施主佛缘深厚,也是贫僧修行不足,没有完全割舍执念……”半山和尚轻轻一叹,明白归明白,他却依然没有改变主意,引着王观出了禅房,继续深入进去,来到了一个四处密封,只有一个入口的房间之前。

与附近木质结构的禅房不同,这个房间是用钢筋水泥垒砌而成,房门更是坚固的防盗门,有好几层锁,半山和尚费了五六分钟,才全部打开了。

“施主,请便!”

把门推开,开了房中的灯之后,半山和尚让开位置,示意王观进去。

“大师,那我就不客气了。”这个时候了,王观也没有必要假惺惺装客气,笑了笑之后,就径直走进了房间。

一进门,王观就发现里面的空间比自己想象中的宽敞,不过其中的陈列品却和他想象中的一样丰富。七八个架子之上,搁放了一排一排的卷轴,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陶瓷、摆件。

见此情形,王观兴致勃勃走了过去,才想拿起一个卷轴展开观赏。

就在这时,半山和尚在门外说道:“阿弥陀佛,王施主,所谓佛法本无边,只度有缘人。机缘就在此地,任由施主抉择。贫僧只等十分钟,请施主把握住了。”

说话之间,半山和尚把门虚掩上了。然后盘坐在门口,再顺手拿了个木鱼过来,笃笃笃的敲打,默默的诵经。

“这个和尚,表面看起来像是得德高僧,其实心里也蛮腹黑的。”一瞬间,王观忍不住吐槽起来。随即,他一撇嘴,暗暗哼声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谁怕谁。”

为了节省时间,王观走到了半山和尚的视线死角,然后完全没有顾虑的打开了特殊能力,仔细的观察四周,把全部物品尽收眼底。

刹那间,一层一层无形的气息浮动,好像是雷达声波一样散了回去。时间不大,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也回馈过来,让王观掌握了房间的全部情况。

“白色的宝光,那是清末民国时期的东西,可以暂且排除……”

“明黄色的光芒,那是明末清初时期的物品,宝光浓厚,升腾三尺,这可是好东西啊,先记下来再说……”

“竟然有微紫宝光,起码是宋代的古物……可惜,只是块残陶片……”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摸索,王观也逐渐掌握了特殊能力的规律,宝光颜色代表物品的年代,光芒升腾的范围代表物品的价值。

此时,王观通过两个基本点,很快就锁定了十几个目标。不得不说,这里的珍品不少,有字画,有陶瓷,也有玉石摆件,让他看得眼花缭乱,都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阿弥陀佛。”与此同时,半山和尚在外门又好心提醒道:“王施主,时间过半了,请捉紧时机,不要错过了机缘。”

“知道了。”王观回应一声,无意之中一回头,视线经过角落的一个箱子之中,陡然看到一抹浓厚璀璨的紫金色光华冲天而起,几乎把整个空间都映满了。

“那是……”

一瞬间,王观根本没有迟疑,转身就向角落走了过去。

第357章 破琴一把

角落之中,摆放了一些杂物。

当然,所谓的杂物,并不是垃圾,而是比较杂乱的东西,不好分类而已。就是在这堆杂物之中,王观看见了一片璀璨灿烂的宝光。

宝光是在最内层散发出来的,王观想都没想,就把最上面的杂物搬开,然后在比较底层的地方发现了宝光的来源。

那是一块扁长的木头,大概有一米左右,表面斑驳,非常的残旧。看起来就是一块破破烂烂的东西,没有任何的价值。

不过,当王观把这些木头抱起来的时候,却发现木头轮廓有些奇怪,一头宽,一头略小,两端还有明显的起伏曲线。这样的形制,分明就是……

“阿弥陀佛,王施主,机缘已尽,应该选好东西了吧。”这个时候,半山和尚走了进来,打断了王观的遐思。

“选好了,就是这个。”王观笑道,抱着木头微微示意。

“嗯?”

半山和尚一看,顿时愣住了。看见那块破木头,他非常的惊诧,要知道那件东西很残旧,而且又不是完整的东西。如果不是他师父收集回来的藏品,他估计也不会放在这里,而是当成普通木头劈开烧了。

此时此刻,半山和尚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觉得是自己把时间定得太紧了,让王观心里慌张,忙中出错,才选了这件东西。

想到这里,半山和尚诵了声佛号,忍不住说道:“王施主,其实你可以换一件的。”

“不必了,我就要这件。”王观笑道:“多谢大师万全了。”

“阿弥陀佛!”

半山和尚很迷惑,仔细打量也没有看出木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不过,他已经多给了王观一次机会,是王观自己不珍惜而已,所以半山和尚也不再多说什么,引手就请王观离去。

一会儿,两人回到了禅房,俞飞白急忙看了过去,好奇问道:“王观,笑得这么开心,是不是拣到宝了?”

“差不多,差不多。”王观笑容可掬,轻轻抱着那块木头,感觉自己赚大了。

“什么宝贝?”

俞飞白定睛一看,立时眉头一皱,不解道:“就是这块破木头?”

“破木头怎么了。”王观不以为意道:“木头再破,对我来说,也是难得的宝物。”

“咦?”

俞飞白一怔,然后若有所思道:“难道说这是紫檀、金丝楠之类的木料?”

“不是。”

王观摇头否认了,随后也没有解释,反而向半山和尚告辞起来:“大师,多有打扰了,既然事情已经解决,那么我们也不耽搁您的修行,日后有空再来拜访。”

“阿弥陀佛!”

半山和尚双手合十,微笑道:“诸位施主请便,他日有空来访,必当扫榻相待。”

一番惜别之后,王观等人离开了寺庙,慢慢的向山下走去。

途中,俞飞白伸手道:“王观,把东西给我看看。说起来这东西看起来也有点儿眼熟,好像是在什么地方见过……”

“废话,你肯定见过。”

把木头递过去之后,王观提醒道:“琴,古琴啊。”

“什么!”

俞飞白愣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仔细打量手中的木头,同时惊叹道:“好像真是啊,可是模样好像不对……”

“怎么不对。”王观比划道:“你看清楚,这个是琴身,只是缺少了岳山、承露、琴轸、琴弦等等配件而已。”

“好像也是……”俞飞白反复打量之后,抬头看着王观,饶有兴趣道:“怎么,你还没有忘记琴玥美女呀,所以故意挑选了这件东西。不过,东西太破了,你好意思送得出手。”

“少胡说八道,别看这琴破,但是大圣遗音琴的典故你又不是不清楚。”

王观没好气道:“当年的大圣遗音也是这样,弦轸俱失,岳山崩缺,被人丢弃在角落,根本没人重视。最后还是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发现那张破琴,经过研究推断那是唐琴珍品,立即找人重新修复,才让那张唐代御制名琴重新焕发出原有的光彩。”

“你的意思是,这个也是珍品名琴?”俞飞白惊诧道,又连忙仔细的观察手中的琴身,发现琴面灰蒙蒙的不起眼,甚至有漆皮斑驳脱落的现象,怎么看都不像是珍贵的物品。

“是不是珍品,现在不好说。”王观笑着说道:“不过,肯定是古琴无疑了。找人修理一下,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毕竟现在的古琴升值很快,我留意了一下,发现类似九霄环佩、大圣遗音之类的名琴,价格已经过亿了。”

“这个确实也是。”

俞飞白点头表示赞同,然后迟疑道:“只不过,价值最高的还是唐琴、宋琴,或者明琴而已。如果是清代的琴,那就没有多少价值了。”

“没有办法,清代无好琴啊。”王观轻叹起来。

当然,这里所说的清代无好琴,也不是说整个清代两三百年,一把好琴也没有,而是拿各个朝代最高水平的琴来比较。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对比之下,就属清琴最差。

其中的原因,抛开工艺的因素不提,最大的可能就是明代已经留下了大量的琴,到了清代已经不需要自己制琴了。

要知道古琴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一代不如一代。也就是说现在斫制的琴,肯定不如古代的好。主要是由于时代越久远,木料越松透,琴音也就越沉厚。所以古代的琴,音质大多数都比现代的要好。

一般情况下,有条件的人,自然是愿意使用古琴,不喜欢现代的新琴。这种现象,估计在清代的时候就十分盛行了,当时的王公贵族、文人雅士,都在用明琴。某种程度上,这样也限制了清琴的发展。

当然,王观觉得最大的原因,还是清代的戏曲盛行,风靡天下。类似古琴这类高雅的艺术形式,缺少了大众的基础,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另外肯定还有种种原因,王观却没有打算去研究透彻,只需要知道自己这把琴,肯定不是清琴就可以了。

“对了。”

这个时候,王观迟疑道:“飞白,事情都办完了,打算回去了没有?”

“要回去了么?”俞飞白想了想,也点头道:“也好,那就回去吧。”

“白少,你们要走了?”陈少枫闻声,有几分不舍:“不多玩几天?”

“玩是怎么都玩不够的,先留着,下次有机会再来好了。”俞飞白笑道:“那么就直接在这里走了,你回去之后,记得替我们向老爷子他们道别。”

陈少枫见状,也不好再劝阻了,而是问道:“白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