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闺记事-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时候,他陡然想去看看燕山。

所以他到了京城,找朱仲钧夫妻。

朱仲钧和顾瑾之的热情,仿佛他是久归的亲友,让林翊心里发暖。

“……先生以后有什么打算?”朱仲钧问。

以后有什么打算?

这个,林翊倒没有仔细想过。

他如今已经是世外人。不该涉足尘世。寻个道观,修行才是。

“京里道观不少,我寻个僻静之所,修行去吧。”林翊道。这是他初步的打算。

燕山却好奇看着他。

小孩子眼睛乌黑明亮,那不染杂质的瞳仁,能融化人心。

林翊冲他微笑。

“也不忙,先在府上住些日子吧。”朱仲钧笑道,“我和内子多次提及您,燕山从懂事起,也经常念叨。您既然到了我府上。就安心住些日子。让燕山陪着您,享享天伦之乐。”

朱仲钧很想挽留林翊。

林翊也会点武艺,虽然不太精通,自保却是足够的。

他也一肚子文墨。

而且医术高超。不在顾瑾之之下。

最让朱仲钧看重的。是林翊常年行走江湖的经验。他是个道士。跟着他师傅南来北往,跑遍了大半个河山。

他的见识,非普通侍卫或者书生能比拟的。

顾瑾之想让他教燕山。

不仅仅是教燕山文武。更教燕山为人处事。

燕山将来是王府的长子,整个王府都要交到他手里,他的师傅越多越好。

朱仲钧很惜人才。

“王爷挽留,我就却之不恭了。”林翊道。

他答应先住几日。

朱仲钧想,也不忙立马说燕山教学的事,来日方长。

宴席一直到了戌初。

老三彦绍很困,哭闹起来。顾瑾之自己也精神不济,有点累,她就跟林翊告辞,带着彦绍,先下席去了。

下席之后,顾瑾之吩咐小丫鬟,安排好了林翊的客房。

朱仲钧则和林翊聊了很久。

燕山和彦颖也陪坐在一旁。

特别是彦颖,话很多,问得也多。

他对林翊特别好奇。

他甚至问朱仲钧:“爹爹,为什么大哥有义父,还有小名,我却没有?”

他有点不满。

彦颖什么都爱争,这点顾瑾之努力去扭转,效果甚微。

顾瑾之觉得不好,朱仲钧倒不以为意

男人和女人的视角不相同。

什么都要爱争,这是上进的表现,朱仲钧反而欣慰。

“因为你大哥的小名,是他义父取的。”朱仲钧非常认真和孩子解释,尊重孩子的问题,“你大哥出身时,身体不好,是林先生救了他的命,所以他认了林先生做义父。林先生又给你大哥取了这个小名。”

他的说辞,和顾瑾之的大同小异。

林翊也看了眼朱仲钧。

他还以为,只有顾瑾之才会那么教孩子,原来朱仲钧也这样。

彦颖则嘟起了嘴巴。

他对这个答应很不满意。

那么小的脸,嘟起小嘴巴,模样憨态可掬,林翊忍不住笑起来。

他也有点喜欢彦颖了。

当然,他仍觉得燕山是最可爱的。

眼瞧着夜越来越深,他们的谈话才停住。

朱仲钧亲自送林翊去客房休息,再送两个儿子各自回屋,自己才进了内院。

顾瑾之已经睡熟了。

朱仲钧轻手轻脚上床,还是吵醒了顾瑾之。

顾瑾之问他:“什么时辰了?”

“亥正了。”朱仲钧轻轻摸了摸她的脸,然后在她面颊上落了个吻,道,“你睡你的。”

顾瑾之翻了个身,面对着朱仲钧,继续熟睡。

她这一觉睡得有点混沌。

迷迷糊糊的,她做了很多梦,梦到了刚刚怀着燕山时的心情。

那时候身体真的很差,非常艰苦难耐。

吃不得,睡不好。

可能是林翊的到来,让她想起了这些往事。

第二天醒来,已经到了卯初。她头有点疼,仍是起来张罗早膳。

她让丫鬟安排了朱仲钧的早膳,又让照着朱仲钧的份例,给林翊送一份去。

她和朱仲钧对面坐着,用了早膳。

朱仲钧瞧着她无精打采的模样,问道:“昨晚没有睡好?”

顾瑾之点点头,道:“做了一夜的梦。乱七八糟的。”

朱仲钧问她什么梦。

顾瑾之便说:“梦到怀着燕山时候的事。不知道怎么,梦里也怪难受的……”

话音刚落,她只感觉胃里一阵翻滚,酸味直往上翻。

顾瑾之连忙起身,往净房跑。

她又晨吐了。

这把朱仲钧给吓住了。

他连忙跟了进去。

顾瑾之把昨晚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净房里被这种酸腐气息充盈着,令人也隐隐作呕。

朱仲钧见她吐得差不多了,一把抱起了她,把她抱出来。

“这是怎么了?”朱仲钧脸色也不好。

丫鬟端了水来,给顾瑾之漱口。朱仲钧亲自端给了她。

顾瑾之漱了口。好半晌才感觉胃里平静几分,有气无力道:“不知道。许是昨晚没有睡踏实的缘故。”

“那赶紧去躺着。”朱仲钧把她抱到了床上。

他亲手替顾瑾之散了头发,又替她脱了外衣,无微不至。

他的手。摸了摸顾瑾之的额头。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见顾瑾之并未发烧,心里才稍微安定了几分。

“我去找林先生,让他给你把把脉。”朱仲钧道。“要是不太好,我在家陪着你。”

顾瑾之忙道:“你去吧,朝廷大事要紧。我自己派人去请林先生。依我说,不必大惊小怪。我这胎,定是来京的路上,伤了身子的元气,从怀上就不太平。我也是大夫,自己还是知道几分的,并无大事。”

朱仲钧摇摇头,轻轻握住了她的手,道:“你别说话了,我自有主张。”

他让丫鬟们照例顾瑾之,他自己起身去了外院。

林翊才到府上,就让他看病,显得不礼貌。

朱仲钧要亲自去请。

顾瑾之在后面喊:“王爷,不必这样,只是晨吐而已,不用劳烦林先生的……”

朱仲钧却头也不回的出去了。

顾瑾之无奈叹了口气。

现在,她的娇气,一方面是自己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朱仲钧惯的。

她有气无力,脑袋嗡嗡作响,着实没精力去追朱仲钧。

她合眼养神。

过了片刻,朱仲钧就回来了。

他把林翊带了来。

丫鬟要让下幔帐,顾瑾之则说:“不必的,林先生不是外人。”

看病不看面相和舌苔,怎么看得准?像内宅妇人那样,看病放下帘子,只是好个脉,再好的医术也要大打折扣。

况且顾瑾之怀着燕山的时候,林翊还在她腹上针灸过。

针灸是不能有遮掩的。

朱仲钧也不介意。

林翊就坐下来,为顾瑾之把脉。

他很仔细。

然后又看了看顾瑾之的舌苔和面相,他才说:“王妃并未大疾,胎儿也健康。有点气血不足,不用吃药,吃些滋阴补气的食物,卧床两天就没事了。”

这和顾瑾之自己猜想的差不多。

她跟林翊道谢。

朱仲钧就送林翊出门。

滋阴补气的食物,顾瑾之自己是知道的。林翊不知道顾瑾之的口味,故而没有主动提出什么食物。

顾瑾之半坐起来,让丫鬟端了炕几在她床上,又拿了纸笔,她写了方子,让人交给小厨房,单独给她做。

朱仲钧送走林翊之后,又折回来。

他让顾瑾之好好卧床休息。

顾瑾之却道:“头疼得紧,但睡不着,你让人弄碗牛肉羹给我……”

朱仲钧说好,喊了丫鬟。

片刻,丫鬟就端了热腾腾的牛肉羹来。

顾瑾之慢慢喝了。

她感觉腹部暖暖的,就满足打了个饱嗝。

见时辰已经不早了,她又催朱仲钧:“还是快去东宫看看吧。别叫人抓了把柄。”

朱仲钧不以为意,道:“我已经派人去告诉太子,我今天告假。你这样,我去了宫里也不安心。”

顾瑾之见他已经安排好了,也就不再多言。

朱仲钧陪着顾瑾之,直到顾瑾之睡了,他才起身,去和林翊说话。

他把燕山的习武停了,让燕山到林翊跟前。

朱仲钧没有提旁的事,怕林翊觉得他目的不单纯。

到了下午,顾瑾之起床,精神抖擞,朱仲钧才彻底放心。

第二天,他去了宫里

一进宫门,在乾清宫服侍的小内侍偷偷跟他说,有份关于朱仲钧的奏章,太子让内阁重新票拟了。

朱仲钧心头微顿。

*****

第440节桃花汛

朱仲钧隐约把最近的朝政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他想到了几件事。

心里有数,朱仲钧脚步稳健进了乾清宫。

早朝上,皇帝提到了黄河的桃花汛。

每年三四月间,黄河猛涨的春水,形成汛期,需要人去治理黄河。

治水并非容易事,不容易出政绩,多少大臣避之不及。

今天,太子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朱仲钧。

他这是想尽了办法,把朱仲钧这个掣肘从京城调离。

朱仲钧非常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汛期将临,朱仲钧不能耽误,后头就要出发。

“……内子身怀六甲,家务事繁杂,臣要回去整顿一番,后天一早便启程。”朱仲钧告辞说。

大殿里隐约有低低的笑声。

大概是朱仲钧要回家管理内院的事感到匪夷所思,又觉得他着实没出息,像个娘们似的。

不少人对朱仲钧起了轻视之心。

朱仲钧也不理会。

太子则点点头,道:“皇叔先退下吧,把家务事整顿后,别无牵挂。黄河的汛期,孤就托付给皇叔了。”

朱仲钧道是。

他当即回了家。

顾瑾之对他突然回来感到心里不安,迎上来就问他:“出了什么事?”

“进去说。”朱仲钧道。

顾瑾之心里就更加不宁了。

夫妻俩进了内室,朱仲钧才一一道来:“……借着治理黄河。我顺道回趟庐州。当初咱们也是这样安排的,陈鼎文在府上防卫,我再跟太子要一支亲卫,来府上护航。你不要担心。”

“此话怎讲,是个人就能治水吗?工部难道没有治水大臣,非要派你去?”顾瑾之蹙起眉头,“若是黄河决堤,百姓死伤都是你的责任。太子用心险恶。”

“这个不用担心。我之前跑过不少的水患灾区,也接见过好些水利专家。不说精通,也算心里有数。小小的桃花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