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小地主-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老实了。

正这么说着话,连守礼、赵氏和连叶儿从外面走了进来。连叶儿的眼圈红红的,一进门,就走到连蔓儿跟前坐了。

“老四,这事……,唉。”连守礼还没说什么,先叹气,“到时候有啥活我就干啥活吧,这事怪我。”

“蔓儿姐,你看能帮着想想法不,我爹没心眼。”连叶儿就向连蔓儿道。

“肯定得给你想法。”连守信就道,“就是结果啥样,我现在不敢保证了。”

“老四,有你这句话就够了。”连守礼感激地道。

“我尽量给你想想办法……”连蔓儿低声安慰连叶儿。原本连蔓儿还想,只有连守礼一个人去山上干活,到时候告诉连叶儿,让连守礼少往家交点工钱,自己存起来一些。

可现在,连家有四个人打算去,攒私房钱是不行了。让连守礼学点手艺,才是最重要的。

……

第二天,监工老黄还是像往常那样到早点铺子来吃饭。五个包子,一碗稀饭,两碟小咸菜,这是老黄的惯例。不过今天,连守信又多给他上了一碗蒸蛋、一碗烩丸子。

“再来壶酒,就更美了。”老黄看了看,就道。

“要酒啊,晚上喝行不……”连守信就信以为真,他知道老黄爱喝两口,不过再爱喝,也没大早上就开始喝的,因此没有准备。

“哈哈,我跟你说着玩的。”老黄就笑道,也不跟连守信客气,拿了筷子就开吃。“兄弟,有啥事你就说,老哥我能办的,肯定给你办。”

来店里吃饭的人很多,但是连守信唯独跟老黄最熟,最说的来,就是因为老黄这个好爽的脾气。

“就知道大哥你是个爽快人。”铺子里这个时候也没几个客人了,连守信就干脆请了老黄到里屋吃饭。老黄一边吃,连守信一边就将连守礼几个想去山上干活的事情和老黄说了。

“离种庄稼还有两三个月,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能去山上干活,好挣俩钱贴补贴补。不瞒你手,我们那一大家子人口多,花钱的地方也多。”连守信道。

“就这个事啊,好办。”老黄一口就答应了,他是监工的头,很有些权力,安排几个干活的人就是他一句话的事。“人都在哪,一会我就带上山去,今天就能让他们开工。”

“老弟,要去的都是你家的兄弟和侄子?那都是庄稼把式,有力气,能干活吧?”老黄又问。

“都能干活。”连守信就道,“不过,还得请老黄大哥你照顾照顾。”

“这个我心里有数。”老黄道。

“老黄大叔,”连蔓儿赶忙插话,“我三伯,叫连守礼。他为人最本分,手可巧了。我们家里,还有村子里,有啥木匠活,盘炕、搭灶这些活,都请他去,干得可好了。老黄大叔,你看能不能安排他跟着干点啥手艺活?你放心,我三伯肯定能干好,肯定给你长脸。”

连蔓儿说的略有些夸大,不过还是以事实为依据的。

连叶儿也在铺子里帮忙,听连蔓儿这么说,也跟着点头。

“我爹肯定行。”

“孩子们说得不错。……要是安排不开,跟着打个下手啥的也行。”连守义就道。

“这个有点难,山上的手艺匠人请的都是特有名的,得看他能不能干。”老黄道,“我给他机会试试吧。其他的,就得靠他自己个了。”

这边和老黄商量好了,连守信就忙打发连叶儿去将连守义、连守礼、二郎和三郎都叫了来。连老爷子不放心,也跟了来。

少不得又是一番寒暄,老黄吃了饭,就领着四个人往山上去了。

晌午的时候,连守义、连守礼、二郎和三郎就都回来了,并且带回了好消息。他们四个人,明天就可以正式去山上干活了。

老黄给连守义和三郎安排的是挖土的活计,连守礼则得偿所愿,在木工队打下手。

原来老黄记得连守信的嘱托,将他们四个带到山上去之后,先就让他们去木工队试了一下,结果只有连守礼手巧,被留了下来。

连守礼每天的工钱是六文钱加上一顿晌午饭,连守义和三郎则是要按照挖土的数量算工钱,也有一顿晌午饭。

出乎众人的意料,二郎选择了最苦最累的活:砸石头。当然,这个活的工钱也最多,按方数算工钱,每方要比挖土多一文钱,也包一顿晌午饭。

连老爷子很高兴,让连守信和老黄定了时间,要请老黄喝酒。

只有连守义不太高兴。

“……不是说老四跟那个姓黄的监工熟吗,老四你没跟他说,给咱安排个轻省的活?”连守义向连守信抱怨,“老三那个木工打杂的活还凑合,我和二郎、三郎这挖土、砸石头的,都能累死人,钱也多不到哪去。”

连守信早就想到连守义会有这样的不满。

“二哥,事先我都跟咱爹说了,我本事有限。我是认识老黄,可咱就是平头百姓,可不就得靠力气吃饭吗?别的活,人家让咱干,咱也得干的来啊?再说,木工那边活轻省些,老黄不是先安排你们去那试的吗?二哥,你试了没过,那谁还有啥法子。”

“老二,你瞎咧咧啥,有个活干,能挣俩钱就不错了,还有你挑拣的?啥话你都别说了。明天开始,都老老实实给我上工去。”连老爷子一锤定音,就是连守义也不敢再说什么。

转眼就过了正月十五,在庄户人家眼里,出了正月十五,这个年才算过完,该开始为新一年的生计操劳了。

这天,送走最后一个吃早饭的客人,早点铺子正打算关门,一辆马车嘎吱一声就停在了铺子的门口。赵文才、赵文才的老婆吴氏,赵秀娥和赵秀娥的嫂子蔡氏,四个人从马车上下来,一边招呼着,一边往铺子里走。

连蔓儿抚额,真想当作看不见,把门就这么关上。可是斜对面的杂货铺子,还有官道上的行人都在看着。连蔓儿无法,只得将几个人让进了铺子里。

张氏和连守信也已经闻声迎了出来,赵文才几个也不用人让,自己个就在桌子旁坐了。

“连四兄弟,你这铺子好啊,财源广进,一个月这钱不能少挣啊,老哥我那个杂货铺不能和你比啊……”赵文才满脸是笑,对连守信道。

这几个人这样的架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她们是做什么来了。连守信和张氏这次也学从命了,只得应付着,远远地避开某个话题。

这次的事,连家拿的稳稳的,赵家的人终于沉不住气了。赵文才已经找过和连家走的近的吴玉昌和吴玉贵兄弟,想请他们来说和。不过连老爷子早就放出了话,吴家兄弟当然不会来触这个霉头,都拒绝了。

赵家这是没了别的法子,只能自己送赵秀娥回来。

至于先找到他们,当然不是因为顺路那么简单,不过还是想为自己留些颜面,要借他们做个梯子。

只是,在知道了赵家的为人之后,连蔓儿一家已经达成了一致。

要他们做梯子,没门。

第二百二十五章 连老爷子的条件

赵文才坐了一会,见连守信一杯茶水也没送上来,对他说的话也不招揽,只得自己开了口。

“四弟啊,我这次来,是为了你二侄子和侄媳妇的事。……咱是正经的亲戚。秀娥这孩子嫁进你们连家,就跟你们亲闺女似的。……这也没多大的事,咋就把秀娥放在镇上,不理不睬的哪。唉,这些我就不说了。”赵文才摆出一副大度的样子,“都是为了孩子们好。这不,你们不去接,我们自己个把秀娥给送回来了。我们这做得够意思吧。”

赵文才说完,就看着连守信。只要连守信说他做得够意思,那么自然要礼尚往来,比如说客气地陪他们去连家,再站在他们这一方说和说和,让连家重新接受赵秀娥,也好歹让他们把丢失的面子找回来一些。

赵文才有把握,连守信不会驳他的面子。因为连守信是十里八村有名的老实人,拿服老实人这种事,他赵家是很拿手的。

出乎他的预料。连守信迟迟没有点头。

“四弟,你说句话啊。”赵文才等得有些急了,催促道。从刚进门时候的连四兄弟,到四弟,他对连守信的称呼是越发的亲近了。

“赵大哥,你也知道,我们这一房是分家另过了。”连守信想了一会,才开口道,“上房的事,有些我们也不大清楚。这次这事,家里老爷子和老太太特别生气,尤其是老太太,气的好些天没吃下饭。二郎他爹和娘那边,跟我说,都冷了心。……一家人这个十五都没过好。在家里,谁要是敢提这件事,立马就是一顿骂。”

“可不是。”张氏接上话茬,对着赵秀娥母女三个解释道,“不用你们来找,要是我们能帮上忙,我们早就帮了。我们问过两回,想着给说和说和。结果哪,刚开口,就让孩子她奶给骂出来了。……还说我们要是再去说,就是不安好心,成心想气死她。”

“咋能这样哪!”赵家这四口人面面相觑,他们都主动送了人回来,连家的口风却是这样硬,这是真不要赵秀娥了?那可怎么办?

连守信和张氏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赵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如果还有别的法子,他们能送赵秀娥回来。既然送回来了,那连家给他们什么脸色,他们就只好看着。

对待不那么厚道的人,就要用不那么厚道的法子。这样,他们才会老实。而你若以厚道的法子待他们,他们不仅不领情,反而认为你软弱好欺负。

“四弟啊,”赵文才苦下一张脸,一把抓住了连守信的手,央求道,“老话说的,宁毁一座庙,不破一门亲。四弟你在老爷子跟前,那说话是顶用的。为了这俩孩子,你就出面给说和说和,这也是行善积德的事。”

“秀娥嫂子,十五县城里的花灯好看不,你和我们说说呀。”连蔓儿就从里屋出来,笑眯眯地对着赵秀娥道。

“啥花灯,我没去看。”赵秀娥立刻就道。

“秀娥嫂子你没去啊?我就说哪,一定是朵儿那丫头又骗着我玩,待会我非找她算账去。”连蔓儿说完,就扭身回里屋了。

赵秀娥母女三个坐在那里,脸色忽青忽白。

这些天,赵秀娥在镇上,大多数时候都住在连家的宅子里。不过元宵节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