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片刻,皇帝完全沉浸在回忆里。绮素靠着他,没有说话。
“母亲做得一手好针线,”过了一会皇帝才续道,“等不到父亲,她就靠这个消遣。朕小时候的衣物全是她亲手缝制。她还替父亲做过不少衣服,但朕想先帝从来没收到过。朕小时候看得最多的就是她坐在灯下裁衣织补。”
绮素仍旧没有答话,不过皇帝并不在意,而是自顾自的说道:“那年宫中与你初遇,你为朕补衣,你神情安详,嘴角还微露笑意。自八岁时母亲去世,朕再没有见过那样详和安宁的情形。朕那时觉得,家应该就是这样的罢?”
皇帝似乎不擅表达自己的感情,说到这里又停了一下,才有些局促的笑道:“绮素……”
他低头看向自己怀中的绮素,却发现她一直闭着眼睛,似乎已经睡去。皇帝哑然失笑,轻轻扶她躺下,为她盖好被子,向门外走去。
琴女正神情困倦的守在门口,忽见皇帝出来,她猛然一惊,刚要出言,却见皇帝竖起食指,让她不要出声。他回头深深看了一眼睡着的绮素,轻手轻脚的离去了。
琴女垂着头,默送皇帝离开,然后进屋熄灭灯火,掩上房门。
等到周身被黑暗笼罩,绮素才睁开了眼。脸颊上泪痕划过,落于枕上。
皇帝向来把自己的情绪藏得很深,即使绮素也从来猜不透他的心思。这样表露心迹,在皇帝是从未有过之事。她第一次明了皇帝的心意,却是在这样的境况之下。
可是,那个人却是害死她夫郎和儿子的元凶,并且还把冤孽当了佳偶。他的真心,能相信么?绮素的泪水不断滑落,在枕上留下一片水痕。
作者有话要说: 咳,大家明白皇帝喜欢素素的原因了么?因为他小时缺爱,长大也缺爱……
☆、贤妃
绮素没再见到沈氏和小秋。
她只在卧床的期间听琴女说,沈氏被废为庶人,幽闭宫内。小秋则交与德妃发落。不过据宫中传闻,德妃命人前去囚室时欲处置她时,小秋已然先行自尽。德妃素来慈善,禀报皇帝后命人安葬了小秋,也请皇帝免于追究她的家人。皇帝首肯,此事总算告一段落。
幽禁宫中的庶人沈氏树敌甚多,一向待下宽厚的皇后崔氏又因她被废,早就为宫中人所不耻。皇帝此番处置她,宫中不少人暗自称快,不免有人落井下石,处处刁难。
沈氏一向养尊处忧,何曾受过此等苦楚。初时她尚抱希望,认为皇帝与她多年恩爱,虽有一时之气,终会原谅她,不想数月来皇帝竟不曾遣人探问。宫人们又诸多刁难,终让沈氏绝望,郁愤成疾。
两个月后,沈氏幽居之地的宫人久不闻她动静,启门查看,却见沈氏脸色青白的躺在破碎纸被之中,早已气绝身亡。
荣耀一时的沈贵妃终在宫中成为历史,并很快被人所淡忘。宫中本就多事,一个幽死的妃嫔实无足轻重,宫中很快就有了更引人注目的事。
废后以来,名义上后宫由目前由最为资深的德妃掌管,但因德妃多病,倒有大半事由绮素协助处理。皇帝认为这终非长久之计,于光耀八年仲夏将绮素由充容晋为贤妃,名正言顺的代掌后宫。
同年秋天,修仪赵氏产下一子。冬至前后,绮素也有了身孕。
皇帝即位后的数年间仅有一女降生。皇子也只有为太子时德妃所出二人,子息可谓单薄。此番宫中添丁,自然喜不自禁,赐与赵修仪诸多珍贵之物。
皇帝如此,后宫诸人自不敢怠慢,连德妃也在精神略好的时候去了赵修仪殿中探望小皇子。只有绮素因有孕以来害喜严重,未曾前往,只托德妃带了不少礼物送去。赵修仪也回赠了许多东西,包括许多婴孩所需之物。是以德妃探过赵修仪后便至绮素殿中。
绮素有孕以后,精神十分不济,而除了她和德妃,其他嫔妃无论威望还是能力都不足以掌管后宫,太后又年老多病,皇帝只得请出太妃暂理后宫事务。德妃到绮素殿中时,正巧碰上太妃。
太妃正坐在床前与绮素说话。太妃与各宫嫔妃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德妃也不以为异,上前施了一礼。太妃还了礼,笑向绮素道:“你好好养着,我先回去了。”
绮素欲起身行礼,却被太妃阻止。德妃起身,将太妃送至门口,才又返回。随她同来的宫女已在床前放了胡床。因德妃畏寒,胡床上又铺了绣毯。这宫人正是之前服侍沈贵妃的优莲,不过德妃和绮素都很平静的看着她做这一切,似乎一切本该如此。待她退下时,绮素尚有余裕向她点头一笑。
等德妃坐下了,绮素才笑着问:“见过赵修仪了?”
德妃点头:“她还托我带了许多东西给你,说孩子出生后用得着。”
“难为她费心了。”
“最近还吐得厉害?”
绮素点头:“上次也是这样,总要折腾一个多月才会好转。”
恰好这时琴女捧了乳粥来,绮素才看了一眼便恹恹的摆手。琴女有些为难,皇帝可是吩咐她们好生照顾的,可又不好违抗她的意思,站在那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德妃见状,含笑接了粥:“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孩子想想,多少吃点。”
德妃在宫妃中资历最深,绮素不敢让她亲自奉粥,连忙让琴女接过碗。德妃陪她说话,看着绮素吃了大半碗粥,才起身告辞。
德妃走了这大半天,十分疲累,回到殿中更换了衣衫便倚在榻上小寐。优莲见状,替她搭上绣被。德妃体弱,殿中一向是入秋以后就须准备暖炉。优莲将炉子移得稍近,让德妃能够取暖,却又不至被炭气熏到。
德妃休息了一会,觉得精神好些了,便让优莲拿来凭几靠着,与她闲话。
优莲见左右无人了才问:“贤妃虽蒙至尊宠爱,但论起地位尊贵却远不及娘子,娘子如此折节下交,岂不辱没?”
德妃笑笑:“这几年你都跟着贵妃,也难怪你看不出。你不是说了么,她有至尊宠爱,这就是一切。”
“可是贵妃当年也……”
“贵妃?”德妃笑容冷淡,“贵妃是什么性子?贤妃又是什么性子?这两人岂可同日而语?贤妃自幼长于宫闱,平日里小心谨慎,该出手时却是当机立断、毫不手软,比你我都深谙后宫之道。现在至尊对她另眼相看,再加上她有了身孕……若她此胎为男,后面可有得瞧了。”
“那娘子可要早日为两位皇子打算。”优莲有些担心。
“打算?怎么打算?我虽出身兰陵,父兄却无一人在朝中掌有实权,我现在又是这样一个身子,连想争宠都是有心无力。根基如此,你说我还能怎么做?”
“太妃的母亲不是娘子祖姑母么?”优莲道,“至尊对太妃一向尊敬,也许她能有办法?”
说起太妃,德妃反而更加忧虑:“太妃虽是亲族,却向来明哲保身。你也瞧见了,咱们和太妃的关系未必就比贤妃更亲近。你别看宫中人背后对贤妃指指点点,似乎她现在处于下风,她手上的筹码可比我们强得多。她长于宫禁,宫中旧人多与她相熟;舅父苏牧曾官至侍中,朝中显要有不少是苏家旧交。她两个表兄现在官职虽不高,却早在朝中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听说郑公也欣赏提携他们。郑公为国朝柱石,只要再有一两场大战,苏家兄弟必然平步青云。贤妃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你说我能不与她相交么?”
“那两位皇子就没有出路了么?”
德妃沉吟着说:“出路不是没有……苏家兄弟将来或许权倾朝野,现在却还未够火侯,朝中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只是这两个孩子资质并非上佳,若真为他们谋划了,却不知他们能不能走稳?目下沈氏已去,宫中没了不稳的因素。赵修仪和孙修媛都是性子柔顺之人,不足为患。贤妃虽然颇有城府,却不是个会主动挑事的人。只要我们不与她冲突,她暂时不会对我们有所动作。我们现在只要多与人交好,自保当可无虞。将来一步步小心谋划便是万全之策了。在宫中,广结善缘才能走得长远。沈氏若明白这道理,下场也不致如此。”
优莲细细思量,不得不佩服德妃的见识。宫中人都道德妃是老好人,其实德妃见事极明白。若不是生子以后病痛在身,恐怕她的地位不会仅止于此。或许这正是因为德妃的清醒,虽然现今已极少承宠,却还能得到皇帝敬重的原因吧。不过优莲也好奇,德妃的谋划意指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朝中措这一章写了很多遍,始终不太满意。先这样吧,以后修改。
本章有很多过渡的内容,所以没法像前面一样快速展开情节,大家稍安勿躁,过渡完了会更精彩:)
☆、过继
光耀十年七月,绮素平安产下一子。
皇帝为这个男婴命名崇谊,又亲自给他起了“长寿”的乳名,显然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极大的希望。自绮素有孕,皇帝便赏赐不断,远远超过赵修仪。宫中传闻,皇帝打算近日册封这小皇子为王。
这些传言都通过琴女与杜宫正之口传到了绮素耳朵里。皇帝来淑香殿时也隐约提过此事,看来传言不虚。绮素一向谨慎,听见这消息不喜反忧。赵修仪之子尚未册封,德妃的二子也都是前年才被封为亲王。皇帝若果真先于赵修依之子册封长寿,只怕要起波澜。
果然,不出数日,宰相宋遥上疏请立太子,以定国本。皇帝仍在盛年,立储原不必急在一时,可宋遥上疏,份量非同小可,尤其奏疏中一句“国赖长君”更是耐人寻味。朝中大臣无不心下雪亮,宋遥倾向于德妃所出的皇子,于是纷纷附议。
皇帝对此不置可否。散朝以后,皇帝便到淑香殿探视儿子。
长寿哺乳刚过,绮素正哼着歌哄他入睡。虽然宫中有乳母、侍婢,她却不肯假手他人,一定要亲自养育长寿。长寿很快睡着了,绮素将他放入摇篮,微笑看着儿子,偶然回头见皇帝不知什么时候到了她身后,不由一惊,方要起身,却见皇帝摆了摆手,让她不必行礼。他俯下身,含笑看了一会摇篮里的长寿,才让绮素随他到外间榻上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