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川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沥川往事-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错过了早饭,又错过了中饭,更重要的是,错过了早上的会议。

在走廊里遇到小黄,他特意问:“安妮,感冒好了?”

“什么感冒?”

“早上开会你没来,张总问是怎么一回事。王先生说你在飞机上感冒了,所以他借衣服给你。”

“也不是感冒,就是……发冷。张总不会生气吧?”

“当然没有,大家都看见你晕机,知道你不舒服。”

“会上都说了些什么?”

“嗯……由于方案泄露,设计图的大部分需要推倒重来。最重要的几处景观由王先生主持设计。楼型和室内设计也要大改。不过,关键部分,已经请王先生的哥哥画好了草图。”

“王先生的哥哥?”

“也就是王霁川先生。国际著名室内设计师。——兄弟俩都是大忙人,若不是出了篓子,才请不动他们呢。”

我想了想,问:“那我呢?我干什么?”

一直奇怪,沥川的中文那么好,为什么还需要翻译。但想着以前有朱碧瑄,好像也是惯例。

“竞标之后,会有一些和当地资方的会谈。王先生对温州人的口音没把握,到那时只说英文,一切由你来翻译。还有,王先生需要一些温州市的历史文化及生态方面的资料,这个由你去查来,然后翻译给他听。”

误掉会期,我已心虚,连忙在第一时间去见张总。他给我的任务,果然和小黄说的一模一样。

“那我是不是需要马上见王先生?”我问。

“他到工地拍照去了。估计会去一天。时间有点紧,你吃完晚饭后带着温州市的资料去找他,行吗?”

“好的,我这就去图书馆找资料。”

“王先生目前只需要这两本书。”张庆辉递给我一个纸条。

他的字,繁体:《温州市志》、《永嘉郡志》。

我突然想,沥川虽搞建筑,我对他从事的专业所知甚少。作为男人的沥川,他的每一寸肌肤我都了解。可是,作为设计师的沥川呢?会不会有不一样的脾气?不一样的性格?

急于将功补过,我以最快的速度去配了一副眼镜,故意要了紫红色的外框,让我的脸显得更加严肃、更加专业、也更加老气。《温州市志》,新华书店里就有,厚厚三大本,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买下来。《永嘉郡志》在市图书馆,我借出来,从头到尾,全部复印。

难怪沥川只要这两本书,加起来已经超过三千页了。

整整一下午,我都在查字典。《温州市志》的生词已经不少,《永嘉郡志》是道光年间的文言文,我查得焦头烂额。

到了傍晚,我的脑子已经有些转不动了,便到楼下的花园里抽烟。抽了一根,不过瘾,又抽一根。天渐渐地黑了。

我看见一辆车驶到宾馆的门口,沥川和苏群从车里走出来。

他看见了我,低头向苏群耳语一句,然后,向我走来。

我假装没看见他,继续埋头抽烟。见他站在我面前不动,我只好抬头。

六年了吧。

沥川没什么大的变化,除了有些瘦之外。他甚至连发型都没变。问题是,沥川的那张CK模特脸,越是瘦越是酷。在我看来,他比六年前还要好看。这一想不打紧,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变了味。

我赶紧更正自己的情绪:“王总。”

“张庆辉有没有告诉你,今晚我要见你?”他说。口气很有些不悦,甚至横蛮。

“不是说是晚饭之后吗?”

“我已经吃了晚饭。”

“我还没吃。”

“几时学会的抽烟?”

“关你什么事?”

他看着我,目色幽深。我看着他,面无表情。

“给你一个小时吃饭。八点钟,带着你的资料,到我的房里来见我!”

最后一句话,恶狠狠地。

我轻笑,抱着胳膊,向空中点了点烟灰:“好的,王总。”

我把头发挽起来,在脑后打了一个髻,插上一只涂了花漆的发簪。抱着三本《温州市志》和一叠复印资料,“咚咚咚”敲开沥川的门。

从开门见我的第一秒开始,沥川就皱着眉头。只因为我再次叫他“王总”。

“王总,您要的资料我都找到了。不知您想了解哪方面的具体信息?”我的话充满了服务精神。

他将我领到他的会客室,那里有一圈沙发,他指着其中的一个,让我坐下来。

“你可以把书放到茶几上。”他的声音总算柔和了一点,却立即被我下一句话激怒了。

“是!王总。”

他忍住气,和声道:“我买了可乐,你要喝吗?”

以前,可乐是我最喜欢的饮料。可是我摇摇头,偏说:“谢谢,我不喝。”

“那你想喝什么?我这里有咖啡、牛奶、茶。”

“不麻烦的话,我想喝咖啡奶茶。”

他一怔:“咖啡奶茶?”

“就是把这几样全放在一起,加糖,两块。”

他去做咖啡,他去煮茶,他去找牛奶和糖……

——王沥川同学,这一回,我要你好好认识认识我谢小秋。

终于,他给我端来了一杯黑乎乎的东西。

“对不起,牛奶,我喝光了,糖,我没有。你将就着用。”

黑乎乎的东西里泡着两片黄黄的东西。

我指着那东西说:“这是什么?”

“柠檬,”他施施然坐在我对面,将手杖放到茶几上,“瘦身用的。”

——这话肯定不是挖苦。因为我的体重,比六年前还要轻。除了皮肤枯涩、面色无光、胸部扁平、外加两道明显的黑眼圈之外,六年来,我的发育一直在倒行线上。奇*。*书^网这充分说明谈恋爱对我来说,是件危险的事儿。此外,我还怀疑我吃乌鸡白凤丸吃上了瘾。因为月事不调,我吃了一瓶又瓶。现在只要看见黑色的小豆子,就想立即倒进口里。

“谢谢。”我喝了一口,差点吐出来。又苦、又涩、还酸,比中药还难喝。

他从桌边拿出一个包着软皮的笔记本,一只铅笔,问:“现在开始工作,可以吗?”

“可以。”

“请你把《温州市志》的目录给我念一遍,好吗?”

我打开书,念道:“总目录, 上册。序言,凡例,总述,大事记。”

他打断我:“抱歉,我已有多年没来中国,中文已经忘掉大半,麻烦你译成英文。”

——他的中文比起六年前,是有些生硬。句子倒还连贯,那主语谓语,都像是临时才找对一般,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但情况也没有他说的那样严重。

我改说英语:“上册的主要内容是建置地理、社会、人物、城市建设、交通邮电。中册是区域经济、工业、农业、商业、财政、经管;下册是党派社团、政务、军事、教科、丛录、索引。每册还有细目。”

他在笔记本上记了几行字,说:“上册最重要。你找找看,有没有讲自然环境的内容。”

我哗哗地翻书:“有。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自然资源、自然灾害。”

“一章一章地说。”

我看着他,气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一下午的时间,就是耗在查这一章的生词上!我抽两根烟,让我早死两天,也是因为查这几章的单词。

“温州市的地质构造基底由上古生界鹤溪群和侏罗系下统枫坪级的变质岩系组成。根据多旋回槽学说的基本观点,其基底构造的一级构造单元为华南加里东褶皱系;二级为浙东南褶皱带;三级为温州——临海拗陷……”

“温州市由晚侏罗世——早垩世火山——侵入岩组成的刚性地质体,断裂构造是主要构造形迹。”

“温州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1800毫米。”

我翻译了近一个小时,眼冒金星,经血不断,小腹坠痛难忍。

而他,悠然地坐着,轻快地记着笔记。

我于是问:“我的翻译,你听不听得懂?”

“还行。不行的地方,我也可以猜。”

“你……怎么猜?”

“我是干这一行的,给我几个关键词就可以了。”他抬头看我,目光炯炯。

我吞了吞口水:“我需要去一下洗手间。”

“出这个门往左。”

“我是说,我自己房里的洗手间。”

“这里有洗手间。”他说。

“我不会用残疾人的洗手间。”我不可以把女人的东西扔在他的洗手间里。还有,王沥川,我叫你跟我抬杠!

“残疾人的洗手间,是天下最方便的洗手间。”他的脸阴沉,倒是不动声色。

我怒火中烧地从沙发上跳起来,却看见他的眼光落在我刚才坐过的地方。

纯白的沙发,当中一团血污。

“王沥川!你!你说,你为什么要我坐白色的沙发!你有病!你神经啊!”我满脸通红地冲回自己的房间,拿出一本巨大无比的远东汉英辞典,蹬蹬蹬,又冲到他的房里,扔到他面前:“我今天不翻了!你自己查字典!”

我回房,给自己冲了一个热水袋,抱着它,服下一颗安眠药,睡觉。

作者有话要说:看见大家都等不及,我只好又写了一点,填填大家的饥渴。呵呵。有妹妹说不喜欢小秋十七岁哈。那个,汗,你们就把她当个特例来看吧。因为,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小秋和沥川的情感,就是十七岁时的那种情感,最纯粹,最热烈,也最不知后果。我以为,过了这个年纪的爱情,难以到达这种纯度。这就是为什么小秋一定要是十七岁的原因。

第25章

我的下身,从没有像这次这样流血,也从没像这次这样地痛。一觉醒来,又过了中午。起身一看,床单上又有一团湿漉漉的红色。赶紧到浴室冲澡,洗掉浑身的腥味。

关掉水,换上衣服,毛巾在雾蒙蒙的镜子上擦了擦,里面浮出一张黄黄的脸,黄得好像得了黄疸。黑眼圈还在老地方,我抹上一层玉兰油,又掏出香喷喷的粉扑子,把脸弄白。然后,三下五除二,抹口红,涂眼影,喷发胶,头发刷得又光又亮。

我对着镜子忏悔。是的,我,谢小秋,对昨晚的举止很羞愧。沥川明明不要我,我还耍什么娇?不是他神经,是我神经!不是他有病,是我有病!我荷尔蒙紊乱,我无原则花痴!我对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