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过程中,罗雨薇的眼神不时的落到王浩明的身上,她看到王浩明脸上的表情一如既往,没有自己意料之中的兴奋。
好像吕掌柜等人所鉴定的手稿不是他的一般,他所表露出的那种神定气闲的风度,罗雨薇似乎只有在自己那久历风霜的爷爷身上才看到过。
只是罗雨薇却没有想到,王浩明在谜底揭开之前,已经猜到了答案,自然不会表现的喜形于色了。
这个包厢中的温度大概在二十六七度,正是人体感觉最为舒服的温度,而吕掌柜几人,脑门上都渗出了汗,却不敢用手去擦拭,生怕将汗迹带到手稿之上。
又过了大概十几分钟,吕老爷子合上了手稿,但是几人的眼神却还是紧紧的盯着放在桌上的手稿,怎么也不肯让那部手稿离开他们的视线。
旁边几人知道,这鉴定工作总算是完成了,至于手稿的真假,似乎也不用多问了,看这几位的表情就知道了。
“吕叔,这破书真是王那啥写的?能值多少钱啊?”
李志看到没有人说话,心中直痒,小心翼翼的打破了房中的沉寂。
“破书?小子,把你整个人卖了,也不值这手稿里面的一页纸,你知不知道,这是国宝啊,唉,可惜了,手稿的前半部分保存的太差,很多字迹都无法辨认了,要不然,这手稿的价值还要更高。”
听到李志的话后,吕掌柜差点暴走,话中对王浩明也无不埋怨,似乎没有保存好这部手稿,全是王浩明的过错一般。
刚才他们几人,通过对这部手稿字体风格,书写所用纸张年代,手稿上包浆等各方面的鉴定,基本上可以确认这部手稿为清初的伪帖。
手稿最前面第一页上、的字迹,曾经被虫蛀过,而且被汗迹水污侵蚀的厉害,完全没有办法辨认了,这让吕掌柜等人是痛心疾。
“国宝那也有个价嘛,不能吃又不能穿的,拿来有什么用。”
李志兀自不服气,还在暗自嘀咕着,这货对国宝什么的可是一点儿都不感兴趣,他要是生活在解放前,说不定就是当年东陵大盗中的一员。
“吕老板,这都快一点了,咱们还是把刚才那几个物件的鉴定点评下吧。”
看到此时房中的光环都笼罩在了王浩明身上,杨伟心中很是嫉妒,忍不住开口说道。
在他想来,王浩明对那尊木雕佛像和鼻烟壶肯定的鉴定,十有八九是错的,借此来打击一下对方也是好的。
罗峰似乎看出了杨伟的用心,脸上带着一种很古怪的笑意,说道:“这个不急,我还想问问小王,这部手稿是否愿意转让呢。”
王浩明闻言愣了一下,说实话,这部手稿对他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将其灵力升级了,至于手稿本身的价值,他当时并未在意,所以在购买这部手稿的时候,他都有抱着亏钱的心思。
不过刚才听到吕掌柜的话后,王浩明心中也多了一丝期待,毕竟他又不是出身于什么大富之家。
王浩明现在还无法像罗峰等人活的那样潇洒,把自己看中的东西就收藏起来,将手稿卖出去,手中的钱多一些,这才是他目前所追求的目标。
这些天来,王浩明阅读了大量有关于古玩鉴赏类的书籍,结合自己所看过的一些历史典故。
他现在收藏的过程中,可以能得到许多的快乐,由此王浩明也对古玩这个行当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以前对古玩收藏不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囊中羞涩,没那个闲钱,同时身在外地,生活上的压力很大,也没有那个时间和心情去关注这类东西。
但是现在由于灵力的需要,王浩明必须接触这个行当,不过他并没有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收藏者。
要是问王浩明否喜欢这部手稿和昨天卖出去的三河刘的葫芦,王浩明肯定回答自己很喜欢。
只是在王浩明看来,纯粹的收藏家们,必须要有雄厚的财力为基础,,像他这般刚解决温问题饱的小白领,是不敢奢望把这些好东西都纳入到自己怀中的。
王浩明既然有了这种想法,那就自然要物尽所用,追求利益最大化了,或许等到自己有那个经济实力之后,也可以考虑收藏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物件。
第三十四章 鉴宝(四)
其实在目前国内的收藏界之中,只进不出纯粹的那种收藏家虽然不是没有,但绝对是凤毛麟角,十中无一。
很多人在收进古玩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卖出或者和别人交换着自己手中收藏的物件。
这就是以卖养藏,这种做法不仅使得各类古玩能很好的在市场上流通,同时也大大的缓解了藏家们的经济压力。
“罗哥,我当初买这部手稿,其实只是想帮帮那位老太太,李志也知道,我当时都没怎么看这个手稿,就是现在,我也不知道这手稿到底值多少钱,罗哥你要是喜欢的话,就按照当初我买它的成本价给我,拿去就是了。”
虽然决定要卖这手稿,但是王浩明可不想让别人把他看成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反正在场的这些人也不知道他当初购买这个手稿的初衷。
再说了,当时自己不是也有准备亏本的心理准备嘛,所以王浩明并不介意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乐善好施的新时代活雷锋好青年的形象。
有人会问了,你既然想卖个高价,为何说要把手稿按照收来的价格转让给罗峰呢?
这其实很简单,在场的行家又不是罗峰一个人,王浩明就算当真是愿意两万块钱卖给他,恐怕罗峰都不好意思买了。
他要是敢占这个便宜,一旁的吕掌柜和王老板肯定也不会答应的。
而且在王浩明说出这话之后,罗峰当着那二位的面,开出的价格绝对只能比市场价高,而不会低于或者相当于这手稿的市场价格的。
不然的话,传出去就是罗峰为人不地道欺诈行外人了。
王浩明此话一出,在座众人看向他的眼光都是有些不同了,辛蕊和罗雨薇知道王浩明的家境,心里不由得都有些钦佩。
虽然她们本人不是很把钱放在眼里,但是如果和王浩明对换一下角色,她们二人自问,自己绝对无法如此洒脱的就把这能堪称珍贵的手稿,如此低价的转让给他人。
而吕掌柜和王老板看向王浩明时,眼中全是不加掩饰的赞赏,他们自然不会去占王浩明的便宜,不过王浩明所表现出来的洒脱与大气,以这二人的身家也是自叹不如。
罗峰则是越看王浩明越是对眼,说老实话,他进入收藏这个行当,全是因为自己爷爷的缘故。
罗峰的爷爷本来出身于书香世家,早年投笔从戎,在军中堪称儒将,后来退居二线之后,就喜欢上了收藏这个行当。
从小跟随爷爷一起长大的罗峰,在其耳濡目染之下,也喜欢上了这行当,并且结识了许多收藏界的专家和藏友。
罗峰对千儿八百万的根本不放在眼里,他欣赏王浩明的,是那份爽快,这足以让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罗峰,对王浩明视同知己了。
这会场内众人,就数李志最为吃惊了,不过他这不是被王浩明所表现出的大义凌然所震惊。
而是怎么看王浩明,都不能把他和心目中那高大全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王浩明这话别人可能会信,但是对于李志来说,他连一个字都不会相信。
从小学四年级这奸商就鼓动自己在学校里面倒卖贴画,到了初中更是把两人的压岁钱拿出来放高利贷。
虽然这厮还算讲义气,每次事之后都和自己一起挨板子,不过李志处世的座右铭“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这句话,好像还是眼前这位,表现的大义凌然的兄台教给自己的。
在场的这些人中,有钦佩的,有自叹不如的,有欣赏的,有打心眼里不相信的,还有一位却是郁闷无比,那就是杨伟了。
原本想岔开话题让王浩明在众人面前出个丑,却没料想被他一番话就使得众人对他另眼相看,甚至那位一直对自己不假于色的罗小姐,看向王浩明的目光都有些不同了。
“等下点评那些物件的时候,再看你怎么出丑”,杨伟现在也只能在心中暗暗诅咒王浩明了。
别人自然不会知道杨伟的那龌龊想法。
罗峰将那手稿包好,放回到王浩明的面前,开口说道:“王兄弟,当哥哥的不能占你这便宜,咱们就按照市场价格来,让吕掌柜给开个价,你看着合适就让给我,怎么样?”
回过头来,罗峰又对着吕掌柜和王老板说道:“您二位都知道我喜欢收藏一些古籍善本和字画,抬抬手,今儿这物件儿,就让给我得了。”
吕掌柜是玩杂项的,王老板收藏的大多都是青铜器,二人对这手稿虽然也很在意,但是并没有罗峰那种势在必得的念头。
再说了,他们也知道以自己的身家,根本无法和罗峰竞价。
吕掌柜开口说道:“这物件是好东西,谁都想要,不过我们两个可是买不起啊,便宜小罗你了,咱们还是先听听小王的意见吧。”
王浩明知道现在自己再坚持刚才那番话,就表现的有些做作了,于是爽快的说道:“也别请吕掌柜开价了,罗哥你报个价钱就得了。”
“王兄弟,这情哥哥领了,咱们这个朋友也是交了,不过这东西我开价不合适,还是吕掌柜说个价。”
罗峰摇了摇头说道,他不在乎多花点钱,他在乎的是自己的名声,在这个行当里面,没有好的名声,也就断了藏友之间相互交流的这个路子。
一时间,房间内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了吕掌柜的身上,对于这件被他们三人十分重视手稿,其余几人也都很想知道它的市场价值。
罗雨薇和辛蕊是出于好奇,杨伟自然是心怀妒忌,恨不得一把火把这破书给烧掉,李志则是希望这玩意越贵越好,看到自己兄弟赚钱,他心里也高兴。
至于王浩明,现在心里也有些小紧张,虽然刚说完漂亮话,但是没人会和钱过不去的,也没人会认为自己钱多。
吕掌柜沉吟了半晌,又轻轻拿起了那部手稿翻看了一下,过了好一会才开口说道:“在去年香港的一个拍卖会上,曾经拍出过类似手稿,当时的成交价格为一百一十八万元港币。”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