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脱。
皇帝的爱情线:皇帝曾经最爱,一直最恨的都是孙后,正因为曾经爱,所以才会恨。皇帝通过对徐循的好和宠溺,几乎无原则的妥协来伤害孙后,以此作为对他的报复。他对孙后期望值高,所以期望值落空时也最失望,最恨。与孙后形成对照组的是徐循,他对徐循一直有不了解、看不透的感觉,在前期他没有真正爱上过徐循,虽然徐循的不配合也会给他带来情绪上的挫折,但因为不了解,皇帝可以擅自脑补一些她爱他之类的理由来原谅她,但大体来说,他没有肯定过徐循是爱他的,虽然两人看似亲近,但心灵一直都很遥远,彼此间充满了不确定,皇帝对徐循的宠爱有强烈的报复性质,报复对象是整个宫廷里他真诚以待,却不真诚待他的所有人,徐循越是展露桀骜本色,他就越是要忍受不适来宠爱她,以此来展示他的胸襟,让旁观者后悔自己的愚蠢和失去。徐循给他带来的挫折比较浅层,皇帝可以对自己承认,但孙后给他带来的挫折触及最深,所以皇帝连想都不愿想起,在皇帝的POV里也难以提到,因为他的性格不可能如此坦诚地直面自己。在决裂之后,他对孙后的状态较为反复,时而怜惜时而残忍,都是性格使然。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和徐循之间不存在真爱,皇帝和孙后的爱是青涩而混沌的,并没有过多的复杂元素。他和徐循的爱是痛苦而挫折的,皇帝必须不断让步,不断摧毁自己身为上位者理所当然的优越感认知,他必须面对一个难以面对的事实:他和徐循本质上的确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是平等的个体。这对皇帝的高傲是极大的打击,即使他已经隐隐认可了这一点,他依然只能在特定的情形,也就是准备自己的死亡时才能面对这点,承认徐循一直以来对他的拒绝都是有道理的,承认徐循和他相对平等,在死亡跟前,他和徐循终于解决了一直以来都埋藏在他们之间的老问题。只可惜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果皇帝活得够久,也许在死前他也会达成和孙后的和解,可惜死亡来得太突然,他和孙后之间混乱的感情状态只能永远残余下去。
柳知恩的爱情线:……对不起,也许击溃了很多人的想象,柳知恩没有爱情线,他并不如大家所想的一样私自爱慕徐循。在柳知恩的一生中他唯一不允许自己拥有的感情就是爱情,理由他多次和徐循阐述过,他幼年净身,对女子没有欲念。没有肉。欲的爱情终究并不完整,对柳知恩来说,徐循是和他相似的个体,都因为清醒而痛苦,但也都有一致的抗争精神。他愿意帮助志同道合者,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生命,因为对柳知恩来说,生命和信念相比并无足轻重。他也希望徐循能幸福,但他对徐循没有爱情不能或缺的占有欲。后期柳知恩意识到徐循对他的误解,但他并不会为了澄清这份误解,或是让徐循安心而去选择娶妻生子,柳知恩不是为爱牺牲奉献的类型,他是个独立而自给自足的个体。然而徐循对他的确有不同的意义,他们的关系难以界定,也很难找到彼此相安无事的默契,一直有涌动的紧张感,是一个悬而未决,只能逃避的问题。
……这个后记比尾声字数还多啊喂,哈哈,最后说下贵妃的创作目的吧。
我其实没什么创作野心,贵妃的创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悦己。这篇文是我看宫斗文看不爽的产物,所有元素都是为了满足我本人的YY而写,并不存在‘这样写市场反响会更好所以就这样写’的思绪,这两者其实也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这篇文是为了满足自己,也许下一篇文就会满足市场,都是很正常的事。
究其根本,我对很多宫廷文都有几点不满,第一点,作为读者来说,特别不喜欢看到慕强心理,因为我有权有钱,我做的一切都是合理而且正义的,你们不能顺应我的规则,胆敢拥有人性,就是你们的原罪。这一点在许多宫廷文里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比方说许多穿越女比本土女还谨守礼教,尊奉规矩,鄙视‘不守规矩’的下贱存在,笑看其自己作死。这种例子好多,我都不多说了,印象很深就是某次看到读者评论徐循作死,说万历皇后王喜姐‘虽然一直无宠又打死很多宫女,但对皇帝可是一直都无比恭敬,所以地位一直都很稳固’,言下之意似乎是一个宫妃的正道就是你的痛苦可以打死无辜宫女,但是对于有权势者一定要跪舔,如此就可长命富贵,这种正道不学习的人简直是自作死,在当时的价值观也会对这种背离正道的行为大加鄙视云云。
这种逻辑我个人是极为不认同的,而且我也不觉得这么扭曲人性的逻辑会获得同时代大多数人的认可,固然弱肉强食在任何时代都能大行其道,但人性最基本的光辉就是,即使有这样的行为存在,即使个人的力量无法去扭转,大部分人也依然会‘敢怒不敢言’,不论多麻木,不论藏在多深的心底,人们都会认为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在任何时代,即使受着愚民教育,即使活得很糊涂,但人的本能,依然会让受压迫者对于受压迫这个事实感到深切的痛苦。我自己看文的时候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受到宫廷中某个具体人物压迫而痛苦的女主,言下之意似乎是去掉所有反派主角就可以幸福了,一个人在宫中的常态便是幸福。——我觉得刚好是反过来的,一个正常人在宫廷的常态就是痛苦,上到皇帝下到皇子,几乎没有人能从这种变态制度造成的阴影中逃脱,即使按常理他们是制度的受益者也不例外,除非和张太后一样能基本泯灭人性,消除掉人性的很多需求,成为制度的机器人,否则不论地位,人性在扭曲人性的制度里是很难得到满足的。
另一个一直以来的缺憾就是,大部分宫斗文的主角似乎都活得很清楚,一入宫就知道自己要斗,就知道宫里有多少黑幕,即使刚入宫时候比较傻,受过一次挫折也立刻就黑化坚强了起来,成为圣斗士,目标就是通过明明暗暗合法不合法的手段,确保自己孩子活到最后登基,自己当太后做赢家。这个想法……根本就不符合我认知的宫廷……据我所知大部分宫廷生活里,妃子首先连能不能顺产,产后儿子能不能养大都根本不知道,差不多所有人都是听天由命般活着,孩子还没长大就如此自信地开斗才是蠢材吧……而没孩子时期的矛盾那不叫斗,叫争风吃醋,是比较低层次的东西。再者,宫里即使有黑幕,那也不是外人可以随便知道的,没见过吃人的机器就是明说自己要吃人的,起码都要拿一些光鲜亮丽的东西糊弄粉饰一下,所以徐循一开始的宫廷生活还是很亮色的,那时候她接触到的还是宫中亮丽的保护层,真正的黑暗之处,她要等活到那个层次才会知道。
还有很逆反的心理还有,女主干嘛老是皇帝真爱和唯一的爱啊,谁规定皇帝就只爱一个,对别人都是玩弄或者不在乎。女主干嘛一定要有两个痴心不求回报的爱慕者,女主为啥到最后都能人生赢家,女主为啥一定要得到爱,难道没爱就不能幸福地活吗?干嘛老是大团圆的俗套结局,为啥女主就一定要生儿子,还就许她儿子养大别人的都要死。为什么文里一定要有反派,为什么女主总是要经历背叛……等等等等,这些和我所知道的历史现实基本都没重合过吧。我想看一个比较贴近历史现实,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女主真正痛苦过迷茫过,到最后人生都有缺憾的故事。所以,就有了这本贵妃起居注。一直到最后结局时,徐循看似拥有一切,风光无比,连孙太后都自承比不过她,但她到底是否幸福,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它从一开始诞生的动机就是非常反流行的,而且我也不敢说它不是架空,我摘取了一段历史原型,因为我特别厌倦‘这些事如何如何荒谬,现实怎么可能发生’的说法,而这一段历史恰好发生了许多‘十分荒谬,现实中无法发生的事’,试想如果我虚构写宣宗废后,相信会有无数长评论证元后地位如何尊贵,如何难以被废,虚构写鱼吕之乱,虚构殉葬,虚构土木之变,都肯定难免被拍,因为的确说起来真的很荒诞,摘取原型可以免去这些争吵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我再三强调的就是历史上的这几个人肯定不是这个性格,在史书的几行记载之后隐藏的到底是什么故事,我不知道,相信这时代也没有人知道。这种借壳写法在欧美奇幻小说界还是蛮流行的,不过那边借得浅(冰火就借了不少盎格鲁萨克逊七国历史的设定),比较大杂烩,我对于时代变迁啊,大国关系没什么讲究的,写宫廷而已,借得比较全面。这也是我的历史观在起作用,我一贯相信史书上写的事,多数都是发生过,但这些事背后的真相,乃至是记载的主人当时的心态都是无法还原的。贵妃的结尾就是对于这种观点的体现,由头到尾,这本书都浸透了我个人的恶趣味,包括徐循那种‘当我已不想要,一切又全来到’的无奈,还有怎么从徐循的一个举动开始,到最后逐步升级改变历史,也都是我个人很喜欢的梗。——我记得当我说本文开始架空的时候,正是废后风波前后,很多读者一直说这个哪里架空,其实都和历史一样,其实架空真的就是从那里开始的,如果不是徐循的反对保住了罗嫔的性命,栓儿不会和罗嫔一起长大,不会和太后疏远,不会在罗嫔死后感情上依赖王振——其余种种元素,以此类推,倒回去都要归结到徐循的出现。
总的说来,我写文的目的一般不是代入女主爽一把,对于笔下的角色也没有很确切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多少都有点‘如果这样安排命运会很好玩’吧的恶趣味,可以说写文的时候感情比较抽离,所以我很接受别人不喜欢女主,不喜欢文,不论如何,徐循这个人的一生已经摆在这里,到底是喜欢还是讨厌,都随读者决定——其实也都是人之常情啦,徐循在我设定里也就是个普通人,没有什么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