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小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田园小记- 第1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首的男子十分文弱,书生气十足,态度也谦和。旁的一个稍矮的,恭敬立在一旁,想是跟着来的。二人衣着皆不差,找上自家来,却不知是为何?

“噯!好!”妇人咧开了嘴,露出洁白的牙齿,“老头子,老头子,京城的人找你!”

“哪里来的?”老张头端着一个大瓷碗,里面是一碗满满的菜肉,正往嘴里扒着。听得叫喊,就这般出来了。

老张头儿个子不高,身子较瘦,皮肤黝黑,脸上满是一道道沟壑,像是常年风吹日晒所致。

“您好,我们是京城福宝园的,找您谈买鱼一事。”胡章看向来人,十分客气。

“福宝园?”老张头惊呼,端着碗的手僵住了,“主???主家可是姓王?”

胡章满是惊讶,不由得多看了两眼这有些粗鄙的老汉,“正是!”

“哎呀!恩人里边儿请!”老张头忙上前,脸上满是惊喜,又有感动。将手里的碗塞到媳妇儿手里,道:“快去给恩人端茶水来!”

妇人虽搞不清状况,可听老头子说“恩人”二字,也是激动起来,接过碗来,直往屋里去了。

胡章疑惑的跟着老张头往里走去,回头看看身后的管事,后者一样啥也不知道的表情。

“老张头儿,你是不是认错人了,恩人是怎么一回事?”胡章问道。

“错不了,恩人就是福宝园的伙计,主家姓王!”老张头笑呵呵应道,搬来凳子与二人坐下。“家里简陋,二位别见怪!”

老张头搓搓手,觉着有些拘谨,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无碍,无碍。”胡章连连摆手,脑海里还是一团迷糊,“你说的伙计是何人?何来使恩一说?”

老张头微笑着,叹了一口气,“说来话长啊!”

☆、第二百十六章 老张头

那日,我正外出捕鱼,日头正烈。

大半日过去了,筐里没几条鱼,且连手掌大都没有,便想着多在水里待上些时间,能够多捞两条,换得口粮,供家里妻儿吃。

祖上留了几亩薄田,要说种地也能够吃了,加之临近天子脚下,赋税也不重。无奈小儿染上恶疾,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只好变卖田地,落得山穷水尽的地步。

只得出去寻活计,也没赚几个钱,后只靠了打渔为生。鱼肉值钱,能抓上却十分易,每日能得几条,已是不错了。除了给小儿买药,余下银子只够得一家人拮据的生活。

初见恩人时,他正遇蹲坐在路边歇息,衣衫褴褛,面色苍白,神情痛苦。却带着淡淡笑意,仿佛什么都不在意。不过自己都山穷水尽了,自是没有那份能力去接济一个落魄的小少年。

老张头望着院儿门,眼睛一眨不眨,憨厚的脸上,满是敬意。

只这般简单的描述,胡章已经猜出那人定是姑娘,满心好奇,之后会发生什么事。

“大叔,你往鱼身下面快速插下去!”岸边传来一略显疲惫的清冷声音。

老张头站在几膝盖水深的河里,腰间挎着竹篓,右手拿着一根削尖的长木棍。听得人说话,转过头来,“你这小兄弟,寻我开心呢!往下插去,哪里能中!”

“你这不是捕了一上午了,可是得多了收获?”那小兄弟轻笑,却是没有再意老张头的不耐烦,“何不试上一试!”

老张头看看兜里奄奄一息的几条小鱼儿,一时语塞,伸出袖子,揩了揩额上快要滴下的汗水。低头望见身边水里游来游去,欢乐不已的鱼儿,把心一横。瞅准一只较肥的,一杆子插过去。

眼前一亮,怎的就串上了!

“哎哟!串上了!串上了!”老张头乐不可支,激动欢呼。

忙把杆子提起来。将鱼拔下来,竟有手掌般大小,兴奋的往兜儿里放去。

又连插几杆,虽不是百发百中,这命中率却是高了许多!没过一会儿,兜儿竟然快装满了,今儿可是大收获啊!得赶快去换几个钱,回家去了。

老张头收拾一番,洗好脚,穿上鞋。准备提着收获满满的兜儿回家。瞥见那小兄弟仍旧坐在原处,一动不动。

当下,心软了起来,这四周都没个人户,只他一人小小年纪。待在这里,只怕有不妥。瞧着有些萎靡,不知道是不是受伤了。若不是听他的指点,自己也不会抓到这么多鱼!

可是,家里本就穷困,再将他再回去,只怕更是窘迫!

该如何是好?

老张头一阵纠结。却也停下脚步。

转过头,“小兄弟你家哪里的?怎一个人在这儿?”

那人以手撑地,动了动身子,好靠在树上。

“我家在南边,东家上京做生意的,我便跟了来。哪知陪了本儿。只好返乡。路上不幸遇到山贼,劫了马车,抢了银子,我与他们走散了,这才流落至此。”

遭遇算是悲惨了。可从他口中道出来,却没有一点伤心的意思,仿佛在讲一件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

老张头沉思一番,面上满是纠结,几经挣扎,最后还是开口了,“若不然,你,,,你去我家吧!”

少年眼睛一亮,露出一丝笑意。

一只半大的小黑狗,一只绕在那小兄弟身边,还摇着尾巴,十分友好。

正坐一个破落的小院儿,低矮的院儿墙是用黄泥和的,像是日子久了了,风吹日晒的,摇摇欲坠。

墙角长了杂草,十分繁茂,有的快及人腰高了。一棵枯败的青枣树立于大门外,顽强的生长着,点点新绿,高过矮墙,显露出来。

院子中间有一张破烂的石桌,中间起了裂缝,仿佛轻轻摇晃,便能分开落下来。

院里住的是那老张头,还有她的媳妇儿,儿子。

媳妇儿矮瘦,不苟言笑,十分木讷。那小娃却是没瞧见,都有一会儿了仍是没有踪迹,却是奇怪得很。

除此之外,便只有那只同样瘦弱的小黑狗。

院子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角落里药渣堆积如山。夫妇二人没事,就只有那小娃了,却是可怜得很。

“拿了一条鱼去,给小兄弟弄些吃的!”老张头坐在院儿角洗鱼,将那些已经死了的分出来,“今儿可是大收获啊,全靠了小兄弟帮忙。”

夫人面无表情,接过鱼,却站在原地没有动,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只拿着两条死鱼往屋子里去。

老张头抓住盆沿往上一提,沽沽的鱼血水倒了出来,顺着破了一个大洞的院儿墙流了出去。

“小兄弟,我姓张,大家都叫我老张头。怎么称呼你呢?”老张头转过头来,看着安坐院儿中的人儿。

“我叫王玉。”淡淡回道。

王玉?老张头心里嘀咕着,名字雅致的很。只是小小年纪,便出来打拼,父母也够狠心的。若不然,家里也跟自己一般,多的是苦衷吧!

“你就安心在这儿住下,回头我去集市看有没有送货去南边的人,给你家里捎个信,让人来接你。”

“嗳!好!”王玉便是宝儿,咧开了嘴。

老张头再想说什么,却也没道出来。自家穷,自是凑不出银子送他回家。再着,就说用他说的法子,捕来的鱼,也刚好都一家人再加上他的日常开支。

哎!穷,真是一件可怕的事儿!

这时,妇人端来了一个瓷碗,递到宝儿手中。宝儿明显感受到了妇人有些不舍,抬头看了一眼,仍是一脸的木讷。

“谢谢大娘!”宝儿客气道谢,那妇人才回过神来,忙转身,钻进屋子里去了。

宝儿捧着温热的碗,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碗里是|乳白色却又偏黄,面上飘着几根野菜。丝丝腥臭传来,还夹杂着一股子粗粮的味道。

却是有些难闻。

无奈宝儿早已饥肠辘辘,再是管不了那么多,总算能吃上一口色食物。喝了几口汤,底下表示大半碗鱼肉混合着玉米面儿,凝结在一起,瞧着却是不怎么样。

但宝儿还是扒得一干二净,不管嘴里是什么味道,只觉肚里瞬间充实了。

☆、第二百十七章 恩惠

待了两日,宝儿身子便好得七七八八。外伤倒是没有,只是疲劳过度,加之没吃什么东西,虚弱所致。

老张头的儿子不知道得了什么病,才八岁,便整天的心慌、咳嗽,卧床不起。

老张头只靠捕鱼为生,张大娘帮人浆洗衣裳得些口粮,一家人生活着实贫困得很。

宝儿别的不会做,只帮着熬药,扫扫地什么的。

自京城逃出来后,合盛派了一路人暗中追查,宝儿东躲西藏,耗光了所有的银子,沦落至此。

身子虽好了,却不能立即离开,指不定,外边就大批的人在找自己。且身无分文,如何能平安到家,都是难题。

关键得有银子!

今日老张头收获不错,竟抓了三条差不多有一斤重的鱼,想来能卖个好价钱。

这不,一脸笑意的老张头跨步进门,手里拎着一包药。

小黑狗立马迎上去,围着他不住的摇尾。

“大叔,你回来了!”宝儿笑着站起身,忙接过草药。

“今儿收获不错,换银子买了三天的药。”老张头心情十分不错。“娃儿他娘呢?”

“大娘去洗衣裳了,还未回来!”宝儿拿出两包药放好,留得一包准备煎。

“我找到一个捎信的,你快住哪儿,好让你来接你!”老张头坐在石凳上歇息,道。

宝儿自然是不会说,若是信儿真捎去了,可不得把大牛、玉芬给急死。

“家里穷困,饶是知晓我在这里,也没银子来找。”宝儿黯淡道。

话都说道这份儿上了,老张头再是不能说什么,心想着,每日再多跑几个地儿,多抓些鱼。总是能存几个钱,给这小兄弟做路费吧!

“大叔,我有法子让你每天捕更多的鱼!”宝儿忽惊喜道。

老张头一愣,看过去。“更多?”

更多,他是想都不敢再想了,如今捉的鱼是之间的好几倍。同去的几个乡亲可不惊讶着,纷纷来问。老张头却不敢说实话,这法子要是传开了,大家都来捕鱼,鱼可就没得快了!

家里人都等着吃饭呢!只得自私一回!

“是!我家主子也是做鱼买卖的,有一种专门捕鱼的工具,叫做渔网。这一网下去,可是几百条上来。不必一杆子一杆子的刺了”

宝儿自信道。

老张头来了兴趣,“真有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