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典妾-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晨醒来时,还觉得脸上发烫。可细细回味那种令人通体舒畅,好似被电到的酥麻感觉,却让人的心情很好。如果不是被萧青戎盯得心里发虚,她的心情大概还会更好。

左相府中的晚宴,就设在今晚。按照事先商定的,李玉娘一大早就过府准备今晚的吃食。亲手准备一桌宋宴。算是表达他们最大的诚意。更或者,是表现了她最大的诚意。因为宋忘和萧青戎显然已经给那位高丽太子准备了更好的礼物:一本苏学士的新词集以及一套全新的由杭州万松堂印制的《四书五经》。

相信光是这两样礼物就可以打动太子的心。而她,则要用美味来打动太子的肠胃。

虽然不知道相比之下,哪个更能让他们接近太子,可李玉娘还是很用心地去准备宴会上的吃食,甚至连随船带来的独门酱料也用上了。

做她助手的,并不是左相府中的侍女,而是左相夫人。这位据说是高丽贵族之女的夫人,性情温婉,是那种传统的以夫为天的女人。之所以自报奋勇地来帮李玉娘,并不完全是为了尽地主之谊,更多的还是:“我想亲手为大人做一餐宋食。虽然大人一直都说要忘记在大宋的一切,可是我知道他心里还是念着大宋。也念着死去的夫人和孩子……”

她的笑容有着淡淡的忧愁,“我一直很想为大人生一个孩子,只可惜……玉娘,我很开心你们能来高丽。我看得出,大人很喜欢青戎的。不如你们以后就留在高丽吧!大人一定会很高兴的。”

看着诚心相留的夫人,李玉娘只能尴尬地笑,不好说什么,便只有更用心地去教夫人学做宋食。

“这酱料很好吃啊,酸酸的甜甜的又有些微辣,还带有一种水果的清香……”试过酱料,夫人眯起眼。一幅享受的表情。李玉娘心中微动,暗在心里奇怪,难道高丽这时候还没有辣酱吗?要知道这酱料的味道她初尝时就觉得和后来韩国烤肉用的韩式辣酱味道很象。那时候还在想这个酱料可以专门用来烤肉的呢!

奇怪地歪了下脑袋,她顺手又把另一种酱料递过去,“再尝尝这个,这是用河虾熬的,应该很鲜的。”看看夫人微皱的眉头,李玉娘目光一瞬,还是决定用那款甜辣酱来入味。看来,现在的高丽人和后来的韩国人口味很相象啊。

在厨房里忙碌了一天,也没有机会见到外面是个什么场面。只是在天色渐暗时听到外面传为马车辘辘的声音。大厅里鼓乐之声渐起。就连在厨房里也能听得到欢笑声。

今天除了主宾高丽太子之外,还有许多贵族以及高官。虽然李玉娘没有赶到前面去,却自有夫人安排的侍女时时把前面的消息传过来。一会儿,听说左相向太子引见萧青戎又并许山、蒲安二人,只说是家乡故友子侄;一会儿,又传来太子收到礼物,欣喜若狂。当场用不甚地道的宋话吟唱新词,引得在场众人叫好连连;又说太子大赞宋食美味,勾起思宋情怀,大发诗兴,做诗吟词又论学问,几番较量,竟是萧青戎拔了头筹,就连许山也有几分文采得到太子赞赏云云。

虽然未能亲见,可每一个消息却都让她觉得离他们所要达到的那个目标更近一步。而最后,最大的赌注都押在最后这一道甜汤之上。

坐在厨房,她捏着指尖,在听到外面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时,立刻站了起来。冲进来的侍女喘着粗气,急着直挥手,半天才说出“可以上甜汤”了,

李玉娘深吸了一口气,抬手挽了挽头发。回首招呼着两个侍女捧着瓦灌往大堂走去。

、奇、远远的,便听得乐声,又有高丽女子的清亮歌声。李玉娘沉下心,带着侍女们缓步走进大堂,微笑着施了一礼,便笑着抬起头来。

、书、那高丽太子看到李玉娘的衣着,便笑了起来,用宋话道:“莫非这位娘子便是做今晚美味之人?”

、网、宋忘笑着点头,唤了李玉娘近前,笑道:“这便是老朽新妇,青戎之妻李氏。”

原本正在和身边客人攀谈拉关系的许山手一颤,酒杯里的酒几乎全数溅出。惊愕地抬头望去,他心道:“这又是唱的哪出?怎么之前竟是没听过这话。”

目光一转,看的却是斜对面脸色突变的蒲安。心脏狂乱,他唯一的念头就是:这下。糟了……

第八十九章 诱人的财富

第八十九章 诱人的财富

急中生智,许山的手一抖。酒杯便自手中掉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原本正在笑语晏晏的人们纷纷侧目相看,许山特意提高了声音大声地道着歉,目光却是始终未离对面的蒲安。

看到蒲安转过头来看了自己一眼,他挑起眉,恨不得在脸上直接写上“稍安勿躁”四个字。也不知是不是他的挤眉弄眼奏效了,蒲安看了他一眼,便垂下头去,虽然脸色仍是难看,压在腿上的拳头也轻轻颤抖着,却到底没有做出什么糟糕的举动来。

许山轻吁了一声,便放下心来。收回目光又同身边的人点头微笑。

高丽同大宋一样,最看重的便是读书人。就象现在,同样是由宋忘介绍,称为子侄的三人里,他和萧青戎更受瞩目。虽然觉得有点对不住蒲安,可许山这会却只希望这些高丽人继续冷落着蒲安,也免得蒲安一时义愤说错了话。

许山一人提心吊胆,在靠前位置的李玉娘却根本没有留意到后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眼帘半垂,目光柔顺地落在地上,听着萧青戎和高丽太子用很亲密的语调言笑。李玉娘心里很有种奇怪的感觉。

虽然高丽的王只称为大王,可这高丽的诸君却是被称为太子而非王子的。据说大宋的国书上也是把高丽看似友邦而非附属。可是现在看起来,这位太子真的是很和善可亲的一个人,在和萧青戎说话时无论从神态还是言词都显得彬彬有礼而且极为尊重。

那是种很奇怪的感觉,就好象是在电视里看到的两国外交官在进行友善的交谈,而非是一国太子和另一个国家的平民。更或者,在这年头,生成宋人总是很占便宜。哪怕是在别国的太子面前也有极重的份量?

在心里暗自嘀咕着,李玉娘偏了下脑袋停住自己的胡思乱想。微笑着,在那高丽太子笑着说完一句话后,适时地插话道:“太子殿下,民妇特别准备了一味甜品,是在这大宋极美味的一道佳肴。希望太子殿下也能喜欢。”

说着,回头示意随在她身后的侍女把陶罐送了过来。用玉盏盛满,亲自送至高丽太子面前。琥珀色的浓汁衬着那抹碧绿,如同初夏荷叶上滚着一汪露水。令人见之心喜。

极美的卖相,让自幼锦衣玉食的高丽太子也不由浅笑点头,“不知这是何物所制,闻起来确是清香。”

“回殿下,这是用极品燕窝辅以上好银耳又并一些极有益处的药材熬制而成,长期食用极有好处。”看着太子用银勺舀起一勺,李玉娘不由微微一笑。

因着这甜汤第一个奉给太子,所以其他的客人此刻便都把目光投向高丽太子,很想知道太子所用的这一款大宋美食是不是也象之前几道一样那么美味。

却不想那太子吃了一勺后,竟是淡淡地皱起了眉。抬起头,看着李玉娘似乎在期待什么的表情,略一迟疑才道:“这甜汤极浓。口感也好,只是……味道太过寡淡……”他的声音一顿,有些尴尬地道:“或者,娘子可以再以蜂蜜调一下味道。”

耳边听到身后隐约传来失望的叹息声,李玉娘却不慌不忙地淡然一笑,“何须蜂蜜。”说着,便侧过身,轻轻拍了两下手掌,另一个捧着一只小陶罐的侍女便用小碎步疾步上前,半跪于地。李玉娘笑着接过陶罐。动作轻盈地打开罐上的杏黄封口。还刻意把罐子微微倾斜,这样,便有很多人从罐口看到里面雪一样白的沙状物。

“奇怪?那莫非是盐?”有人发出一声奇怪的疑问。

“就是盐想来也是大宋的上等货色,寻常盐可不会那样白。”有人低喃,又惊讶地道:“这娘子莫非是要用盐来调味?用盐调味又怎么还能叫甜汤呢?”

李玉娘也不多说,只是笑着用小勺舀了一勺放进那碧玉盏中,轻轻搅动后又捧到高丽太子面前。“太子现在试试味道如何?”

太子皱了下眉,虽然不喜,可目光在一旁捋须微笑的宋忘脸上一转,脸上便牵出一分笑意。不过是试下味道,就当卖给左相一个面子好了。尤其是今日新认识的萧青戎,学问不错。性格也算对他的胃口,若是能因此招揽到手,也算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想,他便也不觉得被勉强了。

虽然如此,可送入嘴里的却只有半勺。勺子一送进嘴里,他便轻轻地“咦”了一声。这味道……

扬起眉,他颇有几分惊讶地看着李玉娘道:“甜的。李娘子,此为何物?莫非是你大宋的饴糖?只是,这饴糖怎会这样白呢?”

李玉娘一笑,解释道:“回殿下,这并非饴糖,而是‘霜糖’。殿下觉得味道如何?”

细细回味,太子赞道:“好名字!这糖美哉,果然是如雪似霜,这味道——赛蜜甜……”

太子话音刚落,李玉娘便立刻深深一礼,口中称道:“多谢太子赐名!”

太子一怔,立刻便意会过来。笑着摇头,自然不会再刻意去否决。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更为简单。有了宋忘的带头,再加上一群存心讨好的人起哄。这一场秀就在太子亲笔提字,亲赠回礼之类的官面排场中结束。

李玉娘自然也投桃报李,送了足有一车的“霜糖”到太子府。自然,这礼不是白送的,在之后多年的销售过程中,所有的伙计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本店的糖乃是得到太子殿下亲封名号的,这糖就连殿下自己都是每餐不能少的。”这样的话,一直说到许久后,这位高丽太子登基做了大王,才重新又换了套类似的说词。把那太子两字换了大王。

自然,那都是后话。这会儿酒宴散去,渐静的夜色中,远处还隐约传来渐远渐低的笑声。

李玉娘一行人已经坐了马车往客栈去。许山按捺不住兴奋,犹自在畅想仿佛伸手就可以握在掌心的美好明天。又忍不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