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在异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寅在异界- 第1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殷谆来了兴趣,伸手把锦匣拉到自己面前,打开盖子,向里面一瞧,原来匣内装的是一只晶莹剔透、精雕细琢的玉玺。

唐寅解释道:“陛下,这是贞国的国玺,当年先帝分封贞国,赐贞国玉玺,现在贞国已亡,玉玺自然也要归还于陛下!”

啊!原来这就是贞国玉玺!别看殷谆是天子,但也没见过贞国的玉玺,他双手颤抖着将玉玺从锦盒中捧出来,翻看了好一会,才慢慢放下,幽幽说道:“李弘大逆不道,有此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只可惜他一人之错,却连累贞国毁于一旦,也枉费了先帝当年的一番苦心。”说着话,他将玉玺放回锦盒之内,交给一旁的女官,说道:“将贞国国玺封存起来。”

“是!陛下!”女官答应一声,捧着玉玺,快步退了下去。

殷谆转头看向唐寅,笑道:“爱卿此次伐贞有功,朕得重重赏你!”

唐寅心中暗笑,赏我?你能赏我什么?现在皇宫里的金银财宝哪样不是自己给他的!

他微微一笑,说道:“为陛下效力,讨伐不臣,臣不求赏赐!”说着话,他转过身,面向殿外,拍了拍巴掌。

随着清脆的响音,外面走进来两名侍卫,同时还抬进来一只大箱子。打开箱盖,里面的金光顿时间映射出来,周围的大臣们定睛一看,好嘛,箱子里全是金银器皿、珠宝玉器。

唐寅微微一笑,朗声说道:“诸位大人辅佐天子有功,这些宝物,皆是本王讨伐贞国时所得的战利品,就分赏给诸位大人吧!”

听闻这话,在场的大臣们无不喜笑颜开,纷纷从坐席上欠起身,拱手施礼道:“微臣多谢风王殿下!”

殷谆在龙椅上也乐得嘴巴合不拢,认为唐寅不藏私,肯把缴获的金银珠宝拿出来分给朝中大臣,实在难得。

可是坐在他身旁的雅彤则是秀眉大皱,暗暗摇头。唐寅只是一国之王公,有什么资格在朝堂上奖赏皇廷的大臣,若长此以往,大臣们岂不是只记得唐寅之恩惠,忘了天子之恩泽?唐寅这么做,往轻了说是狂妄自大、目无天子,往重了说,可算是居心叵测、大逆不道。

雅彤虽是皇后,但也不敢当场训斥唐寅,就算心中不满,也只能强忍下去。她转头瞧瞧殷谆,见后者丝毫没有觉察唐寅之举有不妥之处,不由得在心中默默哀叹一声。

等到天近傍晚,宴会才告一段落,喝得大醉的殷谆由侍女搀扶着回寝宫休息,唐寅也有三份醉意,毫不避嫌的送殷柔回后宫。

去往后宫的路上,唐寅着看殷柔纤细又匀称的娇躯,精致绝美、毫无瑕疵的容颜,忍不住一阵心悸。他握着殷柔的柔荑,和她并肩而行。

他如此大胆的举动,把殷柔吓了一跳,下意识地看了看左右,本能的想抽回手,但唐寅握得很紧,她抽了两下都没有抽出来,脸色涨红,垂下头,只能随他去了。

看着她羞怯的模样,唐寅感觉心里痒痒的,下意识地把她的手握得更紧,问道:“柔儿,我离开这么久,你有没有想我?”

殷柔怪异地看着他。唐寅不解,疑问道:“怎么了?”

“以前,你从没有这样问过我。”殷柔实话实说道。

唐寅一怔,是啊,这么肉麻的话,自己以前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但现在在殷柔面前,却说得如此坦然,这只能说明自己对她的感情有增无减。

他苦笑了一声,追问道:“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殷柔随口应道:“有想。”

唐寅拉着她停下脚步,故意皱起眉头,问道:“仅仅是有想而已?”

见他如此认真的样子,殷柔忍不住咯咯娇笑起来,说道:“好啦,天天都有想你,这样总行了吧!”

唐寅虎目一弯,抬起手来,温柔地刮了刮她的脸蛋,道:“明天,我带你去趟府库,这次从贞国缴获的宝物有不少,你去挑些你喜欢的。”

殷柔对金银珠宝这些东西不太感兴趣,但能到唐寅的王府里逛一逛倒是不错的。她笑呵呵故作随意地问道:“把我领到王府里,你那些夫人不会吃醋吧?”

唐寅悠然说道:“她们不会吃未来王妃的醋!”

殷柔闻言,小脸立刻变得红扑扑的,低声嘟囔道:“谁答应要嫁给你了?”

“若不嫁给我,公主殿下岂不是要一辈子都嫁不出去了?”唐寅仰面大笑。

殷柔脸色更红,小拳头在唐寅的胳膊上狠狠捶了一下。

唐寅把殷柔送回华英宫,又坐了一会,天色已然大黑,此时即便他不想走,也不得不走了,这么晚再不离开,也会有损殷柔的名节。

接下来的几天,风国的事务又开始繁忙起来。数以百万计的贞人要安置,安置在哪里,每家每户要分多少土地,如何让贞人尽快的融入风人当中、融入风国,这些都要尽快处理。

另外,如此安排贞军也是个问题。贞军有四十万众,而且还是成系统成编制的,若是将其拆散,必然会引起军中将士们的不满,也会引发猜忌,若是将其保留,一支这么多人战力又如此之强悍的大军,实在令人放心不下。

唐寅为此特意找来邱真,询问他的意思。邱真听完唐寅的疑虑,乐了,说道:“大王,这有何难?”

“你有何良策,快说来听听!”

邱真反问道:“贞军的战力,可以和我国的平原军相媲美,如此强悍的大军,自然要布置在我国最薄弱的地方。大王说说,我国现在哪里最薄弱?”

唐寅想了想,说道:“南方!莫北五郡直接面对莫国,那里的压力也最大。”

“没错!”邱真说道:“莫北五郡,乃重中之重,即能隔绝莫国直接出兵我国本土,又是我国南攻莫国的大本营,万万不能有失,把四十万众的贞军布置在莫北五郡,足可保证五郡无忧!”

是吗?唐寅摇头说道:“你也说了,莫北五郡是重中之重,若把贞军布置在那里,一旦生变怎么办?”

邱真悠然而笑,说道:“要防贞军生变,很简单,只需把贞军的家属安置在盐城附近即可。其他那些北迁的贞人百姓,大王可以将其安置在我国各地,但贞军的家属,一定要安置在都城附近,只要把这些贞军的家属牢牢控制住,贞军就绝不会生变,他们也会死心塌地为大王卖命。”

“恩!”唐寅闻言,颇有茅塞顿开之感,他大点其头,笑道:“对、对、对!这是个好办法!不过,盐城周边的村镇难以容纳这一百多万的贞军家属啊!”

邱真说道:“都城既然已有一个卫城宛城,那为何不能再多一个卫城呢?”

第340章

唐寅对如何妥善安排四十万的贞军十分头痛,邱真帮他想出一个主意,在盐城附近再建一座卫城,专门做安置贞军家属之用,如此一来,就等于把贞军的家人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也就不用再担心贞军生变了。

对于邱真的建议,唐寅觉得十分可行,如此安排,也最为稳妥。他笑问道:“新城叫什么名字为好?”

邱真托着下巴想了想,说道:“此城有平大王后顾之忧的涵义,就叫它平城吧!”

唐寅点点头,可随后又皱着眉头说道:“新建一城,花费巨大,需要不少的金银啊!”

邱真说道:“大王在征讨贞国的时候不是缴获了很多的战利品吗?正好可做兴建新城之用。”

“恩……看来也只能如此了。”唐寅耸耸肩,无奈地说话。

风国争战连年,国库一直处于半空虚状态,要建造新城,耗资无数,以风国的国库而言根本无法支撑,也只能把从贞国缴获的金银珠宝拿出来应急了。

此事他和邱真敲定下来,翌日,在风国的朝议时,他当众公布此事。对于唐寅的安排,以聂泽为首的贞军将士可以接受,他们远离家乡,投靠风国,最大的顾虑就是如何安置自己的家人。现在风国要在盐城附近新建一城,专做安置贞军家属之用,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也不用他们再分心去自己想办法了。

要新建一城,即便风国的劳力充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新城未建好之前,贞军的家属暂时安顿在盐城的周边,如此一来,盐城附近倒多了不少的临时村镇。

至于四十万的贞军,唐寅将其命名为百战军,聂泽担任军团长,下设四名副军团长,分别是陈修、陶元丰、张程和管戴,这四人,都是风将出身。

由于百战军的兵力太多,远远超出了风国正规军团的编制,所以内部还有细分,四十万将士平分为四部分,分别是百战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团,每个军团都是十万人,分由四名副军团长直接管理。

从中也能看出聂泽虽是四十万贞军的总军团长,但真正的实权都掌握在四名副军团长手上,他的权利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架空。

对于非风国出身的将领,唐寅不会一下子就给予充分的信任,总要留个后手。

把贞军做了细致的规划之后,唐寅这才传令下去,百战军系数南下,进入莫北五郡,协助新莫国的朝廷,镇守边境。

他一声令下,四十万众的百战军上下齐动,浩浩荡荡的南下,向莫北五郡进发。

另一边,唐寅又责令军政堂,尽快制定出对莫战争的具体时间和计划,他也好转告安、桓、玉三国,四方要共同出兵。

风国刚刚远征完贞国,便马不停蹄的又开始部署起对莫战争的事宜,战争的乌云并没有因为贞国的灭亡而消散,反而变得越发凝重。

现在风国的兵力在急速的增加,而军中的将领却在战争中不断折损,越来越少,唐寅急需大量文将和武将来填补军中的空缺,在他回到盐城不久,风国再次颁布征武令,在全国范围内招揽人才。

这一次应征的人数空前之多,但人种已不单单是风人,还有大批的宁人、莫人甚至贞人。

经过层层的筛选,递交到唐寅手里的名单有二十人。其中风人只占了五席,宁人和莫人合占五席,另外的十席全被贞人所占。

这十位脱颖而出的贞国人才,其中有四人本就是贞军中的将领,只是他们不满意现在的职位,当朝廷颁布征武令的时候,他们也趁机报名参加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