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啊”老太爷拉长了的声音响起
许明武忙应道“儿子在”
“你是否一直在怨我当年”
虽然老侯爷并未明说,许明武却知道是什么事“儿子不敢”
“你说不敢,可见还是有怨言的”
许明武不知道说什么了,要说有怨言那也不是,只是他的心里总有一个遗憾,所以他加倍地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弥补。
“你有志气,也有出息,比你兄长强得许多,我当时一直认为你中了举便已经够了,咱们这样的人家却不好在科举这路上太过显眼了,所以在你中了举之后才直接让你入了官场”
“儿子明白”
“或许是我老头子错了,当年你既然心存志向,我就应该成全你才是”
许明武惶然道“父亲为何这么说,儿子也不是不知事的人,就是儿子这几年大都也是托了父亲之故”
“你能这样想就好,咱们侯府如今人才凋零,你大哥是撑不起家门了,所以我从小才把仁哥带在身边,不然侯府岂不是后继无人了。我一向也不担心你,但是咱们侯府要长盛不衰,还要子子孙孙同心协力”
“儿子知道”
“你知道便好,承哥儿是二房的嫡子,你自然对他寄予厚望,他是你们二房的支柱,以后也要和仁哥一样是侯府的支柱”
许明武听到这只以为许华承这个兔崽子去向老侯爷告状了,只是没想到是自己的女儿之前在老侯爷面前漏了风声,不妨又听到老侯爷往下说“我打算从今以后让承哥儿跟着仁哥儿的那几个师傅学习骑射,你觉着如何?”
许明武自然知道老太爷对许华仁有多重视,现在居然说要让许华仁的几个师傅也一起教导自己儿子,这是老太爷给许华承的体面,许明武如何会不应。
“父亲费心了,儿子晚上让承哥儿来给父亲磕头谢恩”
“谢恩就改日吧,听说他都被你打得下不了床了”老侯爷笑道
“儿子也是在教导他”
老侯爷挥了挥手“教导就教导吧,难道我还会管你教导自己儿子,只是这段时间我听说他一直缠着仁哥儿,既然他自己愿意学,也不要拘了他,你倒是越来越像那些酸夫子了,只觉的唯有读书一事才是正途了,咱们这样的人家还有其他的路可走,若是承哥儿有出息,多的是其他正途可走;若是他愿意走科举,以后也随他”
“父亲说的是”
到了晚上的时候许华承就知道了自己今后可以跟师傅们学习骑射的事,而且是老侯爷的意思,那就是板上钉钉了,就连父亲也不能说什么了。高兴得他跳了起来,又触动伤口,疼得他呲牙裂嘴,许玉珍两姐妹看见他那个样子,又想笑又替他疼。
许华承还在那里嚷嚷“到底是谁去告诉了爹爹,害得我一阵打,让我知道是谁、、、”
许玉芳看他还在那里说狠话,赶紧打断他“让你知道怎么样,明明是你自个儿瞒着父亲去才挨了这顿打,还要扯上别人,再说若不是因为这次,你还不能如愿呢”
许华承想想也是,很快也就把谁告诉许明武这事给丢到了脑后,眉飞色舞地跟许玉珍讲骑马多么多么地好玩,那几个师傅是如何地厉害
许玉珍相当地捧场,时不时还说“那等哥哥学好了射箭带我去看之类的”
许华承讲的正起劲,忽然看到门口许明武进来了,吓得赶紧住了嘴,许玉芳许玉珍自然也发现了,两人赶紧行礼问安,许华承就有些蔫蔫的,也不敢开口说话,许明武来主要是说了老太爷的意思,然后叮嘱早上上学也不能放松,然后就走了,在门口就听见许华承欢呼的声音,许明武笑着摇了摇头,罢了。
第二十一章 如愿
许玉珍在窗前写字,留心听着里屋的胡妈妈回话
“五爷前段日子下学之后就去马场那里,倒是没敢逃学,只是听小厮说先生最近说他在课堂上并不用心,老爷又时时关注五爷的学业,总有些风声传回了内院,只是我们并不知道”
“你去告诉扫雪,这次就算了,下次再这样帮着五爷藏着掖着乱闹,直接打出去”
“他们两这回是得了教训了,老爷抓了个正着,两个都吓了个半死。我看他们两个都是机灵的,以后五爷搬到外院去,身边肯定还要再添小厮,那时候他们两个也能历练出来了”
“嗯,总算也是因祸得福,如了五弟的愿,现在他可高兴了”
胡妈妈笑了“可不是,五爷这两天兴高采烈的,也不顾忌身上的伤了,只说要去马场,若不是二小姐您说他,只怕还安生不下来养伤呢”
“这事可不能由着他,不然这么急哄哄地性子,到时候恐怕爹爹又要打他板子了”
一会儿许玉芳又问道“可知道是哪个丫头不小心说了出来‘
胡妈妈道“是太太那边的一个小丫头,原本我们并不知道二爷跑去骑马的事,不知太太怎的知道了,二老爷回来,有人就不小心说漏了嘴,然后老爷就知道了”
许玉芳却听明白了“五爷这样也有一段日子了,只要是个有心人怎么可能不会发现,反倒是我最近忙的很,忘了过问。这没什么,横竖说起来都是五爷的错,可怪不了别人”
“那那个小丫头?”
许玉芳不以为然“这事难道还能去追究一个小丫头,何况是我们府上的家生子,又不是二太太那边的陪嫁,只是要记下这几个人,也别动他们”如今这件事当然不能怪别人,许华承跑去骑马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不该瞒着,父亲生气是必然的,但是却不能追究说这话的人。只是王氏如今在孕中还这么关注许华承,不知道是何居心,莫非她以后还想将自己的弟弟压下去吗?许玉芳看着还在窗边写字的许玉珍小小身影,又想到许华承,感觉真是忧心忡忡。
许玉珍如今自然明白姐姐的心事,却不想她再这样伤神了,前世姐姐就是老惦记着他们两个所以总是同王氏闹地很不愉快,甚至对许明武也颇有怨言。
许玉珍停下笔走到许玉芳旁边朝她伸手,许玉芳笑着刮了刮她的脸就把她抱到自己旁边坐着,看她的小辫子乱了,就松了重新给她编好。
“姐姐,我看哥哥能够学骑马可高兴了,你为什么不高兴?”
“他是高兴了,可是爹爹不高兴,爹爹希望他读好书,以后考状元的”
“为什么要考状元,不考状元不行吗”许华承根本就不是那块料,硬逼着他可没什么好处
只是许玉芳私心里还是希望许华承能够满足父亲的要求,得到父亲的重视“珍儿不想哥哥去考状元吗?”
许玉珍想摇头,可是头发被扯了一下,疼得她叫了一声,便不敢乱动了
“哥哥考状元是好,可是哥哥练习骑马射箭也是好的啊,姐姐你看祖父就喜欢骑马射箭,所以才让五哥哥去学而且我看五哥哥更喜欢骑马射箭。爹爹现在也同意啦”
许玉芳编好辫子,给许玉珍扎好了,然后让她转过来道“珍儿说的对”不管许华承以后走不走科举,只愿他能支撑起门户,否则有王氏这么一个人在这,她实在是不能不担心。
许华承自此以后就每日跟是师傅们练习骑马射箭,他年龄虽小,但是身体却极为灵便,本身又有兴趣,极能吃苦,才几个月骑马就不在话下,就是骑射功夫也是有模有样,师傅们都很是惊叹,就连老太爷都知道了,还特意选了个日子来查看,觉得自己这个孙子果然有天赋,命师傅们好生教导,他平时有空之时也时来教导。
许明武知道后只是叹了一口气,却也并不再逼许华承,只是每日的读书还是不能放松,在他看来就算不能去考状元,但是他的儿子却也不能做一个莽夫。
王氏快要临盆,肚子大得出奇,稳婆早已请好在家里候着了,她身边的丫头婆子每日小心翼翼,她也是早已不出门。许玉珍想到王氏快要临盆,而且太医说了有可能是双生胎,而前世王氏的确是生了双胞胎的,等生下了孩子王氏的地位自然就不同了,自己的哥哥许华承还是搬到外院去住的好,王氏若是想怎么样也不容易。
于是便偷偷地在许玉芳面前提了提这事,许玉芳虽然整日忙碌,但是听了许玉珍“偶然”间说起,觉得让许华承早点搬到外院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她是长女,这种事当然由他直接跟父亲说了,许明武想想也就答应了,外院也不用怎么特别收拾,只是许明武多挑了些人跟着搬过去。
许玉珍总算是觉得放心了,挑丫头婆子有许玉芳跟胡妈妈,挑小厮有许明武,王氏这个样子应该也没有机会入手,自己的哥哥搬到外院去了,就再也不受王氏掌控了,纵然王氏有什么样的妄想,她也休想如愿。
王氏自然知道了这件事,许明武并未同她商量,只是直接告诉了她决定让承哥儿搬到外院去。一开始王氏还想以年纪小来劝,但是许明武态度坚决,再加上她现在大着肚子,想着不好再跟他争辩,便算了,只等着她孩子生了出来再好好算帐,搬到外院又如何。
“老太太,二太太发动了”听了这话,李老太太赶紧就要过去,黄莺让外面的人去传婆子抬过软轿来。
到了二房,稳婆说时间还早,许明武就请老太太先在二房歇着。许玉珍、许玉芳都得到了消息,两个姑娘当然不用过去,只是两个都是心事重重,许玉珍心里只是在想,不知道是不是前世的那两个,恐怕是的。
傍晚的时候就传来了消息,王氏生了一男一女龙凤胎,老太太大喜,厚赏了众人,就连老太爷也是十分高兴。
就是如此王氏以后才嚣张万分,以后不管什么事只怕也要看在她生了这一子一女的份上,所以王氏以后对她的态度只怕是要变了吧。许玉珍手里紧紧的扯着枕头。
第二十一章 除服
十一月,侯府为新出生的七姑娘同六少爷办了热热闹闹的满月宴,许明武觉得新添嫡子嫡女自然十分高兴,只是觉得自王氏生子后自居功劳,颇有些吐气扬眉,生怕府中众人又因此之故慢慢地慢待许玉珍她们,所以只不肯太抬举王氏,只任由老夫人那里筹谋满月之事,自己仍是十分呵护关心许玉珍兄妹。
许玉珍自然高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