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臻璇-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年就是三年了,官员们回京述职,到时候皇上不会忘了给臻彻和臻徐指一份差事,以赞扬裴家送子弟从军。

曹氏听了臻律的消息,已经热泪盈眶。拿着帕子抹了抹:“我这是高兴,臻律有出息,我高兴。”

段氏拍了拍曹氏的手:“这是好事,自然高兴,今天我陪你多喝几杯。”

曹氏含泪点了点头。

臻璇听了,替臻律安心不少,又想起那位内侍记得父亲,定是皇上也记得,不由得心中就暖了,抬头去看臻彻和臻徐,等空缺本就不容易,这一回是可以得偿所愿了。

臻彻和臻徐端了酒敬五老爷和曹氏:“我们这是借了六弟弟的光。”

五老爷摆了摆手:“都是自家兄弟,都姓裴,将来说不定我们要借你们俩的光了呢。”

一顿饭,其乐融融。

段氏笑着道:“要写信回去,让老太太也高兴高兴。”

老大爷喝多了几口,脸都红了:“下午就写了,让人快马送回去。”

段氏闻言也笑了起来,又多劝了几杯酒。

曹氏开口道:“大嫂,过几天去上柱香吧。”

“要的要的。”段氏忙点头,又问了何姨娘京城有名的寺院,“等雪停了,带着丫头们一起去。说是到京城见世面来的,却一直拘在府里,别的地方都不方便去,还是去上香好。”

听到能出去,臻璇几个姐妹都是高兴,等着何姨娘介绍。

何姨娘掩着嘴笑了:“太太,要不就是法成寺吧,就在京城的西边,坐马车过去一个多时辰就到了,那边香火旺盛。”

“主求什么?”曹氏问道。

何姨娘想了想:“那倒不晓得,只是京里的官家女眷上香,一般都去那儿。”

曹氏颔首:“那就去法成寺吧。”

何姨娘应了,说会准备妥当的。

日子最后定在了十月三十,避开初一的进香人潮,也好在法成寺中歇歇脚,用一顿斋膳。

因着是去寺庙,在京中女子出门的规矩比南方还宽松些,便不要求她们带帷帽,仔细跟好就行。

三十一大早,臻璇便起来沐浴更衣,换了一身素净衣服,首饰也选得简介。

桃绫正好小日子,不能去菩萨跟前,便由挽琴伺候着臻璇去。

坐在马车里的时候,臻琪难掩兴奋之情,不时偷偷往外张望,被跟车的婆子发现了一次,才怏怏作罢,吐着舌头端正坐好。

到了法成寺之后,才发现比预料中的热闹很多,即便不是初一、十五这样的大日子,也有许多香客。

臻璇大大方方看了四周一眼,从打扮就可以看出,以官宦人家的女眷居多,也有几个穿着出众的少年人,应该是陪同家中女眷来的。

这样的环境让段氏和曹氏很放心,嘱咐几个孩子们跟好,便由丫鬟婆子们簇拥着,一路沿着台阶往山门去。

入了寺庙,大殿之中上了香。

正要去厢房歇息的时候,挽琴眼尖,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她顿了顿脚。

臻璇扭头看着她,问道:“怎么了?”

挽琴垂下眼帘:“没什么,许是奴婢看错了。小姐,我们走吧。”

挽琴不愿意多说,臻璇也不会勉强,扶着挽琴的手跟在段氏后面。

不料那边也瞧见了挽琴,差了人过来问:“可是挽琴姑娘?”

挽琴浅浅咬着唇点了点头。

“我们奶奶想请挽琴姑娘过去说几句话。”

臻璇不解,挽琴解释道:“似乎是奴婢从前的主子。”

臻璇恍然大悟,与段氏说了一声:“既然是挽琴从来的主子,我想过去打声招呼。”

段氏没有反对,道:“我们先过去,你好了就来寻我们,不要乱跑。”

臻璇应了,与挽琴一块去寻林小姐。

当年的林小姐已经成了亲,婚配太常寺卿莫大人的三子。

莫三奶奶一见挽琴,有一瞬间的失神,喃喃道:“我还当看错了,当真是你。”

挽琴也红了眼眶,无论当初是因为什么原因出了林府,到底伺候了她十年光景,如今相见恍如隔世一般:“小姐……”

莫三奶奶握着挽琴的手,泣声道:“没想到我还能再见到你。”她看了臻璇一眼,问道,“这位小姐是?”

臻璇行了礼,道:“甬州裴家七娘。”

莫三奶奶想了一想,恍然道:“裴侍郎的那个甬州裴家?”见臻璇点头,她又和挽琴道,“是个好人家,那个牙婆是个守约的。我如今嫁入了太常寺卿府上,等过年的时候我下帖子过去,你们要来。”

莫三奶奶是跟着家中婆母和妯娌一起来的,不能在这里多说,便和臻璇与挽琴告了辞。

臻璇没有问为什么当年挽琴会被卖出来,这些陈年往事挽琴不会主动说,她也不想知道,只要挽琴能做好一个大丫鬟应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往大殿门外走去,阳光撒进来,窗棂上的雕花被拉得长长的落下一地斑驳,臻璇眯了眯眼睛,迈过高高的门槛,沿着廊下一路走。

转过一道月亮门时却一不小心和一人撞了个满怀,好在两人走得都不算急,这一撞也不过是踉跄了一下,并没有摔倒。

臻璇稳住身形,抬头看撞到的人,待看见那张熟悉的面容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惊呼了一声。

是夏二爷。

她没有想到在京中也会遇见熟人。

夏二爷显然也很意外,略略退开两步,声音低沉却很干净:“是你。”

“没想到在京中会见到夏二爷。”臻璇侧过身行礼。

夏二爷微微挑眉,语气之中添了几分笑意:“我也没想到会在京中遇见七小姐。”

彼此都笑了,这样的问候恰到好处,没有问对方因何来,也不会去说自己为何在,只是他乡遇故人,觉得亲切一些。

夏二爷似乎还有事,道了别往外走,臻璇看了一眼远去的背影,扶着挽琴的手往厢房去。

夏二爷进京的理由,臻璇能猜出一二。

夏家悄无声息地帮朝廷准备打仗的冬衣,那么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奔波在京中也是常理。李老太太从一开始就看得很准,百年的皇商之家,又有拥立之功,不是简单的人家。

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云涌(一)

明天开始双更到周六,时间是十二点半和晚上九点,求支持。

=============================================================

夏二爷脚步不疾不徐,阳光下,修长的身影拉得越发长了。

法成寺中,上香的女客极多,有胆大的往这边看一眼,而后微红着脸扭头和自己的丫鬟说笑两声。

夏二爷似乎全然没有留意到四周的这一切,他一直走出了寺门,看见不远处已经停了一顶青帷小轿,略一蹙眉头,脚步也快了几分。

下了台阶走到小轿跟前,他拱手对着轿中弯腰行礼:“殿下。”

轿中传来低低笑声,几分清朗几分愉悦,甚至带着几分调侃:“你很少来迟,怎么?在寺中遇见了什么人吗?”

夏二爷的唇角抿直了,以他对轿中人的了解,自然听得出这不过是对方的一句玩笑话,便想随口搪塞过去。

谁知那人又道:“你若是诓我呢,我就叫人去打听打听。”语气之中的笑意更重了。

夏二爷只能在心中叹气,颇有几分无奈:“殿下……”

好在轿中人不再胡搅蛮缠下去,一本正经问起了正事。

夏二爷一一作答了,那人才满意了,让轿夫起轿回去,临行前又留下一句“我还是去打听打听?”

饶是晓得是玩笑之语,还是叫人微微摇头。

夏二爷弯腰送行,等轿子走远了才直起来,扭头看了一眼法成寺的寺门,突然就想起了刚才见过的女子。

玲珑阁后巷匆匆一眼,印象里有些瘦弱的身影与如今所见之人似乎有很多不同,仿佛是一下子就长开了一般,再细细一想,原来已经是三年光景,女大十八变。到也是寻常的。

变化最多的大约就是眼睛了,那时面对贼人惊恐的神情不复,换上了一双清澈沉静的眼睛,即便是有一瞬间的惊讶,都很快就被收敛了起来。

没来由地微微弯了唇角,到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

另一边,臻璇扶着挽琴的手一路往厢房去。

当年在浓香阁外她初见夏二爷的时候,一直觉得那人的身影格外的熟悉,却是怎么都想不出过往来,直到现在。那种感觉都没有散去。叫人说不清道不明。

想不清楚便不无需再想了。臻璇突然轻叹一声,挽琴听见了,看了臻璇一眼,但并没有问什么。连之前那人到底是谁也没有问。

到厢房的时候,斋膳刚好端上来,段氏见她进来,忙招呼道:“七丫头,快坐下。”

臻璇告了一身罪,坐下漱口净手。

等吃过了,又歇了一会,段氏与曹氏商量着早一些回去,这几日都有雪。路上行不快,在城中虽不至于危险,但早些走总是对的。

到了侍郎府里,何姨娘依旧候在垂花门那儿,见段氏下车。上前扶了一路往里走:“太太,那法成寺如何?”

“女眷很多,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听段氏这么说,何姨娘弯着眼儿笑了:“太太满意便好。”

臻璇回房换了一身家常衣服,桃绫对臻璇的点滴情绪最能把握,忙问:“小姐怎么了?”

臻璇看了桃绫一眼,又看了在一旁收拾换下来的衣服的挽琴,扑哧笑了出来:“你呀,什么话都关不住,不像挽琴,嘴上不问,心里明白。”

桃绫也笑了:“总归是各有各的好,若都一样的脾气,那小姐才头痛呢。”

这话把挽琴也说笑了。

臻璇轻轻点了桃绫的额头,嗔了一句:“歪理!也就你的脸皮能说得出口。”而后便微微皱了皱眉,道,“我见到夏二爷了,在法成寺里。”

“夏二爷?”桃绫惊讶不已,“他怎么也到京城里来了?”

“就许我们来,不许人家来呀。”臻璇刚说完,就听得门口一阵脚步声,抬高声音去问,“谁来了?”

杏绫回了一声:“是四小姐来了。”说完,就替臻琳打起了帘子。

花露替臻琳去了披风,臻琳进了西间,桃绫端了绣墩过来。

臻琳在外头听见了一些说笑声音,问道:“我听见你们笑呢,在笑什么?”

桃绫捂着嘴轻笑,却是不肯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