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臻璇- 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两位老太太起身,段氏才把信里的内容念了念。

大老爷说。他也听到了风声说皇上明年会南巡,还会叫上怀安王爷一道,宫里的娘娘也会随驾,只是哪几位不是现在就能知道的。

只因明年的怀安王爷的乳母的六十大寿,皇上与怀安王爷一母同胞,小时也与这位乳母一道生活过,颇为看重孝道的皇上和王爷要为乳母做大寿。

七皇子这次先行,大约就是为了寿宴的事情。

大老爷这么一提,段氏倒是想起来了:“婉芸生圆姐儿的时候。亲家太太求来的月子餐不就是说是请人从怀安王爷的乳母那儿求来的宫里的方子吗?那位乳母就住在甬州,只是素来不喜好和官宦人家往来,我们也全然不知道是哪一位。”

孙氏正抱着圆姐儿,听婆母提起来,便笑着道:“说起来那方子救了我一条命呢。我过年回娘家的时候与我母亲提一提。”

段氏知道孙氏明白自己的意思,便笑着点头赞许。

臻璇看了孙氏一眼,孙氏这些年圆润了一些,前两年怀过一胎却没有坐稳,段氏跟着心疼起来,说是孙氏年纪也不大,又已经是有儿有女了,不要着这个急,等过些年养好了身子再要一个也行。

段氏话这么说了,也没开口塞人,孙氏心里明镜一样,对婆母越发体贴周详,两个孩子带得也好,小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

辰哥儿已经开蒙了,去年臻璇她们去京城的时候,原来族学里请的陈先生年纪大了再也教不动了,与六老爷商量了之后,便要把几个孩子举荐到盛安书堂,那里的先生也是一个有大学问的,只是书堂里的孩子不一定都是官宦出身,叫家中长辈有些担心。

六老爷亲自去书馆看了几次,见那边的孩子有一些虽然出身一般,却都是静得下心念书的,文风极正,又有八老太爷说,英雄不问出处,谁知道这些人里头会不会有下一个程琅元。

那时候还未出程家退婚的事,这句话全是夸奖的意思。

大伙听了觉得有理,当初六老太爷也好,大老爷也好,都是去过书堂念书的,没道理到了这些孩子就金贵了,况且多结交一些正气之人,又可以切磋学识,免得在家中做井底之蛙,也是好的。

因此辰哥儿他们都被送了过去。

除了臻後,贾老太太看不上外头的先生,决定送去与贾家弟子一块念书,其余的基本都去了。

臻衡也不例外。

臻璇回来时曾问过那学堂如何,臻衡笑着夸了一句“先生是正经读书人”,叫臻璇也放心不少。

辰哥儿听孙氏说到回外祖家,也跟着笑了起来,问着要带些什么礼物给表兄弟们。

段氏闻言乐了:“我们辰哥儿真是好孩子,不忘记兄弟们,好好好。”

这般说笑,倒是把之前对裴大老爷提到的圣上南巡的紧张给冲淡了。

马老太太一面笑着一面低声与李老太太道:“若是给乳母做大寿,我们到时候少不得要去磕头的。”

李老太太笑了一声,却是没有任何喜意:“我们两个占着一品诰命的位子,多少年都没去给贵人们磕过头了?也难得,就是这个时候才会想到我们呢。”

这一年没有年三十,年二九就是除夕,守岁时听到外头的鞭炮阵阵,才恍然大悟新的一年已经来临。

磕了头说了吉祥话,季氏一把把臻璇拉到了身边:“真快啊,再过两个月,我们璇儿也要及笄了,是个大姑娘了。”

臻璇一怔,是了,下下个月三月初二,便是她十五岁的生日了。

及笄了,只因上头臻琼还没有说亲,臻璇的婚事说急却也不见得那么急了。

庆安堂里有了缓冲,庆福堂里却是头痛得厉害,周氏为了臻琼的婚事操透了心。周氏就一个嫡女,又是族长家的女儿,怎么挑都不满意。

偏生臻琼的性格太清冷些,周氏总怕她将来嫁了人吃亏,想选一户关系简单些的人家。可门当户对的高门大户哪里有简单的,这就越挑越没有了。

也许真的是缘分,元月里走亲戚,周氏的大哥与大嫂带着几个孩子来拜年,顺便带了周氏族中的一个少年。

那少年叫周唯鸣,父亲是周氏隔房的嫡出兄弟,前年突遭大病撒手人寰,母亲是书香出身,族亲里也出过几个做官的,只是都是低品的。去年十六岁的周唯鸣中了秀才,想好好走一走读书人的路子,周氏的大哥想着裴家有几位都在京中为官,就想让周唯鸣过来认认亲,将来便是进京赶考了,总归有个亲戚可以依靠些。

若是一般的亲戚,周氏是不愿意管这些事的,可那周唯鸣真是一表人才,面如冠玉,一副好皮相,六老爷看了几篇文章就有些心动了。又叫五老爷帮着看了,亦是一阵赞叹,就更加想帮一帮了。

叫周唯鸣又做了几篇文章,答应了一定会送去京城叫大老爷看看,周家才谢了又谢地回去了。

二月里大老爷回了信,夸了又夸,说这样的人才,进士是信手拈来的。六老爷和周氏一看,就乐了,叫人去给周氏报信。回来的信里不仅是谢意,还提了想替周唯鸣求娶表妹臻琼。

周氏素来有主意的人一下子就没了主意。

马老太太宽解了几句,说这是周氏自己的亲闺女,该周氏自己拿主意才好。

周唯鸣既然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不管这门亲事成不成,都不要叫人怨恨上,以为我们裴家嫌弃人家现在孤儿寡母的只是一个秀才。

周氏考量来考量去,最后干脆厚着脸皮与臻琼谈了一次心,毕竟年节时臻琼也见过这一位表哥。

臻琼一听周氏的来意就红了脸,扭捏了一番,最后才红着脸点了头,躲回了房间里。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嫁去娘家,周氏放心一些,看在自己这位当了裴家族长夫人的姑太太面子上,周家也不会亏待了臻琼。再者,周唯鸣将来是要有前途的,裴家又可以给周唯鸣领路,只要他不是一个拎不清的就知道不能亏待了臻琼。

在二月底的时候,两家交换了八字。

三月初二的及笄礼就在眼前,上头再没有臻琼挡着,臻璇的婚事一下子叫人着急了起来。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 起伏(三)

修改好了,可以看了。

感谢sunflower889书友的评价票和鞭炮,感谢书友081011112911088的粉红票,鞠躬感谢支持~~~

========================================

及笄那一日,庆安堂里难得热闹。

东西都是提早准备好的,虽然隆重,却是井然有序。按着流程一套下来,李老太太做东,在庆安堂里摆了几桌,请大伙儿吃饭。

高嬷嬷带着挽墨忙乎了好几日,当天热菜一道道上桌,都是好口味的。

宴席上,孙氏说了一样事,叫听的人都怔住了。

孙氏上一回听了段氏的话,年节时娘家时就去问了孙家太太,孙家太太上一回也是托了人的,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就答应有机会去打听打听。

昨日孙家太太传了话过来,说是那位乳母便是皇商夏家的大老太太。

夏家?

臻璇听到这里的时候抬起头去看孙氏。

皇子乳母的出身一般都不高,很多都是平民人家的妇人,离开丈夫孩子进宫去哺育皇子。而夏家百年皇商,不缺那些银子,怎么会叫家中的大媳妇进宫呢?

臻璇这时候又想起了另一个传闻。

夏家大老太太是怀安王爷的乳娘,王爷和当今圣上一母同胞嫡亲的兄弟,那在圣上登基之前的夺嫡之中,夏家定是站在了圣上站一边,所以才会说夏家有过拥立之功。

也因此,夏家颇得圣上信任,甚至是暗中帮朝廷收集棉花准备战争之需。

孙氏后头的一条消息才更叫人目瞪口呆。

夏家大老太太娘家姓郑,是郑阁老的嫡出的幺女。

眼前浮现起了在莫大人府上遇见过的那位郑夫人,她曾说过,自己家中有一位姑母嫁到了甬州,可谁曾想到。竟然是这一位呢,而且,门不当户不对。

是什么原因让权倾朝野的郑阁老把幺女嫁到皇商之家,又让她进宫去做了皇子的乳娘,以她的身份,便是配给哪位皇子做正妃都是可以的。

不仅仅是臻璇,听到的人都惊讶了。

只是,这些惊讶都在心中翻滚,谁都没有挂在嘴边,避而不谈。是对牵扯上皇家旧闻的事的最好的态度了。

三月十八日。皇上正式定下了的南巡的日期。随驾的嫔妃大臣的名单也都出来了。这也传递了一个消息,北疆的战事很顺利,若不然,皇上也没有心思南巡。

张皇后随皇上出宫。后宫暂时交给皇贵妃打理,这叫因为娘家侄子打人而受到牵连的四皇子和皇贵妃长长松了一口气,虽不能随驾出行,但能替皇后管着后宫便表示之前的冷落已经要过去了,四皇子一脉的人顿时活跃了起来。

惠昭仪也要跟着南下,大约是因为七皇子已经在这儿主持夏家大老太太寿诞的事了吧。

大臣之中,许多年没有回过甬州的裴大老爷的名字也在其中,消息传回来,叫马老太太好好高兴了一场。

圣驾到甬州的时间大约是五月中旬。

马老太太一直算着日子。翘首企盼着。

四月底的时候,家庙的已经有了模样,只等着粉刷装饰了。家中只供观音像,金身的观音由天宁寺准备,等家庙好了。选个好日子再去把菩萨请回来。

五月初三,天空下了小雨,天气比往年暖和一些。

天宁寺送了信来,请裴家人去寺中看一看那观音像,若没有异议,便要开始镀金身了。

刘氏带着臻琳去的,一大早就走了。

下午时,臻璇去了庆福堂。

臻琼要开始准备嫁妆了,只是对于女红,真不是她的所长,只好叫臻璇过来帮帮忙。

姐妹俩正忙乎着,刘氏和臻琳回来了。

臻璇与臻琼说了一声,先给刘氏问了安,又去找臻琳说话。

臻琳如今跟着刘氏住,衣服也简单了许多,房间里的摆设也少了,见臻璇来了,臻琳换了一身衣服出来。

“我瞧着三伯母比原先走动得多了。”臻璇支着下巴看臻琳。

臻琳在臻璇边上坐下,喝了茶润了润嗓子,道:“若是别的事,三叔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