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鲜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有鲜妻-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大姑娘别的自信没有,可是她在市场上转了一圈,这个不是吹,她还真没见着杀猪杀得比她更好的。

男人杀猪是有力气,但是做事不仔细。一头猪杀了之后,好多东西都浪费了,排骨剔得没那么漂亮,腩肉分得也没那么仔细。张大姑娘虽然也是个粗人,但她多多少少也算是个女人吧,怎么着做事也比那些男人细心。

想当年,为什么她的收费最贵,可是那么多乡亲还是喜欢找她杀猪?这就是技术套用句俗话,就是她能多杀出两斤肉来,那谁家不爱?

而南康国的京城远比北安国富庶,张蜻蜓已经仔细观察过了,杀猪只有早上这一拨,过了午时就没什么人了。因为杀猪辛苦,屠夫得起得早,当然收摊也要早得多。

真的是没人想再买猪肉么?肯定还是有起得晚,有临时有事要加菜的。可是到了晚上,就没有更多可供挑选的了,大部分人只能去餐馆买熟食。

张大姑娘从前就有个志愿,要开一个全扎兰堡最大的猪肉铺子,从早到晚给大家提供最新鲜最好的猪肉。她现在有了钱,又在这么一个挥金如土的地方,就更想实现自己的宏愿了。

一口气说了半天,张蜻蜓停下来时,才发现董少泉好像一句意见也没有发表过,不由有些紧张:“呃……我呐个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我还没跟人说,只是让她们帮我找了些合适的铺面,现在就想带你去看看的。”

董少泉沉吟了一会儿,掏出随身的炭笔和本子记录了些什么,然后收了起来正色道:“你带我去看看地方再说。”

张蜻蜓看他做事这么专业,更加忐忑的带着他去了自己相中的地方。

这是在外城紧邻着东城门的一处集市,是商户们自发聚集的一处露天空地,张蜻蜓来看过好几回了。因为紧邻着护城河,有一排排的杨柳长得很是茂密,夏天能遮阳,冬天能挡雨,所以大伙儿都愿意聚集在这儿做买卖。

张蜻蜓相中的是离这儿不远处的一所大院子,那儿原先是个粮商的仓库,专门储存粮食。后来因为这儿卖菜的人实在太多,白天还好,晚上落下一地的菜叶肉屑,招来许多老鼠,啃完这儿就去祸害他那儿了。

那粮商老板不可能把这么多的百姓驱逐出去,便只好自己把仓库挪了地方。但房子空了毕竟可惜,就想把这里租出去。但因为邻着菜场,实在气味难闻,白天嘈杂,晚上还招老鼠,谁家都不愿意要,故此一直就空闲了下来。

张蜻蜓已经让陆真去打听过,若是要租下来,每年也不过只要七八两的银子就行,这儿可有十来间的大房子,还有一个很宽敞的大院子,做个卖猪肉的地方,足够用了。

董少泉看过地方,首先就问她:“你怎么防鼠?”

张蜻蜓想了这么几个办法,首先是多养几只猫,其次就是猪肉相对于粮食来说,还是相对来说容易集中。她每天尽量多卖一些出去,实在卖不出去的就煮熟做成那种大杂烩,可以卖给穷人,再不行就拖回家里去。

董少泉又问:“卖一只猪的利息是多少?摊到租金,还有你这些工钱上,得卖多少只猪才能赚回本钱?”

这个张蜻蜓是认真算过的,买一只猪是按整只的重量算的,大概一斤要卖到十到十二文钱左右。以一头一百斤的猪为例,就是一两银子。而市面上一斤猪肉的价钱大概在二十文左右,那卖一头猪就可以赚一两银子,当然,这还要刨去房租和工钱。张蜻蜓不会像董少泉算得那么精细,但她有她的道理。

“若是咱们卖上七八头猪,一年的房租就回来。剩下十几二十个帮手,按一月一两银子的分例,大概也就是二十几两,这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每天卖出一头猪,基本上就回了本,剩下的,就是尽赚的。可照我看,这市集上虽有十几家卖猪肉的,但一早上就可以卖不止一头猪了。”

董少泉点了点头:“照你这么算,做这门生意也不是不行,只是本小利薄,你有没有想过,若是那么好做的话,他们怎么不做大呢?”

这个张蜻蜓太清楚了:“干屠夫是杀生的活,除非祖传,一般很少有人愿意做的。就是愿意做,也多是师傅带徒弟,所以始终做不大。从来咱们只见人开饭馆开粮铺的,哪有人大张旗鼓的来卖猪肉?可我就不服这个理儿,凭什么不能把猪肉卖得跟粮食一样,弄得有模有样的?”

董少泉听得微笑:“那照你的估算,整个京城每日需要的猪肉量有多少?”

哗,这个问题太大了,张蜻蜓还当真没有想过:“我只是在外城转了几圈,一共看到三个比较大的集市,其中就数这个最大,生意最好,人也最多,所以我就想在这儿做。”

董少泉笑道:“做生意就是要跟红顶白,这个道理不错。可是你还忽视一点,就是京城里这些大大小小的饭庄酒楼,还有许多的大户人家。他们要的猪肉量可着实不小,有许多相熟的屠夫是直接送到人家家里去的,所以你看不到。现在你说的,只是做些寻常散客的生意,这个是可以做,但只能勉强糊口而已。可若是把那些大生意拉过来,你想想你能赚多少?”

张蜻蜓张大嘴巴,想不出来。不过看着董少泉的目光愈加敬佩,她知道,这小子既然这么敢想,就肯定有他的办法。

“跟我一起干吧。”张大姑娘豪气干云:“咱们就做京城第一猪肉铺子。”

董少泉噗哧笑了:“要做京城第一猪肉铺子,那你除非把猪肉送到皇宫里去了,不过有这个雄心是好的,起码咱们就有了一个努力的目标。”

张蜻蜓两眼发光:“你觉得我这买卖能做?”

董少泉反问:“为什么不能做?只要能赚钱,又不是杀人放火,什么生意都能做。况且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很好,天下卖猪肉的多了,但真正卖成气候的却不多。要是真的做成的,指不定还真能做成古往今来天下第一呢,只不过我对这一行不熟,虽然听你说了这么多,我还得再好好想想,有些问题该怎么解决。”

“你问我呀!”张蜻蜓来了精神:“咱们一块儿商量着办。”

董少泉的问题还当真不少,诸如猪从哪里买,有没有长期稳定的货源供应;杀猪的伙计怎么培训,怎么让他们如张蜻蜓所说,最大限度的把每一块猪肉卖出他应有的价值;上哪儿能去拉几个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保证铺子的稳定经营;如何吸引百姓上门,愿意到他们这生铺子里买东西;万一生意不好该怎么办;万一生意太好,抢了同行饭碗又该怎么办……

林林总总,无须赘叙。

跟他这么边说边走的,又绕着京城外城看了一圈,张蜻蜓还是觉得自己想法过于简单了。她还是拿从前在扎兰堡杀猪卖猪的经历来想这件事情,但董少泉眼光却开阔得多,他是站在做整个京城的猪肉生意来分析各类问题。

起点是可以低一点,但整体的想法却不能没有。

董少泉今儿可结结实实给张蜻蜓好好上了一课,让她知道,真正做大买卖的人,应该是个什么架式。

可面对张蜻蜓明显的不加掩饰的崇拜,董少泉却是清醒之极:“说白了,我对杀猪这一行是一窍不通,不过是给了你一点意见。具体怎么做,我就算是想到一些,也是纸上谈兵。所以还得先把买卖做起来,咱们一边做,一边看效果。都没个说能一蹴而就的,慢慢来吧。”

这话很合张蜻蜓的胃口:“实不相瞒,我从腊月初一就要开始自己开伙了。上上下下这么几十口子人,说起来容易,但吃起来可厉害呢,所以我挺心急的,想趁着年前把生意做起来,过年买肉的人最多,要是拖拖拉拉的,那就错过一年最赚钱的时候了!”

董少泉想了想:“既然如此,咱们事不宜迟。反正暂时只是小批量的进货,咱们说干就干少量的几头猪还是好买的,暂时不会缺了货源,能多赚几口人的饭钱,总比白贴进去强。你那房子谈定了么?要不我帮你去谈谈?”

好啊,说走就走,张蜻蜓当即交待,让陆真带路,去找那粮商。

陆真一路跟着,是只听他们说话,一声没吭,只是微微蹙起的眉头,显出她的一点意见。

毕竟是杀猪买卖,对于一个正常人,特别是一个女人来说,表现出这么一点点的反感,不算过份吧?

绿枝年纪不够,火候也不够,忍不住就问了:“姑娘,您这真打算去杀猪么?”

有问题?张蜻蜓跟董少泉谈得兴起,眼光灼灼的瞧着她:“有问题赶紧提咱们早点解决,就能快点赚钱。”

绿枝犹犹豫豫,支支吾吾。

张蜻蜓急了:“你怎么老这个德性?有话就快说这不成心急死人么?”

绿枝这才红着脸道:“恐怕……恐怕这个不大雅致吧?”

嘁,张蜻蜓还以为说什么呢。“雅致?雅致能当饭吃?这个想法你得改改,不能吃着猪肉香,又嫌猪毛长,大伙儿要是都去雅致了,没人卖猪肉了,我瞧你那时候看着猪可比什么都亲。”

绿枝给抢白得不作声了,董少泉呵呵一笑:“二嫂,你别说她们了,就是我,心里也是有些别扭的,总要让我们有个接受的过程嘛!”

这么一说,张蜻蜓才不作声了。

进了内城,陆真指着路,七弯八绕了一会儿,到了一处山记粮铺门前。

董少泉和张蜻蜓下得车来,走进店堂,温言询问:“请问,掌柜的在吗?我们是想来谈租房子的事。”

伙计应了,进去请人。不一会儿,二人出来。其中一位和董少泉的目光刚一对上,两个人的脸色都变了。

第126章 不喜欢她了

乍见那人,张蜻蜓就见董少泉如玉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雪白,就知道肯定不是好事。

那人年纪稍长,但也不过二十五六,面相倒也生得不错,只是眉宇之间有一股过于明显的精明之意,让人瞧了有些不太舒服。尤其那个锐利的鹰钩鼻,更是加深了这种印像。

而他一眼瞟见董少泉,那脸色也不怎么好看。见旁边戴着帷帽,一身贵气的张蜻蜓,倒是一时瞧不出究竟,到底不敢造次。

只是眼神之中对董少泉的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