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好干活,这话一点不假。
四拨人,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镰刀飞舞,挥汗如雨,身后是一路收割放置的整齐成把的麦子,金灿灿的晃眼。
李小婵和李大娘等三四个人,就地取材,熟练地用麦秸秆将成把的麦子捆扎在一起,又整齐地堆放在一起,由负责赶牛车的两个壮汉装车,运送到麦田另一头的麦场。
不过大半天功夫,李小婵家的麦子就收割完毕,并且全部都运到麦场里去了。
少不得诚恳地感谢大家一番,李小婵又分了一些瓜果给大家,分量并不算多,而且对于可以从土地里变出各种时蔬瓜果的农人来说,这并不算多难得。
李小婵深谙中庸之道,她肯定要表达对大家的感谢之情,不能让大家白忙活一场。毕竟,抢收队是在姚士卿的指示下,在王有财的威压下,半强制半自愿地成立的,公中并未出钱出物奖赏大家。
但若是她做得比别家好太多,那是打别人的脸,也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李小婵做得一切,姚怀瑾都看在眼里,愈发地觉得,姚士卿当初的抉择,或许是正确地——李名远虽然为人酸腐蠢笨,又贪图名利,好高骛远,但是他胜在有一个能拿得住他,并且聪明伶俐的好女儿李小婵。
而李小婵,又曾经几次三番地,恰恰好帮了姚士卿的忙,为他整顿西川府的治安和商户,提供了充分的借口和证据。
不过,姚怀瑾虽然认可了李小婵,但是并不代表,他会同意姚怀礼被李名远这样酸腐无能、心术不正的岳丈缠上。
姚怀礼的这些小算盘,李小婵自然不知道,也没有心思去猜测,她现在一门心思地扑在自家还堆放在麦场的麦子上。
抢收队负责帮忙收割麦子,却不负责帮忙脱粒、扬、晒。
不过,因为李名远正忙着“指挥”抢收队的工作,姚怀瑾还是特意匀出了一个队员帮助李小婵。
好巧不巧,姚怀瑾挑选的人,正是身为抢收队一员的李大爹。
李小婵听到李大爹说是姚怀瑾特意安排了他来帮助自己的时候,一时拿捏不准,姚怀瑾是有心,还是无意。
毕竟,李家四口人齐上阵帮助自家收割麦子,姚怀瑾是看在眼里的,而一直负责抢收队工作地姚怀瑾,大概也是第一次见到有队员这么地热心,竟然带领全家劳动力去帮助某一家人收割麦子。
第四十七章 抢帮忙
“那这两天,就得多劳烦大爹您了。”面对热心帮忙的李大爹,李小婵只得收起心里的疑问,甜甜地一笑,感谢道。
“咱们俩家谁跟谁啊?”李大爹乐呵呵地看着李小婵,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你还跟大爹客气!来来来,咱爷俩儿先把麦子都给摊开,通通风,趁着这天儿再给晾晾。”
李小婵被李大爹灿烂得过分的笑容弄得心里七上八下,总觉得不安。
不过,眼见着李大爹不用吩咐,就自己动手解捆起来,李小婵只得也笑着上去,强压下心里的不安,一起动手解捆儿摊麦。
果然,摊开了一小垛麦子之后,李大爹指着剩余的几垛说:“这么多,咱爷俩儿可得好一会儿忙呢!这要是晚了,就趁不上这天儿了。”
李小婵刚想说“没关系,咱们一点一点地慢慢干,活儿总会干完的,反正这几天天儿都不错”,李大爹就兀自接着说道:“你大娘先前就说了,忙不过来的时候就招呼小龙来帮忙,反正他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我这就回家叫他去!”
说完,不待李小婵答话,李大爹就一阵风似的朝村子里奔去。
李小婵刚张开嘴想要拒绝,李大爹就已经跑到了十米开外。
看着周围不远处还在忙碌的村人们,李小婵对着李大爹的背影张张口,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忍下了。人多嘴杂,若是自己贸然开口,给有心人听去了,还不知道又要传出什么闲话来呢!
李小婵自然是不惧闲话,但是却很珍惜和李大娘一家的邻里之情,若是真的有流言广泛散布,她少不得立刻直接回绝了李小龙,到时候只怕会伤了两家的情义。
不过,从今天李家四口齐上阵帮助自家收割麦子,还有李大爹刚才的表现看,李小婵很是忧虑。只怕是李小龙对自己存着的心思,李家人全部都知道了。那李小龙送自己簪子的事儿,李家又有其他人知道吗?
虽然当时自己将送簪子归结到李大娘身上,而李小龙也没有反驳,但谁知道李大娘知道这件事后会怎么说?哪个做母亲的不偏爱自己的孩子?
而且说到底,簪子都是李小龙拿给自己的,男女之间私相授受,传出去之后,自己只怕是等同失贞了……
李小婵越想越烦闷,愈发地觉得,必须得赶紧跟李小龙把这件事说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嫁给他的,在自己心里,他就是哥哥一个样的存在。
做妹妹的,怎么会肖想自己的哥哥?!
就在李小婵浑浑噩噩,满腹心思地胡乱解捆摊麦的时候,欢欢喜喜的李大爹,领着忸怩沉默的李小龙来了。
爷俩儿到了麦场,招呼了李小婵一声,不待吩咐,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李小婵一时找不到机会跟李小龙说话,只得陪着笑脸,糟心地跟着一起干活。
很快,解捆摊开的麦子就厚厚得几乎铺满了整个麦场,远远地看去,像是厚实的金黄的毯子。
而麦场的角落里,还剩两小垛麦子没有解捆摊开呢。
往年,李小婵都是请短工来帮忙收割麦子,因为要付工资,所以她每年都最多请三四个人来帮忙。人一少,收割的速度自然就快不起来。所以李小婵每次都是一块地一块地地收割,然后先后分别摊在麦场上脱粒、扬、晒,因此并不觉得麦场不够用。
今年,李小婵事先并未预料到,姚士卿真的会同意成立抢收队,而且还在任何天气下都机动地帮助村人们收割麦子。再加上李名远荣任代理农监兼抢收队队长,来帮忙的人就更多了,竟然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全部收割完毕,并且都整齐地垛在了麦场里。
这样一来,李小婵按照原先的经验准备的麦场,就显得不够用了。
“小婵,我看你这麦场今年是不够用了。”李大爹指着剩下的两小垛麦子说,“反正大爹家的麦场现在也闲出来一小半来了,要不,就把剩下的都拉过去摊开晾晒吧。正好我和小龙有空的时候可以帮你脱粒扬晒一下,省得你累坏了。”
李小婵想也没想,就微笑着婉拒道:“不用了,大爹。就让它们先堆在这里吧。我看了,这两天天象晴朗多风,等我把摊开的麦子脱粒扬晒完,再处理它们也不晚。再说了,大爹家的麦场还晒着扬好的麦子,要是扬麦子的时候,它们再遭了麦糠和灰土,您又得费二回事儿。”
“那怎么行!”李大爹一副很有经验的样子,正色道,“夏天的天儿,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要是真的变天了,到时候你后悔就晚了!听大爹的,就拉到大爹家的麦场去摊开晾晒,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只管交给我和小龙就行!到时候我们爷俩儿选个下风向扬麦子,不让麦糠和灰土落到晾晒的麦子上,不就行了?”
说着,李大爹示意地看了李小龙一眼。
李小龙一愣,红着脸跑开了。
不多时,李小龙就赶着自家的牛车回来了,脸上一副很是不自在的神情。
前前后后,不过花费了几句闲话的时间。
李小婵见状,心生叹息,只怕李大爹是一早就看出了自家的麦场不够用,预先就准备好牛车等着了吧。不然,从村子里一个来回,要把牛车赶过来,哪有这么快。
心知拒绝不了,李小婵只得笑着谢过了李大爹,和他们父子俩一起,将剩下的两小垛麦子装上牛车,来来回回运了几趟,才运完。
因为李大爹一直在场,李小婵找不到机会和李小龙说话,又觉得和他们父子俩在一起很尴尬,便借口查看摊晾在自家麦场的麦子,离开了。
李大爹对着李小婵的背影,努力朝李小龙眼色,李小龙却只是一个劲儿地低头站着,脸烧得跟块红布似的。
“唉!胆小鬼!不成器的家伙儿!到时候娶不到媳妇,你可别怪爹娘没有帮你!”李大爹气得一跺脚,低声啐了一口,扭身解捆摊麦去了。
第四十八章 自找麻烦
李小龙默默地站了一会儿,脸上热辣辣的。
他何尝不想跟李小婵独处?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总觉得,李小婵自打见到他之后就一直欲言又止,那模样,让他心底一直有着一种不好的预感。所以,他才不敢单独跟李小婵在一起,怯弱地选择了逃避。
李小龙心底忐忑不安,抬头朝李小婵家的麦场看去,只见李小婵正忙得欢快,脚不沾地儿地来回翻晒麦子。
默默地收回目光,李小龙走到正在恨铁不成钢的李大爹跟前,默默地动手帮忙。
不远处,李小婵家的麦场里,那道清丽的身影,见状才敢停下乱糟糟的忙碌,皱着眉头看过来。
一定得早点决断!李小婵心里默默地想。
夕阳渐渐地有了一丝凉意,倦怠地想要沉到云层里去。
李大爹和李小龙,已经拢好了自家晾晒在麦场里的麦子,先走一步了。
李小婵看着天色不早了,便打算明天日升三竿后,太阳晒干夜露,趁着麦子干燥易脱粒时,再赶着老黄牛来碾麦子。
因为有抢收队的成员负责巡逻守麦,李小婵今年不必再像往年一样,约着村人一起来麦场打地铺看守。
默默地收拾好东西,李小婵心情沉重地朝村子走去。
刚一到门口,又听见李名远在夸耀自己的功绩,李小婵只觉得更加心烦。
推门进去,就见李名远正躺在一把太师椅上,前合后仰,絮絮叨叨,好不自在。
文娴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手里正端着一个托盘,上有茶水瓜果,细细地在一旁伺候着。
夕阳隐没,有凉风渐起,两个人在院子里纳凉欢叙,甚是欢快。
两人一见李小婵回来,都笑着招呼道:“小婵回来啦,快来坐坐!这忙了一天了,都累坏了吧!”
李小婵一听,火气更大,既然这两个成年人明知道自己忙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