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船商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福船商女-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么,他们这个时候怎么会不帮忙呢?

“不踩一脚就算客气了,还帮。”乌承桥冷笑,“你记得柯家的事吧,在骨子里,乔家那些老头子们和柯家那些人没什么区别。”

“他们不会是利用乔承轩赶走了你,现在又想对乔承轩对手了吧?”允璎突然想到一个可能,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想谋家产?!”

“未必不可能。”乌承桥点头,叹了口气。

“你买下船坞后,准备怎么处理?”允璎拿出银子交给他。问道。

“自然是好好经营,经此为据点,除了泗县的船坞之外,江南运河上的其他几个船坞,一个都不能放过。”乌承桥低低的说道,“我决不会让他们占这个便宜。”

“这样的话,这些银子还是不够呀。”允璎默默的算了一笔账。船队出行时,她把货行的账和银子都交给了唐瑭。自己身上带的只是些许自己的散碎银子,再就是萧棣给的那一沓银票,但,按他们这个动作。这点儿银子也是不够看的,所以,还得去赚钱,赚更多的钱。

可是,怎么赚呢?

一时,允璎也没有好点子,她本来就没有什么生意经,对船坞的运作更加不懂。

“我会想办法的。”乌承桥笑着伸手抚了抚她的脸,“我先去准备。明儿,我们一起去船坞看看。”

“好。”允璎点头,男人要办正事。她当然不会唧唧歪歪的不放人。

“今晚可能会晚些回来,你莫等我,早些休息。”乌承桥叮嘱了一句。

“要出去喝酒?”允璎挑着眉问。

“几位帮忙的朋友,事情成了总得请他们喝几杯。”乌承桥微微一笑。

“那你可别喝醉了。”允璎不放心的叮嘱,心里不免叹气,这酒桌上才能谈事的恶习。古今共通呀,唉。

“我有分寸的。”乌承桥点头。带着银票出门去了。

允璎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径自去寻事情打发时间。

她寻的事情,也不过是把关麒收集来的折子翻出来重新看一遍,细细寻找着其中的蛛丝马迹,乔家,到底是谁在动手脚?

但,翻来覆去也就是这些东西,根本挑不出什么不对来,允璎看了半天,终于放弃,转而琢磨起船坞的事来。

接下去,她要怎么赚钱?

船坞里除了造船,还接各种过种的修船业务吧?但,这些活怎么能够赚到银子呢?只怕乔家设定船坞的时候,也只是方便给自家的船维护用吧?赚钱的应该还是商队才对。

要不,她在吴县弄个五湖四海货行的分支?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告诉别人,他们在吴县吗?这样……与乌承桥偷偷摸摸带他们来吴县的初衷不符了。

“韵儿。”允璎想得头都疼了,只得出来透气,正好看到丫环韵儿在院子里择菜,她便走了过去,随口问,“最近街上可有什么新鲜事?”

“小姐可是闷了?”韵儿是关家的人,知道允璎和关老夫人的身份,所以,便一直称允璎为小姐,而不像邵陆几人,总是小娘子小娘子的称呼。

“是有点儿,来这儿也有一个多月了,除了相公带我们去的那次,便只有那天去刘家,我都没出去过呢。”允璎细一想,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宅在家里这么久了。

想想也难怪,每天有护卫们帮着做事,买菜什么的有韵儿,搜集消息有关麒,她几乎除了看消息分析消息,便没有别的事做了,这样下去可不好,固步自封,迟早成为井底之蛙。

“新鲜事呀……这两天,集上多了一家卖糖糕的小摊子,又香又甜的,明儿奴婢捎些回来给小姐尝尝,至于别的嘛,奴婢也不知道。”韵儿忙说道。

“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吧,我想透透气,也顺便看看吴县有什么特产。”允璎想了想,决定还是自己出去看看,乌承桥之前带她去的,大多是好吃好看的地方,至于民情风俗,却是没有关注过呢,他们货行既然要做特产的生意,了解当地的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正文 233收购第一家船坞

允璎跟着韵儿出门逛了一圈,越发觉得这边的河鲜便宜,几乎已经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当然,引起这无人问津的原因,是因为这方圆数百里,以船为家的人太多太多,平日里随意一撒网,就是一网一网的鱼,谁还会出钱去买?

她是不是能做点儿什么呢?允璎一路都在思忖,河鲜在这儿是泛滥得无人问津了,可要是运到那些鱼鲜稀少的地方呢?会不会物以稀为贵?

自从货行开业,她也没再做鱼饼丝,想想之前,一间面馆里,带鱼饼丝的面还是卖得最好的。

所以,只要把鱼鲜这些换一种形态出现,想来还是有钱途的。

只是,这个时代不比她的前世,没有那么先进的运输业务,没有那么先进的保鲜或冰冻技术,能做的已经大大的少了许多,现在,所能做的也只是些鱼干咸鱼什么的。

再还有什么?丸子?没有什么保密支技术可言,人家一吃就能自己复制出来,鱼饼丝倒是还可行。

再就是罐头,烤鱼鲜倒是简单,可是真空罐头怎么弄?她倒是曾经见过乡下人家自制烤笋罐头,可是,那个是玻璃瓶,这儿可没有玻璃瓶子呀。

没技术的年代呀……允璎叹气。

回到家,乌承桥已经起床,洗漱完毕正等着她,他昨夜回来的有些晚,不过,倒是没喝多少酒。

事情办妥。船坞跟了允姓,他心情自然极好。

“璎儿,去哪了?我们该出发了。”乌承桥笑着迎到院子里。顺利拿下第一家船坞,是好的开始。

“我去街上了。”允璎这才想起,他昨天说过要去船坞的,“都要去吗?还是晚上回来?”

“晚上回来。”乌承桥应道,“邵陆邵柒一起去吧,我们先去看看情况。”

“好。”允璎点头,交代韵儿和邵玖、邵拾伍看好家。便跟着乌承桥出门了。

他们来时坐的别人的船,所以这会儿去船坞也只能雇船。所幸,码头别的不多,就是船多,没一会儿就寻到一艘看起来干净些的船只。

吴县外的船坞也不算很远。小半个时辰后,就到了地方,单子霈已经等在那儿。

允璎付了船钱,一行人上了埠头。

这船坞只有泗县那个一半大小,看着房屋也简陋许多,大多都是小木屋,只是,这儿地处小山岙,有一半的屋子贴山而建。

“怎么样?”乌承桥一下船便问。

“人都齐了。”单子霈看了看允璎。竟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走。”乌承桥扶了允璎一把,带着她往前走。

埠头的木板有些已然残损。上面又另外钉了新的木板,看着也有些年头,顺着这条木板桥往前只有一条船,沿着山脚蜿蜒。

允璎远远的望去,山岙的中央,才是造船、修船的操作台。此时正悬着一条船,两边也搭起了木架子。工人却不见一个。

再往那边看,还有几条新的小船悬着,有些还是未完工的在建船。

“船坞里,一共有十三名工匠,二十个杂工,以及他们的家眷,要不要把他们都清出去?”单子霈边走边问,“原来乔家留下的管事,因为办事不力,被乔家解雇了,他的意思是,还想留下。”

“那些有家眷的,一共多少人?”乌承桥问。

“算上老人孩子的,有百多号呢。”单子霈了解的倒是详细,他指着那山上的房子,“从一开始的几家,到现在拖儿带女、亲戚拉亲戚的,那上面差不多快形成一个小村子了,这么多人清理起来,可得费不少的劲。”

“为什么要清?”允璎有些不解,轻声问。

“他们原先都附属乔家,最早的时候,还是看他们家的人在船坞做事赚的那点儿银子过日子,可慢慢的,他们便是举家靠着乔家吃饭了,现在,乔家撤出了这儿,自然不会去管他们,而我们,接手的只是船坞,可不包括他们这么多人。”单子霈瞅了允璎一眼,淡淡的解释。

允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们现在也是困难期,养这么多人,当然不可能……再说了,这天下也没有白吃的午餐,他们也没有那个义务去白养着这么多的人。

“那些人,再说吧,愿意留下做事的就留下,不愿意的就请他们离开。”乌承桥一点儿也不纠结这点。

很快,他们来到山脚下的一排木屋子前,那儿已经站了许多人,而那通往山上的路上,也聚满了男女老少,显然,就是刚刚单子霈所说的那些人。

看到他们过去,一个个的眼神都转了过来,有好奇,也有紧张,更多的却是茫然。

允璎多看了他们几眼,若有所思,这些人老的老、少的少,再就是妇人家的比较多,而小木屋前站着的,却都是青壮年,显然,这些人青壮年才是后面那些人家里的顶梁柱,如果乌承桥要留下这些有技术的人,势必会捎带上一家、甚至两三家,可如果,他不要这些人,他拿下船坞又是干什么用的呢?

思来想去,乌承桥多少还是要留下不少的负担……

允璎正想着,那边船坞原来的管事已经和乌承桥几人说上话了:“东家,小的叫乔长柱,这些都是这儿的工匠。”

“乔长柱?”乌承桥站在乔长柱面前,注目问道,“乔长石是你什么人?”

“那是我哥。”乔长柱很惊讶,“东家认得我哥?”

“嗯,见过。”乌承桥打量乔长柱一眼,问,“你想留下?”

“是。”乔长柱连连点头,微低着头对乌承桥说道,“我和我哥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乔老爷,后来得老爷赏识,让我做了这儿的管事,这一做就是二十多年,要没想到,如今老爷不在了,我哥也不在了,乔家……我……小的家就在这儿,离了这儿……小的也不知道该去哪里,还请新东家开恩,留下我们吧。”

允璎惊讶的看着乔长柱,他既然有个哥是在乔老爷身边的,那他就应该认识乌承桥才对呀,怎么看到他一点儿惊讶都没有呢?

“你若有心助我,便留下吧。”乌承桥点头,“不过,想留下的,必须签下卖身契,不想留下的,我也不拦着,毕竟,我只是买下船坞,并不包括你们。”

“小的愿意。”乔长柱竟连连点头,他抬头,认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