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是守常,《道德经》云:“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知常是很难的,但是如果你有幸明白了“常”的内涵,人的人生观和你自己生活的世界就会发生变化,至于这个变化是什么?需要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去慢慢的体会!于是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守常。
相传当年六祖慧能在湖北黄梅山继得五祖衣钵之后,为了躲避争夺衣钵的名利之徒的追杀,连夜隐遁而去。然后整整消失了十五年。十五年之后,他如同天降奇人般在广州现身,以达到禅界巅峰的修悟震惊四座,正式成为中华禅宗的第六代宗师。为什么六祖要躲避十五年?这十五年他做了什么?从历史的记载来看,这期间,六祖在深山中和猎人混在一起,和猎人在一个锅里吃饭,因为是出家人,不能吃肉,所以六祖一直吃的是肉边菜。可以说,正是这十五年的隐忍,才造就了后来的扬名天下,光耀大千的禅宗六祖!成就了中国佛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禅宗法脉的发扬光大!陈寅恪称赞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我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试想,连六祖这样绝顶聪明的人都要这么长时间的磨练,何况是我们今天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呢?扪心自问:“我们自己有六祖聪明吗?有六祖这样大的毅力吗?有为qiu法断臂的决心吗?”如果没有,还是静下心来,认真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守住自己的道心,在平常的生活中去磨练自己的心性,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在这期间,我们自己所感悟到的一切都是要经过各种事相考验的!当你真的能够把握自己那颗活泼的,如如不动之心的时候,恭喜你!你离自在已经不远了!太素曾经和道友说过:“何谓自在?能进能出,方为自在”!人生就像一个舞台,有时候你是观众,看别人演戏;而有时候你又是演员,被别人观看!这两种角色你都要演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就像《心经》上所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我们生活的这个人世间是最好的练心的场所,千万不要认为远离这个人世间,找到一个清静的场所去修行就能够成就!真正的清净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何谓“放下”?“放下”不是放弃,真正的“放下”是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回归到自己所能够把握的现实生活当中,认真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和处理各种问题是磨练你自己心性的最好的催化剂!不要整天空谈,人生几十年的光阴瞬间即过,不要到最后来后悔,那就晚了!真诚的面对自己,面对家人和朋友,面对生活的一切,用心的去感悟!正所谓:“知真心诚方能安,真诚不二心坦然,众人梦里寻颠倒,熟读道德也枉然”。
第三是如常,《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此段话已经给我们指出,“道”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此状态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清浊,动静,男女……也只有在这样的一种状态当中,我们才有可能感知到“道”的存在,“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与《心经》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之描述互为说明!而上面所描述的状态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所见的种种现象,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这些状态每时每刻都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闪现,但是又有多少人去体会它的存在呢?因为它们太平常了,就像太素在“知常”一文当中所说:世人以“异”为“常”,眼中所见均为“异”,久而久之也就不知“常”了!需知“大道“就在“常’中!“如常”的生活也许有人会觉得很乏味,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风光旖旎的温柔,更没有惊险无比的刺激!有的只是繁琐的无休无止的工作,家庭柴米油盐的琐碎,以及照顾孩子和老人的枷锁!于是乎现在的人们为了追求自己认为的快乐和幸福,可以抛弃家庭,不赡养老人,不照顾孩子,只要自己快乐就好!标新立异已经成为炫耀的资本!!“如常”就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状态,其中的滋味还需要自己的体会!
而这还仅仅只是普通修行的入门阶段,对于他而言,三十多年的修行,才勉强到达如常的阶段,已经就是天资聪慧了,但是,如果在这三十多年里,他能够在每次修炼打坐的过程中,都能手拿一块灵石,而不是苦苦的去吸取天地间那微薄的可怜的那点灵气,恐怕今天他也不止现在这点成就了。
他叫做,这个名字很普通,甚至有点大众化,就是到某个学校的花名册一眼能看见几个的那种,但是,他的来历却颇为值得玩味。
在当今的世俗世界,象武侠小说描述的武林是不存在的,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什么人,什么实力可以在庞大的国家机器面前抗衡,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或者是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无论是在深山还是大泽的那些武术界宗教界的高人们,纷纷放下身段,选择和世俗世界合作,甚至派出门下优秀的子弟,接着历练的名义,入世为政府效力。
就是这些弟子中最优秀的之一,他能到这里,与他的流派也有几分关系。方离当初离开的时候,对这刘妹妹交代的一些事情,柳妹妹是很认真的去完成的。注册的公司好说,甚至不用刘妹妹自己亲自出面,直接就一路绿灯的搞定了,至于方离还要她聘请几个道门众人做顾问,这就不是他做主的了。经过一番紧急研究,原本是编外人员的立刻就被提高了两个保密级别,被掉到了这个任务中,鉴于他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接受到更高保密级别的物品,在几个大佬的同意下,他被允许观看了从方离手中买来的那几颗魔晶,于是,就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第一三二章 成仙
现在的华夏,武术界和宗教界在世俗社会中虽然看起来泾渭分明,但是,在高一点的层次看来,这二者之间的界限实际上则是比较模糊的,武术界的顶尖人士甚至他们言传身教的弟子,都宗教多多少少都有写关系。这就是国安的一个编外成员,国内某著名武术流派的弟子。
虽然只是一个编外人员,但是,被征召到了这次任务中,他的保密级别明显的得到了提高,而且,有关部门认为,既然在不久的将来,他很有可能接触这些机密,不妨按照方离的思路让他看看从方离那里得到的东西,没准还有几分收获。
“什么是灵石?”在办公室里明显是国安的一名研究人员问道,虽然他们没资格进入中科院属下的那些研究所,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在本领域毫无建树。对于这些外观类似宝石的不明物质,在他们这些吃专业饭的人手中尚有待商榷的东西,却被一个看似外行的人一口道出了来历,他们自然要追问了。
“灵石就是修行之人!”好象有点恍惚,顺着这名研究人员的话就说了下去,说了半截,才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向他解释的,瞥了这人一眼,毫不犹豫的闭上了口。
他站在这几颗闪烁着光芒的宝石面前,放开了身心,感受着这几颗宝石发出的犹如潮水一般的灵力,这可是他自从修炼本门以来从未感受到的磅薄力量,较之每天打坐所能吸收的灵力相比,简直就是萤火虫与太阳的区别,这还仅仅只是外放的灵力,要是这几颗灵石里蕴含的灵力全部释放出来,那该是何等的气象,假如自己能够吸收这些灵力,恐怕收益远远大于自己几十年的勤奋苦练,可能就如同自己已经羽化了的师傅所言,自己也会踏上“大道”吧。
饶是一向讲究修心养性的他,明明知道这些灵石不属于他,此刻心中也多少起了几分贪念,几十年啊,小小的几颗石头,就能让自己节约几十年的光阴,人的一声又能有几个几十年,以师傅那旷古绝今的功力,也不过在这尘世间流连了百来年的光景,因为寿元的限制,始终未能得窥大道,假如当初师傅能够得到这几颗灵石,怕又是另外一番境界了吧。
一号盯着被带到自己办公室的程晨,脸色阴晴不定,原本也就是碰碰运气的试探之举,没想到这个居然真的对这些物质有所了解。
在政府中间,对于这些效力于政府的奇人异士门也是持着不同观点的,一种认为象这种有着常人不具备的一些能力的奇人异士,既然和政府合作,效力于政府,政府就应该对他们大肆褒奖,并给予他们能力相对应的一些权力,让他们更好的为政府服务。另外一种则是持保留态度,认为这类奇人异士在掌握使用上,政府往往不能做到彻底的控制,因此,对他们的的使用,政府最好是有所限制,甚至还建议高层建立适当的制衡方案。
国安局因为职责所限,这么说道,除了军队是单独的一个系统,主要针对来自外界的威胁。国安局实际上就是对内的最高暴力机关了,在华夏大地上,那可真谓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所有的事情他们基本上都能插一手。对于这些不能够彻底控制使用的力量,国家还是按照部门的需要,配置了一些这样的人员。但是,这并不代表作为国安第一把手的1号,就同意这样的安排,如果不是为了制衡的需要,他宁愿从自己的军队里招募人员,也不愿意这些刺头门呆在自己的部门。
“叫他来我办公室!”1号按下桌子上的红色按钮,对着外面吩咐道。到了他这个层次,对人个人的喜好已经是很难从脸上看出来了,此刻他阴晴不定的脸色,只能说这件事情太过于重要了,重要到他也有点略略失态了。
“告诉我,什么是灵石?”没有任何的客套,1号对着居高临下的发问了。
“灵石,又叫晶石,灵珠等等,一般来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