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手遮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手遮天-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思锐回头一看,刚才那个地方已经空无一人,宋思锐心中怅然若失,当看到宇文广浩同样失望的神情后,突然又有些庆幸,那样美好的女子,竟然不希望被自己多年的好友看到。

宋思锐又有些自责,自己什么时候成了这样小气的人了,竟然会有如此的“小人”之心。

蔡景博看着二人一个低头不语,一个目光呆滞,心中了然,突然搂住二人的肩头,哑然失笑道:“你们两个是怎么了?一个堂堂少将军,一个吏部尚书的二公子,怎么变成了呆头鹅?我看那姑娘姿色也就普普通通,要不兄弟我带你们去百乐汇见识见识,啧啧,那里的姑娘才是既漂亮又懂风情……”

“你小子欠揍……”宇文广浩有些气恼地挥了挥拳头,被宋思锐一把拦住。

“广浩兄,别理着泼皮,诗会就要开始了,陪我去那边看看。”说完,宋思锐拉起宇文广浩就走。

“……你们两个,我好心帮你们——你们过河拆桥啊,别走啊——等等我——”

“芊芊,你在这里啊,让我好找,怎么不到前面去玩?”卓不凡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独自在院子里漫步的苏芊芊。

“芊芊,你今天,好漂亮。”卓不凡看到苏芊芊一身明媚的装扮,既惊讶又惊喜。在她印象里,芊芊的衣物多是蓝、绿、灰、白、米色的冷色系,很少穿如此鲜艳的颜色,这鲜亮的橙色不仅将芊芊衬托得明媚动人,更表现出芊芊对自己和卓家的重视程度。女为悦己者容,这,怎能让他不激动。

“我累了,先回去了。”苏芊芊打了个哈欠,越过卓不凡向大门方向走去。

卓不凡感觉到芊芊的疲惫之意,也不好勉强挽留,只好说:“那我派人送你回去。”

“不用了,你去忙吧,诗会已经开始了,我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苏芊芊摆了摆手,神情清冷地大步离去。

卓不凡感觉到芊芊的冷淡,莫非芊芊对他有什么误会?芊芊不是无理取闹的女子,究竟院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他还需要再打探一番再说。更何况今天是卓府的诗会,他这个大公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下客人不管的。

卓不凡只能眼睁睁看着苏芊芊离开,叹了口气,罢了,二人一起经历了那么多,这点小风波相信不会影响到彼此的信任,一切等明日去随园见到芊芊再好好说吧。

苏芊芊找了个小丫鬟,请她帮忙跟许夫人说一声,就说易龙门的苏姑娘身体不适先回去了。小丫鬟听到“苏”字一愣,知道是未来大少奶奶,赶紧应下。苏芊芊又赏了小丫鬟一块碎银子,小丫鬟高高兴兴收了赏赐,腿脚麻利地去传话了。

苏芊芊来的时候坐的是卓府的车马,出了卓府才想到自己并没有带车架来,自嘲了一下,在京城的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晃来晃去,不觉竟然走到了“清心医馆”。

晚上,送走了客人的卓府回复了往日的平静。用完晚饭,夫人许氏显得格外疲惫,早早就回房间歇息了。

等夫人睡熟了,大丫鬟彤玉叮嘱好守夜的丫鬟,就来到了相爷的书房,将白天夫人这边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进行汇报。虽说夫人今天接待的都是女眷,可是后院即是朝堂,后院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牵动到朝堂之上。

相爷眯着眼睛,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睡着了。当彤玉回报说:“夫人给大公子挑了几个侍妾,带到苏姑娘面前,也暗示了这几个姑娘的身份,苏姑娘没说什么,一人赏赐了一个荷包。”

第八十八章 京畿太尉花落谁家

见相爷没什么反应,彤玉接着说,“长公主和五公主今日一起来的巳末才到,五公主未时初刻,觉得身体不适独自提前回宫;长公主对苏姑娘十分维护,还赏赐了苏姑娘一支御赐的凤钗,亲手给苏姑娘戴上,语气甚为亲切,又亲口邀请苏姑娘参加三月初三在安国公府举办的桃花宴。”在卓家,苏芊芊是未来的大少奶奶,所以卓家上下,皆称呼其为“苏姑娘或者芊芊姑娘”。

“哦?有这回事……”相爷缓缓睁开眼睛,略一沉思,摆了摆手说,“下去吧。”

“是!”彤玉屈膝答应,退出了相爷的书房,以她这么多年的阅历,今儿这事绝对不会只是参加场宴会那么简单。

“来人,去请韩先生和大公子过来。”彤玉走后,相爷突然睁开了双眼,刚才的萎靡之态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眼中一道道锐利的精光。

幕僚韩先生和卓不凡前后脚进了卓相的书房,卓相将长公主亲口邀请苏芊芊的事情简单说了。

“韩先生,你怎么看?”

“长公主对苏大人厚爱有加。”

“为什么呢?”

“这……”

“你也觉得奇怪?”

“是。莫非——”韩先生卖了个关子。这段时间,每次商讨事情,卓相都会叫上不凡,教导点化之意已非常明显。

“不凡,说说你的想法。”

“是,父亲。”卓不凡想了想说,“莫非是为了京畿太尉的事?长公主没有必要讨好芊芊,上次的赏赐就已经是在示好,此次更有一种明显的拉拢之意。”

韩先生点了点头说:“不凡说的不无道理,苏承志是邢相提出的人选,八成也是上头的意思。只是苏承志毕竟是驸马身份,祖上为了防止公主干政,早已定下了规矩,驸马只能担任虚职。就算这规矩是人定的,上方想要重用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苏承志已经多年未曾领兵,想要重掌兵权阻力还是不小的。”

前天夜里太师府进了几个蟊贼,九门提督折腾了一夜也没抓住个人影。昨天,朝堂上已经吵得不可开交。各派都利用此事大做文章,肖太师府虽是受害者,此事上却没有占到半点好处。圣上说太师受了惊吓,准太师在家休息一段日子,太师满心不情愿却又不敢表示只能叩谢圣恩,感激圣上体恤下臣。

京畿太尉的人选恐怕很快就会敲定下来,苏家恐怕有些急不可耐,才如此着急地对卓家示好。

卓相没有认可,也没有反对,只是说:“肖家不甘心将京畿太师之位拱手送人,推了黄永泰出来;咱们的人里文官多于武将,本打算推墨非出来,只是墨非年轻,经验尚浅,恐怕——”

“多谢相爷栽培,墨非的确欠缺火候。苏承志十八岁高中武状元一鸣惊人,二十二岁大破胡虏,封为骁骑将军,有勇有谋,的确是上上人选。墨非还是再打磨几年,再为相爷分忧。”墨非是韩先生的儿子,早年弃文从武,如今在军中宇文老爷子手下做校尉。

韩先生知道相爷心中已经有了主意,此时强推墨非出来,也是揠苗助长反不利其成才。多年来相爷一直有意拉拢安国公苏济远,奈何苏济远就是软硬不吃,这次既然安国公主动送上门来,频频示好,相爷就绝不会放过这么个好机会。想要让苏承志当上这个京畿太尉不是不行,但绝对不是送串手珠,送根钗子就能搞定的事情。

和老狐狸打交道,想得到五分的利益就一定拿出十分诚意。这是韩先生的体会。

“至于安国公府的诚意——”卓相的指节在紫檀木的书案上有节奏的敲击着,“韩先生,你派人盯紧安国公府,看看能不能打探出什么消息。”

韩先生无比为难地应下了。心中叫苦不迭。这安国公府如铁桶一般,可谓油盐不进。自从十几年前苏济远的原配孟氏意外亡故之后,苏府就一直没有女主人。苏济远自觉愧对亡妻,府上连个侍妾都不曾有。于是,府中的家丁仆从少之又少,几乎都是家生子,他也曾多次试着往安国公府安插钉子,却没有一个进得了后院。

安国公苏老爷子和两个儿子都是军中出身,对家丁仆从本来就要求甚严;自从长公主嫁过来后,就亲自打理安国公府和一墙之隔的长公主府,长公主从小在王府、宫中长大,对于内围之事管教更严!所谓“外言不入,内言不出”,想要从安国公府和长公主府打探点什么消息比禁宫还要难上家难!好歹禁宫还有个自己人丽贵妃,好歹禁宫人多嘴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能安插进去几个自己人,可这安国公府却让神通广大的韩先生一点折儿都没有!

打探来打探去都没有打探出什么有用的消息。暗的不行只好来明的,卓相亲自出马和安国公正面接触了几次,果然发现安国公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趁着还没出正月,二人还一起喝了次酒,相谈甚欢。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眼看着就到了正月十五,为了维护京城的治安稳定,防止上次刺伤太师的恶劣事件再次发生,在邢丞相的大力推荐下,在卓相的一致认可下,皇上终于采用了大多数官员的意见,破除陈规,不拘一格降人才,任命安国公长子、大驸马苏承志为新一任京畿太尉。

皇上爱意拳拳,对苏承志给予了厚望,苏承志慷慨激昂,对皇上痛表忠心。除了肖太师一派心有不甘外,朝堂之上一片和谐。

新任京畿太尉苏承志走马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立下规矩,但凡有不受规矩的下属一律革职严办。

第二把火就是把京城里里外外排查了个遍,除了有江湖人士进入京城,并没有发现其他的可疑现象。

于是新任京畿太尉就将肖太师府的刺杀定性为江湖仇杀,谁叫太师没有受伤,死的却是个江湖人士呢?

肖太师虽有不满却也不敢多言,否则他如何解释招揽大批江湖人士的原因呢?

此事发生在苏承志上任之前,圣上无法追究其责任。可此时终究需要有人来顶包,于是责罚了当时出面的九门提督。九门提督一脸的晦气,自认倒霉,谁让自己多管闲事呢。

元宵佳节在即,城门总不能一直只让进不让出,且不说京城中许多达官贵人家眷仆从进出京城极不方便,就算那附近的村民想要到京城采买看灯会总不能一直扣着不让回家吧,就这么几天,已经惹得百姓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苏太尉当即批准城门进出自如,只是在城门口加紧排查可以人员及不安分因素,城中也加派了大批侍卫,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巡逻。虽然没有依然没有找到行刺肖太师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