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之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名校之旅-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尔后,卡尔·恩吉施、麦克斯·缪勒等法理论大师亦在此成就其巨著。
  由于过去法学者的努力,也累积出海德堡大学法律学院在德国大学法律学院的声望与地位。至今,海德堡大学法律学院在德国法学界地位,从申请入学的学生比例可看出,其仍是全德国法律人最心仪的法律学院。在法律学教授的心目中,也是最希望自己子女就读的法律学院之一。
  校园生活
  海德堡大学以浪漫著称,是一座浪漫的学术之城。几百年来,海德堡大学逐渐成长,目前校舍星布全市各地。巴洛克风格的“海大老楼”建于1712年,由美国人民捐资兴建的“海大新楼”建于1931年,均位于老城。战后新建的校舍则大多分布在内卡河的右岸郊区。
    宽松而严谨的学术氛围
  海德堡大学允许学生自由选课,你可以到其他系去听自己感兴趣的课。如果你对教师讲的课不满意,可以中途离开,教师也不介意。只要有5个学生听讲,教师就可以照常开课了。
  但对于学生的要求,海德堡大学却丝毫不放松,学生只有通过规定学科的考试,才能有资格参加国家考试,才能取得学位。但对学生的平时学习和考试准备,教师不加干涉。
  在海德堡大学,还有一个传统风气,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平等,教授邀请学生喝咖啡、参加周末聚餐会,是比较平常的。每当某位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被其他学校聘为教授时,他的学生们就会用手举火炬这一传统方式来向他表示祝贺。
  就是在这一宽松而严谨的学术氛围里,海德堡大学依靠着灵山秀水,吸引并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造就了许多德意志的骄傲。这其中包括哲学家黑格尔、科学家本生、音乐家舒曼、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以及当今德国总理科尔,都曾在海德堡大学执教或求学过。
  
海德堡大学(3)
  大学生之吻
  离学生监狱不远的地方是一家小咖啡店,同时还经营一种只有这个店才卖的叫作“大学生之吻”的巧克力,商标是正欲接吻的一对男女学生。这家店1863年开张后,曾经是海德堡大学的教授和大学生最爱光顾的地方。
  海德堡修道院的女学生在完成每个学期的学业后,也会在女学监的监护下到这个店来庆祝一番。在这里她们常会碰到来这里放松消遣的男生,但是,严厉的女学监严格禁止男女青年之间的调情和交往。
  大学生们的焦虑被做甜点的男厨师看到了。于是,他制作了一块大学生接吻样子的巧克力甜饼,他想告诉年轻人,接吻的滋味就是这样的甜蜜。他把这个巧克力也送给了女学监,虽然女学监接受了“大学生之吻”的巧克力也并没有放松对女学生的控制,但“大学生之吻”以及这个故事却流传下来,成为海德堡大学浪漫传统的一部分。
    海德堡大学与中国
  海德堡大学同许多中国的大学都有校际交流,例如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等。
  2004年8月4日,清华科技园——海德堡科技园签约合作仪式在创新大厦举行。双方将在信息交流、人员互访、园区企业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在海德堡大学,隶属于东方学和古代文化研究学院的汉学系,是一个年轻的系科。它的古代汉学专业建立于1962年秋冬学期。

()免费电子书下载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的首位主任教授为鲍吾
  刚博士,为他赢得广泛声誉的著作《中国人的幸福观》,已经在若干年前被译成中文出版。1993年,第三位主任教授瓦格纳博士荣获德国科学协会颁发的莱布尼茨奖金,是获得这项德国最高学术奖的第一位汉学家,也为海德堡大学汉学赢得了荣誉和财源。
  1994年,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又设置了一个关于社会和经济史方面的非主任教授职位。至此,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已经成为德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设有3个教授职位的汉学系之一。建系34年来,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培养了20多名博士和百余名硕士。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目前设有两个可以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专业:古代汉学专业和现代汉学专业。此外,担任教学工作的还有近20位教师。目前的注册学生人数在150名左右。
  汉学系有一个常设客座教授席位。迄今为止,已经有来自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们应邀进行过为期1~2个学期的客座讲学,其中包括吴小如、刘桂生、熊月之等多位中国教授。
  近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每年各派两位专业教学人员去海德堡大汉学系担任汉语教师,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则派出学生在两校学习汉语。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与清华大学社会人文科学学院之间则以如下方式进行交流:清华的学者去海德堡作访问讲学,而海德堡的汉学博士生则来清华进行学术研究。
    留学小贴士
  特色学科:神学、法学、哲学、医学课程最悠久,成就以医学最高
  现任校长:Peter Hommelhoff
  申请期限:夏季1月15日,冬季7月15日
  电话:(+49)54…2337…2336
  电邮:rektor@
  网站:
  地址:Universitaet Heidelberg,Grabengasse1,69117 Heidelberg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柏林洪堡大学(1)
它是德意志现代文明的摇篮。它颠覆了传统大学模式,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它树立了现代大学的完美典范,人们尊称它为“现代大学之母”。
  性质:公立,综合性大学
  位置:德国,柏林州,柏林市
  成立时间:1810年
  组成机构:有11个学院及多个中心研究所
  校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历史回眸
  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的洪堡大学是依据创校者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立的新式学校,它致力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人文综合素养。
    曾经的世界学术中心
  柏林洪堡大学成立于1810年10月,这所国家资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学府是当时的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创办的。
  柏林洪堡大学在成立之初共有4个传统学院,分别是:法律、医学、哲学与神学,学校共有52名教师及256位学生,而哲学院的黑格尔、法学院的萨维尼、古典语言学家奥古斯特·柏克、医学院的胡费兰及农学家特尔,则象征了当时洪堡大学各学院的精神。
  在19世纪中期高校改革浪潮的影响下,柏林洪堡大学在原先占优势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研究条件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较大发展。
  柏林洪堡大学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可以说是世界学术的中心。许多知名学者、政治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产生过29位在化学、医学、物理和文学等领域的诺贝尔得主,成就惊人。


  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就出自柏林洪堡大学即当时的柏林大学,他是1901年获奖的荷兰教授雅可比·亨里修斯·凡霍夫因研究出化学动力学定律而获得诺贝尔奖。
  包括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普朗克,哲学家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神学家施莱马赫,法学家萨维尼都曾在此任教。
  与此同时,共产党理论的创始者马克思、恩格斯都曾就读过柏林洪堡大学,其他曾在此就读过的还包括欧洲议会主席舒曼、哲学家费尔巴哈、著名诗人海涅、铁血宰相俾斯麦及作家库尔特·图霍尔斯基等。
    倡导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
  创始人威廉·冯·洪堡(1767~1835年)是德国近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比较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合”,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而且提倡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并非培养务实型人才。
  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他说的科学指纯科学,即哲学。而修养是人作为社会人应具有的素质,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它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根据纯科学的要求,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二:寂寞和自由。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
    寂寞和自由在这里另有新意
  大学的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强调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自主性。它包含三层含义:一、大学应独立于国家的政府管理系统,即“独立于一切国家的组织形式”;二、大学应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科学的目的在于探索纯粹的学问和真理,而不在于满足实际的社会需要;三、寂寞是从事学问的重要条件,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应甘于寂寞,不为任何俗务所干扰,完全潜心于科学。
  自由包含两层意思:外部的自由和内部的自由。外部的自由是针对国家而言的;其注重大学的权利与国家的职责。大学的研究应遵从科学的内在要求在自由的条件下进行,在此之前,不论欧洲或美国的大学,都还是沿袭修道院教育的传统,以培养教师、公职人员或规则为主,较不重视研究。
  柏林洪堡大学将洪堡的理念传递至欧美各地,其办学思想在世界上广为借鉴,成为世界上很多大学仿效的对象。根据洪堡思想建立起来的柏林洪堡大学最初以当时普鲁士国王姓名而命名为腓特烈·威廉大学,大学的首任校长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希特。1818年,黑格尔继费希特之后出任哲学系系主任,并在1830年出任校长。此后,以柏林洪堡大学为中心逐渐聚集起大批人才,在洪堡的弟弟、著名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