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的时候,我会提前对你说的。这几个人同你很熟吗?”
李越前道:“不是很熟,我同他们只在‘醉仙楼’见过一面。”
“你是怎么知道他们身怀什么武功的?难道他们在‘醉仙楼’的时候每人都在你的面前将自己最擅长的武功都使了一遍不成?”
李越前道:“那倒没有。微臣同大哥学过一样本事,那就是别人会什么武功,微臣看一眼便能知晓。不过这些武功只限于微臣所知道的武功,如果对方所身怀的武功微臣本就不知道,那就只能看出对方武功的强弱了。”
朱元璋听到这里,心中一阵欢喜,他没想到李越前竟然还有这样一门难能可贵的本事,这样的本事只怕连楚春城也不会。再者,将几个人的武功稍稍修改一下,合起来便可以与当世绝顶高手相抗衡,这本事也是十分稀罕和宝贵的。看来这个李越前倒是大大的有用处。楚春城在自己身边干了那么多年,却也没见他能提出这样有用的建议来。当下,他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这几天没什么事情,你也不用来朕身边了,专心教他们功夫便是了。”
李越前却没走,而是在那里抓耳挠腮地望着朱元璋。朱元璋奇道:“怎么?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第十四章 对牛弹琴(六)
李越前却是俗言又止,似乎不太敢说,又好象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朱元璋笑了笑,道:“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朕不会怪罪你的。”
李越前想了想,最终还是鼓足了勇气,道:“微臣那天去‘醉仙楼’喝酒的时候,无意间发现朝庭经营了一家妓院叫作什么‘倚翠楼’。微臣想朝庭都是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地方,怎么能干这种伤天害理,有伤风化的事情呢?所以微臣想请皇上取消这个朝庭开妓院的规矩。”
朱元璋听着李越前的话,总觉着十分刺耳,皱了皱眉头,便向李越前问道:“为什么朝庭经营妓院便是伤天害理,有伤风化了?”
朱元璋这一问,李越前只知道朝庭经营妓院不对,可不知道朝庭经营妓院究竟哪里不对。他想了许久才憋出一句话来:“朝庭开妓院,那是逼良为娼。”
“逼良为娼?”朱元璋冷笑一声,“你知道那些妓院里的女子都是从来里来的吗?”
李越前被问得瞠目结舌,彻底答不上来了。朱元璋见李越前答不上来,便道:“既然你说不上来,就让朕告诉你。那些女子多半是从穷人家卖去妓院的,还有一部分则是犯了案的官员的家属,也就是官奴。”
李越前一听这话,便有词了:“穷人家的孩子被卖到妓院里,干那些极为肮脏无耻的勾当,那还不算是逼良为娼?微臣问过那些妓女了,她们没一个是心甘情愿干这个行当的。”
“所以你就要将‘倚翠楼’给拆了,还嚷着要将礼部衙门给烧了,是不是?”朱元璋说到这里便冷冷地盯着李越前。
李越前原来也没准备瞒着朱元璋,道:“是啊!我听说礼部衙门下面有个教坊司,里面有个叫花籍的东西,据说妓女的名字都写在上面。如果不能把这些妓女的名字从花籍上给勾掉,我便是将‘倚翠楼’给拆掉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便想到去烧礼部衙门去了。后来楚大哥来了,说我们身为朝庭官员,发现朝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应该找皇上理论,却不能杀人放火。所以我就听了楚大哥的话来与陛下说了。”
朱元璋听着李越前的话真是又可气又可笑。可气之处在于这个李越前看来是无法无天惯了,而且胆子还极大,在他的面前也是什么话都敢说。若是换了一个人在朱元璋面前这样说话,估计早就被朱元璋令人将其拖出去斩了。可笑之处却在于楚春城一直将李越前玩弄于股掌之上,而李越前却一点也不知道,还是那么信任他。当然朱元璋可不会将这个西洋镜戳穿的,却佯怒道:“你好大的胆子!竟然连礼部也敢去烧!你若是那天晚上将礼部衙门给烧了,朕都保不了你!即使如此,第二天礼部的人便上了参你的折子。若不是朕护着你,这一会你早就被革职查办了。”
而李越前对什么革职查办一点也不害怕,他本来就是一个江湖亡命,当官不当官,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只是他觉得自己有些委屈,道:“微臣办的都是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事情,凭什么要将我革职查办?”
朱元璋被这句话给噎住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对李越前说才好。过了好一会,他才道:“你现在已经是大明朝的官员了,别整天想着那些什么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事情。朝庭自有朝庭的规矩,可不能按照你们那些江湖道义办事情。靠你一个人行侠仗义又能救多少个人?你倒是说说看是朝庭救的百姓多,还是你们那些江湖人行侠仗义救的百姓多?”
李越前心想靠自己行侠仗义也不过只能救一两个人,最多也不过只能救几十个人而已。而朝庭一项律令出来,或是减免一项赋税便可以让千千万万的百姓受益,这个道理以前吴天远也曾经对他说过。可是他还想争辩些什么,只是见朱元璋神色不善,便乖乖地住口了。
朱元璋见李越前不说话了,便接着道:“那些穷人家的女子自然是没有人自愿去当妓女的了。可是你知道那些穷人家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女儿卖给妓院呢?”
这种事情李越前倒是知道的,当下他便闷声闷气地道:“那还不是因为穷人家没饭吃,这才卖儿卖女?”
朱元璋道:“你说的不错啊。李越前,你想想看,如果父母不将儿女卖了,他们自己又没有饭吃,能养活儿女吗?与其眼睁睁地看着儿女死掉,还不如将儿女卖了换粮食吃,这样大家都能活命。所以,穷人家将自己的女儿卖到妓院去,虽说是迫不得已,其实也是为了救自己的女儿啊。到了那里,毕竟还有一碗饭吃,还有一条活路。”
李越前仔细想了想,觉得朱元璋说得不错,可是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却也说不出来究竟是哪里不对劲。他突然间想到什么,便道:“穷人家没有饭吃,还可以去和别人家借些粮食来吃吗,又何必卖儿卖女呢?”可是他的话一出口,便想到祁承宗一家的事情来,祁承宗只向刘员外家借了一贯钱,却一不小心将自己的女儿给卖了。
而朱元璋却是冷笑一声道:“借粮食?向谁借去?朕小的时候,乡里久旱无雨,地里有蝗灾,村子里又闹瘟疫,有钱人都跑光了,向谁借粮食?便是想卖儿卖女也没地方卖去。那时朕的家人也染上了瘟疫,没半个月便都过世了,家里只剩下朕的二哥和朕两个人了。朕和二哥的身上没有一贯钞,一钱银子,便是想买口棺木将家人安葬都是不能。那时候,朕几天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眼看着人都快饿得不行了,亏了隔壁的汪大娘让我去‘皇觉寺’出家,朕的这条性命这才保了下来。”说着说着,朱元璋也动了情,虽是多年之后,一提起那段令人酸心的往事来,他的眼角也不禁有些湿润了。
第十四章 对牛弹琴(七)
李越前听着朱元璋的口气好象穷人家有地方可卖儿卖女,倒似有天大的福份一般。不过他却没想到朱元璋这个皇帝小时候竟然吃过那么多苦,还挨过饿。他一直以为皇帝一生下来就是锦衣玉食,生活条件无比的优越。而说起这挨饿的本事来,李越前自忖朱元璋多半不是他的对手。李越前一连饿个十多天,却也没什么大碍的。若论起吃饭的本事来,朱元璋就更不是李越前这个超级大饭桶的对手了。以前李越前也常听人家说起朱元璋是一个讨饭的和尚,到今天才知道朱元璋是如何出家的。可是朱元璋如何又成为讨饭的和尚,李越前便不知道了,可又不敢问。于是乎,他便如听故事一般,向朱元璋问道:“那后来呢?”
朱元璋道:“再后来啊,旱灾越来越重,连‘皇觉寺’里也没有吃的了,师父便让我们出去云游挂单……”说到这里,朱元璋突然明白过什么来,住口不说了,而是向李越前道:“你现在明白了没有?这官妓,朕是不会下令取消的。”
李越前道:“可是陛下说的都是前朝的事情,现在是大明朝的天下了,老百姓都有饭吃了,为什么还有人卖儿卖女?”
李越前这个问题倒是问得十尖锐,不禁令朱元璋刮目相看。朱元璋心想看来这小子一旦聪明起来还不是一般的聪明,这样的问题居然能问得出来。朱元璋沉吟了一下,方道:“李越前,你知道不知道?那些没饭吃的穷人家也种地,为什么会没饭吃?”
李越前想不出来,只是道:“自然是因为他们穷了,正因为穷,所以才没饭吃了。不然怎么叫穷人家呢?”
朱元璋摇头道:“不对。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些是因为天灾,有些人是因为懒,而有些人是因为运气不好,还有些人则是因为不会营生。有些人很勤快,天天拼了命的在地里忙活,可是他们家地里的庄稼就是没有别人家长得那么好。一算收成,总是比别人家少了许多。这样一来,他们的家里便没有余粮,一遇上天灾人祸,便不得不卖儿卖女了。”
李越前想了想,道:“那是那些人家的地不好。我以前在村子里听别人说起过,说好的田地里,长的粮食就是比别的田地里的粮食长得多。”
朱元璋闻言却道:“地不好只是一个方面。不然的话,朕便在京城附近割几亩最好的地给你种种看,看看是你种出来的粮食多,还是别人家种出来的粮食多。我想你若是靠种地吃饭的话,也早就被饿死了。”
李越前闻言便笑了起来,若是让他去种田,估计可收不了几颗粮食。当下他也敢不再追问妓院的事情了,他可不想当真让朱元璋封他几亩田来种上一种。其实洪武时期的农民破产大部分都与粮长制度有关。而朱元璋虽然知道,却又无力更改,所以便轻描淡写地将责任都推到运气与营生的本领上。
李越前又与朱元璋闲聊了数句,便向朱元璋告辞。临行前朱元璋告诫李越前,不要将“霸王秘府”和他将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