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侯-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珏看了看殿中地形势,刘彻这回可是踢到了群臣组成的铁板上,淮南王的事牵连太广,再加上陈珏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这些臣子在还没有来得及反应时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因而最后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这回不同,小朝会上刘彻刚刚透出风来。楚原的祖宗八代便被朝臣们挖的差不多,一发现这个楚原曾经是墨家弟子,朝臣们便炸了锅。

这回朝堂上的格局有个奇妙的逆转,黄老学派的人对此没有什么太大意见。反而是有儒生背景的大臣们大加反对。

儒生和墨家有仇,世仇。

儒家主张君臣纲常,墨家主张爱人无分贵贱;儒生不反对帝王家奢侈地厚葬之风,墨家则主张节葬;儒生喜欢把礼乐挂在嘴边,墨家则厌恶礼制繁苛…………工事成为淫巧之技,其中便有儒生们的功劳。

刘彻这边有意拔高楚原的地位,联想起天禄阁轰轰烈烈的校书,渐渐地大臣们猜度的目光便朝宣室殿角落中一言不发的陈珏投来。

堂邑侯府常出新奇物事。陈珏身为侯门公子太重视奇巧之技。他在公开场合中又从来没有说他到底更看重儒学还是黄老,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楚原是陈珏的启蒙恩师……种种合一。难道陈子瑜骨子里是墨家门徒?

一时间,宣室殿中的臣子们想象力发挥无限,陈珏对此一无所觉,他一直在等的是窦婴地态度。

“陛下。”丞相窦婴终于开腔,他正色道:“奇巧之技亦可有功于国家,原本不错,但楚原乃堂邑侯府宾客,堂邑侯身为少府,执掌陛下之财,若天工府归于少府大为不妥。”

陈珏微微挑眉,少府主皇室手工事,天工府设立初衷又是研究工事,研究费用自然从少府拨。纵然陈珏性情好也知道窦婴是出于公心,他心里也冒出一股火:窦婴这话分明暗示陈午有机会和楚原贪污皇室钱财。

天工府这件事立刻从学术矛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当堂邑侯陈家身为外戚的时候,这事就更加敏感…………曾经文帝把铸钱的权利交给宠臣邓通,险些弄地天下大乱,如今呢?

天子的后宫是陈皇后管,天子的财富任陈午随意拨给自家门客,更有甚者,天子出行时的亲信卫队羽林军是陈珏管,陈家这是要干什么?重蹈外戚祸国旧事吗?

少府陈午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陛下明鉴,臣绝无私心。”陈珏看了看情形,也是掀袍跪在地上。

刘彻气得深吸了一口气,当日是他自己跟陈家要楚原这人,他当然知道陈午没有私心。

窦婴是百官之首,就是天子也要礼让三分,刘彻皱了皱眉,看向卫绾道:“御史大夫以为如何?”

卫绾远比窦婴更了解少年天子的性格,他谨慎地道:“臣以为,法死人活。”

陈珏瞥了卫绾一眼,他这话滑头,怎么解释都说得通,不少意识到陈家势大的臣子则纷纷对卫绾或者怒目而视,或者面露鄙夷。

卫绾垂下眼帘轻叹了一声,天子年少气盛,吃软不吃硬,这些臣子怎么就是鼠目寸光地不了解呢?

陈午如今是真的冒汗了,身形也摇摇欲坠,大汉君臣心里最敏感的一根弦就是诸吕之乱,他一直以为丞相窦婴在前面挡着,陈家只是第二位地外戚,竟然低估了这件事。

陈珏跪在他身边不由地有些担心,稍稍挪动了膝盖靠近陈午,试图让已是知天命之年地陈午靠在自己身上。

陈午还要叩头,陈珏低声道:“不要逼陛下,这时候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卫绾身后一个侍御史见状冷哼了一声,奏道:“陈少府父子在宣室殿上亲近私语,于礼不合。”

刘彻开始看着陈珏靠近满头大汗的陈午还没有回过味来,这侍御史把话说完他才记起陈午前几日才累倒过,陈午不比寻常臣子,若是宣室殿上被逼得再晕一次,他在阿娇面前便要颜面扫地了。一朝天子若是连自己地亲族都护不住,这皇帝不做也罢!

刘彻心中怒极,反而笑道:“众卿以为如何?”

殿中沉默了一下,竟是跪下了大半,武强侯庄青翟心中一迟疑,便和许昌一起在列侯高官中鹤立鸡群,极为惹眼。

刘彻双手悄然握紧御座边的棱角处,看着陈珏父子跪在殿中央,想起陈午本可以做一个清贵列侯,想起陈珏作为大长公主的儿子,明里暗里立下那么多功劳却因种种原因只封了关内侯,刘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少府所掌山川河泽收入,究竟是不是由朕支配?天工府朕还非立不可!”刘彻走下御座高声道,他行到陈珏面前,低声道:“子瑜,朕亏待你太久了。”

陈珏心中一跳,已经听得汉武大帝高声道:“羽林中郎将陈珏,忠勇双全,堪为栋梁之才,今封……”

刘彻说到这里卡了壳,宣室殿中一片寂静,窦婴才要说话,刘彻终于想起了还有哪里可以封,高声道:“封武安县侯。”

陈午不过擦了一把汗的工夫,儿子就成了大汉列侯,立时愣在那里,陈珏则看了朝臣队列中偏后的田一眼,又望望刘彻,封侯不带这么儿戏的罢?

刘彻自己却很满意,只觉扬眉吐气,窦婴便是平七国之乱封魏其侯,陈珏诛杀了淮南王本也是大功,只可惜暂时不能公开,幸好陈珏还是大长公主的儿子。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第一百七十五 看各方 一百七十六 秋火重

刘彻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石破天惊,相当于立刻把堂邑侯陈家架在了火圈上烤,陈珏开始的时候不由地暗暗叫苦。等到稍后听见身后朝臣们嘈杂的声音,陈午又一副睁大了眼不敢置信的样子,陈珏心里忽地就沉静下来,兵来将挡就是。

卫绾从刘彻话一出口便大致猜到了皇帝要玩什么把戏,他不着痕迹地揉了揉一个劲跳不停的太阳穴,天子这是在跟朝臣们赌气啊。

窦婴皱了皱眉,他倒没有什么私心,陈阿娇如今还只是一个皇后,陈珏年纪又轻,正如陈珏所想,这样封侯实在有些儿戏。

刘彻正在笑呵呵地看着陈珏,他此时不由为自己方才的灵光一闪得意,陈的隆虑和他封给陈珏的武安都在太行山附近,一兄一弟正好相得益彰。

窦婴抖了抖袖子奏道:“汉制,非刘氏不得封王,无军功不得封列侯,陛下此举未免过于轻率,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刘彻面上笑容一滞,丞相权大,一旦丞相出面天子亦要忍让三分,他扫了群臣一眼,微沉着脸不语。

太仆灌夫同窦婴一向交好,他琢磨了一下,大声道:“丞相所言正是,臣以为陈珏年纪尚轻,无有军功在身不宜封侯。”顿了顿他又道:“陈珏少有才气,未必不能有所成就,等到将来他凯旋之时陛下再封不迟。”

灌夫是个直人,这回能看在灌亮和陈珏关系好的份上口下留情已是难得,但刘彻可不管这套,看着他脸色越来越阴,陈珏和卫绾不由交换了一个眼神。

“陛下。”卫绾颤颤巍巍地开口道,刘彻见了是旧时太子太傅面色缓和了些。卫绾想了想,道:“臣以为陛下不妨暂封陈珏为亭侯。”

汉袭秦制,有爵位十二等,列侯中也有三六九等。大者封县,小者封乡侯、亭侯,从食邑来说也有万户侯和千户侯之分。刘彻封给陈珏的武安县侯。若说成是武安侯也没有什么问题,正如魏其侯可以被称为魏其县侯一般。这两者本来就是一回事。

陈珏心念一转便明白了卫绾心里的打算,暂封就是以后还可以加封,只要不是真的让陈珏来个从关内侯到县侯连升三级,群臣的反对声浪也不会那么厉害。

卫绾不能不说是用心良苦,但刘彻方才刚刚被惹怒,心气儿还没平下来,神色仍然凝重,群臣不知是真不大会看脸色,还是一心追随丞相窦婴身后,竟然纷纷反对。

长乐卫尉程不识一言不发。窦彭祖心中冷笑一声,道:“陛下,陈氏已有隆虑侯陈,昔日孝景皇帝封盖侯王信。却并未续封田田胜兄弟,堪为先鉴。”

田听得窦彭祖地话不由一怔,随后看见刘彻目光朝他扫过来,连忙趁机跪道:“先皇英明自有决断,封侯与否皆是君恩,臣兄弟不敢越矩。”

卫尉直不疑沉吟了片刻,也道:“窦太常言之有理。孝景太后的兄弟尚未封侯。陈珏虽为皇后娘娘嫡亲兄弟,实在不宜封侯。”

王名正言顺地与景帝一起合葬阳陵。明面上给田田胜兄弟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太后兄弟按例理应封侯。

刘彻瞪了最先开腔的窦彭祖一眼,心中暗恨,他如今巴不得田一辈子不封侯才好!只是王太后地兄弟不封侯,皇后的兄弟断无越过婆婆的道理,哪怕陈珏是大长公主之子也是一样。

刘彻咬了咬牙,指着朝臣中为首地窦婴道:“今日你们就是同朕过不去是不是?”

窦婴闻言动容,率先道:“臣绝无此意。”

陈珏看着刘彻坚决果断的样子心中感到一阵暖意,不管刘彻这样发怒几分是为了他这个新鲜出炉地武安县侯,又有多少是因为皇帝的威严受到挑战,一朝天子能做到这样已经很难得。

刘彻冷笑了一声,看了方才赞同窦婴的灌夫一眼,道:“朕记得你如今实行的马政也是由陈子瑜所奏的《马事疏》而来,枉你身为九卿,今日怎么只记得依从丞相的话,不懂饮水思源的道理?”

灌夫脸涨得通红,想起爱子灌亮把陈珏夸的天上有地下无,还是勉强解释道:“臣所言句句无有私心,请陛下明鉴。陈珏若有封侯之才,陛下不必急于一日之间,如今仓促封侯,恐怕天下人不服。”

陈珏这边也一直在观察着灌夫的反应,见他还留下了几分理智,这才松了一口气,刘彻的性格他知道,一旦动了真火,除了景帝复生任谁都拉不回。

刘彻脸色变了几变,走了几步随手从尚书官那里拿起几封奏表,冷声道:“丞相,朕一直随着你地意思办事,如今朕想封一个人也不行?”

陈珏清楚地看见窦婴变了色,忙轻声道:“陛下,凡国事皆由丞相召六百石官等议定再请陛下裁决,这是祖制。”

丞相总揽大权,刘彻这个天子处理国事的时候大多是做选择或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