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峙波间鼎,连排海上峰。
倒涵天一碧,横锁树千重。
应识仙源近,乘槎访伏羲。
秋天的湖边一派黄澄澄的,那金色的秋叶,点缀在碧绿的青松之间,青山倒映在那碧蓝的湖水里,坐在那罗女摆渡的独木舟上,真有那种不是神仙而似神仙的感觉!阳春三月,这周围的桃花梨树,竟相开放,倒映在这明镜似的湖水中,那简直是在花丛之中穿行啊!全然一幅世外桃园的景象。夏天,湖水碧绿,波光粼粼。每当雨后天晴,在那黛色的丛林中,烟雾缭绕,给那遍山的红白杜鹃花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羽裳。这里气候凉爽宜人,是一个难得的避暑圣地。眺望着那满天的彩霞,把那一片湖水也映衬得五彩缤纷。那高山凹处终于托出了红彤彤的火球,一道金光闪电一样射来,湖水被这日出后的辉煌陶醉了!
寒冬季节,翠色苍茫,一日当中水色多变,黑压压的水鸟,在那里随波逐流,草海真正成了水鸟的世界。莎姆山上瑞雪盖顶,有诗为证:
资清以化,乘气以靡。
遇象能鲜,即洁成辉。
草海在大湖的东南面,由于长年的泥沙淤积,湖水较浅,因此生长有茂密的芦苇。草海全长数十公里,平均宽约数里,面积也有数万亩。草海可是一个聚宝盆呀!那里不仅鱼虾多,而且在那芦苇丛中处处可以拾到野鸭蛋。微风一吹,扬起纷飞的花絮,真有点像七仙女撒下的雪白的花瓣。生怕打扰了那一对对“爱侣”们。假如一个人的婚姻不幸的话,在这里观赏一下那情深意厚的鸯鸳,那人生的一切痛苦似乎将立即烟消云散了,把自我也融入进了这大自然之中。
罗女国的男人们再也不敢反抗了,只得服服贴贴地做女人的奴仆。男人们既然不敢再造反了,所以,罗女国又出现了一派太平景象,一切都按照西王母的意志在运行。这一派和平景象也使西王母陶醉了。她在那祥云后面想:她坐上了玉皇大帝的宝座,将使罗女国的子民们更加地安居乐业,让她们永远地自由自在地生活下去。
当然西王母也不是空想,在上界能够登上玉皇大帝宝座的人连她也就只有三个人,一个就是她的父亲元始天尊,另一个就是元始地尊。元始天尊他担负着封神的重任,但他竟看淡了名利,连封神这么重大的事情他也不想出面,而让他一个最无能的弟子姜子牙来主持。元始地尊,虽然他没有封神的职责,但他却保存着未来玉皇大帝的龙袍,因为这一重任已被迫他不能参与玉皇大帝的角逐。这样一来,那宝座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西王母她身上了,上界再没有第二个人有那实力与她相争了,即使她的三个哥哥早已成了上界的一方尊神,对玉皇大帝已经不屑一顾了。她手中那枝飞龙杖不仅能扫荡妖魔鬼怪,同样也能铲除敢与她抗衡的任何仙人。
西王母也不是坐在瑶池,等待姜子牙把玉皇大帝的龙袍给她送来,因为她不得不多一个心眼,以防万一那到手的宝座落到了他人手中。西王母深知世上哪个男人不好色,而手中只要掌握了一点权力的男人,更是好色一万倍。姜子牙年纪已经不轻了,但贪色之心并不减当年,就恰如,越是行将就木之人,越是要在弥留之际更想疯狂地玩遍世上千枝花。姜子牙本无资格去瑶池的,西王母也不能下作到要邀请他那无名鼠辈,但她也不能主动地把自己的女儿送给一个佝偻的70老翁,然而,她却别无他法。
西王母名正言顺地带着她的七位女儿到玉虚宫拜访其父元始天尊,开始为她登上玉皇大帝进行涡漩,也是向众神发出的一个信号:西王母将竞争玉皇大帝这一宝座!
玉虚宫与瑶池虽然在一个昆仑山脉中,但相距却有数千里。它与瑶池自是不同,元始天尊居住在玉虚圣境,即第三十五重天清微天,还有居于三清天之上的第三十六重天大罗天上,五罗天有一座“玄都玉京山(玉虚山)”,此山“无色、无尘,上有玉京金阙,七宝玄台,紫微上宫,中有三座神经。山之八方自然生七宝之树,一方各生一株,八株弥满八方,覆盖诸天,色罗三界。”无始天尊身旁有金童玉女九千万人侍卫,好一个威风的上界之大神!有散曲证曰:
烟霞涧底凝瑞氲,白云处处绕山峰;日月不停吐祥光,风花每每映雪月。天不老来地不陷,苍松莽莽挺拔立;老柏青青与山岚,似秋水长天一色。野卉绯绯似朝霞,如碧桃丹杏齐芳,野花总比家花香,只因开在神仙福地间。彩蝶纷纷,对对盘旋,尽是道德光华飞紫雾;香氲飘渺,神仙气象,皆从先天无极吐清芳。仙桃仙果,颗颗恍若金丹;绿杨绿柳,条条浑如玉线。不闻天籁,且时听黄鹤鸣皋,不观仙舞,但每见青鸾飞翔。红尘滚滚绝迹,净是仙子仙童来往处;不食人间烟火,才是神仙虚无缥缈地。玉户常关,天罗地网,哪有妖魔自投活地狱。此正是:无上至尊行乐地,其中妙境何人知?
元始天尊的弟子玉泉真人、南极仙翁各领一溜弟子,排在洞府门前夹道迎接瑶池西王母及她的女儿们。但见一朵祥云从天际飘飘而来,三青鸟就飞翔在云彩的四周,它们既是护卫又是信使。上界的神仙只要见到了这些三青鸟,就会马上知道西王母的大驾光临。
见其女西王母的驾临,便从玉门中快步走出来,白鹤童儿和南极仙翁就扶持在两旁。祥云着地,现出西王母和她的七个女儿。元始天尊抬头一望:其女西王母却这般的雍庸华贵,大有他当年妻子太元玉女的风范。他这位无上至尊在她面前想起自己的夫人也怦然动心,那后面的七位仙女——他的外孙女,妻子太元玉女在九泉之下也该冥目了。父女俩四目一交,心照不宣地走上前来。
西王母当然不会把一个与她地位相当的父亲放在眼里了,他算什么,枉自称作元始天尊了,一顶兽皮制成的很沉的道冠压在那早已布满绉纹的脸上,犹如他总是承受着万斤重担似的,把他那痿瘦的身材压得更加矮小,那身宽松的道袍,配在他那五短身材上,活象百越之地的朱儒,他在高大身材的女儿西王母面前,自是显得低下了一截。他在女儿西王母眼中,与一个山村野夫有何不同,所以,他自感下贱,不配做统领上界的总管,即使是封神这样的事他都不敢承担了,也只得让给他那不中用的弟子姜子牙去操办,真可笑了。当然,女儿西王母岂会真心要来拜会这样一个早已成了政治朱儒的父亲。
元始天尊已经自认为在女儿面前低了一等,他的的众弟子面对那尊贵的西王母,真有点高不可攀,所以那一双双色迷迷的眼睛一齐射向了她身后的七位仙女。这些身处深山之中修行的道人,不仅与上界隔绝,而且也远离人间烟火,数十年,数百年也没有机会见到一个女人,既使做梦也不会梦见七仙女的,那是天仙,那是永远可望不可及的天仙呀!如今七位仙女竟出现在他们眼前,活生生的,楚楚动人的,这并不是梦幻。那袒露出来的如白玉似的丰腴的酥胸,虽然不能用自己的男人的粗糙的手去触摸,但那眼光却疯狂地在那柔美的雪山上搓揉呀搓揉!直到把那千年从未融化过的积雪捏出水来,倒灌进这些已经早已干涸了的心田,挽救出这些渴死的衰草。
西王母又回到了娘家,这玉虚宫虽然不是她的出生地,但这玉虚宫却胜似“玉京山”,这周围的一切,都是她非常熟悉的,不知道在多少年前,她在古板的父亲面前偷偷地跑了,当父亲把她在三危山找到时,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如今,她再度带着她的七个女儿来看望她的老父元始天尊。她虽然已经是与父亲平起平坐的一位管人的女神了,但她毕竟是元始天尊的女儿,她不得不在她父亲的九龙沉香辇之前进行跪拜,以行父女之礼。当母亲拜后,轮到七个女儿以次拜见外公。元始天尊与太元玉女虽然生有天皇、扶桑大帝、东王公三个儿子,但都成为独当一面的尊神了,唯独他这女儿太真西王母,最不听他的话,总是一意孤行,又野心勃勃的,把她当作掌上明珠,然而,她竟敢私自从玉虚宫逃了出去,她早已伤透了父亲的心,西王母就是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女儿。
西王母不仅傲视一切,而且也蔑视一切,要不是有失她尊贵的身份,她真想向这些学道之人的脸上吐口水。但其中有一个佝偻的老者,她还得暂时容忍他,她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象她这样至高无上的人的命运还要被一个低贱得不能再低贱的人操纵着,她不得不从她的龙虎座上垂下头来向一个无赖暗送秋波,这个人就是师出没名的姜子牙。此时姜子牙正在朝拜的队伍中,他比起他的师兄师弟,他太有点无地自容了,因为他没有一点长处与他的师兄师弟相比,不说是七位如花似玉的仙女,即使是一个山村老妇,也不会倾心他这什么都没有的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但他那双不能自制的眼睛却又没法控制,总想跑出去,跟随着那些年青力壮的师兄师弟的眼光去到仙女们身上攫取一点什么。殊不知,那七位仙女竟飞起她们的衣裙,露出她们的雪山,向他这不堪承受的老头压过来。干涸了七十年的心,竟被仙女们的魅力激活了,似乎他那活了的心,又与七位仙女的年青的心儿融合在一起了。
元始天尊与西王母高高地坐在龙凤辇中。元始天尊左边排着玉泉真人、南极仙翁及众弟子;西王母右边站着她的七位女儿。这雄壮的玉虚宫,全部用玉石垒成,在那虚幻的白玉中,不断地显示出山水花鸟虫鱼,人在这宫中才真正走进了虚无之中,这正是没有富贵的富贵,这是仙界的形而上境界,与瑶池带有浓重的人间烟火气息的宫厥台榭自是不同。一场仙界的父女拜会就在这白玉洞中继续着,七位仙女参见外公元始天尊,七位仙女也并非真心要拜见这不起眼的老者,因为她们与这个外公并没有什么感情,如同她们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一样,从来就没有向母亲询问过是否曾有过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外公!不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