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庾总裁,我没有说不同意签;我的意思,再等一等。”
“不用等了。”我一时激动,顾不了那么多的礼节了,“我请示了们董事会,他们不同意这件事。这事儿,吹了!”
“吹了?敢?”吕强耍起了惯用的伎俩,“省委书记定的事,谁敢弄吹了?”
“省委书记定的事,你都敢拖延呢!你还好意思批评别人?”我回击了他一句,“‘棚改’的事儿,我没有兴趣儿了。拜拜!”
第104章 … ~好人先告状~
俗话说,恶人先告状。这是官场上恶人战胜善良者的制胜法宝。许多好人,由于不好意思,或者不愿同小人一般见识,或者自身修养的原因,视告状为小人伎俩,不想取一个告状的角色,这就吃了大亏。因为恶人告状,绝对不是到一般人那儿去告状。他们往往是找大官告状,找那些拥有强势权力的人去告状。由于先入为主的习惯,那些大官或者强势权力拥有者往往认为告状者是有理的,而老老实实的被告常常因此被大官误会,就不知不觉地陷入了被动。至今,由于官场上矛盾重重,纠纷众多;告状这一套做法仍然盛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无才无德,又嫉妒别人的成功,怎么办?告状,就成了他们与对方竞争的秘密武器。官场上的许多老实人吃亏,往往就吃在这不好意思先发制人,张嘴告状上。
我想如果官场上的老实人都敢于拿起告状的武器,那些心居叵测的恶人就不会轻宜沾到便宜了。
我在电话里与吕强的“棚改”拜拜之后,季小霞第一个惊叫起来:
“庾总裁,你怎么了?棚户房的事儿你不管了!?”
“不是不管。”我摇着头,向他解释,“我是气愤吕强的这种态度……”
“你;……你就是气愤,也不能说那种话呀!”
“那种话?我说什么了?”我好奇怪。
“你刚才说,你对‘棚改’,不感兴趣儿了。”
“是啊,我说了,怎么了?”
“这句话,要是让省委书记听到,会产生什么效果?”
“省委书记?”我释然一笑,“他在省城呢,这么远,他能听得到?”
“别忘了,吕强的电话都是带录音器的。他要是来个恶人先告状……”季小霞焦急地喊起来了。
哦,告状?!
这,我怎么没想到……
“庾总裁,过去,你是君子不懂小人之道,才让人整得那么惨。”律师听到这儿,不由地插话进来,“我看,事到如今,你不如来个以其人之道,治其人其身。”
“你是说?”
“你就来个好人先告状。”律师眨了眨眼睛,“他要告状,必先找省委书记;你何不先给省委书记打个电话,告他个吕强‘缺乏诚意’呢?”
嗯,事情逼到头上,只能这样了。不然,我对省长真不好交代了。
于是,我先拨了省委书记秘书的电话,然后,让他抽机会把电话拨到省委书记办公桌上。
“庾明,什么事儿?是‘棚改’ 有问题?”省委书记可能正在考虑棚户区的事儿,一听我的电话,就问个正着。
“书记……”我把事情简要地说了个清楚,“吕强连这个字都不敢签约,我没法向董事会交待啊。”
“董事会?”书记一听,像是联想起了什么,立刻问,“嗯,是不是一听20亿,省长同志心疼了?”
“不。不是。”我连连否认,“省长对棚户房改造的事儿很支持。但是,他要我注意蓟原市委、市政府的合作态度;自己不要做得太勉强……”
“勉强?哦,我明白了。”省委书记立即悟出了什么,“庾明,有件事我忘记问你了,你调查过棚户区老百姓的承担能力吗?我们的房价,如果压倒最低,应该是多少钱?大致订多高价位?老百姓才能接受?”
“书记,如果政府有诚意,减少一切行政收费;600元一平方就‘搞定’了。”
“好,你把成本价格表给我寄一份来,我要和省长同志好好算算帐……”
“嗯,书记……”
“庾明,你还有什么想法?”
“书记,卧地沟棚户房改造的事儿,我想……自己单独搞。”
“单独搞。为什么要单独干?”
“因为,卧地沟住了很多我们公司的员工。我有责任为他们解决福利问题。还有,有一位台商想与我们联合在卧地沟建厂。”
“这可不行。”书记断然否定了我的理由,“庾明,你当过市长,你知道,房地产开发与地方政府职责紧紧相连的;要是你离开政府的支持,会寸步难行的。哼,到时候啊,你要搞拆迁,连‘拆迁证’都拿不到!”
“是,是……”
“庾明,我知道你的情况;你有难处啊!可是,这件事,已经列入省委‘一号工程’了。你大胆干就是了。谁要是再出难题,找我。”
“谢谢省委,谢谢书记!”听到省委领导的态度,我心里一阵激动,“有你的支持,卧地沟一定会率先完成‘棚改’任务!”
第106章:出师不利
冬天里一个小阳春。上午,一派灿烂的阳光,照亮了卧地沟一趟趟砖房瓦舍。
热闹的小市场上,一伙儿一伙儿的人们正闲逛着。
这时,一阵雄壮的音乐声突然响了起来。
音乐声中,一辆插着彩旗和竖立了宣传板的“棚改政策宣传车”慢慢开进了市场。
“棚户区的居民们,大家好!”车上的喇叭响起了广播员清晰的播音,“为了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市政府决定对棚户区进行改造。现将有关政策公告如下……”
市场上的人们,纷纷停住了脚步,靠近了宣传车。
车上跳下了几位工作人员。
他们热情地与居民们打着招呼,并把手里的“拆迁公告”一张一张递到他们手里。
“考虑到棚户区群众的实际困难,政府决定,对拆迁的房屋,免费偿还原面积。要求增加面积的,每平方米按600元优惠价格收费。偿还房屋面积和增加房屋面积产权归个人所有……”车上广播喇叭继续响着。
“什么,600元?”一个年轻人听到这儿,高兴地拍起了手,“价格太便宜了。比上一次减了一半儿呀!”
“小伙子,这次‘棚改’是政府运作,不挣大家的钱。”一位女工作人员趁机宣传说:“开发商的利润,都让给咱们老百姓了。”
“政府运作好哇。”一个中年妇女掐着手指头算了算,喜笑颜开了,“这一回,我们家也买得起房子了。”
“敢情你家行啊!”这时,瘸腿的老拐出现了。他搔着头皮,发愁地说:“你家有人挣钱,交钱就上楼了。我这刚刚办了‘低保’,刚刚供上嘴吃饭呀。”
“老拐,别光发牢骚……”白雪走了过来,“想办法挣点儿钱嘛!”
“我这个样子,谁肯雇用我?”老拐拍了拍自己的瘸腿,质问着白雪;接着,又戏谑地说道:“要不,我去社区,咱们俩一起‘干’吧!”
“你这个瘸鬼,早晨是不是青草吃多了?”白雪气得骂了他一句。
“什么,青草?”老拐一下子没反映过来,“谁吃青草了?”
“没吃青草,你怎么一个劲儿的放驴屁呢?”白雪一下子暗语明骂了。
“哈……”人们看了看吃亏的老拐,哄了起来。
“你……你这书记怎么巧骂人呢?”老拐一下子脸红了。
“哼,一天到晚就知道叫穷。让你爱人找点儿活干不好吗?”白雪数落他来,“上一次,家政公司来招工。人家要她去当月嫂,一个月900元,管吃住。你为什么不让去?”
“我的老婆,凭什么去伺侯别人?”老拐理直气壮地顶了白雪一句。
“哈……大哥是舍不得嫂子呀!”一个小伙子开起了玩笑。
“哼,舍不得,你就住在平房里,看着人家上楼吧!”白雪气愤地批评了他一句。
老拐张开嘴,还想要说什么,广播喇叭又响了,“请居民们认真看好拆迁政策,确定好自己家的拆迁方案,尽快到社区签订拆迁协议。”
太阳西下了。白花花的光,照在卧地沟社区冷清清的院子里。
在靠近院墙的位置,摆了几张桌子。后面墙上,悬挂了一条布幅。布幅上贴了几个醒目的大字:现场签订拆迁协议书。
院子里静静的。几名工作人员失望地看着桌上一字未签的空白《协议书》,情绪显得非常失落。
“喂,水开了。大家喝点儿水!”白雪一只手拎了暖水瓶,一只手拿了一串纸杯子,从办公室里推门走出来。
“白雪姐,你别忙了。”一位女工作人员发愁地说:“这都两天了。一份协议也没有签上……哪儿有心思喝水。”
“别急嘛。”白雪一边倒水,一边劝大家,“搬迁是件大事儿,谁都得慎重考虑……再说,我们的工作还刚刚开始,别急……”
叮铃……这时,女工作人员的手机响了。
“喂,卧地沟吗?你们那儿的情况怎么样?签了多少户了?”手机里,传来了孙区长焦急的声音。
“区长……对不起。”女工作人员皱起了眉头,“还是零……”
“什么?一户也没签?”孙区长着急了,“你们是怎么搞的?人家西城区,已经签了50户了。群众情绪很踊跃哇!你们卧地沟怎么倒落后了?”
“方总,我们说得口干舌燥,人家就是不签。我们也没办法呀!”
“嗯,白雪书记在不在?让她接电话。”
女工作人员把手机递给了白雪。
“方总,我是白雪。”白雪接过了手机。
“白雪呀。你们卧地沟是中央、省、市领导视察过的地方。拆迁工作怎么打不开局面呢?你看看人家西区……”
“方总,我们的工作不到位,我应该检讨。”白雪先抱歉地说了一句,接着却又噘起嘴,不服气地说:“可是,我们与西区比不了。我听说,他们雇用了黑社会的人,那些歹徒一手拿钱,一手拿刀,硬逼着老百姓往协议书上签字;这事儿,我可干不了。”
“呵呵……”孙区长听到这儿,在电话里笑了,“西区的地理学者有些野蛮不假;可是,人家的速度跑我们前面去了;孔书记、吕市长一个劲儿地表扬呢!你们卧地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