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为自己军事生涯典范的胡维风不会不知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道理,在整个战略布局之上中国政府先行退让,请急于一战的印度入瓮,而自己而引而后发。充分显示了大国搏弈的谋略之妙。外交之上中国不仅获得了被印度逼入死胡同的东盟各国的依附,以这些国家的财力和物资抵消了劳师远征的困难,而且还与美国、欧盟达成协议,成功的孤立了印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胡维风自认所能发挥的无非是野战的“伐兵”和最后阶段的“攻城”了。
而这两个方面胡维风感觉自己的表现均不如人意,海军虽然成功的击沉了印度海军的以“辛格”号航空母舰为首的众多舰艇。但是以意外的损失了“北虎”号
093D型核动力攻击潜艇,而空军则自开战以后便一直遭到了俄印联合的“方块A”中队的阻击,虽然最终艰难的夺取了全面的制空权,但是由此损失的时间和付出高昂代价却不得不让他感到汗颜。中国陆军的表现是胡维风最为满意的,特别是自己一手创立的中国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战集群成功的在吉隆坡城下,以少破众、斩将溃围,为他的指挥艺术增色不少。即便如此在许多局部战场上中国陆军仍然颇多闪失,虽然最终没有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也让胡维风心里没底。
而最让胡维风感到不安的则是战役最后阶段的安达曼群岛攻坚战,自己在绝对优势兵力之下,不仅进展缓慢而且损兵折将,如果中央军委细纠起来,完全可以将他此前的努力全盘抹杀。虽然在战役进程中他可以不去考虑这些,但是回到北京面对着难策的“天威”,他却不得不为自己的仕途细细考量。好在林太平在他临行之前,为他献上了这一条“攻心”之策,让胡维风在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长曹阳上将面前成功的扳回一城。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啊!”面对着总参谋长的褒奖胡维风不能不谦虚的一笑。手里握着号称总参“西南通”的林太平为自己捉刀的印度军队对孟加拉可能实施的战略推演计划,胡维风在与曹阳上将探讨印度军队行动之上显得底气十足。在这接连几天的小规模接风宴上,胡维风一边向曹阳上将提出中国军队介入孟加拉战局的种种设想,一边也在揣测着中央军委将任令羽派往孟加拉的真正意图。
“不错,小胡你能有这样的大局观和战略眼光,不愧是我军新一代的大将之才。你对印度军队部署的种种预测现在已经得到了总参情报部门的确认了。可以说差别不大。你本人不是搞情报出身,竟能有如此的成绩真是难能可贵啊!”曹阳上将拿起手中的酒杯,微笑着对胡维风说道。当然这些不过是在外人面前的套话。身为“十三翼将”的组建人,曹阳上将当然清楚虽然胡维风不是搞情报出身,但是自己安排在他身边的“十三翼将之鬼谋”—林太平却是中国军事情报系统之首的总参二部出来的精英。
确定一国军队战斗力的强弱,除战略、战术、技术装备、教育水平的因素之外,情报工作的收集能力之强弱,也是评价标准的重要组成部份,尤其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战争中,情报工作的高科技化、及其杰出的收集能力,已成为国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
与军事装备的迅速更新换代所投入的巨大人、财、物力相比,中国军队在军事情报、国防产业技术的信息收集方面的投入也同样不遗余力,与前苏联的军事体系所不同的是,中国军队系统的情报收集活动(总参谋部第二部、第三部、总政联络部等),其规模、范围似乎远比苏军同类系统—总参情报部(GRU)要广得多。美国五角大楼曾一度评价中国军事情报系统的活动是全球规模的。就此而言,它已经超越了可与俄、英、法、日同等的大国情报机构。成为了唯一能与美国情报网络在世界范围内抗衡的情报部门。
根据海外推测总参二部每日早晨7点便可将过去24小时世界各地的各类战术情报、战略情报完成分析,同时汇集成文送交军委、政治局、各军兵种总部。总参二部所提交报告主要内容来自所下辖的6个分析局。其中,第一局原先负责台湾,第二局为战术侦察局,第三局为武官局,第四局主管俄罗斯、东欧,第五局负责美、欧各国,第六局为亚洲分析局。由于历史原因,总参二部情报收集的主要对象长期偏重于台湾方面。但是随着两岸和平统一,原先对台工作的第一局已经开始主攻对美情报工作。
而一向谨慎低调的林太平则来自于总参二部的第二局,虽然名为“战术侦察”局,实际上也兼有战略侦察的任务。即二大层次(战略侦察、战术侦察)的活动溶为一体。在战略层次上,负责准备进行战略决战所需要的各种情报资料。如对中国周遍可能发生的战争和中国可能介入的战略选择进行研究。当然其中也包括未来战场地形、人文等方面的具体情报的收集。林太平长期以来主攻的就是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所以在中印战争中曹阳上将才派他前往印度洋战区。
“不过既然小胡你对孟加拉方面的战局颇有心得,我倒是想请你再来作一局兵棋推演。”酒过三巡,曹阳上将突然带着笑意对胡维风说道。“只有我来担任任令羽的角色吗?”虽然渴望能和任令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来向曹阳上将证明自己比对方更为优秀,但是胡维风得到的答案却多少令他有些失望。“不!你来指挥印度军队,我为你准备了另一个任令羽。”
虽然胡维风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一个任令羽那样的将才,但这种怀疑的前提是他还没有接触过他下面的对手。在“十三翼将”这个人被称之为“影龙”。
第五十二章:孤城墨守(三)
“我是一个英雄吗?”坐在印度边境保安部队的军用卡车上,此刻仍有些浑浑噩噩的萨非卡。比斯瓦斯懵懂的注视着车外不断向后飞驰而去的树木脑海里不时闪过那个恐怖的夜晚和此后自己种种难以理解的遭遇。作为遭到“孟加拉军队”偷袭的印度边境保安部队中唯一的幸存者,印度陆军找到萨非卡。比斯瓦斯已经是冲突爆发后的第二天中午了。当时受惊过度的萨非卡。比斯瓦斯依旧蜷缩在自己藏身的土坑之中。
在几乎昏厥的状态下他被几个印度陆军士兵抬出了土坑,并被迅速送到位于后方的战地医院里。军医对这个几乎没有任何外伤的年轻人的诊断结果是“受了过度惊吓而出现休克”。但是这并不影响印度军方此后对他的包装和宣传,在印度军方的战前动员之中,萨非卡。比斯瓦斯成为了印度边境保安部队在那场一边倒的冲突中的战斗英雄。印度军方宣称当时有近千名孟加拉士兵埋伏在边境一侧对这支巡逻小队发起了突然袭击。萨非卡。比斯瓦斯和他的战友浴血奋战,在击毙了上百名进攻者之后,终因寡不敌众而最终全部战死。虽然萨非卡。比斯瓦斯的配枪里还装用满满的弹夹,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杀敌的数量。
印度边境保安部队总监都亲自来到加尔各答接见了仍在病床上接受心理治疗的萨非卡。比斯瓦斯,并以此向所有新近入伍的印度边境保安部队士兵表示孟加拉人并不可怕,他们只是一群装备极差的乌合之众而已。只要拿出勇气,即便是新兵也可以在战场之上创造辉煌。当然除了来自于上级的关心之外,印度陆军的情报部门也在萨非卡。比斯瓦斯清醒之后多次造访,反复盘问他关于当天晚上在边境之上所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但是对于这些询问,萨非卡。比斯瓦斯却丝毫也想不起来那个夜晚的一切,他的记忆之门似乎是为了实行自我保护而永久的关闭了起来。
在医院里接受了两天的短暂治疗之后,萨非卡。比斯瓦斯被要求归队。此刻他身上的光环仿佛一夜之间退散殆尽,他被重新编入一个步兵班。和众多的新兵一起向着印孟边境的方向开始前进。这是一支空前庞大的行军队伍,超过12个营的印度边境保安部队此刻正在加尔各答以东的印孟边境上集结待命。他们负责着从边境城市邦岗直到海岸线的漫长边境。“我们担任的应该只是防御任务吧!只要驱逐那些试图越过边境的孟加拉难民就可以了!”大多数印度边境保安部队的新兵都还并不明了自己即将承担将是如何艰巨的任务。
而此刻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郊外的中国人民国防军总参谋部电子指挥中心内,另一场印孟战争的准备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担任印度—孟加拉战区指挥官的是刚刚与印度军队在马六甲海峡地区交过手的胡维风,虽然对于印度军队对孟加拉的军事行动胡维风本人并不看好,但是兵棋推演毕竟只是一场模拟而已,而且曹阳上将还表示此次安排一个假想中的任令羽作为自己的对手,那么一股作气在推演之中战胜对手,无论如何将在自己与任令羽的竞争之中占据绝对的上风。
此刻兵棋推演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双方参加推演的人员却已经陆陆续续的抵达会场。和印度军队的实际配置相对,在胡维风的身边也有4位中国人民国防军的现役军级指挥官来指挥印度陆军可能在战区投入4个集团军。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黄玉成少将负责指挥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军长艾寅少将负责指挥印度陆军第3集团军、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军长宋仕波少将负责指挥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这3位悍将都是胡维风亲自向曹阳上将请借而来。38集团军的重装突击战术、第39集团的直升机群快速机动和出色的山地战能力都与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印度陆军第3集团军的战术特点相吻合。而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的军长宋仕波少将更是胡维风的老下属了,请第54集团军的军长来客串印度陆军第4集团军的指挥官更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讽刺,要知道在1962年的对印度自卫还击作战中,正是第54军下属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