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说天下系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说天下系列-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次,张仪对秦惠王说:“陈轸他携带大量钱财出使于秦、楚两国之间,本应该搞好秦、楚两国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在楚国并没有对秦国表现得更亲善、友好,反而与陈轸个人关系很好。”

秦惠王很奇怪地问张仪说:“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陈轸他替自己打算的多而替大王想得少。我还听说陈轸想要投奔楚国。他都对您这样了,您为何不让他离开呢?”张仪回答说。

秦惠王听后很生气,就把陈轸召来。

“我听说你想要离开秦国而去投奔楚国,是不是真有这回事?”秦惠王问陈轸。

“我是有这种想法。”陈轸答道。

“张仪果然没有说错。”秦惠王很不高兴地说。

“这事不仅仅是张仪知道,可以说是路上的行人都知道。”陈轸对答道。

“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如果要被卖的仆妾不用走出家门街巷,便已经被闻讯而来的人买去了,那就说明她是个好仆妾;而被丈夫抛弃了的妇女要是能再嫁于本乡本里的,那就说明她是品德良好的妇人。假如我对我的国君不忠心,那么,楚王又怎么会把我当作忠臣来对待呢?他又怎么会想让我去他那里呢?现在我的忠心都被大王您抛弃了,那么我不投奔楚国又去哪里呢?”陈轸娓娓答道。

听完陈轸的解释,秦惠王才知自己错怪了陈轸,于是,就极力挽留他,之后,对陈轸更好。但张仪还是处处与陈轸作对,为了怕自己在秦惠王面前失宠,张仪更加不择手段地排挤陈轸。一年后,秦惠王任用张仪为相国,陈轸心灰意冷,无奈之下投奔楚国。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并没有得到楚国重用,反而派他出使秦国。这弄得陈轸很不高兴。人在伤心时容易想到故人,陈轸亦如此。这时,他想到了秦惠王,甚至有些想念他。

出使秦国时要路过魏国,陈轸的老友犀首在魏国做事。此时,犀首在魏国也不是春风得意,而且他也了解陈轸目前的处境。所以,开始时,犀首推辞不见陈轸。

“我可以让你家主人改变命运,他不见我的话,我会马上离开。”陈轸让犀首的家丁传话。

正在独酌的犀首听家丁如此说,便出来会见陈轸。

“你怎么喜欢喝闷酒呢?我记得你从来不喝酒的啊!”陈轸见犀首在喝闷酒,便问他。

“现在没有事做啊。”犀首答道。

“我可以使你有很多事情做!”陈轸说。

“那我怎样才会有事情做呢?”犀首问道。

“现在魏国的相国田需邀约各国诸侯合纵联盟结好,但是楚王对此持怀疑态度。现在你只需对魏王说:‘我与燕、赵两国的国君有旧交情,所以,我想去拜见一下他们。’如果魏王同意让你去,你就大造声势,说要到燕、赵两国去。”陈轸说。

思虑再三,犀首按陈轸说的话去做了,结果,燕、赵两国在魏国做客的人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马上用最快的方法禀告各自的国君,两国都派人到魏国迎接犀首。但有一个人却十分生气,他就是楚王。

“魏相田需来与我结约,但是他们的犀首却前往燕、赵两国,这分明就是在欺骗我啊!”楚王大怒道。

愤怒之下,楚王不再理会田需的建议。但他却不知道,这样的结果,完全是陈轸,一个不受他重视的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如果他知道,是否会对陈轸另眼相看呢?

作为使者,陈轸终于到达秦国,却恰逢韩国和魏国已相互攻伐一年多了。由于韩国和魏国都没有停战和解的意思。于是,秦惠王就想凭借自己的实力来阻止这场战争。当然了,这样做不仅可以乘虚消灭韩、魏两国,还可以向其他的诸侯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至于怎么做,他还没有考虑好。

正是此时,陈轸到达秦国。

陈轸到达秦国前,秦惠王曾召来群臣问计:“我想使韩、魏两国停火,和平共处。诸位以为如何?”

大臣们各执一词,众说纷纭。

有人说:“对!我们应该去解救他们,让他们停止战争。”

但立即有人反对:“他们打他们的,关我们什么事?我们应该保存实力。”

大臣们的意见,让秦惠王一时难以做出决定。

陈轸到达秦国,秦惠王特别高兴,特意召见他。

“现在,韩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一年多了没有停止。我想解救两国的人民,大臣们有的说解救为好,也有的说不解救为好。希望你能为我好好考虑这件事情。”一番寒暄后,秦惠王对陈轸述说自己的烦恼。

陈轸没等秦惠王说完,已胸有成竹。他先不谈韩、魏的这场战争,而是问秦惠王:“大王想统一天下吗?”

“当然想,你有什么妙计?”秦惠王说。

陈轸说:“谈不上有什么妙计,但是我可以给你讲个卞庄子刺虎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叫卞庄子,他以开旅馆为生。卞庄子为人喜好勇武,自己也经常练武,在当地十分有名。

不知何时,当地山中出现了两只老虎,经常出来伤害家畜,甚至咬伤、咬死人。卞庄子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于是,他买了一把寒光闪闪的青铜剑,准备去杀老虎。

一天,一个牧童气喘吁吁地跑来,对卞庄子说:“不好了!有两只老虎正在吃我的牛呢!你快帮帮忙去把老虎赶跑吧!”

卞庄子听后,立即提着青铜剑随着牧童跑到山上。到了山上,卞庄子见一大一小两只老虎正撕咬一头牛,而牛则拼命地挣扎着。见此情景,卞庄子二话不说,拔出青铜剑就要去刺杀老虎。

此时,他旅馆里小伙计过来拉住了他,对他说:“不要性急,你看这两只老虎一大一小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牛,吃到了甜头,到最后必然会争抢起来,到时它们之间必然会互相搏斗。正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死’。而死的那一只肯定是小老虎。等小老虎死了以后,大老虎肯定也会受到伤害。到那时你再去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岂不是轻而易举。”

卞庄子认为小伙计说得有道理,于是他们就在树丛里隐藏了起来。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为了牛而争斗起来,又是扑,又是咬,又是抓,最后小老虎被大老虎咬死了,而大老虎也弄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这时,卞庄子猛扑过去,一剑就刺中老虎的要害,那老虎长啸一声就断了气。

陈轸所讲的正是“坐山观虎斗”的故事。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秦惠王,韩、魏两国互相攻打,一年还不停止,他们之间必定互有损伤。大国也会受损,小国也会残破。秦惠王如果想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那就只有让他们继续打下去,等到他们伤亡惨重的时候,再用重兵去征讨他们,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后来,秦惠王采用了陈轸“坐山观虎斗”的计谋,在韩、魏两国都受到重创时,兴兵讨伐,取得完胜。

陈轸慕名而来到秦国,又因没有受到重用而回到楚国;之后,又因楚王的冷落,出使秦国;尽管他不是名垂千古的良臣名将,却因其让秦惠王采用了“坐山观虎斗”的计谋,不费吹灰之力,消灭了韩、魏两国,从而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佳话。

8。 远交近攻,范雎制定外交方略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诸侯割据一方。秦国由于经过商鞅变法,势力发展得最快。到秦昭王时,秦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此时,可谓是乱世出英雄,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范雎,在此时闪亮出场。

范雎,也叫范且,字叔,战国时魏人。范雎曾担任过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李斯对他的评价为:“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枉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范雎是如何帮助秦昭襄王蚕食诸侯,成就伟大帝业的呢?其中具体的细节,我们现代人难以得知全貌,更不可能如述家珍般一一道来。但其最重要之处,则是其帮助秦王制定了远交近攻的谋略。什么是远交近攻呢?说白了,就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

当然了,对于范雎来说,要说服秦昭王实施这种策略,自有一番曲折。

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难。范雎也是如此。

有一段时间,范雎总是不得志。比如,最初范雎是想为魏国建立功业,但因家贫无法得见魏王。范雎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魏昭王让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往。此次出使,范雎凭借自己的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想不到的是,在拒绝齐王的挽留回到魏国后,中大夫须贾却向相国魏齐诬告范雎私受贿赂,出卖情报。

范雎不知道须贾为什么会这样做。但如果不是用了重金行贿相国魏齐手下人的话,他必定会死于魏齐的拷打之下。

半年后,秦昭王派使臣王稽访魏。范雎好友郑安平让化名张禄的范雎同王稽会面。一番交谈后,王稽发现范雎是难得之才,并将他和郑安平带回秦国。好事多磨,由于当时秦国朝政是被昭王生母宣太后和舅舅穰侯一党把持。因而,范雎虽然到了秦国,但依然无法得到昭王的召见。

秦昭王召见范雎,是范雎在客馆里待了一年多之后。而这之前,范雎给秦昭王写了封信,说有极其重要的话奉告。

秦昭王不知道范雎有什么重要的话奉告,但他对范雎的召见,却意义非凡。

那天,范雎见秦昭王坐着车过来了。他既不迎接,也不躲避,自顾自地走他的道儿。

秦昭王手下见状叫他躲开,说:“大王来了!”

范雎回答说:“现在秦国只有太后、穰侯,哪儿有什么大王呢?”

秦昭王听后,急忙下车,恭恭敬敬地把范雎请上车去,因为这句话正好说到了秦昭王的心坎上。

车子一路向前,直向离宫。

在离宫,秦昭王以正式的宾主礼仪接待了范雎,尽管范雎一再谦让。

之后,聪明的秦昭王把左右的人都支使出去,但让范雎想不到的是,当宫中只剩下他们两人时,秦昭王竟然跪身请求说:“请问先生怎么来教导我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