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洗。一旦搞起美式民主,多数不保护少数,少数不服从多数,只知争斗不知妥协,因而只适合威权统治。可是整个国家在美国人占领下,知道又能怎样?
好在这时南北分立,国家的另一半成立了金日成为首的共产党政权。美国人再横,权力也过不去三八线。南北关系越紧张,美国人就越是得倚重韩国政府。在美苏对抗的大背景下,李承晚马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坚决反苏反共,使用种种手腕把美国拉住,帮助他巩固政权,排除异己,建立独裁统治。
面对咄咄逼人的红潮滚滚,美国人也只好对李承晚独裁睁一眼闭一眼。在整个冷战时代,这也是全球独裁者的拿手好戏——“养寇自重”。这些人都看透了美国人——我支持你反共,你就会支持我独裁。
然而,在搞权术方面李承晚是能手,对经济建设他却是白痴。在整个李承晚统治期间,韩国经济停滞不前,仅靠美援度日。因此,经济秩序混乱,物价飞涨,农村破产,使大批农村青年流入城市,壮大了已经庞大的失业大军。他们要工作,要吃饭,社会问题成堆,人民群众对李承晚普遍感到不满和厌恶。
李承晚之所以下台,腐败也是其中一个因素。权力失去制约,美国的大笔援助落入各级贪官污吏的私人腰包。官商勾结盛行,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家罢市,人民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文官和党人软弱无力,各派势力你争我夺,政坛难以稳定,少壮派军人朴正熙以不到四千人的兵力,干净利落地发动政变,开启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军政府时代。
朴正熙之所以能迅速稳定住韩国局势,主要原因一是战后韩国政府大量裁军,中下层军官人心惶惶,急盼有人替他们做主;二是示威学生自恃有功,不满文官和党人“窃取革命果实”;三是朴正熙个人在军中属非主流派系,不满高层腐败,早就声言“政变净军”,团结了一大批少壮军人。
存在便有道理,任何事情的产生都有其内在的原因,在很多偶然背后也包含着一定的必然性。黄历虽然佩服的人不多,但也很少轻视与他打交道的人物。朴正熙能领导韩国在经济上崛起,创造“汉江奇迹”,当然不会是个无能的家伙。
当然,此时的朴正熙刚刚上台,脚跟未稳,对黄历那是相当的恭敬,欢迎仪式异常的隆重。而令黄历感到得意的是在仁川港竟然立起了一座他的全身雕像,以纪念他指挥的仁川登陆挽救了韩国的命运。
朴正熙对黄历的访问是极尽热情的招待,真应了那句老话: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当第一次私下会谈后,黄历总算是知道了朴正熙的真实打算。
可以向越南派遣战斗部队,但要求参战费用由美国或南洋联邦“买单”,而且作战指挥权要在韩军手里,韩军只根据联军的总体部署进行协同作战;要求提供一笔高达五亿美元的长期低息贷款,以便使现政府能够正常运转,并作为经济发展项目的启动资金;邀请南洋联邦的企业来韩国投资建厂,以解决失业严重的问题;请南洋联邦派遣经济专家,帮助韩国制定一份长期的,适合韩国现实情况的发展策略;请南洋联邦派遣技术和管理人才,对韩国现有的大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并和管理培训……
第262章 访韩会谈
黄历从与朴正熙的会谈中敏锐地发现,对于韩国要发展经济的宗旨是确定了,但要如何发展,朴正熙还没有太清晰的思路,而且对南洋联邦的发展模式比对美国的发展模式更加钦佩,更加感兴趣。
当时的韩国经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民生产总值仅23亿美元,人均GDP只有87美元,基本上是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象什么三星、现代、LG、SK、现代汽车、韩进、浦项制铁等后世的知名企业,现在更是连影儿都没有。
而南洋联邦的经济发展从四五年开始已经进入了第四个五年计划,在前三个五年计划中,分别达到了各自的目标:一,打破贫穷现状,引进外资,为自身持续增长奠定基础,进行社会基础建设;二,通过农业、工业、商业和社会基础建设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经济以百分之九的年平均实际增长率发展,GNP翻番有余;三,以优惠政策为引导,推进六个战略性工业的发展,即钢铁、石化、有色金属、机械、造船、电子,并着手进行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创造社会公平。
而从六零年开始的第四个五年计划则以稳定经济作为主要目标,强调新技术的应用和设备的更新,强调自由竞争,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市场经济的作用和积极的创新精神,以便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借助于稳定的政治环境,丰富的资源,大量的美金援助,正确的发展规划,先行一步的优势,南洋联邦的经济能够以百分之九的年平均实际增长率持续发展。作为亚洲第一经济实体,南洋联邦所取得的成绩当然令韩国钦佩,也令亚洲各国所侧目。其实,如果不是有军事投入的拖累,南洋联邦的发展将更具震撼性。
借鉴于战后德、日、法等国的成功经验,南洋联邦有黄历这样一位领导人,真是侥天之幸,发展不起来,速度不快,那才叫奇怪呢!
“从我国的发展历程来看,贵国现在刚刚起步,可以先对劳动密集型轻工业进行大量投入,政府可以在经济政策上有所倾斜,给相关产业提供金融和税收的优惠。”黄历思索着说道:“当然,这只是我的不成熟的想法,具体的还需要专家来考察,从人口数量、素质、分布等综合因素考虑,才能得出准确的意见。”
“总统先生的见解精辟,给韩国指出了光明之路。”朴正熙恭维了一句,又有些发愁地说道:“可是,资金的严重短缺成为了我国发展经济最大的障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贵国的大力帮助啊!”
“要引进必要的外资,这是肯定的。”黄历淡淡地笑道:“但还需要相关法律的健全,没有优惠,没有安全的保障,就没有吸引外资的条件。当然,我国是愿意向贵国提供低息长期贷款的,对于这点,你可以放心。”
朴正熙面露喜色,又试探着问道:“对于美国要求韩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总统先生,您觉得我国应采取何种策略。”
黄历反感日本早已不是秘密,在对日和会上的强硬,以及之后外交上的冷淡便已经证明了此点,朴正熙先打个招呼,便是希望得到黄历的谅解,毕竟得罪美国也不是什么好事。而且,由于李承晚的愚蠢和自大,韩美关系已经处于紧张状态,虽然美国人最后在“逼宫”李承晚起了作用,但对他的军政府还处于观望状态,已经削减的美援并没有松动的迹象。
当初,美国要李承晚上台,原希望他能听话,在美国摆布下充当一枚棋子。但一心要称王的李承晚却要摆脱一切掣肘,为所欲为,而且以‘反共’为借口要求美国无条件地支持他的一切胡闹。二者用意相背,猜忌日深。李承晚整天疑心美国事事拆他的台,在为换马作准备,因而使出种种要挟手段对付美国;而美国也感到李愚昧而狡猾,变化无常,越来越难以容忍。结果,李承晚与美国派驻韩国的代表之间经常处于相互厌恶和对立之中。
李承晚利用各种机会用敲竹杠的方法弄美国人的钱,也引起美国人的极大反感。战争爆发以前,他看准美国着意利用韩国这个桥头堡后,就屡次抬高价码,要求美国多给军援,结果闹翻了。战争爆发后美国增加了军援,才使二者关系维持下去。
在一些有关美国全球战略的问题上,李承晚总是横踢马槽,为美国制造点不大不小的麻烦。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以后,李承晚就多次忤逆美国旨意,宣称停战协定“无效”,并叫嚣“北进统一”。中立国停战监督委员会成立以后,李承晚又曾下令该委员会‘五日之内离开’韩国,并指使一些人上街示威反对停战,围堵美国军营。
战后的日本是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为了美国利益需要,美国极力把韩国和日本拢在一起。但是,李承晚却拿出“反日斗士”的派头,拒不合作,并到处散布对日本的仇恨。他对美国设计的“韩日关系”蓝图故意抱冷落态度,虽然谈判有年,但李承晚一直借故拖延,终其一世,也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对此,当时美国驻韩国代办松林就曾说过:“从我们的立场看,他对日本的态度造成了韩日关系的混乱……坦率地说,对他的下台我们是很高兴的”。
尽管韩日关系正常化是不得不实行的外交政策,但黄历却不想就此放过日本,总要给日本制造点麻烦才比较心安。
“在国际上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本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考虑到韩日历史以来的关系,我个人认为,这将在韩国国内的民众中掀起反对的浪潮。”黄历低沉地说道:“日本给韩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从对日和会的索赔上来看,一些亚洲国家仅被日本占领了三至四年,都获得相应的赔偿。而韩国被日本统治了三十六年,损失的人力财力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显然是有失正义的。”
“但从国际通行的惯例来看,比如英法等国的殖民地独立时,都没有向原宗主国要求赔偿的先例。”朴正熙有些失落地说道:“日本正是基于此点,拒绝向我国进行赔偿。而在对日和会上,美国也赞同这个理由。”
“时间不同了,美国的态度也会有所改变。”黄历微笑着解释道:“只要贵国政府对日索偿的态度坚决,为了减轻对贵国经济援助的负担,美国也许会支持贵国的对日索赔。当然,前提是要搞好与美国的关系。”
“总统先生,还要请您在其中斡旋说服,多多费心。”朴正熙深深地低下了头,拜托道:“您在美国政府中的影响是无人能及的,如果能促成此事,全韩国的人民都将对您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