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康、梁保皇派展开论战,对孙中山思想多所阐发。1907年随孙到新加坡、河内设立**机关。组织同盟会于华南发动的历次起义中担任筹饷、运械等工作。直接参入了黄冈、镇南关起义。
1908~1909年胡汉民在新加坡《中兴日报》上发表大批文章继续批驳保皇派。先后任同盟会南洋支部长、南方支部长。在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为统筹部负责人之一。1911年11月广东独立时被推为广东都督。12月随孙至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长。
1912年4月在孙支持下再任广东都督。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任国民党广东支部长。1913年6月被袁世凯免去粤督职务。“二次**”失败后随孙中山赴日本,继续进行反袁斗争。1914年5月加入中华**党,任政治部长,主编《民国》杂志。1917年6月奉命联络西南实力派,为发动护法运动作准备。9月任中华民**政府交通总长。
1918年5月,随孙中山离广州赴上海。1919年作为孙的代表参加“南北议和,在和会上坚持孙恢复旧国会、取消卖国密约的主张。8月任《建设》杂志主编,同情学生爱国运动及新文化运动;发表《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等文,对唯物史观作些介绍。
1921年任中华民国政府总参议兼文官长、政治部长。陈炯明叛离南方政府后,协助孙进行讨陈工作。1923年任办理和平统一事宜全权代表。6月任陆军大元帅大本营总参议。赞成孙改组国民党的决策,参与《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起草与审查。1924年1月被孙指定为国民党“一大”主席团主席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后主持上海执行部。5月奉命回粤,代理大本营事务,兼任黄埔军校教官。9月代行大元帅职权,留守广州。10月兼任广东省长。对商团事变始主妥协,后执行孙的命令参与领导平定商团叛乱。
这些调查局早就整理出的资料,此刻在刘铭九的大脑中飞快的翻转着。根据调查局的报告上来看,和自己前世对这个人的了解,刘铭九对这个蒋汪派了国民党元老,却丝毫没有什么好的感觉。并不是因为从前他接受的教育受到什么影响,而是对他同室操戈的去参与杀掉自己党内的元老,这样的人在刘铭九的思想里,就是地道的小人。
很快,刘铭九收拾好了象棋,刚将象棋放到书柜中,王琬就带着一个高高个头、精瘦的中年人走进了书房。直身后的刘铭九心里虽然对这个人很是不感冒,但是还是立即换上一幅亲热的笑容,快步迎着这个戴着一幅黑边眼睛的中年人走了过去。边走还在嘴里连连的说到:“胡先生亲自来山东,在下未能亲自远迎,还请胡先生多多谅解。”
“哪里话,哪里话。”那个中年人也迎着刘铭九快步走来,将他的一双手与刘铭九的双手紧紧的握住后,嘴中继续说到:“刘总司令刚刚收取整个山东,军政事务繁多,胡某很是理解您的忙碌,又怎敢责怪您呢?”
两个人的手握到一起后,都迅速的打量起对方来。胡汉民看着身穿一身毅武救**特制的将官服,却不见领章上有任何徽章的刘铭九。那张刚毅、充满朝气的脸,让他联想去了当年同样年轻的自己和孙中山等人。不过在眉宇间,胡汉民却在刘铭九那里见到了有股隐隐可见的霸气之色。而且他还在刘铭九的整个面部表情中,看到了只有长期拼杀在一线的大将才有的威严神色。这种威严,不是可以装出来的,也是藏不住的。因为只有真正沥血奋战过的人,才可能养成这样一种不怒自威的神情。
面前的这个中年人,打量着自己。刘铭九也同样在这个据自己回忆,在后世对国民党影响很大的元老。他瘦弱的身体,显的十分文弱。那一幅黑边大眼镜下面那双眼睛中,却时不时的在不经意间闪烁出精明干练的目光。奔五十的人了,却看不出任何真正的苍老,相反有的却全都是精干之色。难怪这样的一个人,可以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对国民党的影响会那么大。有这样一幅神情的人,又有几个不是在政治上的强手呢?
第六节 听宣不听调
第六节 听宣不听调
两人彼此之间的打量。实际上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却都让彼此对对方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胡汉民清楚的知道,为什么共和党和毅武救**,会连战连捷、至今不败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有了这样一个一看上去,就很明显人与年纪不相符的成熟、干练和精明的领导者。刘铭九的神色间,已经让这个老道的政治家,看出了许多王者才应该具备的气质来。
刘铭九也很清楚的知道,这个孙中山先生的前人秘书,在政治上将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对手。不过他却不会表现出来什么,而是爽朗的笑了起来,用笑容遮盖住了自己也无法控制,在脸上很容易就给人看出的那些容易引起其他政治势力警惕的东西。笑着他接着说到:“胡先生不远千里前来,快请坐、快请坐。王琬,给胡先生上茶。”
说完,他拉着胡汉民亲热的想一边的沙发上走了过去。胡汉民顺着他的牵引,缓步随着他走到沙发前,边坐下边说到:“刘总司令太客气了,你我两党,国民**军与毅武救**,这次南北联合对北洋军阀下手。已经是同志,何必如此客气呢。”
“哈哈,都是为国为民之事,一切都是我辈该做之本分,又何劳胡老您如此过奖呢?”刘铭九边说,边伸手向胡汉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后,自己先端起了王琬送到自己面前的茶杯。右手拿住茶杯上面的小盖子,轻轻的在茶水上面撩去了一些蒸汽,让茶水快些凉下来。
看到刘铭九那幽雅的动作,胡汉民就明白了,这个年纪不到的毅武军领袖,竟然也是此道高人。他也端起茶杯看了一下,却被这个说是杯子,其实更象碗的东西惊了一下。这个茶碗竟然会是他只曾经在日本见过一次,正宗的琉璃碗。惊讶只是瞬间的事,胡汉民却没有让自己的吃惊一直下去,而是迅速的抬头盯着刘铭九笑着说:“胡某还真是不胜荣幸了,刘总司令竟然能用这样的稀世珍品,来接待胡某。如果胡某没有看错的话,您这应该是真正的波斯琉璃碗吧?这花纹、着雕工,啧啧,还真是非一般之凡品啊。”
放下手中的茶碗,刘铭九依然带着那幅微笑,看向胡汉民这个民国时期的四大书法家。要论此道,这些所谓的民国文化名人们,都是此道之中的高者。他笑着说到:“这是上个月我打下青岛的时候,英国朋友为了答谢我们当时没有进攻他们的租界。特意送来的。胡先生如果喜欢的话,我那里还有一幅同样的。根据英国驻青岛那个领事说,此碗叫做什么三光聚流光明碗。呵呵,可惜的是,在下却一直没有看出什么三光聚流,倒是经常会看到夜晚他在那给我冒着怪光。经常弄的我是半夜吓一跳,却看不出有任何的希奇之处。”
“在下先谢过刘总司令了,不过这碗却真的是极品来着。”胡汉民也清楚的知道,面前这个共和党的党首,其实只是上过承德陆军中学高中二年纪的地道小军阀而已。让他来附庸风雅,还真是不可能的事。于是他也不多说什么,直接将话题转入了正题,抬头看着刘铭九笑着说到:“想必刘总司令也很清楚,胡某此次的来意了吧?您的时间宝贵,胡某不敢占用太多,您看你我直言如何?”
这个文绉绉的劲,刘铭九是怎么也适应不了。但对方就是这样一个人,既然南方那个政府派他来,自己也只能好生接待。更何况,这个人在国民党内部的号召力,还是很强大的。要不然蒋光头也不会在和平收编的时候,首先就把他派到自己这里。
至于他的来意,刘铭九前一天已经接到了蒋汪二人的电报。第一是山东国民**政府之选举完成之后,人事上要由所谓的广州国民**政府来任命。第二是共和党是与国民党合作,还是直接并党。蒋光头的电报是想直接合并,而汪兆铭则把共和党看成了一个专门走中间路线,类似**一样的政党是提合作。第…,就是毅武救**的番号的问题。在军队的问题上,蒋汪二人却是保持了一致,按就是希望刘铭九可以去掉毅武救**之号,统一并入到国民**军之中。
在军队并入的问题上,蒋还正式提出了一些简单的计划。按他的电报中的意思,八十万毅武军,除朝鲜的支援军之外,将统一被整编为山东六个军、西南三个军、东北三个挺进军。将统一全部改称为国民**军山东边防军、东北边防军和四川边防军。蒋光头还公开的表示,将任命刘铭九为山东边防军的司令长官、任命罗希良为四川边防军的司令长官、丁绍权为东北边防军的司令长官。【小说下载网﹕。。】
此外,蒋汪的电报上,还有第四条,就是让刘铭九带部队继续夹击江苏、安徽之北洋残余部队。第五点是经济上与南方政府并轨、第六点是外交上保持统一、第七点是授权刘铭九统管山东、河北、北京和天津等地的军政事,并且正式授予其陆军中将军衔,任命为国民**军副总参谋长、华北战区司令长官等职务。
前一天晚上,接到这份电报的时候,刘铭九就已经将自己的所有部下都集结到了一起。一次共和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一届十六次会议,完全都是在讨论蒋汪这分电报,激烈的争论持续到子夜时分。最后已经有了一个定论,并且有了一个21名常委投票决定的结果。
听完胡汉民的话后,刘铭九也不多说废话,而是和他一样直入主题。他看着胡汉民笑着说到:“昨日收到蒋总司令和汪主席之电报后,我党我军联夜已经召开会议。可不知道胡先生您这次来。可还有蒋总司令和汪主席什么其他的指示吗?”
胡汉民也不含糊,随手从他的随身携带的一个文件包中,抽出了一份文件。交到刘铭九的手上后,他才继续说到:“蒋总司令这里,还有一份秘文,让我亲手转交给您。蒋总司令的意思是,一直以来他都认为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