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脸肿,再来签订城下之盟呢?趁着人家好说好商量,顺水推舟才是王道么。
“老三,你也别净往坏处想,总的来说,这对咱们是件好事。”
袁术扳着手指数道:“首先,有了这个缓冲,咱们和青州就保持安全的距离了,当初你告诉我,可以把彭城让给刘备,不就是这个目的吗?只要睢安平平安安的,咱们就平平安安的。”
“可是……”
“没有可是。”袁术一摆手,阻住袁胤争辩,继续道:“曹阿瞒虽然主力西进,但他在梁、陈、颍川都布置了重兵,咱们真的接手谯郡,可就和他接壤了,他打不过鹏举,却能对付得了咱们,吾又有心过把皇帝瘾,万一……”
“……”袁胤头很大。
他这位二哥的性格实在太古怪了,一方面很理智的承认自己的弱势,另一方面却很执著的要当出头鸟,他甚至很清楚当出头鸟带来的后患……这种性格,到底要怎么形容呢?精神分裂么?
“总之,有了睢安,咱们就安全多了。”袁术拍拍手,得意道:“鹏举回高唐后,驻守徐州的就是张儁乂,有他的一万多精兵在,再加上鲁郡的泰山军策应,就算鹏举无暇分身,曹阿瞒又岂敢轻犯睢安?老三,这睢安可是护身符呐!”
“最后,还有这一半的税!”袁术显然是把最令他得意的一项,放到了最后来说,他的眼睛都笑得睁不开了,嘴角也是亮晶晶的,垂涎三尺的样子:“以后,南北货物会避开广陵,专从睢安走,你想想,这次这么匆忙,就有如此大的交易量,将来……”
他用近乎抢的动作从袁胤手上夺过那张纸,迎风抖一抖,满怀憧憬的笑道:“咱们今后再也不会缺钱花了,这才是最大的美事啊!老三,你扪心自问,若是不和青州合作,你去经营这块地盘,一年收上来的钱,能达到和青州合作的百之一二么?”
摆出了这么多理由,袁术轻而易举的说服了袁胤。另一方面,王羽也正试着说服虞翻。
“从前的政策的确有些激进,本将现在也意识到了,一味打压不是解决之道,最合理的应该是双管其下,一方面抑制豪强无节制的扩张,另一方面提高民智,鼓励教育,让普通民众也有上升的机会,渐渐趋向一致……”
“这就是将军从前所说的人人如龙吧?”
“正是如此。”王羽赞许的点点头。对虞翻,其实他也只是知道名字而已,知道对方是东吴名臣,可对方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本领,他就不是很清楚了。
眼下这个睢安特区的构想,也是因为和袁术的谈判出于意料的顺利,结合以义成的形势,他灵机一动想出来的。而虞翻送上门,袁术随口乱说,他才意识到,虞翻和王朗,正是为睢安而设的最佳人选。
睢安太守一方面要得到双方的信任,同时也不能和双方瓜葛太深,以至于有所偏向。另外,此人的名望不能太低,否则会压不住下面的豪强。更重要的是,此人应该是个尸位素餐,不管事的人,至少权力欲望不能太强。
说是地方自治,可论到商业体系的建设,天下又有哪个势力比青州更强?
睢安将来肯定是要渐渐向青州体系靠拢的,王羽现在无暇在江淮展开大规模战事,正好试试和平演变的另一个套路——一地两制。所以,他授意商人们制造舆论,也是为了让百姓们惊喜一下,印象深刻的意思。
有了民间基础,豪族们也知道分寸,只要再找个无为而治的太守,睢安模式就能顺利运转了。
王朗,就是个名声很大,本事没多大的人,正合适做这个太守。而虞翻应该算是个能臣,能借机拉过来倒也不错。
虞翻沉吟片刻,突然问了个很犀利的问题:“翻冒昧,敢问将军,日前两家赌斗,江东精锐尽出,若是将军狠下杀手,江东精锐损失殆尽,势必一蹶不振。将军不下杀手,莫非早就想到了今天的局面?”
“仲翔问得好。”王羽微微颔首,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
那天虽然不是打仗,但江东众将的默契,比他们的武艺给有识者留下的印象更深。可以想象,若是在孙策的带领下,这些人率领千军万马出现在战场上,威胁肯定比单纯的武斗强多了。
若是以守诺重信来回答,肯定会被对方看轻,这年头,处处讲信义等于自杀,若是自己落败,孙策会宽宏大量的不下杀手吗?很难说。
若说道义什么的,也难免会被人当成妇人之仁。
至于说深谋远虑……这倒没错,杀了孙策,只会便宜了袁术。若是趁机夺取了江东,袁术还会这么老实听话吗?对此,王羽可没什么信心。
想了想,王羽不答反问道:“仲翔既然已经意识到孙策军的威胁了,不会不知道周公瑾吧?”
虞翻不明其意,稍一犹豫,这才缓声应道:“此人擅长借势取事,是孙讨虏麾下的第一智者。”
“孙伯符勇武、气势俱都远超常人,不过锋芒过盛,难免有刚则易折之憾。因为他的强势,周瑜在他麾下,并不能完全发挥才能,所以才屡屡有因势导利之举。若是孙伯符死于义成,江东宿将死伤一空,其军必入周瑜之手!其扶保幼主,大权在握,尽展所长,别说江东,恐怕中原也要承受他的锋芒,本将何苦成全于他,给自己竖立这样的大敌呢?”
这个说法是王羽临时想出来的。他没下杀手的主要原因就是要牵制袁术,但这个理由不好拿到台面上来说,不然很容易落下话柄。
不过,解释几句,他自己倒是把自己给说服了。
历史上的周瑜,在赤壁之战前,的确没得到过全力发挥的机会。孙策为人太强势,时不时的还会任性一下,做为臣子,周瑜也不可能事事相劝。
在赤壁之战后,也被孙权颇多掣肘。孙乾一边不得不用他,一边又大搞权术,狠玩平衡,扶植了刘备来牵制他,最后养虎为患,死了周瑜,肥了刘备,两头落空。
孙策要是现在就挂了,才十一二岁的孙权显然还没成熟,掌控不住大权,倒是生生的成就了周瑜这个托孤大臣。
没有掣肘的周瑜会有多厉害?王羽无法想象,也不想去试,反正他也只是拿来说服虞翻罢了,何必太在意呢?
“王将军对周瑜的评价会不会太高了?”虞翻半信半疑。
“不高,不算高,仲翔若是不急,不妨多留几日,想必江东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王羽随口敷衍,想着自己虽然提前动手了,但周瑜怎么也会有点动作才对,到时正好验证自己的先见之明。
结果,消息果然来了,来的还很快,就在第二天一大早,庞统就急匆匆的跑进了王羽的帐篷。
“主公,大事,江东出大事了!”
“何事惊慌?”王羽迷迷糊糊的揉了揉眼睛,想着的确应该搞点规矩了,总不能随便让人打扰自己睡觉吧?也就是昨天晚上被虞翻耽误了,没顾上去见乔家人,否则还不被庞统这小子撞破了春光啊?
“孙策军大捷!十日内连破许贡,严白虎,王朗,全取吴、会稽二郡,就此平定江东!”
“什么?”王羽一激灵坐起来了,心道自己难道也是乌鸦嘴么,这种事怎么这么灵?
第641章 英杰辈出
乍听吓一跳,仔细听过庞统的解释,王羽心中更是惊叹不已。
从先前的接触和了解中,他就已经发现了,和历史上那个只会嫉妒,最后把自己给气死了的周瑜不同,他遇到的这位周公瑾,是个极其擅长借势的智者。
王羽所理解的四大军师之中,贾诩擅长掌控人心,郭嘉在整体战略方面的造诣无人能及,诸葛亮则精于算筹,做出来的计划滴水不漏,而周瑜擅长的就是借势。
这里说的借势,指的并非是找靠山、抱大腿,不惜一切代价往上爬,那是刘备的风格,周瑜的借势,主要体现在他对形势的判断,以及有针对性的将计就计。
这一次,借着孙策渡江北上之机,他将自己的锋芒展示得淋漓尽致。
在孙策动身的同时,周瑜便打着孙策的旗号向吴郡发动了全面的攻势。
吴郡太守许贡先后在吴县和由拳(即后世的嘉兴)战败,无法抵挡,只能仓惶南逃。本欲投靠乌程的严白虎,可因为周瑜封锁了孙策渡江的消息,声势搞得很大,严白虎自保都来不及,哪里还敢随便招惹祸端,只是闭门不纳。无奈之下,许贡只能去余杭投靠许昭。
许昭是名士许靖,也就是那位以月旦评而闻名的许子将的同族,时任余杭都尉,名义上是许贡的下属,但实际上也是那种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仗着自己的名声,他一边收留许贡残军,另一面也是修书给周瑜,意图说服对方罢兵。结果他的使者连孙策的面都没见到就被杀了,周瑜毁书斩使的行为,顿时激起了许昭等名士的义愤,这些人开始私下串联,意图结成联盟,围攻孙策。
事实上,自从许子将跟着刘繇一道被孙策赶走,江东名士就已经对孙策很不爽了,这次周瑜斩使之举,只是个导火索而已。
这一串联不要紧,周瑜的情报封锁很快被突破,许贡等人惊讶万分的得知,孙策已经北上义成,去和王羽决斗了,周瑜居然试图瞒天过海,打着孙策的虎皮吓唬人!
于是,名士们很快得出了结论:周瑜这次大举入侵,很有可能纯粹是为了掩护孙策渡江,奇袭皖城而已,而一向以儒雅著称的周瑜干出毁书斩使这么不地道的事,显然也是欲盖弥彰的缘故。
想清此节,名士们更不迟疑,许靖亲自上门,说服了严白虎,许贡则去山阴拜访了王朗,一个反孙联盟很快结成,三路大军齐出,从三个方向包抄向了在临平湖一带安营的周瑜。
周瑜的反应很快,一见形势不对,调头就跑。联军见状,顿时雀跃不已,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是一扫而空,当下合兵一处,紧追不舍,憋足了劲要一举荡平孙策这个江东大患。
他们其实也没轻敌,周瑜给外界的形象就是个谋臣书生罢了,孙策和他麾下数得上的大将都不在,不趁机给孙策军重创,还等着孙策回来后,继续压迫自己吗?
所以,名士们兴冲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