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已久的野心都是觊觎君士坦丁堡。因此当恰尔托雷斯基在1804 年出任外
交大臣之后就起草了瓜分奥斯曼帝国的计划。他利用彻底重画欧洲大陆地图
的机会,把恢复波兰的设想纳入这个计划。此时亚历山大先迫使土耳其苏丹
承认俄国对多瑙河各公国的保护关系:1802 年,沙皇发布一道敕令,除守备
队之外,将所有土耳其人逐出这些公国;敕令规定所有官职均由希腊人或罗
马尼亚人充任,没有俄国同意不准撤换公国国君。从1783 年起,格鲁吉亚
君主就接受俄国沙皇的保护,1803 年国君赫拉克里斯死后,格鲁吉亚很快就
被并入俄国,俄罗斯的统治从此便越过了高加索山。这样,亚历山大的侵略
野心就使得他与埃及的征服者波拿巴发生了冲突。他推断,如果让波拿巴在
德意志建立统治的话,君士坦丁堡就可能落入他的手中。亚历山大从来不是
想与拿破仑瓜分欧洲,他只是在等待从他手里夺到欧洲。
波拿巴的东方政策引起沙皇的不安,沙皇便靠拢英国一步,并间接地鼓
动它撕毁和约。但是当法国要求俄国出面调解时,他就后退一步,对英国疏
远起来。法国的提议满足了他的愿望;他不但可以扮演所罗门①的角色,而
且还能取得马耳他。尽管他的驻巴黎和伦敦的大使马尔科夫和沃龙佐夫执行
着亲英政策,但他于1803 年6 月5 日正式接受了法国的邀请。7 月19 日,
他提出自己的建议:马耳他将接受一支俄国军队驻防;英国将占领毗邻的小
岛拉姆佩杜札;法国则继续占领皮埃蒙特,条件是给其国王补偿;意大利各
邦、荷兰、瑞士、德意志以及土耳其的中立由欧洲列强共同给以保证。总之,
他想以调停英法间争端为口实而充当整个欧洲大陆的仲裁人。法国如接受这
一调停将一无所失,因为它的自然疆界不成为问题,甚至也不危及它对意大
利的控制。就波拿巴本人来说,他本不想被这样的条件束缚手脚,但他即使
赞同沙皇的条件,实际上不会有什么结果,因为6 月27 日英国已宣称它将
不交出马耳他。然而波拿巴已经占领了汉诺威和那不勒斯的各港口,在沙皇
看来,这对他是一种侮辱。于是在8 月29 日,波拿巴最终拒绝了俄国的建
议,理由是这个建议极其偏袒英国。他极为粗暴地对待马尔科夫,并要求召
回这位大使。亚历山大于10 月28 日同意了这一要求,只把奥布利尔留在巴
黎担任临时代办。现在他意识到,波拿巴决不会承认他是欧洲的最高裁决
人,这使他深为恼怒。劫持当甘公爵一事终于使这两个人彻底决裂了。亚历
山大以德意志的保护人自居,在帝国议会上抗议这种破坏德意志中立的行
动。波拿巴从圣彼得堡召回了他的大使,并带着侮辱性的讥讽口气问道,假
如为英国所雇佣的刺杀他父亲的凶手在邻近俄国边境地方定居下来,亚历山
大是否“不会迫不及待地把他们抓起来”。奥布利尔接着申请护照,于1804
年9 月底离开巴黎。
亚历山大既与波拿巴发生冲突,必然就倒向英国。但是由于他仍然对阿
丁顿抱有不满,所以直至皮特重新掌政之后他才以明确的姿态开始接近英
国。然而仍不容易取得谅解。沙皇为了仍然充当他曾经扮演过的角色,希望
组成一个总的联盟来使欧洲实现和平,并完全重新绘制欧洲地图;他甚至谈
到恢复海洋自由!1804 年6 月29 日,皮特只建议英俄结盟,其目的是为了
从法国夺回比利时和来因地区。9 月11 日诺沃西尔佐夫带着谈判结盟的训令
出使伦敦,训令是照抄他的副手修道院长皮阿托利草拟的备忘录的。备忘录
的精神依然是野心勃勃,但为了迎合皮特,提出了要法国退回到它原有的疆
界。莱维森…高尔于11 月出使圣彼得堡,建立联盟的条件开始渐趋形成。瑞
典的古斯塔夫四世于12 月3 日与英国结盟,1805 年1 月同俄国结盟。亚历
山大要求英国与俄国在科孚岛的军队合作,以救援那不勒斯,1805 年4 月,
克雷格将军启航到地中海。但是直至4 月11 日两国才签订条约,英国答应
为俄国参加反法战争的十万名士兵提供补助金一百二十五万英镑。征服地的
分配问题将留待以后再定,但已取得谅解的是:荷兰将取得比利时,普鲁士
将得到来因河左岸北部一带。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强迫法国复辟波旁王朝,但
双方同意竭力使法国接受复辟。条约签订后,亚历山大企图立即加以修改。
他通过诺沃西尔佐夫最后一次试图以牺牲英国人为代价与拿破仑达成协
议,然而英国人却丝毫没有想到俄国人会有必要这样做。
这样,在准备战争的同时,谈判也在进行着。俄国与英国同意增援在波
美拉尼亚的瑞典军队,这支军队将入侵汉诺威与荷兰。在那不勒斯,俄、英
与玛丽亚…卡罗莉娜达成了协议,她在拿破仑于1804 年5 月要求撤换国务大
臣阿克顿之后就执政。11 月签订了一项条约,由一名法国亡命者达马斯男爵
指挥那不勒斯的军队;同时,纳尔逊控制着西西里。此外英、俄还对君士坦
丁堡施加了压力,那里的土耳其苏丹拒绝承认拿破仑为皇帝。可是,单从南
北两方威胁法国还是不够的;要打败法国,俄国人还必需保证能假道德意志
或奥地利。
在德意志,俄国人并未取得任何进展。实施1803 年的“帝国大法”继
续激起德意志各王侯反对奥地利,奥地利正试图在帝国议会中恢复天主教徒
与新教徒之间的平衡,奥国尤其要维护“帝国骑士”的利益。在“帝国骑士”
的名下,包括三百五十名封建领主,其中有很多伯爵和男爵,他们领有一千
五百处封地,总面积达十一万公顷。他们组成三个部分——施瓦本、弗兰科
尼亚和来因,他们直接臣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各自有权进行统治。他
们的子孙一般由于家道贫困而去作教士,或进入政府供职,尤乐意在奥国为
官。事实上象梅特涅、施塔迪翁、达尔贝格和施泰因一类的人家庭出身就是
如此。他们已经由于把教会产业拨归俗用受到伤害,而现在又看到他们自己
为那帮贪婪的王侯所垂涎,这帮王侯要把他们降格为“间接附庸”①,也就
是说,要把他们变为隶属王侯的臣民。普鲁士在弗兰科尼亚开了先例,其它
王侯也就跟着仿效;1804 年1 月13 日,施泰因抗议纳索公爵吞并了他的两
个村庄。奥国根据1803 年“帝国大法”撤销了这些“间接化”的降格措施,
并威胁因此向法国求援的巴伐利亚。奥国态度如此强硬,可能是由于维也纳
已风闻共和十二年巴黎发生谋刺波拿巴的阴谋案。1804 年3 月3 日,即下令
逮捕当甘公爵的前一周,波拿巴向奥国发出一份最后通牒,奥国立即解除了
武装。这次危机产生的后果是:当瑞典和俄国抗议法国侵犯德意志领土时,
南德各邦闭口不言。1804 年秋,拿破仑出巡来因地区,有些王侯来美国兹觐
见以巴结他。他们就组成一个来因联盟问题交换了意见;拿破仑想让欧
仁·德·博阿尔内娶巴伐利亚的奥古斯塔公主,但是这位公主已与一个巴登
的亲王订了婚;达尔贝格建议全帝国与罗马教皇签订一个教务专约,但是德
意志各邦拒绝了这一建议,它们宁愿同教皇个别交涉,从而加强各自的独立
地位。不管怎样,南德意志各邦现在都在转向法国这一边。
如果普鲁士明确支持南德意志各邦反对奥地利,情况就会不同,但普鲁
士只顾自己,而在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的周围始终有一个“亲法派”,
内阁大臣洛巴德就是这一派的头面人物;这一派人会很乐意接受波拿巴关于
普、法结盟的建议。外交大臣豪格维茨的态度则较有保留,有时也建议对法
国采取坚定态度,然而他过于看重自己的官位,以至不敢坚持己见。1804 年
4 月初接替他的哈登堡自夸采取一种更为有力的政策;然而事实上,他并不
比他的前任更坚定。英法之间的战争使弗里德里希…威廉进退维谷:乔治三
世以汉诺威选侯的身分宣布了中立,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宁愿让普鲁士
占领他的领土,而不愿被法国征服。对普鲁士来说这真是恢复1795 年的中
立联盟的极好机会,这个联盟曾使它得以称霸北德意志,并象1801 年一样,
这也是一个重新占领汉诺威的极好机会。在这个问题上,普鲁士谨慎地决定
先取得俄国沙皇的同意,然后再采取行动;亚历山大怀疑普鲁士与法国有秘
密协议就加以反对。豪格维茨建议动员军队,并要求法国在汉诺威只限于索
取金钱捐献;但是国王拒绝这样做。这位大臣于1803 年6 月28 日又重申前
议,他指出,由于法国占领汉诺威和库克斯港,使普鲁士的贸易受到危害。
弗里德里希…威廉却愿派洛巴德去会晤那时正在比利时的波拿巴,建议法国
同普、俄建立三角联盟,其条件是:在汉诺威的法国军队保持当时的水平,
并要恢复贸易。但是这一尝试失败了。豪格维茨随后建议,如果法国人撤离
汉诺威,普鲁士保证全德意志的中立。波拿巴仅仅同意重新开放港口,条件
是普鲁士同法国结成盟国。普鲁士国王勉强同意了这一点,波拿巴就认为普
鲁士因此承担了义务,也应保证维持意大利及土耳其的现状,这在事实上将
会使普鲁士与奥、俄两国为敌,而给普鲁士的只是获得汉诺威的希望而已。
1804 年4 月,普、法谈判陷于破裂:普鲁士对汉诺威垂涎欲滴,但却只肯以
它本身的中立为条件。
正在此时,逮捕当甘公爵一事使弗里德里希…威廉再次感到驻在汉诺威
的法军近在咫尺的威胁,他最后放弃了在法、俄两国之间搞平衡的企图。亚
历山大早在1803 年7 月就建议签订的防御同盟条约,终于在1804 年5 月24
日签订,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