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上庸守军又给刘琮一个意外,在完全可以固守的情况下,居然有武将领兵杀出。虽然杨昂十分勇猛,但刘琮也逐渐看出了端倪,那就是这上庸城中三个主要将领并没有一个绝对的主帅。正常情况下要么固守,要么全军出击,这样部分队伍出来逞英雄的行为恰恰说明杨任无法约束杨昂。
或许这就是上庸的突破口,接下来的日子要在分化上庸守将和激怒杨昂上做文章。
傍晚双方罢兵时,魏延黑着脸回答中军大营,对于白天的激战他懊恼不已,虽然趁着杨昂入城时机掩杀了上前敌军,但己方也损失三台投石车,最重要的是他没抓住机会击败敌将。如果能够生擒或者击伤敌将对己方将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刘琮可不这么认为,笑着道:“文长,来日方长,这杨昂今日能够出城,他日还会的,到时候切莫再放过他便是!”
魏延并不吭声,在他看来刘琮这是在安慰他,毕竟像今日这么贸然出击的机会不会太多,杨昂有了今日的教训只怕会更加谨慎。
刘琮见魏延不信,也是信誓旦旦道:“机会一定会有的,文长你且放心。”刘琮这么自信,其实也是经过这几天的观察初步有了个计划,既然杨任不能约束杨昂,而杨昂又自持身手好,一定会被激怒。就算有杨任和歩流铭劝阻,只要让杨昂看到机会他一定还会出击。
现在刘琮差得是一个机会,还有就是选择伏击的地点。上庸城一万人的守军,要么就是靠着投石车攻破城墙,要么采取诱敌出击,然后中途伏击,一击全歼这样才能顺利拿下上庸。
因为投石车被毁了部分,第二日刘琮干脆下令全军不出,等待后续投石车的到来。这样一个举动更加助长了杨昂的信心,他得意的向杨任说道:“我看刘琮不过如此,没有投石车他们便是无计可施。等有机会,我们再组织勇士摧毁其投石车,让其乖乖的撤军!”
面对事实,杨任也是无法斥责杨昂,只是善意提醒道:“素闻刘琮狡诈,曹操尚且败于他手。今上庸城池坚固,完全没有必要出城迎击!”
“但是也不能坐视他们的投石车越来越多,那样我们早晚被破!”杨昂也是寸步不让,在他看来杨任太保守了,上庸城这么坚固,刘琮部队一定不敢强攻,唯一依仗的便是攻城器械。如果自己能够在夜晚带人将这些器械摧毁,那么上庸便会化险为夷。
很快杨昂就找到了这样的机会,这一天双方激战结束后,刘琮并没有下令将投石车推到营寨的最中央,而是留在了营帐之外,派出少量士兵值守。第二天还是如此,第三天,在确认了敌军时贪图方便和第二天更早的向上庸发起攻击之后,杨昂便带着人后半夜出城悄悄的摸近刘琮营寨,迅速的破坏投石车,待到刘琮大部分赶来增援时,八台投石车被摧毁了五台,其余三条也是半残。
杨昂则满脸笑容的安全撤回上庸城,此次夜袭比上次白天出击成效更大,这让杨昂和上庸守军兴奋不已!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百三十二章 请君入瓮
第二天,刘琮起床后看到满地的碎木,仰天长叹:“哎,大意了,大意了……谁也没想到这杨昂居然趁着雨夜毁我器械,可恶啊可恶!”刘琮一边说,一边叹气,众将士也是听得十分郁闷,本来已经有人警觉,但是昨日傍晚那场下雨也是让大家疏忽了!
“主公,是我等疏忽了,没想到城中守将如此大胆,而且目标明确,不过主公勿急,延今日便率军强攻上庸,定要在三日之内拿下上庸!”
“是啊,主公,禁愿随文长向上庸发起强攻,上庸虽固,我军只要四面围定,不日定能拿下!”
虽然投石车是刘琮下令不推入营寨的,但作为先锋和随军大将魏延和于禁都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投石车是进攻的主要器械,先锋部队没有保护好器械,必然要付出更大的攻城代价。不过两人并不灰心,仗打到这个份上,强攻或许也是个办法。如今刘琮下令撤退他们二人是心有不甘,作为前锋营,抵达第一天便被人劫寨,这次又是被人半夜摧毁了器械而无奈,太窝囊了。
“罢了;罢了,传令三军,即日撤退,子龙,你率部与文长、文则断后!”
“主公!”魏延一听急了,怎么啦,就这么点挫折就要退兵?
旁边的赵云、于禁也是不解。
刘琮扫视了一遍在场的将领,缓缓说道:“我军在上庸已被拖延半月,今日投石车又系数被毁,想要再次建造这么多的投石车怕是十天之后,而且就算有更多的投石车,城中守军日夜修复,我军就是一日不歇要拿下上庸起码还需月余,这还只是第二座城,后面一路上还不知道有多少城池在等待我们。
再这样下去,我等明年也到不了蜀中,如何助刘季玉。还是先回师襄阳,再绕道而行吧。当初法孝直从巴郡到江陵不过半月,我等就沿路入蜀吧!马上就要入冬了,按照孝直先前的路线,粮草也有保证。”
谁也没想到此刻刘琮旧事重提,当初法正、庞统等人都建议原路入蜀,是刘琮坚持要从上庸过,此番刘琮一脸的严肃,像是在开展自我批评一样。自言自语,不顾旁人反应。
众将还要再劝,刘琮便是摆手表示不愿再听。不得已众将只得领命。后军改前军,黄射与庞统率军前行,魏延、于禁和赵云三人断后。
部队走出两三里,法正见刘琮脸色稍微好一点,再也憋不住了便是问道:“明公,上庸之战远未到陷入被动的时候,就算是要撤退也可让文长与文则两位将军率军猛攻一次……”
不但是魏延、于禁,只怕此次所有随军出征的将士都不明白刘琮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撤军,法正说的没错,就算是要准备撤退了,撤退之前让魏延和于禁领兵尝试一次,就算不能攻下上庸,也能给上庸守军一个警告,使其不敢出兵追击。
如今这样灰头土脸的撤退,将士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但刘琮一向说一不二,众将士又不敢违令,加上入蜀确实还有其他的道路,所以就这样两万多人迅速拔营而去。不过每个人心中都憋着一股气,十分不甘心。
就连亲兵廖化也是如此,他也是对刘琮说道:“主公,法先生所言极是,不如就此让大军停下,我们回去猛攻一次?”所有人都看的出来,虽然上庸守军摧毁了攻城器械,但黄射带有数千民夫和工匠,两旁大山中树木林立,再造几台投石车也花不了多长时间。上庸守军的夜袭和白天出城迎击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形势正如法正所说的那样并没有到被动的时候。
“哈哈……哈哈……”刘琮突然莫名的笑了起来,旁边的将士还以为他是在苦笑泄闷。
可过了一会,他对法正说道:“孝直,你看前面地形。”
“啊?”法正顺着刘琮手指的方向看去,虽然两旁的地势还是和上庸城四周差不多,但地势也稍微开阔了,越往东越靠近房陵越开阔。最重要的是两旁都有一个小山峰,与两大山系形成了两个小小的峡谷……
“明公是想?”法正并不确定刘琮想要说什么,只是试探性的问道。
“没错,那投石车是我军攻城的主要器械,我岂能如此大意。那杨昂十分自负,见我器械被毁,必定认为我军是无奈撤退。如果我让文长和文则在这两旁埋伏,你以为会如何?”
“妙计!妙计!如此一来上庸可定!明公妙计,我等居然茫然不知,惭愧惭愧……”聪明的法正立即明白了刘琮为何执意要撤军,当初在江陵,法正就曾经建议刘琮沿着自己来的道路入蜀,可刘琮信誓旦旦的要打通这条道路,想来不是这么容易放弃的人。现在刘琮这么一说,法正完全明白了。
只是刘琮如此妙计,天天跟着刘琮查看地形的法正居然浑然不知,自然有点惭愧。
看到法正如此,刘琮略带歉意的说道:“我并非有意瞒你们,只是听你说起那杨任为人谨慎,不如此不足以引出杨昂啊……”
刘琮也是心中偷笑,自己这样的雕虫小计居然骗过了法正,想来那杨任也会上当吧,那个自负勇猛的杨昂自不必说。但愿能够就此一举全歼上庸守军,不然荆州兵确实消耗不起了。一个县城就是一个月,此去蜀中还有三个县城是汉中管辖的必经之路。如果上庸最终是鏖战破城,必定更加坚定张鲁、杨任等人的坚守之心。
那后面的战斗会更加激烈,这两万怕是剩下不多了,而且旷日持久的在这狭道中缠斗,外面的情况势必会发生变化,到时候不但面临情报来源不畅,也会导致士气低下。
杨昂当时的出击让刘琮找到了灵感。既然杨昂自负,而且上庸守军也十分憎恨投石车,刘琮便决定舍出全部投石车换来敌军中计。
不过此举也是十分冒险,要是敌军坚守不出,那么这个代价就太大了。那可是八台投石车,百分之百的远程攻城力量。所以一开始魏延和于禁等人都没有看出刘琮已经在用计。而刘琮也说得信誓旦旦,改道,改道,因此众人也没有多想。刘琮一直等来到伏击点才把谜底揭晓,法正等人也是一片汗颜!
刘琮略有些得意看了法正,随即对廖化说道:“传令下去,部队再散漫点,沿途丢弃一些器械和军旗,军旗也要撕破点。”
“传令魏延、于禁,二人各率三千人于两旁山谷埋伏,务必要等到敌军大队人马过后才杀出。切记要注意分清敌我,不得误事!”
“传令赵云率三千中军在前面一里处阻截敌军,且战且退,务必要将敌军引过此处。其余部队快速撤离!”
……
传令完毕,刘琮便是和法正等人快速通过了伏击点,全军按照刘琮的吩咐,做足了戏份,就差丢盔弃甲了。路上到处是散落的破衣裳和军旗,甚至粮草,看起来荆州兵便是狼狈撤退。
而接到命令的魏延和于禁兴奋不已!原来如此!便迅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