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内寿一点点头,询问多田骏中将有无其它建议?
岗部直三郎把多田骏的电报呈上,寺内寿一看了一下,多田骏完全同意调整过的作战方案,表示今晚准备,明日一早就向鲁西南发动攻击。不过,多田骏提了个建议,也是岗部直三郎原来提的建议,就是津浦路、平汉路、正太路、同蒲路各部队不能被动防御,要以积极进攻态势来进行防御作战,要造成一种整个华北都在大打的态势,让八路军感到末日来临,从心理上产生一种畏惧感,从而导致他们战略判断失误,各自应战,不能互相呼应,最后被各个歼灭。这样一来,也可以震慑蒋介石的政府军,让他们明白皇军的报复是非常可怕的,从而不敢浑水摸鱼,趁皇军主力与八路军大战时,进攻皇军。
这个问题岗部直三郎提出过,多田骏又提了出来,寺内寿一不能不认真考虑了。想来想去,寺内寿一就告诉岗部直三郎,制定个详细作战计划,让各交通线上的守军执行。但是必须强调,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防守铁路线,严防八路军突围。因此,他们的攻势作战必须在交通线两侧进行,而且必须留足留够防守部队。
冈村宁次中将的建议再次引起寺内寿一注意。冈村宁次中将认为,华北平原是皇军的后花园,也是皇军的辎重补给基地,是粮仓。现在正处于夏收夏种之间,皇军的眼光应该放长远点,要象建设满洲那样来建设华北平原,和共产党八路军争夺民心。除了对那些土八路游击队和共产党分子赶尽杀绝外,应该严明作战纪律,不得屠杀平民,让老百姓能实实在在看到和皇军合作的好处。这样,突击兵团过后,治安部队才能在华北平原真正站住脚,才能顺利组建效忠大日本帝国的各级地方政权和武装。
寺内寿一这家伙本来就是军事政治都在行的日军名将,冈村宁次的提醒一下子就打动了他。他拿起笔,一会儿功夫就写好了一个关于军纪的补充命令,主要是说为了确保恢复华北治安,把占领区建成皇道乐土,严禁屠杀平民,严禁烧毁村庄,严禁强奸、轮奸妇女。各警备区都要积极寻找物色愿意与皇军合作的人士,尽快组建各级维持会,征召愿意参加治安军的青壮年参军,皇军粮草征集尽量通过维持会进行。
当然,不管是寺内寿一还是冈村宁次,他们的心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手硬一手软,军事上残酷扫荡,政治上分化瓦解老百姓的抵抗意志,争取把老百姓和共产党八路军分割开来,铲除共产党八路军生存的土壤。因此,寺内寿一在命令中强调,对八路军的地方政权干部和地方武装务必铲除干净,对同情、支持八路军的老百姓按通共罪坚决予以惩处,而且要除恶务尽。对八路军的中心根据地,一定要抢光他们的粮食、牲畜,抓尽骨干分子。要让他们知道,和皇军作对绝没有好下场。
写好命令后,寺内寿一又让岗部直三郎去找喜多诚一,让他通过特务机关渠道,秘密散布消息,就说皇军即将调集大军攻打开封、郑州和洛阳,围歼蒋介石第一战区主力。当前皇军在华北的军事行动,实际上是为了掩护皇军在河南的行动。豫东集团是皇军抛出的诱饵,目的就是诱使蒋介石第一战区主力集结兵力来进攻,好聚而歼之。现在,皇军新抽调的十个师团正在赶往连云港,其中,以各军事学校士官为主体组建的摩托化师团第一零五师团已经在连云港登陆,大日本帝国要倾举国之力征服支那,一举荡平长江以北的抵抗势力,迫使蒋介石投降。
岗部直三郎听完后两眼放光,直说司令官阁下锦囊妙计,这一招绝对能把蒋介石的所有冒险企图全部打散。
寺内寿一得意洋洋,交待岗部直三郎,命令第一军多派飞机对中条山地区侦查,一天最少要派五、六个架次。还要多派小股渗透部队,对中条山地区实施渗透侦查,多收买老百姓给皇军带路、提供情报。要让中条山的卫立煌感觉到一种大战即将来临的压力,让他们龟缩在中条山区不敢妄动。派人员去与阎锡山接触,拉拢阎锡山,要他与皇军合作,可以许以重利,让这个土皇帝心存幻想,不敢也不能配合八路军和蒋介石的中央军作战。
给岗部直三郎交待完后,寺内寿一又给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发去电报,请他在长江一线组织佯动,牵制蒋介石主力,配合华北方面军行动。
做完这一切,寺内寿一才又伸了伸懒腰,施施然回卧室去重续春梦去了。
第426章 黄河夜话(一)
击溃第二师团和第三十五师团后,刘一民即下令工兵团迅速在黄河上架桥,保证主力迅速过河。
接到命令,任超然和李增羽马上开始行动,先把三座沉在水中的浮桥用绞盘吊出来,然后就开始建舟桥。
白天的时候,鬼子飞机已经把教六旅工兵营原来搭建的两座固定浮桥给炸断了。这晚上还会不会发生什么变故谁也说不清楚,万一鬼子军舰过来破坏怎么办?这黄河水不是很深,大型军舰肯定过不来,但小型军舰比如炮艇、汽艇、摩托艇之类的,那是一定能够过来的。到时候小鬼子来上几炮,不但会出现伤亡,甚至还可能把桥炸断。因此,任超然接到命令后,第一反应就是向师部报告,请求炮兵旅先过河,最少先过个炮团,在对岸渡口建立炮兵阵地,掩护渡河。
这个请求自然是马上得到了批准,可以分拆、由驮马驮运的山炮团首先撤出阵地,迅速拆卸大炮,和炮兵旅步兵团一起赶向黄河边,准备先行过河,建立炮兵阵地。
有过架舟桥的实践经验,工兵们重新架桥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任超然看时间充足,为了保证部队过河速度,就用藏匿起来的木船,拉起钢索,用木板连接,又架起了两座浮桥。
紧赶慢赶,三个多小时后,舟桥和新建的浮桥都已基本建成。山炮团也已经顺利过河,开始建立炮兵阵地,忙着测算距离,设定炮击诸元。
到这个时候,任超然和李增羽才算松了口气,把几个工兵营分开,有过河的,有留在西岸的,准备等主力过河后,迅速拆卸舟桥和浮桥。
夜晚是八路军的天下,特别是打了大胜仗的夜晚,八路军战士的心都是喜洋洋的。
任超然早早命令工兵团的各营、连的炊事班,在黄河东岸博兴县小营镇外的大路边垒起一长溜几十号灶台,支起大锅,给部队准备晚饭。这几天主力在滨县周围隐蔽,不能动烟火,战士们都吃的是干粮。现在打了大胜仗,可以让战士们吃口热饭、喝口绿豆凉茶了。
工兵团一垒灶台,镇子里的老乡们就全知道八路军打了大胜仗,大部队要班师了。于是,不用组织,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生活做饭。结果,消息传的太快,连在博兴、桓台一带演出的吕剧班子“义和班”、“庆和班”都知道了,坐上马车往小营镇赶,准备在这里起台子唱戏,慰问打了胜仗的子弟兵。
教导师主力撤退前,在滨县安葬了烈士们。
此战虽然大胜,但日军也不是泥捏的,教导师的伤亡在刘一民眼里还是很大的。
伤亡最重的是担负北线诱敌和阻击任务的骑兵旅。他们在消灭关东军骑兵第三旅团时基本没有伤亡,但是在阻击第二师团的时候,打的就比较苦。因为第二师团火力强大,又是摩托化师团,反应速度快,往往是这边阻击刚刚打响,那边鬼子的坦克、装甲车就追上来了,撤都撤不及。骑兵旅虽然采取的是节节抗击、一打就走的战法,但还是牺牲了二百多名战士,受伤的就多了。要不是刘一民及时下令停止阻击,伤亡还会更大。
这场阻击战下来,牺牲带重伤,等于骑兵旅损失了一个骑兵营。这还不算轻伤员。那可都是久经战火考验的骑兵,心疼的胡老虎直掉泪。不过这场阻击战让胡老虎更加清醒了,骑兵遇上日军机械化部队时,那可是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了,那些钢铁怪兽实在是不好惹。胡老虎后来想想都害怕,幸亏撤的及时,第二师团又遭到了炮兵旅炮群的猛烈炮击,被击溃了。要不是有强大的炮兵,骑兵旅万一被第二师团粘住的话,很可能会被第二师团这只钢铁怪兽吞噬得干干净净的。
胡老虎向刘一民报告时,刘一民的脸色很难看。因为这些骑兵都是宝贝疙瘩,那都是练出来的精兵。要是不遇上第二师团,对付日军其它部队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伤亡,因为他们打的是节节阻击和袭扰,并不是人在阵地在式的决死阻击。看来以后使用骑兵得看对象,要是遇上近卫师团、第二师团和第五师团这样的摩托化部队,得慎用骑兵。不过话又说回来,骑兵机动性强,跑的快,损失还小一点,要是换成步兵,那损失就更大了,因为步兵很可能会被包围,一个都跑不出去。看来,要是没有炮群支持的话,教导师各旅遇上日军的摩托化师团和以后可能会出现的战车师团,麻烦还是很大的。
刘一民告诉胡老虎,日军只有三个摩托化师团,分别是近卫师团、第二师团和第五师团,将来还可能组建战车师团。遇到这些部队,骑兵旅一定要快打快撤,坚决不能被敌人粘住。回头,得给骑兵旅配一个战防炮连或者是高射炮连,专门远距离对付鬼子的坦克和装甲车、汽车。
其它伤亡主要是在围攻第十师团残部时造成的。没办法,第十师团是常设师团,兵员素质高,又死不投降,能活到最后的都是老兵油子,枪法精准,给八路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战到最后的时候,成立以来从未出现过伤亡的老一营一连,由于连长张光明想俘虏濑谷启,导致牺牲了五名战士。刘一民知道后,气得把张光明叫去狠狠的教训了一通,告诉他从自己当尖刀连连长开始,一连就从没有吃过这种亏,问张光明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是不是想到地方部队当团长了?一连是不是水太浅、盛不下张大连长这条蛟龙了?熊得张光明头耷拉着直往下滴泪水。
最后,刘一民再次告诉张光明,并要求张光明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