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吕振羽沉默了半天,还是决定顺其自然。反正书院的事情都交给了陈宁,自己只是起到个建议的作用而已。这些孩子们的起点已经很高了,如果能通过这些实践摸索出一条培养人才的道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何况,在电磁关节实验室里,还进行着极为繁复的测试呢。
电磁关节系统现在已经很好地和动态感知系统结合了起来。这两个系统结合后,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们开发出了新一代的机械臂,不,说是机械臂已经不确切了,应该称为机械手。
技术人员们都认为,机械手的终极状态就是模拟人类的手臂,他们也是这么努力向这个方向靠近的。新一代的机械手,不再是以往的金属硬壳结构,而是金属结合半导体材料与硅胶保护层的半硬壳结构。实验室用这种结构,制作出了一对比人类手臂粗壮3倍的手。
在最外层,是模拟皮肤触感的硅胶材料,但目前来说,在硅胶层中植入能感应动态与压力的电极的实验距离成功还很遥远,这一层硅胶目前只能起到保护内层装置的作用。
在硅胶后面,是片状的半导体陶瓷,而半导体陶瓷不但支撑起了类似人类手臂的外形,更是动态与触觉感知的关键。受到压力的时候,这些半导体陶瓷会释放出微弱的电流,直接引导到金属骨架外层的接电金属板上,将这些微弱的电信号汇聚起来,传入支持机械手运行的高性能计算机组,通过不断的调整,学习和模拟,就能够形成对触觉的判断。
触觉系统的可模拟,使得原先最为重要的电磁关节系统显得不那么显眼了。现在的电磁关节系统,虽然还不能真正做到万向自由运动,却也可以做到6个方向的控制了,比起刚刚开始仿制电磁关节时候的3个方向,这多出来的一倍就是这些技术人员们努力了一年多的成果。最小的电磁关节,已经能做进手指部分了。常规大小的关节则安装在了肘关节和肩关节上,在灵活度有极高要求的腕关节,则采用了两个略小于标准关节的电磁关节联动。
从动作的极限灵活度来说,这套系统已经不比人的手臂差多少了。在制作完成这两条机械手之后,整个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们都盼望着吕振羽能尽快加入研究。这一次,支持这两条手臂的后台程序实在是太复杂了,原本配属给实验室的两个程序员都不堪重负,严重影响了机械手的测试。
吕振羽的迅速加盟让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们看到了希望。可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吕振羽居然这一次要让视觉系统和这套机械手联动。
当然,大家都明白,要是吕振羽的尝试成功了,那将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但这样一来,对后台计算机群的运算的压力将大得无以复加。
吕振羽在机械臂安装好了之后,将4个镜头安装在了机械臂的上方。这4个镜头里,3个是常规镜头,那些徕卡出品的天然晶石镜头的后方是3200万象素的CCD,而在那些CCD的后面则是光学技术实验室刚刚完善了的日常光线动态捕捉系统。而剩下的那个镜头则是个X光镜头,当然,耶可以按照需要安装红外,紫外等等特殊功能的镜头,作为3个可见光镜头的补充,提供给系统更多的信息。
看着这样一套可以说是集所有数字图腾最先进技术于一身的庞大系统被搭建了起来。包括吕振羽在内的所有技术人员的心都被高高悬了起来,成功还是失败,那实在是个问题。
将两套程序整合起来,加上完善机械臂的控制程序的工作,吕振羽带着从整个数字图腾研究中心各个实验室抽调的最优秀的22位程序员,包括韩立平和柳源侠和曾高这三位总监级别的程序大师,奋战了足足两周才完成。而在吕振羽拼接各个程序模块的时候,他在不知不觉之间将达摩装载在了这套系统里。
“准备好了吗?”看着满脸疲惫但同样是满脸兴奋的数字图腾最先端的技术团队的成员们,吕振羽微小着问道。
“准备好了。”大家不整齐地回答道。对于所有人来说,要准备好的不仅仅是检阅自己的成果,看着自己努力工作了许久的成果顺利运行,同样也要准备好迎接一次惨烈的失败。但这一切,本来就是这些会为了一个很微小的技术细节上的成功而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们在数字图腾工作的这些日子里不断经历的。
曾经有一个技术员说:“要是在一般的公司,或者国家的研究所,这些东西失败那么多次,早被骂死了。只有在这里,大家拼了命的失败,但作出来的东西就是最好的。”而这,也是所有数字图腾的研究中心的技术员们的共识。
“只要我这个回车按下去,一个小时就是50来度电啊。”吕振羽看着那夸张的服务器机群,调侃道。大家轰然笑了起来。
就在这笑声中,吕振羽在心里默默问道:“达摩,你准备好了吗?”然后,他义无反顾地按下了回车。
101.奢侈的实用性
2008年6月,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期刊AI的封面是这样的:
前景是两只硕大的包裹着半透明的粉蓝色硅胶的机械手,合成一个碗状,托着一直熟睡中的拉不拉多幼犬。而后景则是整齐码放着的服务器机群。
这一期的AI,封面上印着这样的标题:The Touch of Machine。(中文翻译:“机器的触觉”,“机器的接触”,“机器的抚摸”都可以,就是利用touch的多重含义的。)
文章详细介绍了数字图腾在进行测试的仿生机械手,和支持着仿生机械手顺利运转的庞大的程序组和惊人的服务器机群。
人类的大脑是多么伟大的一个结构,居然能够进行如此庞杂繁复的处理,越是研究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的学者们就越是这样感觉。为了支持前台的两个机械手和那些发挥着“眼睛”的功能的镜头组,数字图腾动用了价值7000万美金的服务器机群,用蜂巢体系进行连接,来应付来自机械手和镜头的超乎一般人想象的运算要求。
他们进行了两周的测试后,将机械手的消息写成了专门的通讯稿,发给了AI杂志。在专业领域,数字图腾还是要通过这样的伎俩来维持自己的关注度,同时,也是业界对于数字图腾占据着技术领先地位的认同度。
虽然隐瞒了他们在进行触觉与视觉的联动的实验,而且也没有说他们在机械手里使用了电磁关节,只是大致描述了数字图腾对于触觉的解决方案。但仅仅这个触觉的问题,大概也足够整个业界消化上几个月了吧。
而相比起冷冰冰的技术,那张作为封面的照片,那张机械手托着熟睡的小狗的照片,则显得温情得很。这张照片在公司内外广为流传,而现在正在进行机械手和视觉联动测试得实验室,则将这张照片做了一整面墙那么大的一幅喷绘,放在了实验室的入口处。每个进出实验室的人看到这张照片,都会发出来自内心的微笑。
“幸福是一只温暖的小狗。”绘制了脍炙人口的SNOOPY系列漫画的查尔斯&;#8226;舒尔茨曾这么说。而现在看来,他还是颇有点先见之明的。
在已经进行了一个月的测试里,他们小心翼翼地让机械手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触觉,坚硬的或是柔软的,单纯的或是复杂的,就像是父母引导着自己的孩子通过抚摸各种东西来熟悉这个世界。
而机械手的表现也像是在印证着大家的想象。从一开始生疏稚拙的动作,总是要弄破点什么的样子逐渐变成了圆熟简练,能以正确的力度拿起东西了,最后的成果就是机械手可以抚摸和逗弄小狗小猫之类的宠物了,虽然硅胶的表皮似乎不太被小动物喜欢,不过那些小动物看起来颇喜欢机械手轻柔的触感。而后,他们尝试着让机械手开始拿着简单的工具做一些事情,比如,剪刀,小锤子,像是让一个孩子做手工一样设定了各种各样的制作目标。最主要的是做一些石膏的小雕塑。
机械手的半自主行为和当初第一代产品靠遥控操作完全不同,现在只要输入工具和需要完成的目标形状,机械手现在就可以自己判断如何去进行这项工作。由于3个可见光镜头形成的定位相当精确,作出来的小雕塑的精度都很高。自然,雕塑的难度也从非常简单的几何体逐渐向颇为复杂精细的艺术品发展,而最终作品,则是一个思考者的缩小版。
看着机械手和视觉系统配合起来之后的这样的成长,每个参与其中的技术人员都感到了无比自豪。一个技术人员甚至说:“要是装了语音平台,让这家伙叫声爸爸来听听,这辈子我就不必费心找媳妇了。”而这句话居然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对于这样的话吕振羽不置一词,显然,他自己也有着类似的感觉。尤其是,达摩潜藏在系统里,通过机械手和视觉系统不断学习,经常向他发来一些表示兴奋,喜悦的表情符号。这个不说话的达摩,完全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了,变得更像个小孩子了。
在这个系统里,吕振羽当初费劲心机弄出来的减法学习程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不是这个程序在不断起作用,让达摩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去除对形成判断无关的信息,那从机械手上传来的巨大的信息量早就让整个系统崩溃了无数次了。而现在,正是因为这个程序,作为核心的达摩已经掌握了应该如何判断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作为判断依据的信息越来越精简。而后台支持运算的服务器机群,甚至因为运算压力的减小而开始有步骤地关闭了一些。
按照这个速度进行下去,这对机械手最终需要的计算资源,可能也就是4个到6个机柜,看起来不太多的服务器资源吧。吕振羽这样揣测道。
和吕振羽的泰然相比,全世界的程序界和人工智能界基本上处于暴乱的状态。不少对技术有强烈的执着的人每天一封邮件地涌向数字图腾的总裁办公室,电话和传真不断,甚至已经有人直接飞来了上海,号称要“求见”吕振羽。而他们看中的,倒并非是机械手。
要说机械手,日本和美国他们发展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