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人物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棋人物语- 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论谈不上,不过以我和王仲明交手的经历还有看他对吴灿宇的那盘棋,我觉得和他这个人对棋形的感觉极其敏锐,算路精准,贴身缠斗时力量极大,妙手鬼手极多,加上大局平衡感出色,非常擅长于腾挪转身,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进他设计的圈套,所以和他对阵,最佳策略就是采取防守反击战术,布局时把棋走厚,宁肯步调慢些,也不给他把局面搅乱的机会,中盘紧紧咬住,使双方的距离不被拉开,坚持到官子阶段时再发力追赶。”崔尚志答道。

“噢……防守反击,呵,和欧洲足球弱队对付强队一个思路,收缩防区,不犯错误,放对手来攻,让对让自己把弱点暴露出来,然后抓住机会,发起反攻,呵,想法不错,至少理论上可行。浩强,你觉得呢?”点了点头,曹英称赞两句,然后向谭浩强问道。

“嗯,对尚志的想法我大体赞同,不过有一点小的补充,就是别贪便宜。研究王仲明的对局,发现大多数人输棋,输就输在一个贪字上——王仲明经常下一些高效却是棋型薄弱的棋,故意给对手留下冲击的弱点,大多数棋手都经受不住这种攻击获利的机会,结果不去冲击还好,一冲击,自己的棋形反而出现毛病,被其快速转身,攻了半天的结果反而得不偿失。所以,我的建议是学习林海峰的作法,叩桥而不渡,就算知道有便宜可占也不去要。”谭浩强答道。

“叩桥而不渡,呵呵,君子之风,你的想法比尚志还保守呀。”听完谭浩强的建议,曹英笑了起来。

叩桥而不渡,典故出自林海峰与高川格之战——超一流棋手林海峰棋风厚重,谨慎而富于忍耐性,有“二枚腰”之称,高川格曾本因坊战八连霸,棋风端正平回,以形势判断见长,擅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其秉承理念“流水不争先”为棋家名言之一。一九六九年,林海峰在第八期名人战中击败藤泽秀行取得向高川格的挑战权,八月二十一日七番棋战开盘,前三局,高川格以二比一暂时领先,九月十八日,迎来了被称为“天王山”的第四局比赛——此局若输,林海峰便被逼到悬崖边上,只要再输一局,挑战便告失败。所以对这一盘棋,双方都志在必得。

对局开始时,双方走的都比较平稳,进入中盘后,执黑的高川格打入白阵形成激战,双方棋子纠缠,对攻激烈,由于白棋的强手,黑棋棋形出现薄味,有被分断风险,但高川格若是花一手棋去补,则被白棋封住大空,取胜无望,所以,当白棋刺单关时,高川不接反刺,不肯被对方先手沾光。但这步棋风险极大,局后研究,白棋若是不管不顾就是冲过去分断硬吃,尽管变化复杂,但黑棋生机渺茫。

以这样对攻杀气,以林海峰超一流棋手的实力自然不会看到,但经慎重的思考,林海峰却放弃了一举取胜的机会,老老实实地补了一手,放黑棋一条活路,转而抢占大棋,牢牢地控制着棋局的走向,优势虽然不大,却让对手完全找不到把局面搅乱的机会。

对局结束后,高川格对林海峰能杀而不杀的作法极为赞许,称其有“叩桥而不渡”的涵养——大凡渡河总要过桥,见桥先叩击桥石,看其是否牢固,叩完而又不渡,足见小心谨慎的程度,平心而论,当时白棋若冲断硬吃的确可以早早将此局结束,但战斗复杂,万一看漏黑棋的手段让黑棋活出,那么白棋就有崩溃的危险,所以林海峰宁肯放弃自己杀棋取胜的机会,也不给对方拼死一搏的机会,如此的谨慎厚重,也难怪得到同样是以局面控制功夫见长的高川格的高度赞扬——高手对决,得到一取获胜的机会就已经很难,更难得是,机会就在眼前却可以不受诱惑而甘心放弃,不说别的,单是这份冷静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第460章 各抒已见

崔尚志和谭浩强都谈了自己应对王仲明时会采取的思路,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思路管不管用先放在一边,至少可以给曹雄提供了一种选择——为了共同的目标,战胜共同的敌人,他们俩个此时此刻谁都没有藏私的打算。

“嗯,曹雄,那你打算这盘棋采取什么策略呢?”曹英向弟弟问道——按照事先的约定,这盘棋的实际操作者是曹雄,当参谋团的意见不统一时,曹雄才是最终决定选择哪种下法的人,所以他的想法尤其重要。

“我?……呵呵,叩桥而不渡,对付王仲明,这可能是最好的办法,当年人称‘剃刀’的坂田荣男棋风犀利,实战对局中妙手层出不穷,吴清源后几乎可称天下无敌,但碰上林海峰这种厚重稳健的棋风便是一愁莫展,究其原因,就是林海峰不喜涉险,看不清楚的地方宁肯忍耐也不轻易出击,所以别人中了坂田荣男一刀大多伤筋动骨,很快就不行了,而林海峰却是无动无衷,几乎不受影响,故此,坂田称林海峰的棋是‘厚肉’甚至‘烂肉’——剃刀虽然锋利无比,可以吹毛断发,削铁如泥,可碰上一块烂肉,你砍来划去,烂肉还是烂肉,没什么大的影响,剃刀却因为刀锋轻薄,反而可能因为使力不当而折断,正是因为林海峰的棋具有这种独特的特性,所以才成为坂田荣男的克星,而同样以形势判断,控制大局见长的高川格与坂田荣男的对战成绩却极为惨淡。”曹雄笑笑答道。

“那你是赞同浩强的战略了?”曹英问道——从曹雄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弟弟对谭浩强和崔尚志提出的建议都非常重视,不仅在听,而且也有自己的想法,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或许他的思路与谭浩强不谋而合呢。

“是呀,从某种角度讲,王仲明的棋和坂田荣男有相似之处,力量极大,擅长治孤,精于腾挪转换,棋子接触时妙手,鬼手极多,所以浩强讲用林海峰的办法就应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不过,王仲明的棋与坂田荣男还是有区别的,具体的讲,坂田荣男的棋是计算的棋,而王仲明的棋感觉的成份更多,坂田荣男的棋是在战斗中寻找转换的机会,而王仲明的棋则是在转换的时候寻找战机。也就是说,王仲明的棋最让人头疼的不是他的犀利,而是他的难以预测性。坂田荣男的棋是你知道他会那么走,但你防不住,而王仲明的棋则是你很难猜到他的下一招落在哪里。所以,完全模仿林海峰的棋风是否对王仲明有效还要打个问号,效果需要实战的检验。而且还有一点,说实话,林海峰的棋风也不是想模仿就模仿的了,能够达到他那种即使机会摆在眼前也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修养和耐性,我肯定是做不到的。”说到这里,曹雄自嘲般地笑了笑,旁边的谭浩强和崔尚志也相视而笑,显然是赞同曹雄的观点。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一句警言——学习是为了将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而模仿则是单纯的效仿,模仿的再怎么象,也不过是林海峰第二,更何况性格,修养,阅历,见识,理解等等方面的原因,很难有人在棋上完全和另一个人一样,模仿的不好,反倒有可能落得个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下场。

“呵,的确是这个道理。那你打算怎么办呢?”曹英问道——曹雄的意思很明白了,不是说采取林海峰对付坂田荣男的战法不好,而是对手不是坂田荣男,自己也不是林海峰,卤水可以点豆腐,但那并不等于说酱油就可以点牛奶,尝试一下儿可以,但要是寄予太大的希望,反倒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其犬。

“嗯……我的想法和他们两位其实也差不太多,布局尽量走厚,不给对手以把局面搞复杂的机会,此外,针对对方长于治孤,擅于掏空的特点,要抢空在前,保持实地的领先,逼迫对方采取攻势,这样就能避开对方所擅长的腾挪转换,局部细微处手段多的特点了。”曹雄答道。

说到对王仲明棋风特点的研究,四个人中最深入者非他莫属,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通常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我为主,以不变应万变,另外一种则是限制对手特长的发挥,宁肯自己下的不舒服,也不让对手下的舒服,这是以敌为主,因人而异的战法。这两种战法哪种更好?很难说,当然,既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又能限制对手的发挥是最理想不过的事情了,问题是棋是两个人下的,除非双方实力存在较大的差距,否则对手绝不可能老实配合。故此,曹雄既然没有信心以实力压倒对方,那么采取限制对手特长的策略便很好理解了,虽说效果如何难以确定,但相对而言,破坏总是比建设容易些。

“嗯,我也说说我的想法吧。”既然是团队作战,曹英也不打算藏私,虽然四个人中以他的实力最弱,但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或许他的想法会给其他人一些提示也不一定。

“……王仲明的棋攻击力其实也很强,但他的攻击力不是体现在锐利上,而是体现在持续性和对度的把握上,若即若离,让人防也不是,不防也不是,记得他和董亮下的那盘棋,董亮前半盘抢空抢的也很凶,等到了中盘,被他左右缠绕,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也没感觉怎么发力,结果下着下着,就成了两条大龙必死一块的结局,所以,这盘棋即使采取先抢实空的战略,也不能抢得太过份,要注意全局地势的平衡,不求一举领先,只要能大体保持局面均衡的形势进入官子收束就行——布局算无可算,网上对局,时限太短,研究出来的招法未必来得及用上,但到了官子阶段,棋局大致定型,只是目数的收束削涨,咱们四个人还搞不过他一个吗?”曹英笑道。

他的策略比另外三个人都更简明,用一个字来归纳,那就是——“拖”!

第461章 有骆驼不吹牛

研究讨论,动脑动口,人在有事情可做时时间就过的很快,不知不觉中,时间便到了八点五十分,会议室的房门被轻轻推开,孙治从外边探进头来,“曹总,还有十分钟,是不是该就位了?”他提醒道——约定对决的时间是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