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顺大夫
文散官名。金始置,正五品下,元升正四品,明为正四品初授之阶。清废。
中司
唐、宋对御史中丞简称。
中台
官署名。应劭《汉官仪》谓汉称尚书台为中台。唐龙朔二年(662)改官名,以此为据,改尚书省为中台。咸亨元年(680)冬复原名。长安三年(703)再改为中台。神龙元年(705)中宗即位后再复原名。
中台省
渤海国仿唐中书省设,其官有右相、右平章事、内史、诏诰舍人。
中台左右丞
唐官名。武则天先改尚书左右丞为文昌左右丞。神龙元年(705),中宗即位恢复尚书左右丞原名。
中堂
宰相别称。唐、宋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政务之处,故俗称宰相为中堂。元亦沿称宰相为中堂。明内阁大学士实际掌握宰相权力,在文渊阁处理政务,中书居东西两旁,大学士居中,故称中堂。清大学士与协大学士皆称中堂。
中尉
官名。战国赵置,掌荐举人才等事。秦、汉为武官,掌京师治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称*执金吾。汉诸侯王国亦置,相当于郡的郡尉。唐德宗于神策军置护军中尉,以宦官任职。自此至德宗,中尉皆为宦官领禁兵的专职。元内史府置中尉,为正三品,位内史之下。内史原名王傅,至元二十九年(1292),封晋王于太祖四斡耳朵之地时改。民国军衔,为九等中第八等。
中卫
见“右卫”。
中卫大夫
宋阶官名。政和(1111-1117)中,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九阶为中卫大夫,以代旧官引进使。金为宦官第九阶,从五品下。元为宦官第五阶,正四品。明为宦官第三阶,正五品。
中卫郎
宋阶官名。徽宗政和(1111-1117)中,定武宦官阶五十三阶,第二十一阶为中卫郎,以代旧官引进副使。绍兴(1131-1162)时改为第二十九阶。
中卫率
官名。西晋初太子卫兵之长。旋为左右二率,各领一军,后加前、后二率。成都王司马颖为太弟,再置中卫率,共五率,南朝初仅左右二率。
中宪大夫
文散官名。金始置,正五品中,元升正四品,明为正四品升授之阶,清正四品。
中校
民国军衔。陆海军官佐分三等九级,校官为中等。校官分上校、中校、少校。中校为第五级。北洋政府时期与国民党政府时期相同。
中校署
官署名。汉将作大匠所属有左、右、前、后、中五校令,秩均六百石,各有丞。成帝时省五丞。东汉惟置左右校二令。汉以后省。唐又置,属将作监,有令及丞,令秩从八品下。掌制造舟车、兵械、厩牧、杂器等。宋以后废。
中行
见“前行”。
中仪大夫
宦官散官名。金置,正五品下,为宦官第六阶。元宦官第四阶,《元史》作“侍中大夫”,从三品,或为中仪大夫之误。
中益大夫
金宦官散官名。从五品中,为宦官第八阶。
中议大夫
文散官名。金始置。正五品上,元升正四品。明为正四品加授之阶,清升为从三品。
中尹大夫
金宦名散官名,从四品中,为宦官第二阶。
中引大夫
元宦官散官名,从二品中,为宦官第二阶,位于中散大夫下。
中御大夫
唐官名。龙朔二年(662),改殿中丞为中御大夫。咸亨元年(670)冬,复原名。金、元宦官散官名。金为宦官第五阶,正五品中,元为第三阶,正三品。
中御大监
唐官名。龙朔二年(662),改殿中监为中御大监,其副职殿中省监为中御少监。咸亨元年(670)冬,复原名。
中御府
唐官署名。龙朔二年(662),改殿中省称中御府,主官监为大监,次官丞为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
中允
官名。《宋书·百官志下》谓:“汉东京太子官属有中允之职,在中庶子下,洗马上,疑叵今中书舍人矣”。《续汉书·百官志四》以洗马接中庶子,不言有中允。晋初设中舍人,当前代中允。隋改称内允。唐初仍为中舍人。贞观初,改中允。高宗永徽三年(652),避太子忠讳,再改内允。太子废,仍为中允。唐中允,正五品下,隶左春坊,为主官左庶子副职。龙朔时曾改为左赞善大夫,旋复旧,后另设左赞善大夫。后辽南面官也有中允。元亦曾置。明、清左右春坊均置,秩正六品。
中正
一、秦、汉之际,陈胜为楚王,以朱房为中正。《史记·陈涉世家》:“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其掌似系考核官吏的功过。
二、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丕代汉自立前,尚书陈群立九品官人之法,于州郡各置中正,任识别人才之责。魏曹芳时,司马懿执政,于州置大中正,于是又有大中小中正之别。州的大中正,亦称州都,吴有大公平,即魏之大中正。晋、南北朝均有中正,隋尚有州都。唐无。
中正大夫
明宦官散官名。正四品,为宦官最高阶。
中正台
渤海国仿唐御史台,主官为大中正、少正,相当于唐之御史大夫、御史中丞。
中政院
元官署名。掌皇后财赋、营造、供给。成宗元贞二年(1296)始置中御府,大德四年(1330)升中政院,武宗至大四年(1311)并入典内院,仁宗皇庆二年(1313)复为中政院。有院使、同知、佥院等官。
中旨
唐、宋皇帝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以诏令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
中丞相
《史记·李期列传》谓李斯死后,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赵高为宦官,可出入宫禁,故名。但同书《秦始皇本纪》“赵高为丞相”,时正式官名有无“中”字,尚有疑问。
中谒者令
汉官我。建始四年(前29),改变武帝以来用宦者出入奏事之制,改*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由士人任职,掌宫廷事务。东汉省。
中涓
官名。亦作涓人。战国已有。汉高祖为沛公时,曹参以中涓从。《汉书·曹参传》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涓,絜(洁)也,言其在内主絜清洒扫之事,盖新近左右也。”据此,则中涓之官与谒者、舍人相似。后世一般用作宦官的别称。
中涓大夫
金、元宦官散官名。金为宦官第十一阶,正六品下。元为第六阶,从四品。金、元宦官称大夫者均止于中涓大夫,以下都称郎。
专达
官名。后金(清)天聪八年(1634),定八旗兵官名,以什长为专达。
丐祠
见“奉祠”。
白麻
唐、宋册立皇后、太子,任免将相,决定重大征战等一朝大事,皆由翰林学士以白麻纸书写诏令,不用印,称为白麻。
白纸坊
元官署名。属礼部。世祖至元九年(1272)始置。掌制造诏旨宣敕纸札。有大使、副使。
包衣
满语“包衣阿哈”的简称。“包衣”意为“家的”;“阿哈”意为奴隶、家奴、奴才。包衣为满族贵族占有的家奴,没有人身自由,受主人驱遣从事家务劳动或生产劳动。来源有战俘、罪犯、因债务破产者。包衣的子女也世为饮衣。以包衣编成的佐领即称包衣佐领,也叫旗鼓佐领(“旗鼓”亦作“齐固”,系译文对音)。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只指满洲旗,不包括汉军旗、蒙古军旗)包衣即内务府包衣,全系皇家世仆,其先世或系汉人、蒙古人,但一旦隶属了满洲包衣旗,即永为家奴。清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治后,包衣有因建立功勋而致身显贵者,但对其主子仍保留奴才身份,如世为江宁织造的曹氏三代,身为贵官,有高深文化修养,然其身份仍为皇家世仆。
北大王院
辽官署名。属北面官。与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政事。有北院大王、知北院大王事、北院太师、北院太保、北院司徒、北院司空等官。
北护卫府
辽官署名。属北面官系。掌北大王院护卫事务。有北护卫太师、北护卫太保、北护卫司徒等官。皇太后宫有左右护卫。
北京军政府
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民国十五年(1926)临时执政段祺瑞被逐下台后,北洋政府由国务总理摄大总统职权。十六年6月18日,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受孙传芳、张宗昌等推为陆海军大元帅,建立军政府。军政府由大元帅总揽一切权力,下设国务院,实际上国各总理与各部总长均为大元帅的部属。十七年6月4日,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军政府遂告瓦解。
北军中候
官名。东汉置,掌监北军五营,秩六百石。五营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统宿卫兵。五校尉秩均为比二千石,用品秩低的官监察高官,汉及汉后各代,常有其例。魏、晋改以领军(西晋初为中军将军)领五校等营,晋曾三将重置北军中候,旋仍改为领军。
北门学士
唐高宗乾封(666-668)起,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著作郎元万顷等以文词召为翰林院待诏,入禁中撰《列女传》、《臣轨》等书,又密令参预机要,以分宰相之权。因常于皇宫北门候进止,故时称北门学士。
北面官
辽官类名。其制在辽太祖、太宗时初步形成,以契丹原有官制为基础,称北面官,统制契丹族。另以南面官统制汉族。北面官杂用唐官职名,但含义不同,因其官署分设皇帝牙帐南北,故又有南北之分,北枢密院掌军政,南枢密院掌民政,北宰相府与南宰相府皆掌佐理军国大政,北大王院与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事务,此外,宣徽院与护卫府等亦分北南,而所掌皆北面事务,皆由契丹贵族担任。
北省
北齐尚书省的别称,亦称都省。
北枢密院
辽官署名。大同元年(947)置。因居大内帐殿之北,故名北院。掌契丹部族、属国之政,统领契丹兵马,所谓“北衙不理民”。有北院枢密使、知北院枢密使事、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