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第三章:教育必须通过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因才能起作用
需要说明和注意的是,我们既承认环境和教育对幼儿心
理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但也反对把环境、教育的作用机械化、
绝对化。对于幼儿心理发展来说,环境和教育毕竟只是外部
条件、外部原因,要使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到作用,还必须
通过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许多经
验和教训的。有的老师注意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从幼儿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育,结果教育教学效果很
好,幼儿心理也得到健康、迅速的发展;而有的老师虽然主
观愿望良好,但是不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认为
只要老师多教点,教难点,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就能比别人
高些,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反而影响了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
以上事实表明:只有通过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教育才
有可能真正发挥它对幼儿心理发展应起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呢?
一般认为,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包括这样两个方面:
一是新的需要。需要是指人在一定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下,所
产生的追求和倾向于一定事物的心理反映。它的表现形式,
有愿望、兴趣、好奇心、动机、目的、信念等许多,是人从
事任何一种活动的动力。当客观的要求被儿童所理解和接受,
而成为他们主观的需要时,就会激发、推动幼儿去从事某种
活动。例如,老师要求小朋友好好学画,争取“六一”节参
加画展。当这一要求变成幼儿自身内在的需要时,他们上美
术课就更专心、更认真了。二是幼儿原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
包括幼儿在反映活动中形成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年龄特
征等等。比如,思维方面,婴儿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
幼儿思维带有突出的具体形象性;言语方面,二、三岁的幼
儿只会使用一些基本的简单句和个别复合句,五六岁幼儿会
使用各种类型的复合句。这两者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幼儿心理
发展的内部矛盾。在这一内部矛盾中,需要是代表着新的、
比较活跃的一面,原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是代表着旧的、比
较稳定的一面。需要总是在一定的心理水平或状态的基础上
产生,而一定的心理水平或状态的形成,也依存于幼儿是否
有相应的需要。二、三岁的儿童只有最初步的口语发展水平,
他就只能产生进一步用口头言语进行交往的需要,而没有掌
握书面言语的需要;幼儿有了进一步用口语进行交往的需要
时,又会促使他去仔细地倾听和模仿成人的说话,从而他的
口语交往水平便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可见,幼儿心理发展内
部矛盾中新的一面(新的需要)总是不断地和旧的一面(已
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既统一又对立,统一对立的结果是新
的需要不断地否定着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状态,从而幼儿心理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因与根据。
教育必须通过这个内因,通过新的需要和已有心理水平、状
态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因此,作为教
师,就应当深入了解幼儿,提出一定的、适当的要求,并使
之为幼儿所接受,变成幼儿的新需要,以便引起幼儿心理的
内部矛盾运动,促进幼儿心理日益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第四章:教育要求要符合幼儿心理特点
幼儿的新需要是在一定的教育要求下产生的。但是,并
非所有的教育要求都能为幼儿所接受,变成幼儿主观的需要,
引起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能否
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并转化成为幼儿的新需要,有个必要的
条件,这就是教育要求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如果符合,
就会为幼儿所理解、接受,变成为幼儿的新需要,形成幼儿
心理发展内部矛盾的新的一面;如果不符合,情况就会相反。
这就是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的辨证关系,一方面幼儿心理发
展离不开教育的要求、指导,另一方面,教育要求又必须适
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教育要求怎样才算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呢?
这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教育要求高低难易合适,需要幼儿作出一定的努
力所能达到,而不是过高过难。比如,要求小班幼儿静坐半
小时听老师朗读诗歌,或学习数的组合分解,这一要求就过
高了;而要求大班幼儿学习画苹果、太阳,或复述故事《拔
萝卜》、《小兔乖乖》,这一要求就太低了。这两种情况对
幼儿都不合适,都不利于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二)教育要求要具体、明确。有时要求虽高低难易合
适,但提得很笼统、抽象,这也不利于幼儿把教育要求变为
内在的需要。比如,要求学前幼儿上课坐好,如果只简单化
地说:“坐好”,是毫无作用的,教师必须将“坐好”的具
体标准和要求交待清楚:“把手放腿上,两脚并齐,身子不
能趴着,眼睛看老师。”把教育要求具体、明确化,才能促
使幼儿积极地按照这些要求去调节、控制自己的言语和行动。
幼儿的感知觉和觉察力 第一章:发展幼儿智力要从培养感知能力开始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反映物体的个别属性,
如通过眼睛看到颜色,这是视觉;通过耳朵听到声音,这是
听觉。而把物体的各个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知觉。我们看到了猴子的动作、皮毛颜色,又听到了
猴子的叫声,在头脑中就形成了对猴子的总的形象,这就产
生了对猴子的知觉。幼儿时期的感知觉主要有视(知)觉、
听(知)觉、触(知)觉,以及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等。观
察是知觉的高级形态,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过程,在感知觉中占有重要地位。
幼儿感觉和知觉是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门户。幼
儿是世界的新客,周围许多事物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新
鲜的,都有待于去认识;而幼儿认识每个新事物,都不能象
成人那样,看一下书或听别人介绍一下,就可以对事物有个
初步的认识。幼儿需要用各种感官去接触事物,对它们进行
直接的感知才能认识。比如:苹果、葡萄、核桃的不同,幼
儿是在对它们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亲口尝一尝中认识
的。孩子们把木块和铁钉放到水里,看到木块总是浮在水面,
而铁钉总是沉到水底,久而久之,逐渐就懂得了物体沉浮和
物体重量的关系。孩子们在夏天多次看见天空出现了乌云,
感觉到很闷热,随之闪电霹雳,又听到雷声轰隆,继之大雨
瓢泼而下,这一情况反复多次,他们就知道了雨前的一般征
兆。正是因为幼儿对每个新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觉开始
的,因此人们通常称感知是幼儿心灵的“门户”,是幼儿认
识的来源。
感知不仅是幼儿认识的第一步,同时还是幼儿其它较复
杂的、高级心理过程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感知为记忆、想
象、思维等提供感性材料,幼儿就不可能产生、发展他们的
记忆、想象和思维等。举个例子来说,幼儿只有看见过各种
各样的苹果、桔子、梨、桃及西瓜等,才可能在脑子中留有
它们的形象,产生“红红脸盘象苹果”之类的想象,也才可
能有“水果”这个概念的掌握和“这是苹果”,“西瓜是绿
颜色的”,“桔子是一种水果”等判断。因此,要发展幼儿
的记忆、想象和思维,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首先要发展他
们的感知能力,从发展感知入手促进幼儿整个智力水平的发
展。
幼儿的感知觉和觉察力 第二章:幼儿观察的特点
三岁以前儿童的知觉主要是无意的,没有目的的,因此
谈不上什么观察。进入幼儿期后,孩子的观察力开始发展,
在正确的教育下,逐渐由缺乏目的性转变为相对独立的、有
目的、有组织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有目的、有方向、自觉的
观察能力。但就整个发展来说,幼儿观察力的发展还是不够
的,他们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精确性、概括性、组织性
等都还不强。下面,具体谈谈幼儿观察的特点:
(一)观察的目的性。学前初期幼儿常常不能进行自觉
的、有意识的观察。他们的观察或事先无目的,或易在观察
中忘记了目的,很容易受外界刺激和个人情绪、兴趣的影响。
比如,有这样一张图片,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在玩,其中一
个小朋友的衣服扣扣错了,鞋也掉了一只。请幼儿从画上把
这个小朋友找出来。小班幼儿常常不能完成任务,他们会被
画上那些好玩的玩具所吸引,而完全忘记观察的目的。中、
大班,幼儿的观察目的性有较大提高,在我们的观察实验中,
有78%的中班孩子和93%的大班孩子可以完成观察任务。
(二)观察的精确性。学前初期儿童的观察也往往不够
仔细、认真,常常是粗枝大叶、笼统、片面。他们能看见颜
色鲜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