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就是办;助就是助。给多少钱;给的多是对的;给的少也是对的;你和领导关系好;跑得勤快;给的钱就多;你和领导不好;跑得不勤快;给的就少。和一般民办大学不同;他们是一点“助”都没有;我们是有“助”;但是“助”的比例非常小。
1984年国家承认学历。公办不交学费;包分配;海大完全不同;所以都是我借钱盖出来的。教学楼是借钱盖的;开始的校舍是租的;政府不给钱;办的问题都是自己解决;我最多时欠人2300万元。海淀老师的编制;是挂在海淀区人事局;一旦垮台了;给老师安排;有利于外面的人才来海大工作,其实没有实际意义;但是有心里上的安慰。教师有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学历;所以;民办公助是个好办法;政府不能完全不管;政府有时候的支持是很重要的。以前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办大学;政府完全不管是不行的。我采取这样的方式和体制比其他的民办要强;我们也确实是民办;后来也承认是民办;但我们这个体制比纯民办优越;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发展;与体制有关。既使民办;国家也不是完全不管。公办要吸收民办的优点;政府应该多加照顾民办。
学校采取了以学养学、滚动发展的办法;不仅培养了大批学生;而且建设了校舍;有了很大的发展。去年招收新生;有102个专业;招收4876个人;在全北京占很大的比重。民办大学办起来是很困难的;时刻感受到财政上的压力。家长送子女来上学;对学费很容易接受;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培养真才实学。咱们把孩子耽误了,咱们就完了。因而学校对自己的专业设置很有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所以我们觉得民办有内在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海大最突出的特点;讲是讲不包分配;但是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1999年我们毕业了1001个学生;就业率94%;在全北京市高校排名第五;2001年毕业了1201名学生;就业率99。08%;排名第三;除了警察就是我们;2002年我们毕业了2576人;就业率99。3%;就是2576人,当中只有13个人没有和单位签约。
我们这个学校是专科。考不上本科的;就上专科;都是没有地方去;学生才到这里来。经过学校三年的培养;不仅超过了北京学校的专科生;而且超过了北京学校的本科生。从这里面看民办高等教育;一开始是被动的;中国人多;国家底子薄;现在看民办有民办的优点;有公办达不到的优点。美国最好的大学是私立;日本也是。而且;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教育家;也是民办教育家;比如孔夫子、孟子;所以民办教育在中国的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张开始的时候,学校的就业率怎么样?
傅正泰高教局口头上的协议;他们不管海大的专业设置;那个时候不统计就业率;学校办什么专业也没有人管我;你要办就办。但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分不出去,他就要管了;结果我都分出去了;所以他就不管。
第二部分“专业大户”傅正泰(2)
“一定得把要求吃透,才能培养出合适的人才来”
张我知道海大的专业设置都是应用型的;民办大学的专业都非常实用;紧贴市场,海大与其他的民办学校有什么区别?
傅正泰海大的发展成熟在于;第一民办;第二大力发展国家实用教育。刚才我讲了;大学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专科毕业生不好就业;所以要求深入研究;为什么专科生不好就业?经过我们深入研究;不是社会不需要人;是学校没有办好。高等学校办专科;不是真正培养人才;是他们的人多了;所以需要办专科;不是社会需要办什么,而是他们有什么办什么。本科生四年;专科两年;理论学得不够;专业不对口;学生当然不好分配。所以不是社会不需要;是专科要适合社会需要。北大出来开机器是不对的;社会不需要人开机器也是不对的。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你现在是要结合社会需要去培养人;首先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的需要;然后是你要培养什么层次的人。
海大有好多专业和外校都是一样;但是培养的人不一样。比如海大有生物工程专业;清华、北大也有生物工程专业;清华、北大是培养理论性、开发性人才;海大作为三年的专科是培养实验型人才。比如清华、北方交大都有工民建专业;培养实用性人才,海大培养施工性人才。
清华培养思考型人才;但海大的学生不是工匠;他也有理论。他学习三年;虽然是专科;但还是有理论;侧重技术的应用;而不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思想都不对;整个中国都推崇研究性。所以应用不等于没有理论;应用也需要发展理论;在实际中应用、发展;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
假如我们提办“中国的哈佛”;需要相当多的积累;对我们各方面的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提出很高的要求。我们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可能一天变为“中国的哈佛”;连北京大学100多年的历史;它也不敢说它是“中国的哈佛”;这需要相当多时间的积累。斯坦福大学办了100多年;它发展的时间,也是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这是长跑;需要相当多时间的积累。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经过三年培养;肯定不行。我们的学生;同样的条件;也不可能跟清华、北大一样。一定要客观地、非常认真地分析。
张海大是怎样使它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适合社会的需要?学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上有哪些特色?
傅正泰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要;要达到高的就业率;就必须和社会配合得很紧密才行。我们有四方面的考虑:第一,深入研究北京市经济发展的走向、战略方向。经过深入研究;北京的优点是什么呢?科研机关多;高等学校多;人才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优势。北京把高新技术作为战略目标;主要靠科学家,但是需要大量技术应用人才;我们把培养高新技术的应用人才作为我们的专业方向。
我在清华搞研究的时候;很多教授很苦恼;中国的半导体起步不晚;但是没几年就落后了。后来在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日本比我们起步晚;但是他们在半导体方面办了一个专科;有两三百人;专家有了助手;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它开始还是在实验室;马上就发展为工业化。我印象特别深刻。所以1996年后;我们设置了软件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专业;到了2001年;新专业就是信息安全、科技成果转让;到了2002年;为了支持北京市发展;设置了纳米技术专业。其他学校没有这些专业;因为没有我们反应快。所以北京市副市长说,你真快;北京要什么;你就有什么。今年我们的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很多单位都需要。
第二;高等学校设置专业难。你在这里学习好几年;你怎么知道三年之后要什么;这个问题很难说。我们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的就业形式;来推究北京以后的需要;通过他们来看北京以后需要什么,像国际贸易、经济保险、广告,还有服务业等等。
第三;注重与实际有关的人才培养。比如;社区建设与管理、家政;本来很简单;但现在发现这个工作特别需要人才。几个月前;北京有一个网吧失火。原来纵火的孩子父母离异;没有人管;就吸毒;这样的孩子放了火有人管;没有放火怎么办?因此需要有社会人员管。一查;北京有2000多个这样的孩子;因此一定要考虑到社会的切身需要;现在有好多人没有事干;有好多事情没有人干。
第四;非常重视国家政策拉动的重点领域;例如,建筑业、旅游业、信息专业;你拉;我就动;你需要;我就有。例如空调等专业的设置。
第五,要研究北京的特点。北京有很高的文化内涵;文化产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设置了艺术和传统产业。例如,文化的介绍和保护;舞蹈、美术、形象设计等等。要花很大的功夫研究经济往哪里发展;根据需要来设置专业;定位要对;要把应用人才的要求吃透了才行;你才能培养这种人;高等职业教育要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来培养人才。
1996年我看到北京建了很多房;觉得物业管理是一个大问题;于是就设置了物业管理专业。开始;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设置三部分;一是房屋建筑;二是工程;三是电气设备。等到办起来了;发现原来不是这么一回事。原来物业管理要求的是服务型人才;要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和客户搞好关系;保证公司的声誉;还要学会炒作房地产。真正设备坏了;是请专业人士来维修;所以我赶快调整专业计划。你不能够凭你的想象;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你要闹明白。
我们从1984年开始办学;就办了秘书专业;经过10多年的研究;对秘书的工作吃透了。秘书工作主要是两部分;办事和办文。办文主要是应用文的写作;写的是首长的想法;而不是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办文;就是把领导的意思表达出来;最好是能够添枝加叶。至于办事;过去的大学里都是不讲的;都是按照学科来发挥专业;要求自己摸索。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对一个人的印象非常好;那个人就是平儿;是王熙凤的秘书;非常会办事。平儿这样的办事能力;不仅贾府需要;社会也需要;我们秘书专业就要培养这样的人;不是你不教他就会。书里讲到探春理家那一回,她妈为了她舅舅死了;要求多给些钱;她不肯;最后被闹得哭了。后来还是平儿出来,几句话很婉转;大家一听就懂了,当即就把事情摆平了。
这些不经过老师教,行吗?再举一个平儿的例子。家里出事了;人都不在。在这个节骨眼上;平儿带着小姑娘跑了;结果贾链回来;对她非常感谢;要把她扶正。《红楼梦》里的人都是往下降;只有她是向上升。你现在要跟学生点到这些问题;学生要体会;至于他功夫能学到多高;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红楼梦》里林黛玉就不会办事;尽管她非常聪明;每次只要她一搀合;就闹得别人不舒服;最后弄得不欢而散。为什么林黛玉做不了贾府的媳妇?她所学的和实际脱节呀!所以,虽然专业设置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