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其实不懂经济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其实不懂经济学-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识上的相对优势,而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优势就相当于拥有经济优势,这时的马太效应,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压迫,反而成了助力。

我们都知道,就现在人类社会的制度而言,无法完全克服马太效应,但至少我们在尽力消除它的影响,社会给予低收入者的机会和保障在不断增加。或许,可以将之看做人类给自己发出的某种信息: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不再受马太效应的控制。

12。棘轮效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学家杜森贝是个“愣头青”,这主要表现在他敢于挑战权威上,大名鼎鼎的凯恩斯就是他的挑战对象。

凯恩斯认为,人类的消费是可逆转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会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这从常理上很容易理解,正如俗语所云:“没钱的时候,在家里吃野菜;有钱的时候,在酒店吃野菜。”虽然都是吃野菜,享受却不一样,花费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本来每个人都是这样理解的,杜森贝却偏偏要反对,他说:“消费水平的即时逆转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杜森贝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宋代大人物司马光嘱咐儿子的一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即消费者通常会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却不愿随收入的降低减少消费,这就是棘轮效应。

我们可以想象,杜森贝刚刚抛出这个观点时肯定遭到过质疑甚至不屑,但诸多事实证明杜森贝在对人类欲望的了解上远远高于凯恩斯。正所谓人生而有欲,“饥而欲食,寒而欲暖”。人有了欲望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满足,这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穷困时吃野菜充饥津津有味,有钱后山珍海味依然胃口十足,可当再次穷困潦倒时,野菜便吃不下去了,就要想办法继续过山珍海味的生活。开始是透支信用卡,后来银行逼债,于是想到了偷,偷又没技术,便又想到了抢,抢就要抢大的;于是买枪,买了枪后就去了银行,银行柜员偷偷按了警铃,警察到得很快,最后监狱里多了一名犯人。

看了这个例子,有人会说欲望果然害死人。可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不是欲望增加的问题,而是经济运行害了他。我们姑且将这名犯人的欲望压制,假设他潦倒之后依然愿意吃野菜度日,却发现野菜价格居然上涨到了他无法承受的水平,于是又发生了抢劫银行那一幕。这并非危言耸听,作为经济学定律,棘轮效应当然会在市场上发挥作用。

实际上,市场中的物价上涨指数就清晰地标明了“棘轮效应在此”:价格涨上去了,就很难再下来。在我们的身边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某年鸡肉价格上涨,肯德基、麦当劳随之调整价格,汉堡上涨两块、鸡块上涨五毛之类的,还会发表通告,表示原料成本大幅增加,价格上涨实属无奈云云。一年后,鸡肉供应量增加,价格跌回上涨之前的水平甚至更低,我们却很难在肯德基、麦当劳的价格牌上看到汉堡或者鸡块的价格下降到上涨之前。

棘轮效应对大多数商品都适用,成品价格总会随着原料价格的上涨而上涨,却很难随着原料价格的下跌而下跌。北京的出租车也是一例,几年前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出租车价格从每公里1。2元、1。6元统一上涨到了2。0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油价下跌了2/3,北京出租车价格却依然是每公里2。0元。

那么,棘轮效应告诉我们些什么呢?并不是司马光教育儿子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毕竟,社会的发展还要靠大家的消费,一味勤俭也会破坏市场运行。最好的方法是对于欲望既不禁止也不放纵,对于过度的以至贪得无厌的要求,必须加以节制,但节制也不要过分。收入高了适当增加消费,但不要陷入奢侈;收入不再增加时则相应节约开支,以平抑物价上涨的棘轮效应。

13。节约悖论:越省越穷,越穷越省?

1936年,凯恩斯在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引用了一个令哲学家痛恨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意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然后,凯恩斯根据这则寓言总结了一个令当今美国人痛恨的理论:节约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美德,对国家来说则是灾难。这就是节约悖论。

节约悖论的具体表述是,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凯恩斯推导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增加消费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节约悖论的一个生动案例。当时美国的残破景象使人们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尽量多储蓄。但是,不愿意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又使工厂的商品滞销,从而导致工厂进一步裁员,人们的收入随之加剧下降。美国人总结经验后认识到,当国民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有利于他们增加收入,国家经济也会呈现繁荣局面;而当国民降低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则会造成收入下降,国家经济也会随之陷入衰退。简而言之,挥霍导致繁荣,节约导致萧条。

正是因为对大萧条时期的恐怖印象,美国人对凯恩斯推崇至极,其节约悖论更被奉为圭臬。在凯恩斯的理论指导下,美国风风雨雨走过几十年,总的来讲是不断走向繁荣的,这也让他们对凯恩斯理论更加深信不疑。但金融危机在21世纪迅猛袭来,给了美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无论懂不懂经济的人都知道,美国从2007年开始,遭到了空前严重的经济打击。打击不是来自外部,而是祸起萧墙之内。2008年,最敏感的词汇就是华尔街、房市崩溃,房产问题是导致美国金融市场陷入瘫痪的导火索,之后引爆了信用卡债这个大炸药包,然后整个美国“晕”了过去。

大家都清醒一点后,很多人开始分析美国这个超级巨兽轰然倒塌的根源,结果扯出了过度消费这条线。大家都爱拿中国与美国比,说中国人是把今天的钱留到明天甚至后天花,而美国人则正好相反,拿明天甚至后天的钱今天花。因为美国人相信节约悖论,认为只要肯花钱,他们的收入就会不断增加,只要收入在增加,房子就不会断供、信用卡也不会刷爆。

可是美国这个大蜂窝没有因为听哲学家的话而衰败,却因为过于迷信凯恩斯而吃光了蜂窝,所以很多人只能露宿街头。于是有人开始反思,说美国人上了凯恩斯短视的当。

凯恩斯的确是个只注重短期分析的经济学家。当年曾有人劝告凯恩斯从长远考虑问题,他很不耐烦地说:“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我们都死了。”节约悖论也的确是一种静态的、短期的分析,是导致美国今天严重后果的缘由之一,值得大家从中吸取教训。

但是有些人据此而大加推崇中国模式,认为效仿中国人的节约才是出路,这也是不客观的。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我国虽然因为有充分的外汇储备和相对落后的市场机制而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较轻,但外需、内需的双重疲软也使我们苦不堪言。从政府大力倡导扩大内需的政策中可以知道,凯恩斯并非一无是处,节约悖论依然是有效的指导理论,只不过需要我们更加聪明、更加谨慎地运用罢了。

总之,在学习凯恩斯的节约悖论时,我们需要明确凯恩斯观点的前提,弄清他的分析方法,搞清其实质内涵。既不能不问前提、不问条件地随处套用,也不能不顾事实、不做分析地全盘否定。

14。帕累托最优:什么都不要干了

我们知道,帕累托是伟大的古典经济学家,而他对经济学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帕累托最优理论,也称帕累托效率理论。

帕累托最优其实是帕累托假想出的一种资源分配理想状态,即假定人群是固定的,可分配资源也是固定的,那么,当资源分配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时,在没有使任何人状况变坏的情况下,也无法使任何人的状态变得更好,这就说明资源的分配已经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讨论的是效率问题,但它无疑引申出了社会福利问题。用帕累托最优理论来考虑社会,就很容易想到,当资源配置未达到最优时,就总有一些人可以改善状况却不会使其他人受到损害,也就是说,社会福利总量肯定能上升,那么通过一种恰当的分配或补偿措施,就能使所有人的境况都有所改善。

帕累托最优的定义很好理解,就好比地里只长出8个西红柿,分给了4个人,因为不存在第9个西红柿,这时无论谁拿到几个,若有人想增加自己手里的西红柿,势必就要有人减少,这时资源分配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但我们若将之范围稍稍扩大,考虑的问题也就要稍稍复杂一些,这时回答的问题就应满足帕累托所列出的3个条件。

首先是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此时,对任何两个消费者和两种商品来说,消费者的效用都已经同时达到了最大化。假如有人不满于自己只拿到1个西红柿,打算通过做生意来增加自己的资产,于是拿着西红柿到隔壁田地去换土豆。隔壁田地一共产出20个土豆,平均分给了4个人,每个人有5个土豆。这时,每个人都知道每个西红柿换2。5个土豆是最公平的,想吃西红柿的人可以按这个比例拿土豆换,想吃土豆的人也可以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