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提,他是如何从弱转强的?他要是甘于做一名优秀的没有任何借口的给人炝锅用的“葱花”,那么中国的历史就该重写了。也许那是一个太久远又充满血腥的故事,那么我们就说一些近的吧。还是找一个美国人来说比较好,时髦的励志书都这样做——因为如今的人们更相信美国人一些,他们被作为世界各族人民的榜样。
我给讲的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雅诗蓝黛夫人,她是著名化妆品牌“雅诗蓝黛”的创始人——在她被誉为“化妆品女皇”之后,她成为完美女人的代表——人们谈论她时,永远会慷慨地使用“优雅”、“精致”、“聪慧”、“时尚”、“高贵”这些褒义词,人们似乎忘记了她卑微的出生——她出生于纽约贫民区一普通工人家庭,终身对自己的年龄讳莫如深,因为她四十岁之前一直在美容院推销化妆品,为那些坐着等头发干的贵族妇女示范如何使用面膜。我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我的目的是想告诉你,即使你出身非常卑微,你也不见得没有一点机会——这个世界并不是只属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你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这并不是你的错,但如果你以为自己从此就要靠对老板忠诚才能活下去,那你可就错了——说不定,你可能错过命运为你安排的传奇呢。
故事从哪里开始呢?
我们从某一天的一次邂逅开始吧——一天,一个在美容院推销产品的女人遇到了一个衣着华丽的夫人,女人称赞夫人的衣服漂亮并询问衣服购自何处。夫人眼皮也不抬,冷冷地说:“告诉你又有什么用?难道你穿得起这样的衣服吗?”
推销产品的女人满脸通红——她就是后来的雅诗蓝黛夫人,当她的名字成为时尚的代名词之后——没有人再敢问她能穿得起什么样的衣服——1998年,她作为唯一女性入选《时代》杂志的20名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天才”;2003年,她的公司名列美国500强第349位,当年收益47。44亿美元。在她生前,她的房产分布于纽约曼哈顿最繁华的街区、棕榈滩的海边、伦敦的富人区和法国南部别墅带;在她死后,她的庞大遗产让世人瞩目。
也许你会问我,雅诗蓝黛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告诉你——如果你向往成功,那么你不如像雅诗蓝黛学习,也许你最后不会像她那样富有,但是你至少不会一辈子活得像一条明明有理由但永远羞愧万分的可怜的看门狗。那些告诉你没有任何借口的人,他们在你富有成功以后,他们就会站在你的旁边,以认识你或者知道你为荣,他们会对你没有任何借口的——那个时候,你借他们两个胆儿,他们都不敢对你说不,在他们眼里,你做啥都是对的,你做什么都不需要借口,如果你需要借口,你根本不需要自己找,他们会给你找一大堆,供你随便挑选,你要是挑不上,他们转身就接着找去,保质保量。他们就是这么一拨无聊的傻瓜,所以,如果你打算成功,如果你有远大的抱负,你完全应该在这一天来临之前轻视这拨无聊的傻瓜所说的任何一句话——他们的话和他们的为人一样不值得信赖。
如果你真的需要激励,那么你应该找一些真正具有激励作用的榜样——我知道你也许没有祖荫可以庇护、也许你不富有也不再年少,但是你渴望财富渴望出人头地,如果不是这样,你就不需要读励志类的书了。但是你不要病急乱投医,你就是想发财想疯了,也不要找“江湖骗子”——他们不能给你任何有效的帮助,他们为一些刚刚有钱没两天从来没有做过老板根本不懂得现代管理的老板服务,他们和他们为之服务的企业都不会有长远的发展,你读他们的书,还不如找几本货真价实的成功人物传记来读——你要改变命运,就必须懂得光靠说“是”毫无用处——那些一辈子说“是”的人,从来不敢说半个“不”字的人,他们活得艰辛而委屈,你要懂得,正因为你穷,你不富有,你没有成功,所以你才更要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不”,否则你说的“是”越多,你肩上的担子就会越重,直到把你压得再也直不起腰来。
我认识一个生意人,他对我说,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必须懂得什么时候对什么人说“是”,而什么时候必须说“不”——他曾经和几个公司竞争一个项目,当对方把价格压得非常低的时候,他说了“不”,后来他失去了那个项目,但是得到项目的公司却因此赔了钱。而对于他来说,因为他当时说了“不”,人家公司后来再有项目就会找他,原因很简单,觉得他实在。也许这只是一个特例,不能说明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要想成功,除掉运气的原因,还必须懂得尊重自己的价值——黑人女作家莫里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出生的时候黑人在美国还完全没有地位,家里一贫如洗,母亲给人家做佣人,她也不得不从事一些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维持家庭生活。有一天她对父亲说不想干了,因为她的老板是个讨厌的人,而她自己也不喜欢这份被人使唤的差使——她的父亲告诉她:你只管拿钱回家,咱们只需要他们的钱,你可以在心里厌恶他们。
从此莫里森感到舒心多了——她就是拿钱回家,非常简单,她并不需要爱戴她的老板,等她有了钱,她就可以干别的了。
我敢说,她做梦都在想对那个讨厌的老板说“NO”,她很快实现了这一梦想。可以设想,如果她是一个甘于说“YES”的女佣,她能拥有满意的一生吗?我举莫里森的例子,并不是说因为她成功地获得诺贝尔奖,所以她值得学习,我的意思是说,即使她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也比一天到晚低声下气过日子要好——既然你的老板不让你喜欢,既然你的工作不让你快乐,既然你不过是为了维持生活而做这样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不在心里对自己说“NO”,为什么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暗中积攒自己的实力——谁也没有规定因为你出身贫穷所以你必须一辈子忠诚于一个讨厌的老板,就因为他雇佣了你打扫院子?你把院子扫干净,把钱拿回家,就够了!如果你喜欢这个老板,也喜欢扫一辈子院子,那是另一回事——但如果你不喜欢他,而且他又经常克扣你的工钱,你有什么必要尊敬他爱戴他对他交代的所有无理的事情从不回绝?
无论你多么穷,无论你的起点多么低,无论你的际遇多么糟糕,你必须记住一件事情——这个世界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因卑躬屈膝而大富大贵。即使有些最终成功的人,在他们早年也从事过卑躬屈膝的事情,但是你要知道,在他们的内心,他们从来不这样认为自己一辈子应当甘于现在所有的一切——《没有任何借口》以及《把信送给加西亚》这种书被有些人大肆夸张成美德和职业的训练课本,正是因为那些人要做的事情,是想让你从内心把自己放在一个从属者的位置,让你连想一想,如果老板要求你做的事情是不对的,如果你的老板是个笨蛋你该怎么办,他们根本不让你这样想——他们让你觉得如果你这样想了,你就是错的,你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员工。
记得有一次去电台做节目,主持人忽然问我一个问题,问我在我的一生中,有没有什么“成功范本”?我特真诚的说:在我看来,成功是没有范本的。因为任何成功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发生的,所谓时世造英雄就是这个意思。你没有生在水泊梁山的年代,你造反就是被镇压的对象——你凭什么造反?还有,成功人物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复制的,比如贝多芬,假如你把他定义为成功人物,那么你知道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他?他的家庭一贫如洗,父亲是个酒鬼,常常用拳头逼着他上街卖艺,他正值壮年即双耳失聪,那些伟大的作品许多是他根本听不到以后才写出来的——这样的成功人物,你如何复制?你以为只要是一个酒鬼老爸,只要从小对孩子拳脚相加,只要他壮年双耳失聪,他就能像贝多芬一样将人生的苦难酿成欢乐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再愚蠢的父亲再望子成龙的父亲都不见得会这样孤注一掷吧?
既然这样——既然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励志类读物呢?
因为人生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艰难和不幸,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成功范本”激励自己——以使自己的人生充实起来,以保证自己不至于太快对自己失去信心。我们看那些最终成功的人物,在成功之前所忍受的种种苦难,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苦难也不是不可以忍受的,我们就会相信自己并且相信人生。励志使我们愿意为人生付出时间,使我们变得有耐心和有毅力。也许我们最终不会成为一个伟人,也许我们最终无法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并且登上辉煌的巅峰,但是经过努力、拼搏、追求梦想,我们在自己的一生中将享受到许多作为人的欢乐——比如友谊、比如健康,我们看着自己的儿女成为正直的人,我们感觉自己过得很快乐,在我们辞别人世之前,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我虽然没有成为比尔·盖茨,但是我成为了我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励志的作用从来不是承诺你照着做就一定能成功,那是江湖郎中的一套,励志的意义在于帮助你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使你在无助迷茫的时候,受到鼓舞,再接再励——励志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让你成为世界第一,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励志宝典,你只要照着做,就可以武功盖世东方不败——但是好的励志读物可以使你超越平庸超越苦难超越自己。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个人都需要励志。但是《没有任何借口》《把信送给加西亚》《天职》这类书不配做励志读物,因为他们是在磨灭你的志气,他们做的事情是熄灭你人性中最光辉的天性——当时世艰难,当你运气不好,他们不是鼓励你追求你的梦想,而是告诉你——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失去工作吗?因为他们不听老板的话,惹老板生气了。他们从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