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论语-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解析】颜回的马屁拍的,也算是卓尔不群了。整部《论语》,这是最出彩的一段马屁文章。不过,颜回是真心敬佩老师。

总是受表扬,当然也要回报一下。仅从这段话看,颜回还真是个好学生,学得很扎实,话说得文采飞扬,已经很有学问。

循循善诱,欲罢不能,好歹,颜回贡献了两个成语。

【现实解说】拍马屁是一门学问,拍得好不好是一回事,拍不拍则是另一回事。有的拍得高屋建瓴,有的拍得体贴入微。不过,只要是拍,领导都喜欢。

6。7(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解析】孔子的这番话有些耐人寻味,其中包含了多少无奈?

不妨回头看看3。4(9。27),同样的事情,放在子路那里就是不思进取,放在颜回这里就是品德高尚呢?其实,孔子也想颜回做官,也通过很多门路推销颜回,而颜回也参加了不少面试,可是,无一成功。自己最得意的弟子、最模范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孔子能不无奈吗?可是,他又不好意思说颜回找不到工作,于是,只好表扬他安贫乐道。

那么,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呢?下面,来说这个问题。

【现实解说】整个就一穷快活,没事偷着乐那种。穷,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吗?今人有言:白天没鸟事,晚上鸟没事。说的就是颜回这样的人吧?

6。8(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方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解析】孔子把自己的理想都灌输给颜回了,糟糕的是,颜回照单全收了。

孔子的话让颜回深信不疑,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后来孔子把颜回推荐去一个大夫家中做管家,上任之前人家要面试一下。于是问他:“准备怎么管理这个家?”颜回于是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把主人听得发愣,都这么克己复礼,活着还有什么劲啊?不用说,婉言谢绝了他。

孔子的教学是因材施教,所以这样的话绝不会对子贡、冉有等人说,因为说也没用,只有颜回会去照着做。其实,这样的要求,孔子本人也做不到,这也就难怪孔子承认颜回比自己还要贤了。

【现实解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现实解说是:不送礼,根本不看你一眼;不送礼,根本不听你说;不送礼,根本不跟你说话;不送礼,根本不给你办事。颜回说:我虽然傻,还是懂得送礼的。

6。9(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译文】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佞人太危险。”

【解析】孔子也是没办法,这类学说,这种梦想,也就只能跟颜回说说。先不说这段话内容究竟对不对,但就可执行性来说,就根本是在做梦。就像问世界上最幸福的生活,你说是娶日本老婆,请中国厨师,看美国电影,找法国情人等等,听上去很完美,可还没办法实现。

这一次,孔子介绍颜回去做卫国的大夫,卫国国君亲自面试。“颜渊先生,请问怎么治理国家啊?”颜回回答:“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佞人太危险。”卫国国君一听,这位脑子被驴踢了吧?不用说,又没戏。

孔子净给颜回灌输这类东西,这不是耽误人家吗?

颜回年纪轻轻就白了头,从前的说法是学习太刻苦。其实不是,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愁的。

【现实解说】明朝的太监锦衣卫,清朝的奴才老佛爷,民国的壮丁人头税。望上数几朝,好像真没有什么值得留下来的东西。

6。10(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解析】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发生了变化。是啊,颜回连自己都帮助不了,怎么能帮助老师?

眼看着模范学生颜回找不到工作而愁白了头,而几个总是被自己批评的学生,譬如冉有和子贡混得风生水起人模狗样,孔子要反思了。随后在修撰《诗经》的过程中,孔子发现子夏这样的平时总是跟自己争论的学生才是对自己最有启发的,才是真正能够帮助自己的人。于是他恍然大悟:颜回是个好学生,可是,对自己没什么帮助。

【现实解说】三好学生的标准不就是听话吗?

6。11(11。9)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呀!”

【解析】孔子真的很伤心,但是还有五味杂陈的意思。≮我们备用网址:。。≯

颜回在穷困潦倒中死去,只活了四十岁,这让孔子失去了为自己正名的机会。模范学生这样的死法让孔子失望、伤心、愧疚。颜回死得这样早这样没面子,孔子知道自己是负有很大责任的。颜回始终生活在自己的理想国中,与现实严重脱节,而这都是孔子教导的结果。所以孔子一定在心里说:回啊,是为师害了你啊。

【现实解说】天丧予:哦,买嘎的。

6。12(11。10)★★★★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解析】世上最悲痛的哭其实不是哭别人,而是哭自己。孔子哭颜回也是这样,因为颜回的身上承载着孔子的理想和最高境界,颜回凄惨的去世象征着自己的理想的无情破灭。所以,与其说孔子哭颜回,不如说孔子哭自己。

【现实解说】理想破灭是最让人绝望的,所以,理想要远大,远大到永远绝对不会实现,那就永远绝对不会破灭。所以,我们总是被教育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这是对的。

6。13(11。8)★★★★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译文】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椁。孔子说:“(虽然颜渊和孔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而给他买椁。我现在是大夫的身份,出门是不可以步行的。”

【解析】孔子并不喜欢颜路,颜路是孔子最早的一批学生,对这批学生,孔子常常会赞扬冉耕、曾皙、子路等人,可是从来不提颜路。颜路对老师也有很多意见,特别是儿子颜回跟着老师之后,听上去常常受表扬,可是实际上没有任何用,反而在家里啃老。颜回的死,颜路非常伤心,同时恼火怨恨老师,认为是老师耽误了自己的孩子。因此,带着怨气,颜路来找孔子,并且提出一个非常没有道理的请求。

按照周礼,不同层级的人死了,下葬用的棺椁是不同的。所谓棺,就是最里面的一层,椁,就是外面一层。通常,棺比较薄,用木制;椁比较重厚,用好木或者石头。《荀子·礼论》中记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孔子的儿子孔鲤应当属于士这个阶层,下葬的时候应该是一棺一椁。大致孔子后来比较节俭,当然同时也不喜欢这个儿子,因此,葬儿子的时候有棺无椁。颜回的身份应该连士都不是,按照周礼,死后就是乱葬岗一埋就行,最多有个棺材。所以,颜路提出要给儿子用椁,确实是太过分。而且,自己又没有钱,要老师卖车,这是明显的刁难老师。对于颜路的无理要求,孔子还算给他面子,没有乱棍打出,也没有说撒泡尿自己照照之类,而是说自己需要车。

此时已经是孔子晚年,颜回的死给他很大的打击。颜回的丧事他本来可以不用管,可是内心的愧疚让他不得不管。其实,以孔子的财力以及子贡、冉有等人的财力,厚葬颜回没有问题。如果颜路不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孔子完全有可能用棺椁来下葬颜回。可惜的是,颜路提出这样的要求,孔子又当场驳回了他,反而没办法厚葬颜回了。

【现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