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论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说论语-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解析】阳货就是阳虎,本是孟孙家的疏族,在季孙家打工,结果混到了总管家的位置上,等到季平子死后,阳虎绑架了季康子,胁迫季康子听从自己指挥。从此,鲁国政权其实就在阳虎手中,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政”就是指阳虎。阳虎想对付三桓,知道孔子很有学问并且对三桓不满,因此想拉拢他来帮助自己。

孔子很想做官,可是如果投靠阳虎,有两个心理障碍;第一,自己公开批评和讽刺过阳虎,如果投靠他,很没面子,并且这与自己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第二,孔子和阳虎之间有过节。当初季孙家大宴曲阜所有的士,孔子也去混顿酒肉,那时候母亲刚去世,孔子穿着孝服就去了,结果被当时负责接待客人的阳虎给赶了出来,还说“我们请士吃饭,不是请你这样的人”。孔子的自尊心大受打击,对阳虎一直满怀怨恨。再后来,孔子在季孙家打工,阳虎则是他的上司,这个时候,阳虎倒没有刁难他。

正因为心底矛盾,孔子在接到礼物后,还是犹犹豫豫前去还礼,碰上阳虎,孔子习惯性地有些畏惧。被阳虎一通说,孔子实际上已经准备出仕了。遗憾的是,随后发生的巨变让孔子的当官梦破灭了。

孔子想当官,又要面子,怕别人说他是两面派。对阳货,既心有怨恨,又抱有期望。所以,行事说话难免自相矛盾。骨子里,还是想当官,不过想有面子地当官。后世很多腐儒就是这样,一边议论国事,可是请他当官又故意推阻,希望自己能像姜太公一样被礼请而去,像诸葛亮一样要三顾才肯出茅庐。整来整去,错过了时机,一辈子遗憾。许多所谓高士,就是这样。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仁”这个字,怎么解释“仁”?处世,做人。

【现实解说】又想当官,又要面子,这是不行的。看来,在脸皮上,孔子与徒子徒孙们相比差得太远。

1。21(17。5)★★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译文】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

【解析】孔子等待阳虎来礼请自己做官,可是阳虎实在顾不过来了,因为他与三桓的斗争激烈化了。最终,双方刀兵相见,阳虎战败,逃亡齐国,之后又投奔了晋国的赵家。阳虎的同盟好友公山弗扰占据了季孙家的根据地费邑,对抗三桓,派人来招请孔子前去。孔子动摇了,他太想做官了。子路劝阻他,孔子还为自己辩解。不过,孔子的内心知道,这个官不能当。为了面子,孔子说了上面的话。实际上,孔子那时候已经决定不去了。

有的说法,孔子之所以拒绝阳虎而不拒绝公山弗扰,是因为阳虎对抗三桓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公山弗扰叛乱是为了驱逐三桓,恢复公室。这样的说法没有道理,不过是为了替孔子圆场。后来孔子隳三都,公山弗扰公然出兵攻打三桓和鲁定公,并且和叔孙辄商定消灭三桓之后,自己取代季孙家、叔孙辄取代叔孙家族,请在晋国流亡的阳虎来接替孟孙家。至于后来公山弗扰流亡到吴国之后劝阻吴国不要讨伐鲁国,并不足以说明他早年有志于恢复鲁国公室。

【现实解说】当一个人太想做某件事情或者实现某个理想的时候,往往在判断上出现错误。

1。22(17。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译文】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现在佛肸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这如何解释呢?”孔子说:“是的,我有过这样的话。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道是个苦味的葫芦吗?怎么能只挂在那里而不给人吃呢?”

【解析】晋国六卿内战,赵魏韩智四家联手击垮了范家和中行家,中行家的家臣佛肸死守中牟,对抗赵简子的精兵。地球人都知道,佛肸是守不住的,赵简子拿下中牟只是时间问题。孔子虽然想做官,可是在子路的棒喝之下,还是悬崖勒马了。

上述两个地方,孔子去了其中任何一家的话,整个历史就要重写了。

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这句话,是说自己意志坚定,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即便去了佛肸那里,也会坚持自己的做人底线,不会做坏事。“吾其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则是说自己学了这么多本事,不能只用来说,不拿来用啊。

我们常说“要跟对人”,在这方面,孔子的判断力不是太好。从去齐国追随鲁昭公,到后来三次差点站错队,都反映出孔子在政治上不够成熟。

孔子实在还是太渴望当官了,明知不对,也想去,简直就是“朝当官而夕死可也”。不管怎么说,孔子应该庆幸自己有子路这样一个忠诚而直率的弟子。

对某种目标的迫切追求往往让人丧失判断力,陷入当局者迷的糟糕状况。虽然孔子这几次站错队都被子路阻止,可是孔子一生就没有站对过队,说明他压根不是玩政治这块料。

【现实解说】不仅是人,国家也存在站队的问题。譬如鲁国,就站在晋国这一队里。譬如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站对了队,结果是战胜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站错了队,结果就成了战败国。如今的世界仍然在考验每个国家站队的智商,在吃不准的情况下,尽量站人多的队。就像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尽量去客人多的饭店吃饭。

1。23(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用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侍奉君主。”

【解析】孔子在侥幸抵御住两次诱惑之后,终于盼来了春天。鲁定公听说这么多人看重孔子(不排除孔子和他的学生故意放风出去的可能性),觉得这个人可能确实是个人才,于是接见了他,向他请教治国策略。孔子依然搬出周礼那一套,深受鲁定公认可。

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希望鲁定公能够重新定位鲁国的君臣关系,换言之就是将国君与三桓之间的关系回到周礼的范畴内。

看上去,这段话的意思与“君君臣臣”相同,实际上有些微妙的区别,因为这里有一个模糊的因果关系或者条件关系,也就是“如果国君对大臣以礼相待,大臣就应该忠于国君”。孔子在齐国期间,受到管仲、晏婴思想的影响,原先的思想大大改变,不再强调无原则忠于国君,而是开始赞同晏婴的“忠于国家和人民,不等于忠于国君”的思想。

后世儒家以“无条件忠君”为核心价值理念,可是孔子其实不是这样,忠君是有条件的。只有统治阶级尊重老百姓,才能要求老百姓为他们卖命。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含义是相同的。

【现实解说】定公问:“若君不使臣以礼,臣怎样事君?”孔子对曰:“君不使臣以礼,臣就去他妈的君。”

1。24(13。15)★★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也可以。可是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解析】孔子是赞成言论自由的。孔子认为,没有言论自由,国家必亡。这段话在历史上并不常用,因为历代统治者不愿意看到这段话。

孔子在这个时候表达这个观点,是希望鲁定公能多听自己的想法。

【现实解说】万众一心,那是可怕的,因为这样的力量是无法阻止的;万众一声,那也是可怕的,因为这就是一言而丧邦的前兆。

1。25(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如果老百姓可以依照周礼来行为,那就不必约束他们;如果不能,那就教会他们。

【解析】这是孔子在对鲁定公讲怎样处理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在说明自己开办私人学校的重大意义。

对于上面这句话,历来的断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来的解释都是“让老百姓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就行了,不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按照这样的解释,孔子被扣上了愚民思想的帽子。

其实,愚民思想是老子的思想,不是孔子的。为什么这样说,以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