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鉴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珠宝首饰鉴评-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纯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低而稳定的电阻、强的抗腐蚀性能和强的对红外线反射性能等。天然纯金在矿物学上称作自然金。自然金属等轴晶系,晶型呈六方体或八面体,金黄色,金属光泽,摩氏硬度2。5,密度19。32g/cm3(20℃),熔点1 064。43℃。其延展性极强,延展率40%~50%,横断面收缩率为90%~94%,可锻压成厚度为0。23×10…8mm的金箔。1g金可拉长为3 420m的细丝。金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296。01W/(m·K)'和导电系数(41。6×104),20℃以下的电阻率为2。35μΩ·cm。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外观美丽夺目,在空气中加热直到熔化都不会发生氧化,也不溶于三种强酸(硫酸、盐酸、硝酸),但溶于王水和氰化钾(钠)溶液。能熔金的溶剂还有胺盐存在下的混酸、碱金属氯化物或溴化物存在下的铬酸、氰化物溶液、硫氰化物溶液、硫脲溶液、硫代硫酸溶液。硒酸、碲酸和硫酸的混酸对金也有特殊的溶解作用,如在50℃时与碘发生反应;60℃时与氯、溴反应;100℃时与氟反应。金不与硫及硫化物反应,但易与汞作用,形成汞齐,故可用混汞法提金(表1…2)。

金和大多数元素比较起来有较大的化学活性,可与59个元素各生成1~8个简单化合物。据不完全统计,已经研究过的金的简单化合物超过210个,有42种元素和金各生成1~4种共晶体。在5个二元系(金和镍、铜、钯、银、铂)中有连续固溶体形成,其中和银的二元系在任何条件下均为连续固溶体。金与其他元素相互有限固溶的二元系已经明确下来的达50个。

在自然界已知的金矿物约30种。一般可分三种类型:一是单质状态产出,成分以金为主的自然金,金银构成的银金矿、金银矿和自然银(含金量小于10%)的金银系列矿物,金与铂族组合的铂金矿、铑金矿、钯金矿、金银铂矿等矿物系列;二是以化合物状态产出,如与碲相结合的碲金矿、针碲金矿、碲金银矿、叶碲金矿等,与硫相结合的硫金银矿等;三是以金属互化物状态产出,如铜金矿、金钯铜矿、等轴金锇铱银矿、锑金铂矿、黑铋金矿、四方铜金矿、方锑金矿、围山矿、锑金铂矿等。

金的化合物非常不稳定,容易分解出金属金,所以金在自然界中多呈游离状态存在。在金的化合物中通常见到的是一价和三价的金,三价金的化合物比一价金的化合物稳定。

金亦可因杂质而改变其物理性质。金的颜色随着杂质的含量而改变,如银与铂能使金的颜色变浅,铜能使金的颜色变深,胶体状的金以其分散程度及微黏结物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颜色。金中若含极小量杂质(如铅、铋等),其机械性能也会明显降低,如当含0。01%铅时,就变脆;含银或铜时,金的硬度就会增高。

2。饰品金

市场上金饰品中的金,多为金合金,金合金可以改善和使其获得新的有益的性能。改善的性能如机械强度和电性能等,获得的新性能如超导性、铁磁性、悦目的色彩等。这些性能由金合金的配料种类、含量,以及所采用适宜的熔炼、浇铸、加工条件和方法来实现。

金合金以其含量(即纯度)计,有以下几种:

(1)千足金。含金量千分数不小于999的金。在首饰中的印记为“千足金”,“金999”,“G999”,“Au999”。

(2)足金。含金量千分数不小于990的金。在首饰中的印记为“足金”,“金990”,“G990”,“Au990”。

(3)K金。K是国际单位,以含金量的千分数为1 000时规定为24K。1K金的含量为1 000/24׉(约为41。66‰)。我国常用的有9K(375‰)、14K(585‰)、18K(750‰)、22K(916‰)等。在首饰中的印记为“G××K”,“金×××”或“Au×××”。

(4)金饰品配件材料的纯度应与主体一致。因强度和弹性的需要,配件材料应符合以下规定:金含量不低于916‰(22K)的金首饰,其配件的金含量不得低于900‰。

(5)金及其金合金首饰的最低纯度为375,金含量低于375‰的首饰,不能称为金首饰;金及其金合金首饰的最高纯度为999,含金量高于999‰的首饰也只能称为千足金首饰。

3。彩金

彩金是在金的基质中熔入其他金属元素后形成的彩色K金,常为不同民族或国家所喜爱,如中国人喜欢黄色,欧洲人喜欢偏红色,而美国人喜欢偏淡的黄色。目前已能配制成各种颜色的金合金(表1…3)。现今最流行的彩金是玫瑰金,其色比K黄金少了许多黄色,因而略带粉红色,这种特有的色彩可以使女性的肌肤显得白皙,更具风采、活力。

尚需指出指出,对彩色K金的正确叫法是黄色K金(黄K金)、白色K金(白K金)、红色K金(红K金)等。市场上习惯称白色18K金为“18K白金”,常易与铂金(白金)相混淆而引起误解和纠纷。

还应注意,有些彩色K金是用表面镀色法,不是冶炼制成的,其色易磨损。市场上的白色18K金有些是在18K金表面镀镍或铑、钯制成,磨损后饰品泛黄,显现出18K金的原本色泽。

4。镀(包)金

镀金覆盖层的金含量千分数不小于585,覆盖层(镀层)厚度不小于0。5μm。薄层镀金覆盖层厚度应等于或大于0。05μm,但小于0。5μm。镀金印记为“P…Au”,薄层镀金制品不允许打印记。

包金覆盖层的金含量不低于375‰,覆盖层厚度不小于0。5μm。包金覆盖层标记为“L…Au”。

在任何制品上都不必打上镀层的含金千分值的标记。

二、银

银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贵金属,当代主要用于电子电器(占35%)、照相感光材料(20%)、化学试剂和化工材料(20%)、工艺制品及首饰(10%)、镀银行业(15%)等。白银早在4 000年前就被中国发现和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银饰品和银制器出现。以银为原料,经过各种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器皿、饰件称为银器。银器自古就是为皇亲贵戚、王公大臣、富商巨贾等少数人服务,被少数人拥有。我国银器经过绵延不绝的数千年发展,到了清代已得到全面发展。

在历史上,白银一度比黄金贵两倍。白银以其独有的光亮洁白的色泽和象征纯洁无瑕的高尚情操,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并被人们广泛应用。有史以来,人们就将白银首饰视为吉祥物。如内蒙古鄂尔多斯阿鲁柴登战国时期的匈奴墓中出土的三件银饰牌,两件银虎头,其制作工艺也已初见成熟。两汉金银器制作已脱离了青铜工艺的传统技术,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达到了成熟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器形、图案纹饰不断创新,技术更加娴熟;唐代是我国金银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如陕西、江苏两省出土的银鎏金歌舞狩猎纹八瓣杯、银鹦鹉纹提梁罐、银狩猎纹高足杯等;宋代银器出现了与佛教密切相关的佛塔等器形,并出现与同期瓷器、漆器相同造型的银器(银如意纹梅瓶等);辽代银器独具风格,融合了汉文化与契丹文化的精神(银鸡冠壶、银人首执壶等);元代银器种类多,用途广,制作精美;明代银器则大多与宝玉石镶嵌工艺结合在一起,愈显尊贵与华丽;清朝银器采用的制作工艺与历代的方法基本相同,有熔炼、范铸、硾碟、焊接、镌镂、累丝、掐丝和镶嵌等技法,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银烧蓝技法,即在铜胎画珐琅的基础上演变而成。清代最擅长制作的最精美的银器的制作方法是银累丝工艺,累丝是利用金、银等金属的良好延展性,抽成细丝,通过盘曲、焊接等工序组成各种纹饰或造型,制作繁难,玲珑剔透。清代银器的种类涉及宫廷生活的许多方面,如祭祀、餐饮具、日常用品、陈设品、文房用具、后妃首饰等。银器中大部分为实用品,而且光素无纹者居多;有装饰图案的大部分是陈设品,主要为吉祥图案和花卉图案两种。银器在清朝得到了全面发展与提高,每件银器都是最高制作工艺水平的体现,凝聚了工匠们的才华和智慧。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是“见银在先,见金在后”,对白银首饰尤为偏爱。每逢民族佳节或婚嫁访亲,姑娘们就倾尽所有、全身披挂,打扮得光彩夺目,银饰质量可达十来斤,以充分显示自己的风姿、美丽和富有。当今,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无所顾忌地与白银相配组成新活银饰,与冷酷纯白银色相纳相容、相得益彰,居然可在一片静默中跳起阳光劲舞,让越来越多的时髦女孩酷爱,搭配简洁、轻柔、飘逸的时装,真是水漾俏娇颜,花舞美人装,更显高贵典雅。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银器发展尤速,特别是纳米防暗化技术在银器(银币、银饰)领域的应用,有着良好的远景。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白银最早的国家之一,是一个白银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目前,我国的白银生产有两大特点:一是白银生产区域日益集中化,现在的湖南、河南、云南、浙江、广东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白银生产省份;二是矿产银企业产量保持稳定,再生回收银企业产量递增幅度整体比矿产银企业产量快。白银首饰已经成为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快速增长点,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已是国内白银饰品、制品加工的集中地域,消费白银已达三百多吨,制品千万余种。追求时尚的青少年,是今后白银消费的主力军。

银在自然界中有呈单质自然银存在的,但主要的是以化合物状态产出。银的主要矿物为辉银矿(Ag2S)、硫铜银矿(AgCuS)、硫锑银矿(3Ag2S·Sb2S3)、硫砷银矿(3Ag2S·As2S3)、角银矿(AgCl)、氯溴银矿(AgCl·AgBr)及碲金银矿等。自然银多呈细粒状、发丝状,大块者罕见,但据报道,1875年曾在德国弗莱堡地下300m深处的矿井中发现重达5 000kg的自然银块,智利也曾发现重达1 420kg的片状自然银块。

1。纯银

纯银(自然银)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