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疏远了物,人疏远了神,人疏远了自己,最终人也疏远了“是”之大道。人已不会耐心倾听大道之无言,人已不会珍惜与守护神秘之遮蔽,人不再是“是”的邻居,人类已被连根拔起,人已处于危险之中。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
我们或许已处于转折来临之际所投下的阴影中了,然而转折何时以及如何来到都还无人能知,人类只能在企盼的思中作准备:“只还有一个上帝能拯救我们”。
…… 336
233西方哲学初步
第十二章 喧哗与骚动:存在主义的主调
存在主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这里没有明晰的语言分析,没有严谨的逻辑论证,甚至也没有什么前后一致的推理。它多少带有一些调侃的色彩,当然不是那种肤浅的肥皂剧式的搞搞笑,而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反讽:在别人一本正经严肃的时候,它偏要贬为“不诚”
,在别人游戏人生之际,它又要斥为“不负责”。为什么?没有理由。为什么没有理由?
因为荒诞。
存在主义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流派。在存在主义的家谱里,既有虔诚的天主教徒帕斯卡(B。
Pascal)
,也有离经叛道的新教徒克尔凯郭尔更有反基督徒的尼采;神学家马塞尔(G。
Marcel)
、蒂利希(P。
Tilich)
,文学家陀斯妥也夫斯基(F。
Dosto-evsky)
、卡夫卡(F。
Kafka)
、加缪(A。
Camuüs)
,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马克思也都被拉进了存在主义的花名册;甚至苏格拉底、奥古斯丁也被看作是存在主义精神上的祖先。这种多少有些出于一厢情愿的拉郎配式的归宗认祖,不免让人怀疑存在主义者是否是在虚张声势。
不过,即便在公认的三位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K。
Jaspers)
、萨特(J。
P。
Sartre)中,只有萨特才自认为是存
…… 337
西方哲学初步33
在主义者,前两位是绝口否认自己是什么存在主义者,甚至萨特本人在起初也并不领存在主义这顶桂冠,“我的哲学是一种关于存在的哲学,至于存在主义是什么,我不知道。”只是后来人叫得多了,他也多少有些无奈地自认为是存在主义者了。
存在主义甚至也不是什么严格意义上的“主义”。
任何一种主义都多少带有说教的成分,存在主义没有任何说教,更没有什么原教旨,它只是一种个人体验的表白,甚至是一种独白。
那么,存在主义到底是什么?
存在主义是一种反抗哲学,它是向现代工业文明中的工具理性主义、自然主义的机械论、悠闲的乐观主义、懒散的顺世主义的一种抗议。
针对冷冰冰的理性主义扼杀生之趣,它倡扬一种非理性的体验与激情;在极权主义危及人的尊严、自由的时代,它勇敢地宣称只有个人才是最真实的;在科学主义的客观性蚕食人的主观内在性领域面前,它毅然断定主观性才是唯一的实在。因此,宣泄个人的激情,弘扬个人的自由,突现个人的主观性是存在主义思潮的根本特征。
存在主义是一种危机哲学,是西方文明走向危机的产物。
实际上,在尼采宣判上帝死刑的时候,存在主义的帷幕也就正式拉开了。上帝之死是工业文明和科学进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理性主义发展合乎逻辑的结局。上帝是死在人的手里,人现在成了新的上帝,人类自身的权能已强大到自以为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步了,众生万物俨然成了他新的造物。本来人的成熟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然而现在这个失去约束
…… 338
433西方哲学初步
的主人不再把任何东西放在眼里,他一手操着理性与科学,一手操着技术与工具,满以为从此可以在尘世营造新的伊甸园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相继爆发,人类运用科学的最新成果进行空前的相互残杀,使这一乌托邦之梦彻底破灭了,20世纪的人类再也不会像其尔、康帕内拉那样盲目乐观了,“反乌托邦”应时而生。如果说启蒙运动时人从神的解脱尚使人体验到一种解放感、自由感,那么到了20世纪这种感觉慢慢变成了沦落感、无家可归感、无意义感。人们直面用自己的双手建立的冷酷的机械世界,他们经过理性的启蒙再也不能自欺欺人地逃到神的殿堂去寻求终极的慰藉了,绝望与焦虑成了20世纪人类的心路历程,存在主义即是这一历程中的一个驿站。
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甚至认为哲学只有一个真正的问题,那就是“自杀”
,在无意义的荒诞感面前,人类究竟去生存还是自杀是存在主义必须回答的问题。
存在主义也是一种情绪哲学。西方工业化的过程也是人类生活不断理性化的过程,精明的资本拥有者在用理性的眼光打量自然界的同时,也忘不了打量人类自己,为了效率与效益,人类的组织越来越趋向合理,现代都市的出现,工人的大规模的集中化,工作职能的严格区分,作业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一切均依理性而被合理地组织了起来:世界成了一个大加工厂,自然界成了一个大原料库,人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这本身成了最大的非理性。一度慰藉人类心灵的上帝成了被遗弃的陌生物,一度人类嬉戏于其中的大自然成了被征服的敌对者,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了生产与消费的商业关系,最终人本身也成了商品,推销自我成了现
…… 339
西方哲学初步53
代人的口头禅。人类就这样疏离了上帝,疏离了自然,疏离了社会,最终也疏离了他自己,异化感、孤独感、无力感是工业文明的副产品,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循规蹈矩的小职员突然发现自己起床上班前变成了一只大甲壳虫。生活成了一篇荒唐的故事,由白痴讲述,喧哗与骚动,毫无意义。
“恶心”
、“畏”
、“荒诞”
、“死亡”
、“恐惧”
、“颤慄”这样一些情绪化的字眼充斥于存在主义的文献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为一种思潮,存在主义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代表人物是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二战以后存在主义中心移向了法国、萨特、马塞尔、加缪、梅洛—庞蒂、德。
波伏瓦(de
Beauvoir)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大都是哲学家兼作家、政论家,善于利用多种形式来阐发存在主义思想,使存在主义迅速成为法国知识界中主流思潮。西班牙的加塞特(O。
Gaset)
、乌纳穆诺(De
Unamuno)
,美国的巴雷特(W。
Baret)
、蒂利希都是存在主义的积极鼓吹者。存在主义一度走出了专业的小圈子,波及到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60年代的青年造反运动、嬉皮士运动都带有存在主义的思想背景。
80年代初,在西方日趋沉寂的存在主义在我国的知识界和青年学生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对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一章,我们先看一下存在主义的鼻祖克尔凯郭尔是如何通过“跳跃”成为一个“宗教的人”
,然后再瞧一下存在主义的大师萨特又如何通过说“不”超越他自己的。存在主义当然不限于克尔凯郭尔和萨特,我们选择这两位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偏好,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首先海德格尔和
…… 340
633西方哲学初步
雅斯贝尔斯曾一再声明不是存在主义者,他们的思想确实与萨特的存在主义有很大差别,而存在主义在全世界流行,它是和萨特的名字分不开的。再说,按照公认的存在主义的说法“存在主义必须在生活中印证为真诚的,生活为一个存在主义者,意即准备为这个观点付出代价,不仅是把它写在书上而已”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过很多良知、决断、本真存在的大道理,但希特勒上台后不久,他就加入纳粹了,并且在大学校长的就职演说中又非常肉麻地向他宣誓效忠;雅斯贝尔斯因为自己的妻子是犹太人,所以决心保持沉默,如果他妻子不是犹太人呢?因此我们宁愿把海德格尔放在学院化更浓一些的现象学中介绍他——况且,胡塞尔也曾一度说过“现象学就是海德格尔与我”
,对于雅斯贝尔斯我们只能忍痛割爱了;至于克尔凯郭尔,他对存在主义的启示,与其说来自他的说教,还不与说来自他本人身体力行的存在主义生存方式;被誉为“20世纪知识分子的良心”的萨特一生都生活在自己的真诚良知中,介绍存在主义而不介绍萨特就像在贝多芬的音乐会不演奏贝多芬的音乐一样是说不过去的。
一、克尔凯郭尔:“或此或彼”
A尽管存在主义者会将自己的血统追溯至苏格拉底、帕斯卡,但存在主义的真正发源地却是两位19世纪末的思想家,一位就是我们已瞧过的那个人尼采,另一位就是丹麦的思想家克尔凯郭尔(S。
Kierkegard,1813—185)。
与那位英俊潇洒的哈姆雷特王子相反,我们这位丹麦思
…… 341
西方哲学初步73
想的王子却是一位弯腰驼背、体态臃肿、满头乱发的孱孱弱者,不过我们这位思想家比那位王子更富有一颗孤寂的心灵,他不会成天去唠叨什么“生存还是毁灭”
,挂在他嘴边是“或此或彼”
:“结婚,你会后悔;不结,你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