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和他的成果,留在法国巴黎“发现宫”科学博物馆的墙上;他们的肖像,
悬挂在莫斯科大学礼堂前面的廊壁;在以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月球
山脉中,也有“祖冲之”三个金光灿灿的大字。祖冲之,将与日月山河同在!
沈括
当代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这样评价说: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
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积一生之心血写出的《梦溪笔谈》,包罗万象,独
有创见,被称做“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沈括,字存中,1033 年出生在杭州钱塘。沈家世代为官,沈括从小就跟
随在外作官的父亲沈周四处奔波,饱览了华夏大好河山和风俗民情,视野和
见识都比一般同龄孩子开阔得多,兴趣爱好也广泛得多。日月星辰、山川树
木、花草鱼虫……没有他不喜欢琢磨的。
传说,有一次小沈括给母亲许氏背诵白居易的一首诗。背到“人间四月
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句时,突然半日沉默不语。许氏出身士大夫家
庭,性情温柔,知书达理,对于儿子凡事总好刨根问底的脾气,早已十分熟
悉。她见儿子又犯了“犟”劲,只是笑了笑,递给他一件外衣,嘱咐道:“别
背了,今儿天气这么好,邀几个小伙伴到城外山上转转去吧。山上风大天凉,
把这件衣服带上。”
当时,正是 4 月暮春天气,庭院中的桃花纷纷谢落,已是“绿肥红瘦”,
然而当小沈括和孩子们爬上城郊的山峰时,那温山遍野的桃花却开得正艳,
好似一片红霞。沈括抚着一枝桃花,呆呆地嘟哝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
寺桃花始盛开……”猛地一阵山风吹过,他不由得打了个寒噤,脑子里蓦然
闪出母亲的话:“山上风大天凉……”“噢”小沈括一下子明白了:温度不
同,植物生长的情况也不同。白居易写的没错儿!
沈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温馨环境中度
过的。然而,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人也不能一世停留在宁静的港湾,
尤其是对于那些“天将降大任”的天才,命运似乎更为坎坷。就在沈括刚满
18 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家计顿时艰难起来。沈括不得不外出谋生,到海
州沐阳县(今江苏沐阳)当了主簿。从那时起,政务便占据了这位天才科学
家的一生大部分时间。但是,无论仕途多么险峻,宦海如何浮沉,公务怎样
繁忙,他得志也罢,失意也罢,都从未放弃过科学研究。凭着超凡的意志、
敏锐的观察力和过人的精力,他不停地攀登,终于达到了一个光辉的顶点。
沈括知识渊博,天文地理、数理化、医药以及文学艺术,无不通晓。他
在科学研究上涉猎范围之广,见解之精辟,都是同时代人所望尘莫及的,他
从事的许多项目都代表了时代的水平,具有世界意义。
在天文学方面,沈括制定了《奉元历》、制造了新的天文仪器,把天文
研究又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此外,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发明了“十二气历”。
按中国古代历法,阴历和阳历每年相差 11 天多,古人虽采用置闰的办法加以
调整,仍难做到天衣无缝。沈括经过周密的考察研究,提出了一个相当大胆
的主张:废除阴历,采用阳历,以节气定月,大月 31 日,小月 30 日。这种
历法当然是比较科学的,对于农民从事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十分有利,
然而却因否定了老祖宗的“经义”而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抵制,迟迟未能推
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科学最终一定会战胜愚昧。在沈括之后 900
年,英国气象局使用了以节气定月的“萧伯纳历”。如今,沈括所提倡的阳
历法的基本原理,已为世界各国接受。
沈括一生为官,四处飘泊,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峭拔险怪的名山,
一碧万顷的平川,烟波浩渺的湖泊,飞湍急流的江河,到处留下他的足迹。
他深邃的目光,透过青山秀水,看到了它们的沉浮变迁。比如在雁荡山,沈
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曾游览过不少名山,都是从岭外便能望得见峰
顶,而雁荡山却不然,只有置身山谷,才能看到高耸入云的诸峰。经过再三
琢磨,沈括得出了结论:是山谷中的大水,将泥沙冲尽之后,这些巨石才高
峻耸立,拔地而起的。而且,雁荡山的好多独特景观,如大小龙湫、初月谷
等,也都是大水长年累月冲凿的结果。由此,他联想到西北那土墩高耸的黄
土区,和雁荡山的成因相同,也是大自然的杰作,只不过一个是石质、一个
是土质而已。沈括关于因水侵蚀而构造地形的观点,在当时只有阿拉伯的一
位科学家“英雄所见略同”,直到 700 年之后,英国科学家赫登才完整地运
用了这一原理论述地貌变化。另外,在冲积平原成因的解析方面,在“化石”
的命名以及地形测量和地图绘制等方面,沈括的贡献也极有价值。
沈括对数学也有着独到的研究。相传,刚过“而立”之年的沈括,曾在
一位转运使手下当官。在频繁的接触中,转运使发现沈括才华出众,很想把
才貌双全的女儿嫁给他。正在这时,一位多嘴多舌的同僚告诉他,说近来沈
括常出入酒店,回来就闭门不出,想必是醉得人事不省,在蒙头大睡哩。转
运使听后心中十分不悦:没想到这青年平时仪表堂堂,做事一丝不苟,原来
竟是个酒鬼!这样想着,便径直闯入沈括住处。推开门一看,那沈括正在摆
弄桌上提起来的酒杯。见转运使大驾光临,沈括忙让坐倒茶,并把这些天的
发现对上司娓娓道来。原来,酒店里常把酒桶堆成长方台形体,从底层向上,
逐层长宽各减一个,看上去四个侧面都是斜的,中间自然形成空隙,这在数
学上称为“隙积”。数学上又把计算中间空隙的体积的方法,叫做“隙积术”。
他苦思冥想,就是在研究“隙积术”。转运使听罢,这才转怒为喜。没多久,
沈括便成了转运使的乘龙快婿。
沈括是历史上第一个发明“隙积术”的人。日本数学家山上义夫评价说:
“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国出了这样一个。我
把沈括称做中国数学家的模范人物或理想人物,是很恰当的。”
另外,在物理学、光学、声学、生物医学、化学等诸多科学领域内,沈
括也有很深的造诣。
一次,沈括的妻子刚推开楼上房间的门,猛听得案上的古琴发出“铮铮”
的弹奏声,吓了一大跳,忙唤丈夫前来观看。沈括四下一望,见院墙外面正
有一支迎亲队伍穿街而过,鼓乐声还不绝于耳。
“原来如此。”沈括和妻子进入房中。命仆人取来另一架琴,又用剪刀
剪了个小纸人,贴在琴弦上。然后,他走到原来的古琴旁,用手指用力拨动
琴弦,结果,那贴在另一架琴上的纸人竟颤颤巍巍跳动起来,同时弦上发出
“铮铮”的声响。“瞧见了吗?这就是声学上的共振现象。如果琴弦音度相
同,拨动一架琴上的弦,另一架琴上相应的弦就会振动,发出声音。刚才街
上娶亲的鼓乐声传来,你正开门,引起古琴的共鸣,就是这个道理。”沈括
为研究琴瑟谐振现象而做的这种小实验,欧洲人直到 17 世纪才想到。
还有一次,沈括听说,慎县发生了一起殴打致死人命案。可是,知县前
往验尸时,却怎么也查不出死者的伤痕。后来,听了一位老者的指教,知县
命人把尸体抬到日光下,又用红伞遮住阳光,那尸体上的各处伤痕就顿时清
晰地现了出来。沈括细细琢磨,反复实验,最后才明白这是滤光的作用。新
的红油伞,就像是今天的滤光器,皮下瘀血的地方一般呈青紫色,白光下看
不清楚,但在红光下却能清晰显现。沈括把这次“红光验尸”的奇迹记载在
他的《梦溪笔谈》中,给后代法医、物理工作者以很大的启示。
沈括晚年退出政坛,隐居在江苏镇江朱方门外竹影摇动、溪水潺潺的梦
溪园,潜心笔耕,写出了伟大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这是一部反映当时
科技发展最新成就、内容丰富的著作,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博学多闻和旷世才
华。书中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许
多学科,共 609 条记述。
公元 1097 年,65 岁的沈括走完了他光辉人生的最后里程,但是,他魂
萦梦绕的科学事业,却依旧在不停地向前延伸。作为他的后继者,我们将以
无愧于祖先的不懈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黄道婆
黄婆婆,黄婆婆,
教我纱,教我布,
二只筒子,两匹布。
这是流传在上海地区的一首民谣。几个世纪以来,它像一座无形的碑,
铭刻着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中国女性的光辉业绩;它像一团熊熊的火,温暖着
无数勇于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黎民百姓的心。民谣中歌颂的黄婆婆,就是中
国古代纺织史上芳名永存的科学技术革新家黄道婆。
关于黄道婆,在我国正统观念的正史中,竟没有一鳞半爪的记载,所以,
有关她的生卒年代和详细身世,已无法查考,只能从民间传说和一些零星材
料中,得知一个大概。
黄道婆出生在南宋末年那多灾多难的时代。战乱、灾荒、苛捐杂税,把
美丽富庶的江南变成了人间地狱。黄道婆的家乡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县
龙华镇),土地贫瘠,粮谷短缺,百姓更是难以度日,不少人都靠种植棉花、
纺线织布勉强糊口。
一天黄昏,18 岁的童养媳黄道婆像 5 年来的每一日那样,拖着疲累不堪
的身子从田里回来,匆匆吃了几口稀饭,赶紧坐到织布机旁织起布来。“哐
当、哐当”,单调的机抒声,伴着她孤独的身影,度过那漫漫长夜。织着织
着,眼皮不由自主地粘在一起,“哐当”声听不到了。突然,“啪啪”一阵
毒打,黄道婆猛地一个激灵,睁眼一看,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