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哇!当时鲍超就抓狂了,再找给戏弄他的读书士子,那坏蛋又不缺心眼,早从鲍超这里骗到一笔丰厚的命名费,逃之夭夭了。
鲍超就是这种性格,这种性格也构成了霆军的特色及风格。所以霆军打起仗来不要命,太平军听见霆军二字,就吓得尿裤子。若非是霆军这种粗野的暴力组合,也无法对付如洪秀全那种颠狂之人。
但是太平军不常有,百姓却是到处都是。太平军虽然灰飞烟灭,但霆军的暴力特色,依然如故。暴力组合最大的特点就是,就是它们不具转型为非暴力组合的意识。所以太平军平灭,霆军立即调往甘肃,让他们去倚角旮旯接着暴力,总之不能在两江地区再祸害了。
但暴力组合只是野蛮,并非愚蠢,他们很清楚,只有在和平地区,他们这些野蛮人才有得混。他们不要远离家乡,要将自己热爱的家乡,重新改造成杀戮横行的战场,这就是他们的追求,谁也别想阻止他们。
所以,霆军叛乱了。
鲍超的个性,与霆军的特色,终将构成他们未来必然的宿命。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接受,结局已经注定。
(4)新武装再起风云
四月二十七日,夜核苏州减漕摺
早饭后清理文件。旋见客,坐见者三次,围棋二局,又立见之客二次。午刻核科房批稿甚多。中饭后见客一次。旋阅本日文件。见段培云、席研香禀,知娄云庆所辖霆营于初九日在上杭忽叛,十分忧灼,不知所措,绕屋旁皇,无以为计。又与方元徵围棋二局。旋在后院看新修小楼,核批札各稿。傍夕登新楼与客鬯谈。夜核苏州漕减,二更后与儿辈看星,四点睡。
闻知霆军叛乱,曾国藩最习惯的思考动作又出来了:绕屋旁皇,无以为计。
诸如绕屋旁皇,积泪涨江等词语组合,是曾国藩的书信奏摺中出现频率最高最高的。而这次出现,却是意味深长,意义重大:
五月初九日,商各勇不愿北征之事
早饭后清理文件。旋围棋一局,将昨日扬稿作毕。见客,坐见者四次。雪琴于已刻来,中饭后始去。作片稿一件,阅本日文件,又围棋二局。因张诗日言各勇纷纷思归,不愿北征,又与伊卿一商,旋再与潘、罗一商。傍夕接奉谕旨,饬余节制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文武。精力日颓而责任弥重,深为悚惧!至幕府久谈。写李少荃信,未毕。二更四点睡。
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平军之乱尚未平复,淮上捻乱再起。行将到来的激烈战事,让久战兵疲的湘军们爆发出最后的吼声:不要打了,老子要回家!
淮上捻乱,追溯起来史来已久。事实上,淮上捻乱,是一起潜伏期超长的精神大错乱,此次事件的契因,始自于乾隆四十年,也就是公元1775年时,一个叫樊明德的鹿邑人。细究起来的话,不止是早期的白莲教,现在的淮上捻乱,乃到此后的义和拳之乱,都是这个连骨头都化成灰的樊明德搞出来的。
肉体可灭,精神不死。尤其是邪教这种脱离了正常思维的怪物,生命力更是异常的强大。细说这邪教的源渊流长,和洪秀全有得一拼,连细节都大同小异。鹿邑人氏樊明德病重,有人指点他去找一个叫杨集的人看,杨集果然治好了他的病,又送给他一本书,名《混元点化书》,樊明德研究半晌,颇有心得,于是就创立了邪教组织,叫混元教。
次年,混元教遭到朝廷镇压取缔,樊明德满门抄斩。但教下有名老弟子,一个79岁,名叫刘松的老头,被流放到了甘肃。刘老头到甘肃后,将混元教改头换面,又创立了三阳教。刘老头创立这个邪教,也没太多想法,就是看老百姓太傻,骗点银子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品质。到后来刘老头被官府侦破,从他的炕下掏出来许多银子来。
三阳教又被严打了。但从这个教义,却一家伙流出两支,一支是西天大乘教,这支教义直接引爆了当时的王聪儿群体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另一支叫八卦教,潜伏于地下好多年,才被官方破获。
这个八卦教就是淮上捻乱及未来的义和拳的始祖了,创始人刘省过,此人异想天开,按八卦方位: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设立了八个部门,每个部门各有一个负责人,负责替老刘收钱。也就是说,八卦教始创唯一的目的,就是弄点银子,真的没别的意思。
但八卦教虽然被严令取缔,却又秘密的转入地下,八大部门中的震卦部门,不幸落在了淮上。还有一个坎卦部门,流落到了山东,此后山东的义和拳,就是从坎卦这个部门里衍生出来的。
再说落在淮上的震卦部门,该部门按业务内容设置,有点象八卦教这个总公司的保安部,所以尚武精神于淮上不胫而走。自乾隆年间,淮上的红胡子,拽刀手就成为了非常时尚的事情。等闲少年若不拽刀出门,杀人劫舍,就感觉自己很没面子。再此后名气最大的拽刀手登高一呼,聚捻成帮,是为结捻,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够解决许多史学家困惑的问题:淮上捻乱,为何没有与太平天国相互呼应,而最终为曾国藩各个击破。
事情明摆着,捻子和太平天国,这两家的思想基础完全不同,太平天国是以洪秀全是耶稣弟弟的假说为基础,而淮上捻子,却是信奉传统道义的。所以这两家之间的距离,比之于曾国藩和洪秀全之间的距离更要遥远。
再说清楚一点,太平天国是建立在拆散原有的社会家庭结构,重建以洪秀全为核心的新型社会为目的。而淮上聚捻,却是以家族为单位,聚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家族。洪秀全断断不会允许捻子以自己为核心。而捻子也不可能让洪秀全拆散自己的家。所以捻子与洪秀全恰好构成两极,完全没有理由相互走近。
但当洪秀全这个障碍不复存在的时候,太平军残余与巨捻相融合,诞生出了新的民间武装,这个又称新捻军。
新捻军只是沿习了捻子旧有的称呼,但其行动模式已与捻子完全不同。由于保护家庭的需要,老捻子具有着流动性不足的缺陷。而新捻军却是由战乱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所组成,天性就爱四处乱窜,家族亲缘关系也比较淡漠。
当新捻军掘起之日,恰好是曾国藩的老湘军没落之时。所以,这时候朝廷鞭打快牛,让曾国藩去平灭新捻军,这可就让曾国藩为难了。看看这篇日记,老湘军吵吵闹闹,缺乏战心啊。
(5)小人物也有春天
五月十二日,见刘霞仙所作辨蔡寿祺诬劾一疏
早饭后清理文件。旋围棋二局,见客,坐见者三次,立见者二次,核科房批稿,写郭云仙信一件,刘松山来久坐。中饭后阅本日文件,见客,坐见者三次,核批札信稿颇多。见刘霞仙所作辨蔡寿祺诬劾一疏,置身甚高,辞旨深厚,真名作也。傍夕至幕府久谈。夜改扬稿一件未皆,三更睡。
这则日记说的是:小人物扳倒大领导,蔡寿祺修理恭亲王。
我们说小人物,说大领导,这都是权力体制下的怪异现象。在成熟政治生态之下,人物不分大小,也不存在领导。人人都是平等的,政治是公开透明的。但权力体制恰恰相反,权力强行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在上者颐指气使,在下者俯首贴耳,等级差别的习风向全社会渗透,直到将好端端的社会彻底腐烂为止。
等级差别的文化,只能培养出来阴险奸诈的小人。等级文化必然否定人的能力,你有能力你怎么还在社会底层?只要你爬上去,甭管用什么手段,没有能力也有能力了,没能力人家怎么爬这么高?
结果就在这时候,从小人堆里爬出来个蔡寿祺,你也不能说人家蔡寿祺有什么错,他就是按社会规则在玩,不服你可以去死,反正人家蔡寿祺辉煌了一把。
说起这个蔡寿祺,本来是个浙江籍的书生,也很有才情,入翰林院为编修。终于逮到机会出京显摆,一路招摇到了四川,当时曾国藩的朋友刘蓉正在治理四川,当即下令把太过于招摇的蔡寿祺赶走。这下子两人就结仇了,迟早老蔡要报此羞辱之仇。
此后蔡寿祺回京,出任御史一职,可以专门弹劾大臣,弹劾错了也不需要承担责任。朝廷这样设置御史职责的目的,是为了让御史敢于讲话。这个机会被蔡寿祺抓住了,打算修理刘蓉,可是老蔡聪明,如果刀子直奔刘蓉去,谁都会猜到你在公报私仇,最好的办法是……闹一个惊天动地的,然后把刘蓉牵扯进去。
怎么个闹法,才会惊天动地呢?
嗯,要不咱们打掉恭亲王反太后集团,如何?蔡寿祺这样想。
恭亲王,咸丰皇帝的六弟,他是两宫太后祥祺政变的主要支持者。咸丰皇帝的顾命老臣班子里,把他排除在外,所以他气愤不平,与两宫太后联后,打掉了咸丰留下来的顾命老臣班子。蔡寿祺的刀子竟敢奔他老人家去,这可真不是一般的胆大。
史家说,蔡寿祺之所以这么大胆,是因为他和西太后身边的太监安德海,关系比较的铁,听安德海说过,恭亲王和两宫太后之间,也是有矛盾的。这矛盾说起来也不大,一桩是恭亲王有次在宫里喝茶,错拿了慈禧的杯子。慈禧是个年轻守寡的女生啊,身边本来没个男人温柔,你恭亲王偏偏拿人家杯子,啥意思吗你。
还有件事,恭亲王要求两宫勤俭节约,而大太监安德海每天都要去内务府领一套新餐具,结果被恭亲王以铺张浪费之名阻止。安德海大怒,就故意用了些缺瓷破边的烂碗,给两宫太后盛菜端饭。两宫太后问起,安德海就说都是恭亲王不允许领餐具的过。
掌握了这两个细节之后,蔡寿祺心里就有谱了。于是他上奏,重力弹劾恭亲王。
奏章递上,满朝文武大骇,恭亲王也惊呆了。有没有搞错,你蔡寿祺不过是一个小人物,竟然敢修理恭亲王,不要命了你?
事情太大了,内阁以倭仁为首,诸大臣传蔡寿祺入内问话:问,你弹劾恭亲王妄自尊大,诸多狂傲,有没有证据?没有证据可不敢瞎说。
蔡寿祺笑曰:恭亲王的事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