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原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彼得原理-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普遍的现象
    工作上的不胜任随处可见,你注意到了吗?或许你我都注意到了。
    我们可以看到优柔寡断的政客装腔作势,严然像是果决刚毅的政治家;自命消息可靠的
权威人士,到头来将过错归咎于情况的难以掌握;懒散而做馒的公务员不计其数;军事将领
以豪壮的措辞掩饰行为的怯懦;统治者天生驾性无法真正统治。在这个复杂、虚矫的社会
里,对那些不道德的牧师、贪污的法官、头脑不清的律师、文笔不通的作家,以及连拚音都
会出错的英文老师,实际上我们也只能莫可奈何地耸耸肩而已。甚至在大学校园里,我们也
能见到文告由拙于沟通的行政人员拟稿;而一些单调、乏味的课程,则由声音不清、表达能
力缺乏的老师主讲。
    鉴于不胜任普遍存在于政治、法律、教育和企业各界,我假设其原因乃是由某些人事安
置上的固有成规所导致的。因此我开始认真的地探讨员工们如何在组织阶层中往上爬,又升
迁后他们的情况如何。
    我一共收集了数百份实例作为研究资料,以下是三个典型的案例。
    “市政府档案,第十七号案例”米尼恩是艾克西尔市公共工程部的维修领班,他为人亲
切和气,因而深获市政府高级官员的赏识和称赞。
    一名工程部的监工说:“我喜欢米尼恩,因为他有判断力,又总是愉悦开朗的样子。”
    米尼恩的这种性格恰好适合他的职位:因为他不必作任何决策,自然也没有和上司意见
分歧的必要。
    后来那名监工退休了,米尼恩接替了监工的职务。和以前一样,他依然附和大家的意
见,上司给他的每个建议,他不经选择就全部下达给领班,结果造成政策上的互相矛盾,计
划也朝令夕改,不久整个部门的土气便大为低落,来自市长、其他官员、纳税人、以及工会
工人的抱怨接二连三。
    至于米尼恩,他依旧对每个人唯唯诺诺,仍旧在他的上司和部属之间来回传送讯息。名
义上他是一名监工,实际上他做的却是信差的工作;他所负责的维修部门则经常超出预算,
而原定的工作计划也无法达成。简言之,米尼恩以前是一名称职的领班,现在却变成不能胜
任的监工的了。
    “服务业档案,第三号案例”丁克在李斯汽车维修公司是一名热忱又聪明的学徒,不久
他被聘为正式的机械师。在这个职位上他表现杰出,不但能诊察汽车的疑难毛病,还能不厌
其烦地加以修复。于是他又被罹升为该维修厂的领班。
    然而,在担任领班之后,他原先对机械的热爱和追求完美的性格反而成为他的缺点。因
为不管汽车厂的业务多么忙碌,他还是会承揽任何他觉得看起来有趣的工作;他总是说:
“我们总得把事情做好嘛!”
    而一旦工作起来,不到完全满意他绝不轻易罢手。
    他事事干预,极少坐在他的位子上。他常常亲自动手修理拆卸下来的引擎,而让原本从
事那件工作的人呆站一旁,并让其他工人枯等地指派新的任务。结果汽车厂里总是堆着做不
完的工作、总是显得一团糟,交货的时间也经常被延误。
    丁克完全不了解,一般顾客并不在乎车于是否修得尽善尽美——他们只希望能如期取回
车子。丁克也不明白,大部份工人对薪资比对引擎的兴趣还要浓厚。因此,丁克对他的顾客
和部属都不能应付得宜。从前他是一位能干的机械师,现在却成为不胜任的领班了。
    “军事档案,纪八号实例”试以前任著名的高文将军(Generral A,Goodwin)为例,他为
人热诚、不拘小节,言谈爽快风趣,蔑视一切细琐规则,再加上过人的胆识,使他成为麾下
兵士们的偶像,因而领导手下打了许多场漂亮的胜仗。
    之后高文将军晋升为战地指挥官,地所面对的不再是普通的士兵,而换成是政客和军方
的高级将领。
    然而,高文将军既不遵守必要的交际礼仪,也无法适应传统的客套和谄媚。他经常和高
官政要争吵,然后窝在指挥蓬里一连好几天地酗酒、发脾气。于是,军队的指挥权就渐渐旁
落到部属手中了。总之,高文将军也晋升到他无法胜任的职位了。

●重要线索
    由上述案例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共通的特质,亦即每个人都由原本能胜任的职位晋升到他
无法胜任的职位。我的观察是,任何阶层中的任何人,或迟或早终将有同样的遭遇。
    “假设档案,第一号实例”假设你拥有一家制药工厂——名为“完美制药公司”。有位
领班因溃疡穿孔去世了,你亟须找一个接替的人选。很自然地,你会从基层的制药工人中挑

选。
    其中,欧尔小姐、史林德太太、艾利普先生,以及库柏先生等都表现不同程度的不胜
任,当然他们不适于晋升。于是,你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位最称职的制药工
人史菲尔先生,并把他擢升为领班。
    现在,假设史菲尔先生在领班的职务上也能胜任,当你的总领班李格利升为作业经理
时,史菲尔先生自然有资格接替总领班职位。
    相反地,从另一方面来看,假设史菲尔不能胜任领班的工作,他便不可能再获得晋升,
亦即他已到达我所谓的“不胜任阶层”,他的事业将止于领班而已。
    有些员工如艾利普和库柏,他们在最低阶层就已不能胜任,因此永远不能获得晋升。有
些人则在一次晋升后达到不胜任阶层,像史菲尔就是个例子(假设他担任领班表现不佳)。
    汽车维修厂的丁克在组织阶层的第三级便达到他不胜任阶层,而高文将军则到组织阶层
的最顶端才不胜任。
    所以在分析了数百件工作上不胜任的案例后,我导出了“彼德原理、的公式:
    在层级组织里,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

●一门新科学
    由于导出彼德原理的公式,我发现无意之间我已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层级组织学
(hierarchiology)。
    “层级组织”(hierarchy)一词起初用于形容教会的阶级制度(牧师分成各种等级)。现
在该词的意义已经延伸,包括任何具有等级制度的组织。
    尽管“层级组织学”仍只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然而它却能普遍应用于公共或私人企业的
管理上。

●你也在内!
    我的原理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有
些特立独行的人试图避免掷入层级组织里,但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商业公会、政治、行
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亦即所有的人都受彼德原理的
控制(有些特立独行的人试图避免掷人层级组织里)。
    可以肯定的是,其中许多人可能获得一、两次的晋升——从某个能胜任的阶层晋升到仍
可胜任的更高阶层。但新职位能胜任将使人有资格再度晋升。于是每个人——包括你和我—
—最后将由能胜任的阶层晋升到不胜任的阶层。
    所以,假使时间足够——同时假使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每个员工终将晋升到自
己的不胜任阶层,并从此停滞不再前进。
    因此,彼德原理的推论结果是:
    每个职位终将由不能尽责的不胜任员工所占据。谁来推动层级组织的轮轴?
    当然,在实务上,你很难找到一个所有员工都到达不胜任阶层的组织。大部份的情况
是,人们仍会完成某些任务,也因此层级组织仍有它继续存在的理由。
    层组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到达不胜任阶层的员工所完成的。
    ——J·海伍德
    艾克西尔市立学校的制度是个典型的组织,研究该校的制度可以明了“彼德原理”在教
书这一行业里运作的情形,同时也能推知层级组织学如何运作于各行各业。
    且让我们先从授课的教师开始讨论,为了便于分析,我把他们分成三级:胜任、适度胜
任以及不胜任。
    根据分配理论(Distribution theory)预期和实务经验结果,教师通常会不均匀地分
布于这三个等级:其中绝大多数教师属于适度胜任级,只有少部份教师属于胜任级和不胜任
级。下图可以显示分布的情形:

●墨守成规者的案例
    一个不能胜任的教师是没有资格获得晋升的。例如多洛西·狄德小姐在大学念书时是一
个非常守规矩的学生,她的作业和报告不是抄袭教科书和期刊,就是转述教授的上课内容。
她所做的不多不少总是完全吻合于别人告诉她的内容,因此,她被认为是一名胜任的学生。
最后她以优异的成绩从艾克西尔师范学院毕业。
    当她成为教师后,她教给学生的,不多不少正是她以前所学的;她完全按照教科书、课
程指导和教学进度上课,从不超出范围。
    所以她的教学工作进行得不错,只是没有规则或前例可循时就义另当别论了。例如,有
一次水管破裂,大水淹满教室,狄德小姐依然继续上课,直到校长冲进来才救了全班。
    校长大叫道:“我的天!狄德小姐!教室都积水三英寸了,你为什么还继续上课?”
    狄德小姐答辩说:“因为我并没有听到紧急事故铃的响声;你知道我一直注意听的,但
我确定你们并没有拉响警铃。”面对如此似是而非的答辩,校长一时哑口无言,最后援用校
规上赋给他的紧急事件处置权,而将那些泡得湿淋淋的学生带离教室。
    职是之故,尽管狄德小姐从未犯错或不遵守规定,但她时常使学校当局困扰,因此将不
再获得晋升。做一个学生,狄德小姐可以胜任,但是担任教师时她使已到达不胜任阶层,因
此,在她往后的教学生涯里,她将一直停在原来的职位上。

●有资格晋升的大多数
    大多数新任教师都属于适度胜任级或胜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