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小声劝道:“海南的生意不好做,就做点别的。老爷子那边多走动一下,叔叔伯伯什么的,去的勤一点,想想办法,总能把窟窿填上。”

能不能填上,王丽梅其实真不知道。

苏刑不情愿的道:“去爷爷那里,他万一问起来怎么办。”

“就说钱被套牢了。”王丽梅用刚学来不久的股票术语,说道:“欠下的钱一时间还不上,但也不是全损失了,到时候就这么说好了。”

“也只能这样。”苏刑说着,小心的看了母亲一眼,问:“能不能找大舅想个办法,不还欠下的钱了?”

也就是他这样的纨绔子弟,才会又如此的奇思妙想。

王丽梅竟而认真想了想,才道:“我问你大舅,试试看。”

2亿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正常人的感觉范畴,王丽梅潜意识里,都没有弄明白这是多少钱。

周末,苏东元仍未回家。

苏刑坐不住了。

他和母亲商量以后,干脆坐飞机前往上海。

自从苏振国去了上海之后,如今聚集在此的苏家人不在少数。

苏刑的堂伯苏圩特意买了一个有20栋别墅的小区,就是为了给苏家人落脚使用。93年的商业房地产市场尚未成熟,别墅小区是别的单位给领导准备的,也是看在苏家的面子上,才不情不愿的让了出来。

纵使苏刑苛刻的目光,这个别墅群也非常好了。

闹中取静,空间充足,建筑形制优美,独立而不孤单……

然而,苏刑看过外观,却没有心情去欣赏和享受。

2亿多元的债务沉甸甸的压着他。

在通货膨胀的年代里,20%的贷款利息意味着2亿多元的债务每年要还5000万元的利息。每个月将近500万元,折算为天的话,是每天17万元!

1993年的中国,17万元是5名公务员一年的收入。

没有了海南的地皮,卖了苏刑也还不起。

在巨人大厦倒掉以前,海南炒地皮的失败,也许是创造最多中国负翁的时间了。

找大舅帮忙,只是苏刑无奈中的办法。

“咔。”

门锁的响声惊醒了苏刑,他抬头看看客厅的钟表,中午都要过去了,自己竟然傻坐了一个早上。

进门的是苏东元。

他自己拎着公文包,站在门口的玄关处,并未走进客厅。

苏刑也失去了往日的骄傲,只敢懦懦的叫一声:“爸。”

看他可怜兮兮的样子,恨铁不成钢的苏东元只能“哼”一声。

还能怎么样?

就是苏东元的身份,对2亿元也徒呼奈何。

在这次海南的地产崩溃中,全国银行系统的呆账增加了300亿元以上。在其他账目清理结束之前,苏家多少还能拖延一段时间。

也就是拖延了。

“去见你爷爷吧。”苏东元没什么好脸色,闷声说了一句。

苏刑苦着脸看向母亲王丽梅。

苏东元再“哼”一声,道:“欠债2亿是能瞒得过去的吗?你们还真是大胆,敢从银行贷款2亿炒地皮!”

“谁知道会变成这样……”

“行了,去收拾一下,马上和我走。”苏东元比谁都着急。上面要是查起亏空,首当其冲的可是他。

苏刑紧张的心情被诱发,像是要被审判似的,一步一顿的出了门,往别墅群后方走去。

“过来,坐车。”苏东元说的言简意赅。

“嗯?爷爷在外面?”苏刑知道,别墅群里,最大的那栋宅子是给苏振国留的。

苏东元“嗯”了一声,一马当先,明显没有谈话的意思。

苏刑唯有乖乖的跟在后面。

要是以前,他还有点发言权,至于现在?苏刑自己都觉得气短。

车行半个多小时,苏刑开始觉得不对了。

“我们这是往哪里去?”他开口问。

苏东元淡定的道:“港口。”

“嗯?”

“大华船业的新船下水,老爷子去给剪彩。”

苏刑登时脸色苍白。

苏东元瞥了他一眼,面色稍霁,坦然道:“老爷子准备全力支持苏城了。到了现场,你的态度好点。”

“为什么?”苏刑的脸彻底冷了下来。

“你知道大华实业的资产有多少吗?”

“总有10亿吧。”

“大华船业的估价已经超过10亿了。”苏东元的语气无喜无忧的道:“大华实业下属的大华实验室很难估价,但瑟坦油田的价值,肯定是要超过10亿美元的。其他杂七杂八的厂子,每个都在一两亿以上。所以说,大华实业很有可能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公司。”

“那又怎么样?还不是商人?”

“荣家也是商业家族。”苏东元说的是有过国家副主席的荣家。

苏刑一呆。就传承和实际权力来说,荣家比苏家有过之而不无不及,这样来想,苏振国的选择就不难猜测了。

他嘴唇哆嗦两下,不禁道:“就算这样……就算这样,也不能就这样全力支持吧……”

“你仕途已断,做生意,又是这个样子,你让老爷子怎么选?”苏东元怒气冲冲的说了一句。他当然不想私生子苏城掌握家族权柄,两人的关系又不好,家里指不定多少人笑着看他的笑话。

但苏振国的决定,既然占住着道理,苏东元就断然没有阻止的能力。往根子里说,苏城到底是他的血脉,换成其他堂兄弟的子嗣,隔的不是更远了。

苏东元和苏刑父子各想各的,直到前方的码头出现。

“苏书记。”许秘书没有跟着车去,就等在了现场。

“老爷子来了?”

“来了。”

“哪里?”

“在中间说话呢。”许秘书说的不清不楚,是因为苏振国说话的人是苏城。他给苏东元当了好些年秘书,对苏家的情况也是门清。

苏东元“唔”的一声,显然意识到了情况。

苏刑不爽的问道:“今天是为了什么?”

他环视一周,附近全是记者,不光有国内的记者,还有国外的记者,说是云集也不为过。

一个小小的船厂,用得着这样捧着吗?

苏刑甚至想,这会不会是老爷子的力捧策略?

许秘书对苏刑也算熟悉,对他的小心思猜的明白,勉强道:“听说,今天有3艘船同时命名。”

“那又怎么样?”苏刑不理解的转头过来。

“是3艘4万吨以上的轮船,大概是比较少见吧。”许秘书其实特意问过,同时给3艘船命名,何止是比较少见,实在是没有过的事。

在平地造船法以前,任何一艘万吨巨轮,都是在昂贵的船坞中诞生的。一艘船厂假如有一个船坞,那船舶装配的时间就只有365天,有三个船坞,船舶装配的总时间也不过1095天。

一个船厂能生产多少船舶,最终的决定者就是船坞。

无论是早期的分段造船法,现在的总段造船法,都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船舶在船坞中的时间,而将更多的制造工作,移到船坞以外去做。

因为船坞,就是造船过程中的最大瓶颈。

对船厂来说,充分的利用船坞不是要求,是生命线!

即使一个大型船厂,能凑出3个万吨级的船坞,也不会让它们的进度相同的。

最充分的利用船厂设备的方式,就是让几个船坞处于不同的进度,一艘船下料的时候,一艘船焊接,另一艘船准备舾装……同时完工3艘船,意味着要同时给3个船坞下料,同时给3个船坞安排工人和机械,又闲置了另外一些工人和机械……

不论船厂有多大,只要是用船坞的形式,同时开工或完工的效率,始终不及轮转的。

在船坞每天价值上百万的年代里,没有谁会为了一个记录,而特意安排船坞同时完工。

所以,最大的船厂,也就是恰巧碰上两艘船同时完工,继而同时命名。这种情况,往往还是一艘大船和一艘小船。

给3吨4万吨级的船舶命名,只有在平地造船法诞生以后,才可能发生。

消除了船坞的瓶颈,又采取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大华船业,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的总装总配工厂。重达数千吨的总段,全是在其他船厂生产,然后运输过来的。采取同时起运巨型总段的方式,大华船业能够进一步降低船厂成本。让两到三条船保持相同的进度,则能减少激光测绘等精密工作的压力。

此外,大华船业获得8家中船下属工厂的股份,自然消除了劳务合作上的障碍,大量的派遣工人,使得同时开工的船只数量逐月上升,3艘船舶只是等闲。按照每月增加一艘船舶的速度,大华船业已经进化到了同时建造12艘万吨轮,单月交船6艘的规模。

112艘万吨轮的订单,相当于中船3年的制造量,如今看来,竟然只够大华船业一年的消耗。

稍微有点工业属性的媒体,对这样的大华船业,关注度都不会低。

“过去吧。”苏东元最近也了解了一些船业的资料,越是如此,他就越发难以劝慰儿子苏刑。

此时此刻的苏城,说是如日中天都不为过,苏刑要想在他身上找回平衡,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兴许,早点接受现实,是最好的结果。

世界上总是有些人,是另一些人无法超越的。

苏东元不自觉的瞄了苏刑一眼,即使更喜欢这个儿子,又非常讨厌私生子的存在。然而,现实的差距,还是让他的理智逐渐超过了感情。

苏家的未来在苏城身上,至少,不可能在苏刑身上了。

苏刑亦步亦趋的跟在苏东元身后,心情莫名的紧张。

无论是老爷子的心思,还是站在巨轮前的苏城,都让他紧张。

尤其是那三艘4万吨级的货轮,黑红两色的扁平船身,像是巨型礁石般停靠在岸边,威严的仿佛钢铁雕塑似的。

局外人,很难想象这样的庞然大物,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虽然从来都看不起苏城,然而,站在苏城的地盘上,看着苏城的成就,苏刑的心情终究发生了一些变化。

“如果我有一个工厂,能否造出这样的船?”苏刑很不乐意的想着,突然晒然一笑,心想:我怎么会去做工厂这么肮脏的事!

须臾,两人来到了苏振国身边。

“爸爸。”苏东元轻轻的说了一句。

苏振国只向后看了一眼,就再次转头和苏城说话去了。

苏刑的脸刷的就白了。

他们父子两个,竟然赤裸裸的被无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