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良性的副产品没有出现,鱼雷误伤己方飞机的事实却让英国飞行员尤其是那些准备投掷鱼雷的飞行员们大为恐慌,而且由于平时的实弹操练绝大多数都选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进行,这种情况压根就没有出现过,飞行员们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了。按照技术专家们的研究成果,这些经过严格检测的鱼雷提前引爆的几率基本上和买彩票中大奖差不多,可在着生死攸关的时刻,谁还会把身家性命压在一群戴着厚底眼镜的专家身上呢?

德国战舰的炮火却丝毫没有因为这突然的变故减弱,在意识到英国机群正以往常的战术实施攻击时,德国水兵在军官们的指挥下重新配置了火力,高射速的双联装37毫米炮继续负责那些佯攻者,射程、威力俱佳的双联装105毫米重型高炮转而对付试图绕行的剑鱼式鱼雷机,至于火力相当密集的20毫米机关炮,则用来弥补防御体系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一个破绽——尤其是对付海面上来袭的鱼雷。

与此同时,德国指挥官也开始改变整体战术了:居前的那艘战舰加速前行并朝南转向,殿后那艘航速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航向则朝北调整了。从上往下看,这两艘战舰像是出了故障的钟表,一根指针瞬时针转动,另一个则截然相反。如此调整看起来像是分散了整个舰队的防空火力,但它们之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且在专向过程中通过火力交叉配置,巧妙的消除了原本一前一后两个防空薄弱角度。轻描淡写之间,它们还顺势避开了英国鱼雷机之前投下的那三枚鱼雷,令刚刚失去战友的英国飞行员们扼腕不已。

时间实在容不得英国飞行员们多想,勇气很快战胜了恐惧,使命也逼退了顾虑,又一队英国鱼雷机从不到3000码的距离上投下了鱼雷,这一次,没有一枚鱼雷提前爆炸,更叫人惊讶的是竟没有一架飞机在拉起转向这个过程中被德舰炮火击落。由于攻击距离是如此之近,不止一名飞行员在拉起机头时看到了攻击目标舰首位置的徽标:航速偏慢的那艘正是大名鼎鼎的“格奈森瑙”号!

四枚鱼雷在海面上劈波斩浪的前进着,风雨掀起的海浪似乎也在掩护它们的痕迹,德国人的小口径火炮拼命向它们射击,炮弹在海面激起杂乱无章的水柱,但这一切似乎都挡不住不了英国人突然爆发的人品。

第17章 战争剧场(5)

沥沥小雨中,英国舰员们目送最后一架“大青花鱼”升空。有人冒雨挥舞帽子,但更多的人只是默默的观望着,短暂的送别包含着复杂的情绪。

当人们收回目光时,这才注意到舰队中那三艘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已经变得空空荡荡。36架舰载机组成了新的攻击机群,加上第一波33架舰载机,这时已经有69架各型作战飞机离开舰队前去攻击德国舰队,加上在舰队上空执行巡逻警戒任务的战斗机中队,这时仍留在三艘航母机库中的只有占总数三分之一的飞机。

延绵不绝的雨水不停洗刷着航空母舰宽敞的飞行甲板,在机勤人员的努力下,不多会儿,便又有几架飞机通过升降机从机库升上甲板,过了大约一刻钟,几架负责警戒巡逻的战斗机降落下来,忙碌而有序的场景能让人倍感踏实。

这里到最近法国海岸的距离远远超出德国陆基作战飞机主力——BF…109和斯图卡Ju…87的战斗半径,而德国舰队目前在大西洋作战的舰艇中仅有一艘航空母舰。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确实不必过于担心他们的舰队遭到敌人空袭。在他们看来,最大的威胁仍然来自海面之下,为此,这支舰队配备了足足27艘驱逐舰,约占当时整个英国本土舰队驱逐舰总数的三分之一,且绝大多数都算得上是目前英国轻型舰艇中的精英!

英国人这次看来是吸取了凯尔特海之战惨痛的教训,因而没有再将他们的兵力分散配置。整整4个中队的驱逐舰,围绕4艘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摆开了严密的护航阵势:3艘N级和J级驱逐舰打头,其后是排成一字纵队的4艘战列舰——“乔治五世”号、“伊丽莎白女王”号、“马来亚”号和“威尔士亲王”号,10艘驱逐舰守护着它们两侧易遭鱼雷攻击的位置。与最后一艘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相隔不到两海里的,便是3艘排成“品”字阵型的航空母舰——“暴怒”号、“勇敢”号和“胜利号”,两个中队的I级和部族级驱逐舰在它们周围部署成环形防御圈,为整个舰队殿后的则是4艘G级和H级驱逐舰。

此外,这支庞大的舰队中还包括4艘重巡洋舰和3艘轻巡洋舰,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为核心舰只提供火力尤其是防空火力上的掩护。其中,性能较为出色的多塞特郡级重巡洋舰“诺福克”号被部署整个舰队的前列,“多塞特郡”号和“埃克塞特”号一左一右守护着航空母舰编队两翼,战前通过现代化改装提升了防御力和防空能力的肯特级重巡洋舰“肯特”号殿后。至于三艘经过改造的防空巡洋舰,均配属在航母编队周围。

如此,整个舰队的护航兵力总体呈现出前新后旧、两翼强大的特色,这样的配备用意非常明显,不论遇上德国人的潜艇还是轰炸机,均可沉稳应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舰队周围既没有出现一架德国飞机,也没有潜艇冒头,相比于百多海里外的激烈战斗,这里的平静让每一个英国人都感到惊奇与不安。

随着第一批出击的舰载机机群返航并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惊奇与不安终于变成了现实——当初以齐整阵容出发的33架舰载机,竟只有十余架得以返航,有一架的发动机甚至还在朝外冒着灰烟。航母机勤人员迅速清理出甲板,让落魄的空中战士们返回各自的母舰,有的飞行员看起来惊魂未定,有的显得非常沮丧,还有几架飞机的飞行员竟无法自己走出机舱。救护人员很快用担架将这些伤号抬走,这一切,都让人们无法自拔的陷入残酷战斗带来的迷茫之中。

不过,仅过了一会儿,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迅速在“暴怒”号航空母舰上传开了:鱼雷轰炸机组投掷的鱼雷命中了德国战列舰“格奈森瑙”号,那艘原本就已经受损的大型战舰现在不废也残了!

这时候,“伊丽莎白女王”号上,凝重的气氛也一扫而光,军官们看上去个个愁眉顿开,两位高级参谋一再要求通讯官员向“暴怒”号的飞行员确认消息,得知至少有4名飞行员亲眼目睹鱼雷击中德舰“格奈森瑙”号并发生猛烈爆炸后,他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其中一个健步如飞的来到托维跟前,“噢,尊敬的司令官阁下,眼前的局势对我们非常有利,我们应该再接再厉,继续派舰载机攻击德国舰队,这次轰炸的重点,我觉得应该继续放在‘格奈森瑙’号上!”

面对年龄、资历都要比自己丰厚的老将领,托维也不会摆出那样拒人千里之外的架子,刚刚传来的好消息也确实让自己的情绪舒缓了一些,他微微颌首,“舰队航空兵确实不负众望,他们的牺牲精神值得敬仰,在这片海域困住德国舰队,也就抓住了德国人的一块软肋!想要维持海上的主动权,希特勒需要他的舰队。德国舰队眼下就这么四艘主力舰艇,失去一艘,战斗力就会出现很大的缺失。以德国目前的造船能力,补充速度远远赶不上形势需要!”

老头一看就很兴奋,“没错,尊敬的司令官阁下!我们这次绝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确保击沉格奈森瑙!击沉那条该死的纳粹战列舰!”

显而易见,英国海军对“声望”号、“纳尔逊”号的沉没以及QB…32船队的惨剧不仅仅只是耿耿于怀,名誉和信心上的损失更甚于单纯的战斗实力,使得这一切早已上升到“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地步。

托维没有直接回应他,而是淡淡的反问说:“德国战列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老头迟疑了一下,“精密的设计和坚实的防御!”

托维点点头,面带愠色的说道:“我们难保再有一个或者两个波次的攻击就能彻底解决它,何况我们要对付的还有沙恩霍斯特号以及德国航母上的舰载机!若是一方面我们击沉了格奈森瑙,另一方面德国舰载机机炸沉了我们的战舰,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听了这番话,老头倒也冷静下来了,他想了想,“但愿我们的第二批攻击机群能够找到齐柏林号并顺利将它击沉!”

托维嘴角挤出一丝苦笑,德国人的严谨是世界闻名的,想要在他们身上捞到“顺利”二字绝非易事。

就在军官们估算着己方第二批舰载机差不多抵达德国航母先前所处的位置时,舰队接收到了领航舰载机发来的报告——为了保证攻击的突然性,一般情况下,舰载机起飞之后是要保持无线电静默的。直到发现目标并发起攻击,飞行员才会向母舰汇报战况,现在的情况却属于另外一种。

“海面上发现战舰两艘,初步判断为德国的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它们的高射炮开火了,我们必须向上爬升!我们是按原计划寻找并攻击德国航母,还是对它们发动进攻?周围没有其他舰只,就只有这两艘德国战舰,重复,观察范围内仅有这两艘德国战舰!”

无线电信号受到了一些干扰,但两遍重复下来,通讯官们至少可以确保重点内容无一遗漏,然后,他们第一时间向航母编队指挥舰“勇敢”号以及舰队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上的指挥官报告了这一情况。

这一报告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它却让舰队高层军官们原本就有些纠葛的情绪扩大化了。以尤艮斯为首的高级参谋们,正愤愤不已的指责情报部门在德国舰队动向上犯下了非常致命性的错误:这些人长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却被德国人耍得团团转,他们的情报甚至对本土舰队的指挥层产生了难以忽视的误导。先是沙恩霍斯特级,然后是齐柏林号,现在突然又是一对袖珍战列舰,所有早期情报中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德国舰艇就像是长上了翅膀。这样下去,人们开始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